玙璠:警惕另一种冒名顶替
题图为《窈窕淑女》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守护好自己的心,以一颗清净妙心,时时警惕我们的幸福人生被苦厄顶替。
警惕另一种冒名顶替
1859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双城记》首版。这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而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开篇第一段这样开笔:“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160年过去了,虽然伟人诗词说“换了人间”,但我们似乎还是处于狄更斯所说的那个时代。这样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热点;更不缺的,是热点的冒名顶替。一个热点紧接一个热点,一个热点被另一个热点瞬间顶替,此起彼伏,环环相扣。绝大多数的社会热点,并非天上的宝珠,而是人间的龌龊。
这不,五个多月前,奔驰女车碾故宫地砖事件刚一发酵,全民聚焦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之际,立马被武汉疫情暴发的新热点瞬间顶替。新冠病毒为解救故宫深陷网民围殴立下了汗马功劳。不知是故宫过去的主人明清诸帝于冥冥中出手相助,还是新冠病毒本身怀有大局意识、深谙围魏救赵之策,在故宫奔驰女事件最关键的节点最危急的时刻,将人们的视线成功引向武汉。疫情中,当然也是少不了热点来凑热闹的,各种热点频出,令人应接不暇。
就从许可馨辱国不当言论说起吧。留学美国名校匹兹堡大学的苏州女孩许可馨,其辱国热点尚未退烧,立马又被常州金坛区河滨小学五年级女生缪可馨跳楼坠亡事件所顶替。这边,数亿网民在急切苦等缪可馨事件公布真相,那边,又曝出济宁女子苟晶两次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新热点。
我对苟晶十几年寒窗都为别人苦读书,连续两年参赌高考均被人出老千偷牌,自己的幸福人生被他人冒名顶替,并不感到惊讶。俗话说江湖险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交易,有交易的地方就有善恶,有善恶的地方就有人。这是一个死循环。所以,对于苟晶来说,她两次被冒名顶替的热点,不只是人生的偶然,更是命运的必然。
对于苟晶,以及被软埋的更多被冒名顶替的苟晶们,我已不想说什么了。因为苟晶不是孤例,也不是个案。试看,从王娜娜到罗彩霞,从陈春秀到苟晶……怎一个乱字了得!
我想说的是,另一种冒名顶替。这种冒名顶替,不是别人冒名顶替了自己,而是自己顶替自己。顶替的也不是学籍和名字,而是自己的心中的恶——嫉妒,顶替心中的善。这是我初来日本留学时亲历的一段莫名其妙的恶意“顶替”,至今想起,仍难以释怀。我的难以释怀是想不明白人为什么可以这么恶?那种对心灵冲击的痛感实在难以自行消散。用时下流行的词就是“懵逼”。
一生在路上,遇见谁都是美好的重逢。在好望角没有遇见爱,却遇见了旭日照彻心扉。
2002年,我高中毕业后,从国内来到日本留学。初来乍到,语言不通,寸步难行。我先到日语学校学习日语。日语学校有很多国内来的同学,她们比我先来半年或一年,也先于我报考大学。有两位女同学,学习非常刻苦,留学生考试成绩也很优秀,但她俩都无缘国立大学。因为国立大学不仅有笔试,还有面试。现在想来,她们应该是在面试环节失分了。
未能考上国立大学,她俩情绪很是低落。我就好心安慰她们说,要么用心温习功课,再考一次;要么先读私立大学,将来考研再上国立大学。结果,其中一个女生恶狠狠地对我说:“明年我会用同样的话来安慰你!”她是我的东北老乡,来自山海关外最大的一座城市。听她这样说,我惊愕得说不出话来。心想,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啊?好心当成驴肝肺。
我暗下决心,明年一定要考上国立大学,绝不给你们的“安慰”提供机会。我全力以赴,艰苦备考,第二年顺利考上了国立大学。我的高考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总分也就比录取线高出几十分而已。
我低分高就,考上了国立大学。一个好朋友的同租室友,也是东北女孩,与前面那个恶怼我的日语学校同学来自国内同一座城市。她比我大三岁,是大我两届的学姐,就读国立大学国际学部。我被录取在教育学部,与国际学部井水不犯河水,八杆子打不着。当年,她是以高出录取线一百多分的高分考进来的。
