“安尼施·卡普尔”中国首次大型个展全面开展,开幕式于太庙艺术馆举行
今天我们来到了一处“记忆之地”——在充满着历史记忆的古代宫殿展示同样充满记忆的作品,它代表着一种文化的进程,代表着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
——安尼施·卡普尔
转载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享有国际盛誉的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在中国的首次美术馆级个展全面开展,并于11月10日在太庙艺术馆隆重举行开幕式。展览已于近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聚焦卡普尔迄今为止艺术作品的重要四件大型装置以及几十件公共项目模型,吸引了数万观众前来参观。随后,为推广大众美育,从11月11日开始,此次个展的另一部分在位于故宫紫禁城建筑群的太庙艺术馆展出,呈现艺术家情绪饱满、源自心智和灵感的雕塑作品。
开幕式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太庙艺术馆名誉馆长范迪安,英国驻华大使馆副大使司徒娜,中央美术学院理事天鸿集团柴志坤和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分别致开幕辞。中央美术学院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主持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太庙艺术馆名誉馆长范迪安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表示:在北京最美丽的秋季,在即将年满600岁的紫禁城古建群中的太庙艺术馆举办安尼施·卡普尔先生的大型展览,他的作品和中国古典建筑构成对话,这是跨文化的艺术交流盛事。他谈到:“两年前,当我和卡普尔先生见面时,我们两个人都形成一个共识,希望在太庙和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卡普尔先生的个展。这也是太庙艺术馆自建立以来第一次大型的世界级艺术家个人展览”。随着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安尼施·卡普尔”开展,在北京乃至中国艺术界形成了一股“卡普尔热”,可以说,这是卡普尔先生多年来不断地进行艺术探索、不断地展示艺术才能的一次重要的汇总。卡普尔的艺术在观念上连接了古老的东方和现代的西方,他的作品以丰富的内涵、神秘的意象和独特的形态让人感到心灵的震撼,引发精神的共鸣。范院长还指出,正是中英双方团队的通力合作,才使得展览呈现出精美的结构和壮观的视觉景象,本次展览将成为开放的中国与世界艺术交流的一个里程碑。
中央美术学院学院副院长苏新平指出,本次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呈现的是气势恢宏、自成一体的四件重要装置作品。而今天在太庙艺术馆,我们看到的是情绪饱满、源自心智和灵感的不锈钢与颜料雕塑。太庙艺术馆位于故宫紫禁城古代建筑群,到明年就有600年历史,卡普尔为这座宏伟的古代建筑挑选了一系列不锈钢与颜料雕塑,它们与空间之间的反射和折射,与宏伟的建筑与历史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对话。本次展览是对卡普尔视觉艺术语言的深入探索,更是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中央美术学院理事、天鸿集团董事长柴志坤谈到:卡普尔先生是世界顶级的艺术家,通过不断尝试新的艺术形式,用艺术来表达他对于人类共同问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他的作品也会引发人们对于主观意识和客观世界深入的探讨。
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致辞
在安尼施·卡普尔看来,有的时候一件艺术作品本身并不携带任何的信息,它仅仅是一个催化剂,催化出一场观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而观者也是这个对话的一部分。卡普尔在创作时,一直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美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死亡也就在这里,作为艺术家所要去做的就是去观察、探索这场美与死亡之间的对话。
太庙艺术馆享殿展览现场
太庙艺术馆享殿配殿展览现场
“我甚至认为艺术家不应该去阐释自己的作品,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声音,有的时候它甚至是完全不受我这个艺术家的控制。”卡普尔谈到,他的艺术语言之一就是红色,他将自己的红色带到了中国,如在央美美术馆展出的《我的红色家乡》。“很多人在问我:‘你这个红色跟中国的红色有什么样的关联?’我本身在来中国之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现在作品中重要的红色与中国红色的相遇,反而为作品创造了一层新的含义,这就是艺术品自己生发出的意义和语言”。
《我的红色家乡》,中央美院美术馆展览现场
拥有600年历史的太庙,由体量巨大的建筑与庭院构成,卡普尔通过一系列不锈钢与颜料雕塑对空间的反射和折射,与宏伟的建筑与历史进行前所未有的对话。他在概念上最具冲击力的一组相互呼应的作品《S曲线》(2006)和《C曲线》(2007)将被放置在太庙的中庭。《S曲线》是两片大型不锈钢无缝连接形成的“S”形雕塑,而《C曲线》则是一整片巨大的弧形不锈钢。两件艺术品两侧的凸面与凹面,则分别直映与倒映出周围的景象。围绕着这些作品的将是另一组卡普尔的重要不锈钢雕塑作品,包括《狭板》(2013)、《非物体 (尖顶)》(2008)、《非物体 (门)》(2008)。这些作品皆呈现了颠倒的映象,将观众融于周边的建筑与环境中,挑战观者的感知体验。
