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组合:莫以爱之名 撕了孩子的梦 | 11维·时评
题图:画家郑峰作品
儿子的朋友圈发了1800多字的感想,即便是我们大人,会为了一件别人的事,写这么多的感想发出来吗?是什么如此触动了他?
莫以爱之名 撕了孩子的梦
这两天涂思睿小朋友和爸爸成了话题人物,起因就是最近的《少年说》一期节目,播出了爱写小说的涂思睿给爸爸的6分钟“天台告白”。
“爸,你把我的小说都撕毁了,那段时间我像失去了灵魂一样。”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座右铭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毁了我的诗书,不就等于毁了我这全身上下的华丽气质?”
站在高高的天台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俯瞰着爸爸,小思睿字字珠玑,口才气度一流,但面对爸爸从据理力争到哽咽退场。这爸爸的爱,真是像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头。
儿子禹方放学后,我立即给他看了视频,一般我们家有一个习惯就是看任何影像作品时,都不说话,以免影响观看的专注力,破坏了观看氛围,但这短短6分钟的视频,儿子居然有3次发出了“哎呀”“唉……”“天!”,要不是我说:先看完,看完再说,儿子好像已经像开闸的水,想一吐为快。
果然,6分钟后,小家伙开始对涂思睿的爸爸疯狂吐槽。我说儿子:你把这些写下来发在朋友圈吧。
儿子说,可是我今天好多作业啊,我说:写吧,这个值得写,10分钟就好。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去书房,看到他还在电脑上敲字!!
“妈妈想写的话太多,我用电脑写了”我说,你不是急着写作业吗?他说,你等等,我停不下来哈,我先写。
就这样快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的朋友圈发出了如下这一大段的文字:
看着儿子的朋友圈,好长好长时间……
恍惚中,儿子过来说,妈妈,我去写作业了哈,如果我们老师知道我用这么长时间写这个,不去抓紧写作业,又该……
面对儿子写的大段评论,一方面,我内心是叫好的。孩子的同理心、表达力、辩论能力真的是一个大孩子的样儿了,感觉他好像奇葩说的超级辩手,替思睿把没说出的话一口气说完,居然得出一个结论:爱写作,爱生活的人,学习不会差!
而另一方面,我在他朋友圈底下留言:妈妈理解你的文字完全表达了你的同理心,你对涂思睿的理解和同情。放学后,你能用大段时间写出来感受非常好。但单纯指责这位父亲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问题,非常大非常难,我们都需要好好思考。
儿子的朋友圈发了1800多字的感想,这件事还是给我不小的触动,即便是我们大人,会为了一件别人的事,写这么多的感想发出来吗?是什么如此触动了他?是因为,其实他就是涂思睿那样的孩子,只不过他不擅长写小说,他的擅长在于音乐。他觉得涂思睿爱写作,一定也爱生活,为啥学习不会差?因为有爱的人,其实最知道边界,知道父母的忧心,最终都会找到学习和爱好的平衡点,而父亲以爱的名义,这样对待思睿,对于禹方这样的孩子来说,他们爱才,就一定会爱护思睿,他们从心理上无法接受。
疫情让孩子们的假期过成了学期,休了一整个学期,学习之余,大量的时间,禹方都会和我们一起看新闻,了解武汉疫情的严重,从开始的恐惧、悲伤到后来觉得看到了大量有爱的人在灾难面前,所付出的爱和行动,弱小的他也思考了很多很多,在感伤之余,他用他擅长的音乐,超高产高质量地做了5首公益歌曲,发行了人生中的第一张电子专辑,他特别希望用这些歌曲抚慰人们受伤的心灵。
他发起的《世界之爱》全球大合唱,有世界各地超过百名音乐家、普通歌者积极响应参与接力;他为白衣天使写的《最美》《你在我身边》唱哭了多少大人;北岛贡献的诗《一束》,爸爸谱成了曲,他进行了上万音符的编曲和连着一周白天、两个通宵的加班赶制,在六一这一天,送给了一位烈士的新生儿小彭彭及所有烈士的孩子们。这些都跟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我们作为父母都跟思睿的爸爸一样,和他说一句:“这有什么用”?你先把你的数学成绩提上去,再做这些。我想他一辈子都不想再碰触钢琴,因为那个黑色的大家伙,等你允许他再去弹奏时,很可能再也无法流出动人的旋律、而他的才情也就此被扫得一干二净。
禹方心疼思睿,就如同心疼另一个自己,我深深理解我的孩子,但我觉得如同他一样,多数痛批思睿爸爸的人们,除了埋怨怪罪,也没有解开这个问题的能力,禹方太小不能,我们这些大人能吗?
我和几个研究教育、儿童心理学的姐姐,有一个“生命教育”的群,当晚,我也把涂思睿的视频和禹方的这段文字发在群里分享讨论。
清暇姐(《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的作者,一贯关注亲子教育的问题,她说:
面对整个社会,一个家庭在社会环境中无法脱离社会情绪,无法剥离社会需求,无法应对社会评价。深层次说,为什么这位家长会撕?是什么造成这位家长这么大的火气?他为什么舍得撕掉孩子几年的心血?他为什么就不能懂得多元智能里人的智能偏向的多元,各不相同?他为什么不知道很多作家、成功人士并不一定是仅仅因文凭而有成就的?可以问出无数个为什么……
结论:是我们的社会病了。在这样的社会里,评价方式的单一,体制要求的单一,用分数决定一切的模式,等等,等等。这些既定模式淹没毁损了多少个家庭,多少个孩子?
分数错了吗?高考错了吗?没有。是社会认知,社会评价标准错了,是社会没有给家长正向教育引导错了。社会病了,无数个家庭都需要吃药。家长需要上岗证,多元的教育方式,成才的多种模式……谁把这些告诉过父母??
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很多父母工作疲于奔命,无暇无闲无力去学习有关如何培养孩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他们只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知识改变命运,也就是分数决定命运,他们的孩子不能考出他们的地方,出路就不会大,孩子未来生存就会差很多。
可知识决定命运,知识指的哪些?仅仅书本知识吗?生存的出路有哪些?仅仅就只有高考一条吗?——当然不是,但是这些父母他们并不完全知道,没有人告诉他更多,社会培训机构功利的恐吓,已经让这些家长不知所措。
我们社会的教育知识普及责任在哪里?这位父亲当然做的不对,可他如何做才对?除了自身原因不学习外,谁告诉过他?从视频里能看出,父亲难受,可嘴还硬,也可以看到孩子对父亲的依赖,似乎也有理解的无奈。亲子关系在趋同认知:只有平衡各科分数,才不拉总成绩后腿。如果不是这个节目,没有这么多人关注,那么多的去评论讲解,这个家庭的父女并不会知道懂得这么多,还只会在他们自己的视野里打转转。
就这样,我和几位姐姐讨论到凌晨,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的根本,但似乎又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如果我们这些自问自答里,能让小思睿的爸爸看到该有多好,如果他是一个明白人,一档节目引发的社会争论,他完全可以不必顾及网上对他的各种攻击(当然我们也真诚希望网络暴力不会对他们父女造成任何影响,毕竟自己的生活不是过给别人看的),而去学习如何能在女儿补上数学之前,弥补因他粗暴的方式,给父女之爱中留下的深深伤痕。
如果思睿的爸爸,可以看到我们这些并不认识的人,帮他找到答案,不知思睿爸爸会有所改变吗?如果今天您仍不想改变,我只希望隔空和您交心留几句话:
1、你这一撕,等到孩子长大后,你能接受她对你同样的“回报”吗?
我们常说,有的人需要用一生疗愈童年,而我们把孩子生出来,我们有没有问问孩子想不想在我们这个家庭生活?
只有能分享孩子内心世界真实的喜乐的父母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爱的父母。到我们老了,虽不一定图思睿他们的回报,但是我们肯定希望他们从内心深处对我们有爱,仍旧希望他们和我们分享他们成年、成家后生活中真实的好与不好,而不是基于道德观念的孝敬。
2、如果有一天,思睿长大了,她和类似禹方的男孩子发展成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或者他们成家了,他们之间说起你这样的父亲或母亲,会真的让你的生活多了一个儿子吗?还是他们组成了小家,就如同找到了真正的知音,再也不想跟不看小说,不听音乐的你这位老人家说说话?
“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是爱的最高境界,这个真的很难做到,但是无论我们贫贱或富有,孩子终究有做梦的权力,思睿爸爸:既然这一次节目后,引发如此大的讨论,真希望我们这些操心你的人,怜爱小思睿才华的人,能被你看见。
最后,想和你和大家分享禹方刚刚做好的那首全球各地朋友合唱的《世界之爱》 。
对我来说,这是2020最应该铭记的声音,渺若微尘,浩若星河。难能可贵这起于我的孩子的发心。
我希望未来的某一天,可以看到一个作家出的好书,她的名字叫——涂思睿。
禹方:涂思睿同龄人,酷爱音乐,励志能把思想融入自己创作的音乐。
山水组合:曾经的媒体人,如今的创业者。愿像孩子一般,单纯美好地生长,正追《火影》以期和儿子有更多可聊的话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1、大家:名家、大家的文章,主要是约稿。
2、时评:有深度、有见地、有特色的对时事热点的点评,接受投稿。
3、大学:大学生活的纪录,大学教育的讨论,接受投稿。
4、疫后:疫情之后大家为走出困境做出的努力,接受投稿。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
大家·时评·大学·疫情之后
敬请关注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信息
点击此链接收看更多六维、九维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