有一天,我朋友对我说,她特别讨厌你,觉得你就是靠运气混进国立大学的。我又吃了一惊!心里寻思,我跟她只是通过我朋友相互认识而已,又没有什么交往,也没有得罪她,更不抢她的社交资源和就业机会,她对我的讨厌毫无来由,也无意义。后来我想,她可能就是嫉妒我运气好,没有考出她那样的高分数,却和她在同一所国立大学读书,这让她心里不爽。她不算高挑,但面容姣好,身材妙曼,是校园里有名的大波妹。她换男友跟换衣服一样频繁,如一只花蝴蝶在不同的男人之间飞来飞去,乐此不彼,却自命清高,人前装得像一朵静洁的白莲花。
当年22岁的我,连个男朋友都没有,与人无争,广结善缘,老实本分,一心读书,天天过着“宿舍—教室—打工地点”三点一线式的大学生活。我心里就特看不起她。她很会装,也很能装,每次遇见,都装作对我很亲密,却让人备感不适。她那种装出来的甜蜜,每每让我想到一句话:“有一种甜,叫糖尿病。”听说,她后来去读了博士,然后去哪个学校当了老师。这种人格分裂的老师,真叫人替学生和家长担忧。私生活混乱,那是她的个人自由,但那种假正经,就让我打心底里看不起她。
我在日语学校的同桌女生,虽然做过陪酒女郎,也曾被人包养,但她不装逼,也不标榜自己。我就很欣赏她的坦荡,也喜欢她的率真,从不觉得她负能量,认为她生活中怎么样,这是她本人的价值观选择,你可以不认同,但无权干涉,更不能向人家耍任性,恶意倾倒你内心的垃圾。可是,这两个尽情绽放“恶之花”的东北同乡,却令我记忆深刻。
图片来自于网络
斗转星移,水流花开。樱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转眼18年过去了,我也从青葱岁月渐入不惑之期。一路走来,我遇见过许多的美好,也经历过许多的风雨;心里记住了不少人,也放下了不少事。唯独这两件事情,一直未能放下,乃至在今年的疫情时期,每每想起,还是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她俩当年对我的“羡慕嫉妒恨”,究竟来自哪里?
疫情中,通过二湘空间的特殊因缘,有幸结识了一位国内的法师,他给我讲了许多佛教的道理。说实话,师父讲的佛法教理,我一时还难以彻悟,有些深奥的义理,我甚至听不懂。但是,师父的随机开示,却让我心里纠结了18年的疑惑,涣然冰释。
我终于明白,18年前,那两个东北同乡对我的敌意,是她们内心的嗔恚催绽的人性“恶之花”,是她们自己在自己的内心,以嗔心顶替了真心,以心魔顶替了心识,以人性之恶顶替了人心之善,并认妄作真,以它为我,以它为心,以它为灵魂,以它为识神,以它为根本,以它为源泉。是嫉妒,让她们对无辜的我,无端生起了苦大仇深的报复心理:“你让我不爽,我瞅你就来气,我要惩罚你,也让你痛苦。只有看到你痛苦,我才会觉得好受。”
师父对我说,烦恼都是自找的,人生的一切烦恼,皆因贪嗔痴而起。人有很多种情绪,这些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别。欢喜心、慈悲心、喜舍心等是积极的情绪,贪婪、嗔恨、愚痴等是消极的情绪。佛教把这种负面的心态比喻成毒药,称之为三毒。贪嗔痴三毒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有的无明烦恼,这些烦恼会像毒药一样障碍我们的清净本性,让我们感受无尽的痛苦。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理素质特别差,稍微不注意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进而升级成毁坏自他的可怕心理——嗔恨。如能降服自己内心的嗔恨剧毒,那才算是真正战胜了自己,才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才能不断培植和增加自己的福报。
师父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内心纠结了18年的不解之谜不需要再解答。从此,我把这两个对我有“怨憎会”的“宿敌”,彻底放下了。心里顿觉好轻松,好晴朗,好清明。
心能作佛,心能作魔。心可为善,心可为恶。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真心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用随喜心来顶替嫉妒心,用慈悲心来顶替贪婪心,用智慧心来顶替愚痴心,进而管理好自己的心,守护好自己的心,以一颗清净妙心,时时警惕我们的幸福人生被苦厄逆向顶替。
作者简介:
玙璠,可妖可正的80后,尊重别人,庄严自己;上视不谄,下视不渎;生人面前小矜持,熟人前面大放肆。灵魂无上限,行为有底线。纯真热烈的射手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苏炜:一个"正能量"满满的耶鲁学子的故事
玙璠:趟过红灯区的大学生
点击此链接收看更多六维、九维好文
守护好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