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齐邦媛和马英九泪流满面的遗书 | 二湘空间
清明缅怀先烈,重温让马英九泪流满面的《与妻诀别书》
文/宫殿楼台
周日上午美国前奥数国家队总教练罗博深和二湘有一个直播,欢迎收看。
4月3日上午,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和台湾青年一行在广州拜谒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拜谒结束后,马英九发表感言,提及林觉民烈士的《与妻诀别书》时一度哽咽。“我读到林觉民烈士《与妻诀别书》,‘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我每次读到这一段,我常常泪流满面,真正为这些革命先烈牺牲奉献的精神感动不已。”
林觉民写给妻子的这封信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在大陆以《与妻书》之名编入了高中教材。大约三十五年前,学习这篇课文时,虽然不谙世事风情、懵懂初开,不能完全读懂其中的缱绻与决绝、矛盾与苦痛,但那种感动却是源自心底,有着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悲怆。这篇文章一直深深铭记在我的心头,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一起被我视为最至情至性、令人柔肠百折的“悲”文,每有触及,便不胜感慨,悲从心起,为作者悲,为他心爱的妻子悲,也为他们忠贞爱情在那个时代里所遭逢的不幸与无奈悲。
1887年,林觉民出生在福州,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堂兄弟,幼年时过继给叔父为子,其嗣父是个饱学多才的廪生,以诗文闻名于时。林觉民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深得嗣父喜爱,自幼就由嗣父亲自教导读书。后参加科举考试,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交上白卷离开考场。1907年,20岁的林觉民自费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经过新思想的教育洗礼,林觉民更加痛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就加入了同盟会。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4月24日晚写给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
尽管林觉民和妻子陈意映是奉父命结婚,先结婚后恋爱,但两人感情非常深厚,《与妻书》便是最好的证明。“初婚三四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林觉民被捕的消息传回福州,家里人慌忙变卖宅邸搬家。陈意映看到革命党人辗转送来的诀别信后悲痛欲绝,曾萌生自杀念头,欲跟随林觉民而去。后经林觉民双亲跪下恳求,念在家中尚有一岁幼儿,而她腹内还有一个小生命,她才放弃自杀念头。但在遗腹子刚刚两岁的时候,陈意映终因思念过度,终日郁郁寡欢而病死,在他们令人断肠的故事中又添了一份辛酸。
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返顾,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写信时,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他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于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
在那样一个即将面对生死诀别的时刻,林觉民在写给爱妻的诀别书中,不可能再说什么甜言蜜语,也不可能抒发什么豪言壮语,整封书信从头至尾娓娓倾诉的就是他“以天下人为念”、不惜抛却儿女情长、置生死于度外、舍身参加革命的坚决与执著,以及他对爱妻的留恋与不舍。眼看就要踏上凶险之路,和自己的亲人永别,再坚强的人也难免心碎肠折。
林觉民也同样是肉身凡胎,有着七情六欲、儿女情长,面对即将到来的生离死别、与爱妻娇子的永别,任他铁石心肠,也不可能不伤悲,不泪涌双眼?但他毕竟胸怀大志,是“以天下人为念”的革命者,面对生离死别虽然伤悲,却悲而不戚、悲而不哀,没有“小男小女”们那般悲悲切切、哭哭啼啼,而是满怀悲壮、大义凛然,以天下为己任、舍身取义的和博大胸襟和崇高境界,让人肃然起敬,就连拦路抢劫的强盗看了也泪流满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重庆国民政府工作的林觉民的儿子林仲新委托堂弟林性奎将林觉民的两封遗书与其他财物带回福州老家保存。一天晚上,林性奎在福建邵武遭遇强盗拦路抢劫,随身携带的皮箱被砸烂,装有两封遗书的盒子被强盗拿在手中。林性奎着急大哭道:“这是烈士林觉民的遗书,也是我们林家的传家宝,其他财物都可以拿走,这两封遗书就高抬贵手还给我,对你们一点用都没有。”强盗头目也是福建人,一听说是林觉民烈士,便从头到尾细细读完了这两封遗书。当读到“为天下人谋永福”时,强盗头目早已泪流满面,便小心翼翼地将这两封遗书又装回盒子。随后,带领其他强盗跪地磕头,把所抢财物悉数归还给林性奎,还护送林性奎上了一辆回福州老家的马车。
《与妻书》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缠绵不舍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
今天的我们,可能无法真正理解林觉民等烈士们何以会如此大义凛然、慷慨赴死?时势造英雄,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情势,激发了他们的抱负,灼烧了他们的热血,时势引领他们走上了以身报国、以身殉国的英雄之路。3月28日,台湾知名作家、学者齐邦媛以百岁高龄去世。在她的《巨流河》中,就有一位这样的英雄,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飞行员张大飞。下面是张大飞1945年牺牲前写好的、寄给齐邦媛哥哥齐振一的遗书:
正值清明时节,让我们永远缅怀林觉民、张大飞这些“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英烈们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就像马英九先生在感言中所表达的这样:期盼黄花岗精神不断传承,让后代子孙、两岸中国人都能永远记得先圣先贤的牺牲与奉献。
宫殿楼台:修心养性读闲书,胡思乱想写小文。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the end~更多往期精粹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