Anish Kapoor
Stave 2013
Stainless steel
368 x 218 x 100 cm
144 7/8 x 85 7/8 x 39 3/8 in
ed. 2 of 3
KAPO130065-2
在太庙艺术馆享殿中展出的一系列不锈钢作品
在太庙艺术馆享殿的两侧配殿展区中展出颜料雕塑。卡普尔对颜料的运用是其许多开创性作品的基础,并凭借富有创新性的颜料系列《1000个名字》(1979-1982)名声鹊起。这个系列表现了印度教之神毗湿奴的1000个名字,并暗指这些作品不仅拥有超越物质本身的超凡力量,而且属于一个艺术之外的更大的领域。延续此系列的其他颜料雕塑作品,包括蓝色的《天使》(1990)和多形多色的《反射红色的一个私密部分》(1981)都会出现在此次的展览中,绚烂多姿的作品将充盈着古老的建筑空间,不同的形状与突起迷惑着观者的双眼。
Anish Kapoor
Void 1989
Fibreglass, sand and pigment
200 x 200 x 152.5 cm
78 3/4 x 78 3/4 x 60 in
KAPO100026
Anish Kapoor
1000 Names 1981
Mixed media and pigment
200 x 100 x 30 cm 41 x 78 x 28 cm 15 x 20 x 68 cm 25 x 78 x 28 cm 10 x 56 x
56 cm
78.7 x 39.4 x 11.8 in 16.1
KAPO810004
Anish Kapoor
Mother as a Mountain (Black) 1985
Wood, gesso and pigment
140 x 275 x 105 cm
55 1/8 x 108 1/4 x 41 3/8 in
KAPO850001
对卡普尔而言,艺术是什么呢?他认为艺术就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站在同一个场景之中,一起去寻找一种创造性的全新的语言。艺术语言不应拘泥于某一文化,跨越文化界限才是艺术未来的希望,而在那个未来中,最重要的是同情心和关爱。
安尼施·卡普尔为嘉宾导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总策展人张子康为媒体导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王春辰为媒体导览
开幕式结束后,众嘉宾来到中央美院美术馆参观展览。在这个当代建筑空间中,聚焦卡普尔迄今为止艺术作品的重要四件,包括《致心爱太阳的交响乐》(2013)、《将成为奇特单细胞的截面体》(2015)、《远行》(2017)和《我的红色家乡》(2003)。除了这些大型装置作品外,卡普尔还展出了过去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重要公共项目作品的模型,包括《云门》(2001-2004)、《轨道》(2010-2012)、《蒙特圣安杰洛大学地铁站》(2002-2008) 以及《伦纳德街模型》(2008-2015)。
中央美院美术馆展览现场
安尼施·卡普尔接受媒体群访
期待您在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震性与激性,无论理解深浅、了解多少,都可以将卡普尔的异质文化思维当作一种发酵剂,探索真正的思想自由空间。
本次展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区将持续至2020年1月1日,太庙艺术馆展区将持续至2019年12月28日。
(编/吴靖 图/李标 整理/李雪妍 张亚熙 徐子俊)
嘉宾观展
太庙艺术馆享殿展览现场
太庙艺术馆享殿东西配殿展览现场
相关阅读
中文版:神秘剧场与公共奇观:安尼施·卡普尔的艺术之境
英文版:The Artistic Realm of Anish Kapoor
——TRAVEL WITH ART——
为使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能够有机会深入了解展览、作品、艺术家及背后的故事,CAFA艺讯网启动全新项目「TRAVEL WITH ART」,联合众多著名策展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人文学者等一同为大家呈现多元的线上&线下艺术活动!
后台回复“看展”即可获取更多信息,加入艺讯友邻群。
新书推荐,请输入“新书”后台了解详情。
转载及合作请后台联系!
For genuine art lovers who woul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exhibitions, artworks, artists as well as stories behind them, CAFA ART INFO initiates a brand new project to invite you to visit exhibitions.
CAFA ART INFO
CAFA ART INFO
英文版
Facebook/Twitter
国际同步全部资讯
@CAFAartinfo
https://www.facebook.com/CAFAArtInfo
https://twitter.com/cafaartinfo
最新国际月刊已出
订阅请留言
滑动查看详情
微信公众号
CAFA ART INFO
新浪微博
中央美术学院艺讯网
专业学术角度
解读艺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