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 | 牛街,所有的饮食传统都是人的传统

2017-03-01 三棵树 三棵树



牛街是一条历史相当悠久的民族文化街

它位于北京宣武区

这里的居民主要是回族

总共有20多个民族的人生活在这里。



 

从牛街路口西站下车,拐个弯儿,就能大致瞧见牛街的全貌。街这头古色古香的东来顺与那头人声鼎沸的聚宝源两相呼应,东边有气派的吐鲁番餐厅,西边是平价亲民的清真商店,人行道旁还有各种外卖窗口,卖着各种小食。


对于久居北京的回民来说,牛街是一个温暖的存在。位于楼市二层的清真小吃总是客满,楼道的窗户边可以近距离地看见回民小学。下楼到一层,清真超市内的横幅上清楚地写着几个字——穆斯林的家。


起起落落的沧桑变化好像是每一条老街的必经之路。早在北宋时,入仕为官的阿拉伯学者就在这个地方创建了礼拜寺,金代时牛街迎来第一个繁荣时期,而在元朝,因为旧城荒芜,牛街也不免被冷落,等到明朝,它又经历了重建。而“牛街”这个称呼也多次改易,元朝时叫“柳河村”,明朝则称为牛肉胡同和“礼拜寺街”,直至清初,才由“榴街”谐音变为“牛街”。

 



街很宽、人很多、味儿很重,这大概就是牛街给来这的人的第一印象。


味儿重,这味儿不是气味儿,而是风味儿。不管是大店小店,都是一致有着回族特色。整条街以绿色为主色调,而绿色是穆斯林群众喜欢的颜色。除此之外,牛街的味儿更多地体现在食物之味上。


老字号“聚宝源”门口排着长队。一位老大爷笑言,来买烧饼的,排再长的队也不亏。“北京啊,就这么大的地儿,除了这里,其它地方再也没有穆斯林的聚集区了,也就不会有这样地道的老字号店了。”讶异之外,我们更加好奇,不禁疑惑这是否为一种独特的地域饮食传统。“饮食有啥传统,都是人的传统!”老人是地道的牛街人。


与“聚宝源”齐名的一家老店叫“洪记”。一进店内,各色小吃琳琅满目,有软糯可口的艾窝窝,芳香扑鼻的炸糕,牛肉包子;态度可亲的服务员,在顾客间忙碌着,一刻不停歇。我们感叹生意红火,老板便提起一个夸张的趣闻:曾有一次从新疆来的朋友一次就买了一两百个包子带回家去。


老店的招牌越来越响,名气愈来愈盛。店内墙壁最高处挂着的《古兰经》节选却依旧默然不变。

出了热闹的饭店,顺着石路街走去,有处十分静谧的庭院引人驻足。石制建筑群,更加蕴含了些许的神秘感与历史的厚重感,原来是牛街礼拜寺。


望月楼,是进门第一个建筑,名字雅致,楼宇精美,凸显着穆斯林们对真主安拉的信仰。遗憾的是,时间已晚,来此做礼拜的阿訇们已三两离去。幸而在礼拜寺工作的佘主任主动谈起清真饮食,对于那一辈子的最爱,他如数家珍。


“说起苜蓿炒肉啊,传说是唱戏人马连良所创,有一天晚上他唱完戏去饭馆,结果到饭点肉不多了,炒一个菜不够,于是马连良说那就用鸡蛋苜蓿炒肉吧,之后便有了这道菜。”



 

对于经常去牛街的人来说,关于牛街的回忆中绝对会有牛肉包子的一席之地——皮薄、馅儿多、面软,咬一口汁儿全能溢出来。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包子现做现卖,不添加多余的类似防腐剂的成分。在穆斯林文化中,洁净是第一位的。因此很多人来到牛街放心地选购食材,在虔诚的穆斯林商人心中,做买卖也要对得起真主阿拉。


穿过几个路口,作为牛街另一大特色的牛羊肉铺映入眼帘。许多西城区居民想尝一顿鲜美而干净的肉汤,第一选择就是牛街。


位于礼拜寺对面的牛羊肉老店“穆顺嘉兴”的老板解释道:牛街的所有牛羊肉都是通过穆斯林的方式屠宰的。“屠杀前先让牛羊安静,镇定,然后念诵真主阿拉之名。任何人没有权力随意结束其生命,只有以阿拉之名才能屠杀,并且在屠宰时要一刀切断其喉咙,减少动物的痛苦。穆斯林不吃自死物,不吃血液,要保证吃的都是绝对干净的。”所以,牛街出售的牛羊肉,份份都是肉质鲜亮有光泽,不会发乌发臭。


饮食从茹毛饮血时代的生存本能,发展成现代社会的物质享受,历久弥新,历久弥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煎炸烹炒复杂精妙的烹饪方式,到川鲁粤湘各具特色的中式菜系,莫不如此。民族饮食,更是中国风味这道大菜不可或缺的食材。


食色性也。在中国这片古老大地上,饮食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外国人常打趣说中国人一切皆食,而我们也好似已经渐渐习惯这种评价。但是,在这京都的这一隅,却有那么一群人相信不是我们赋予食物以灵魂,而是万物生而有灵。对食物的尊重使饮食不再是刀起刀落的血腥与满足,而因人之虔诚更加妥帖温暖。



采写 | 徐约瑟 陶丽 彭思懿

编辑 | 敖竹梅

图片 | 宋阳

运营 | 祁文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