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芫:学习是一件卑微的事
(点击标题下的蓝色小字“忆乡坊文学城”可直接关注。题图来自网络)
我儿子去年开始学国际象棋的时候已经九岁了。虽然说学习是一生的事,但实际报班时才发现:现在的孩子都选择在上小学前开始学棋。家长们普遍认为:最好在上小学前就能成为三级棋士。也有更大胆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在上小学前能展露出学棋天分,就可以考虑走专业道路,连上学都省了。
就这样,今年某月的某一天,某棋院最低年龄组闯入了一头九岁的“黩之驴”。第一次组内对奕,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跟我儿子下棋,因为对这个“庞然大物”“莫相知”。在我的一再鼓励下,有人开始“稍出近之”;几盘棋下来,大家开始“觉无异能者”;几次课下来,我儿子终于被断定为“技止此耳”。
上周的课上,老师给大家讲龙形防御。老师用的是启发式教学,每走完一步都要问大家:“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呢?”这时我儿子突然一反平时的低调,举手发言十分积极,以至手带动身体,整个儿人都快站起来了。
我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下了课,见他依然沉浸在高视阔步的感觉里,我就提醒他:“那个你以前学过。”他立刻大声抗议:“可是我早就忘了!”
忘了有什么值得自豪的?自己当场琢磨出来的就比通过学习得来的感觉更好?我十分不解。
然后我不禁想到女儿的一件往事。当年我女儿学体操的时候,某一期课程结束前,老师特意把家长请来,让孩子们向家长汇报展示本期学到的东西。老师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四下里散去,有人玩单杠,有人玩跳马,有人在场地中间垫子上翻跟头,只有我女儿一动不动。我问:“你为什么站着不动?”她说:“我什么都没学到。”我说:“这怎么可能呢?你起码学了侧手翻呀。”她说:“那不是学的,那是我本来就会的。”
你本来就会?这不是睁着眼睛说谎话吗?我交了好几百学费呢!
不过,在当时,我只觉得这是我女儿“各色”性格的一种表现。如今时过境迁,不变的是我儿子也表现出了同样的“各色”。说实话,我儿子和我女儿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是截然相反的,但竟会在这件事上殊途同归:都羞于承认学习,故推理可知:这很可能跟家庭环境有关。不过,我自己从来都是以学习为荣的,所以即使需要在家庭内部深究,也可以考虑把我爸妈摘出去。也就是说,断裂只发生在我这一代和我的下一代之间。
我必须承认:当我谈论学习的时候,我实际上谈论的是没有乐趣的苦学。比如我女儿考SAT,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单词部分能得600多分。这个成绩应该还是可以的。但考试怎么能不复习呢?单词怎么能不背呢?所以,我在肯定她的真实水平之余,必定要加一句:“你还得背单词啊!”然后我就给她讲我当年如何背单词考GRE的事迹,最后再给她网购几本著名培训学校编辑的单词书……去年我意识到我儿子拼写太差,我就找出一本少儿英语词典:来,来,来,咱们花几个月时间把它背下来……
而且,我特别自豪的是:我是那种颇能以身作则的家长。为了实现自己能用英文写作的理想,我至今还在背、背、背……这些,孩子们都是看在眼里的。不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吗?怎么现在榜样都不管用了呢?
原因很可能在于:他们受了西方教育的影响。想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一件事。记得我儿子在美国上一年级时,某次我去学校当义工,进校门时正遇到老师带着孩子们往户外走。我随口问了一句:“你们去哪儿?”老师笑眯眯地说:“我们去工作。”我有点诧异:“你们要去做什么?”老师自豪地说:“加减法。”
我当时很可能“嘿嘿”笑了几声,心想:老师你真幽默。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那未必是幽默,老师很可能就是这么想的:加减法不是知识,而是问题,需要孩子们凭借自己的工作去解决。老师每天的工作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带领孩子们去工作,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这也可以叫学习的话,这是一种假装知识不存在的学习,假装不学习的学习。
我估计我家孩子就是在学校与家长的反差之下,对学习产生了超乎一般的反感。因为按照我倡导的方法,孩子们肯定一学习就觉得自己特卑微。
但是,话说回来,按照西方教育理念十二年不间断地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不会遇到自信受挫的情况吗?比如说:到了十一年级,你再怎么努力工作也解决不了一个解析几何问题,可你同班同学已经解决到微积分了……你懂也不懂,微积分它就在那里……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即使西方教育理念长大下的孩子,也会经历一段对个人能力感到幻灭的黑暗时刻,我只是不知道究竟何时以及具体怎样。对此,我准备加以密切观察。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逐渐摆脱家长强加的对“学习”的负面联想,以及西方学校教育赋予的对“工作”的盲目乐观,最终能够像爱因斯坦那样一声叹息:“我越学习,越感到自己的无知。”
【作家简介】:王芫,作家,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著有小说《什么都有代价》《你选择的生活》《口红》等,散文集《你自己的真理》。
欢迎加入我们。这里是遍及全球的文青自己耕种的园地。种花,种草,或种菜, 我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以文会友,初心不改。原创文学与教育平台,发送散文 、小说、诗歌、艺术评论以及教育专栏。
忆乡坊文学城所有文章都是读者投稿或经得原文作者同意才发出,媒体如需转载或者读者投稿,微信联系yxfbjb 或者电邮yxfwenxuecity@gmail.com。微信搜索yxfwenxuecity或者扫描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喜欢本文请分享至朋友圈,并顺手赞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