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东济堂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这样描述今春之气: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前几天,全国很多地方的温度都持续升高,甚至有了一种“初夏”的错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黄帝内经》衍生到现代中医观念里,五不再代表规定的五种食物,而是指一个种类。其中,谷、果、菜都有生长的季节性,大家应季而食,问题不大。这和春天是怎样一个季节,有很大关系: 春三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黄帝内经》春天,正是「护生」的季节,一切都在萌生,孕育。养生本就是要顺应天时的,吃太多肉,有悖于春天「生」的本意。吃中药的时候不能吃,有宿疾的人不适合吃,体内有「风」,有「火」的人不宜吃,偏偏它又是最常见,也最便宜的一种肉。
鸡战斗力十足,每天起得最早,在东方打鸣,好动,喜欢煽动翅膀,心跳频率超快,人们形容亢奋的感觉,就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中医认为:鸡,属于东方木畜,有风木之性,像风一样,有动的性质,有发散的性质,能煽动人体的阳气。
鸡的好动是它极大的特性,徐文兵说它比羊肉还要热,现代人身体常常有虚火,吃了鸡肉,很容易就动风生热,煽动肝火。
如果有湿疹,有咳嗽等老病根,也很容易被煽动出来。
中医认为任何一种肉都是独一无二的,关键是要吃对,吃错了就是毒药,吃对了就是补药。
鸡肉,属于大热的肉食,有一股冲天的火气,对很多人来说,是要不得的,比如:
1、生机旺盛的孩子
鸡肉阳气很足,吃多了就会上火,而小孩子阳气也很足,肝气特别旺,与鸡的性格非常相似,所以鸡肉这种火性十足的肉不适合小孩子吃。鸡肉的烹饪方式非常讲究的,最错误的一种烹饪方式就是油炸,西方人不讲究这些,所以满大街都是炸鸡翅。中国人追赶时髦也加入疯狂吃炸鸡翅的队伍之中,结果坑了下一代,好多小孩子出现早熟,积食,小儿多动症。鸡肉油炸了吃,这就是一剂美味的毒药,火上浇油。一年吃一两次,没事,经常吃,身体肯定要出问题的。建议小孩子多吃五谷杂粮,多运动,找到自己喜欢玩的事,比吃鸡肉更健康有益!
食物的偏性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平和,而不是更加偏颇。因此肝火旺盛的人要少吃鸡,鸡肉入肝经,「善发风,助肝火」。嗓子痛,感冒发热,身上脸上长大包,大便秘结,阴虚质,湿热质,失眠,经期提前,肝郁有热的人,本就有热,再吃鸡就会热上加热。体质上看,阴虚质、气郁质不宜多吃鸡。健身的朋友可以牛肉、豆类,春天最好避开鸡肉,以免带来各种风热症状。3、有宿疾、外伤感染的人
鸡肉有风木的特性,发散,煽动之性,老辈人常说鸡肉是发物,一个道理。什么人最怕发物呢?一是宿疾旧患,二是炎症感染,三是容易过敏的人。感冒是外邪入侵人体了,我们要想办法把病邪驱赶出去,所以要保持人体发散的通道畅通,用的都是解表药。比如治风热感冒,重在辛凉解表。而鸡肉性温又有补益之性,反而是助邪的,完全反了,中医把这叫做「闭门留寇」。发烧,有热的感冒(黄鼻涕,舌苔厚,嗓子肿痛),身体有热时,补药不能吃,补气的食物,也不能吃,比如说鸡肉和鸡蛋。严重了,容易让病情反复,延长病情,甚至留有后遗症。鸡作为五畜之一的木畜,而且又与东方、春天的生机相应,我们吃鸡就要充分利用鸡肉风火、生发之机去帮助身体。谁需要这种特性呢?大病初愈、产后补养等气血虚衰的人群。所以纯纯的虚症,气血不足,生机衰弱的人,该吃鸡就放心吃。补虚最好的选择是乌鸡、线鸡或是老母鸡,炖肉喝汤。要去掉鸡肉的火性,必须要炖,慢慢炖,再加入一些阴寒的食材反佐,蘑菇是非常阴寒的东西,刚好可以中和鸡肉的温燥。阴虚火旺的人要少吃鸡,阳气不足的人,虚弱的人,一天到晚萎靡不振的人可以多吃一点鸡肉,可以借助鸡肉的生发之性让自己元气满满。抑郁症患者就适合吃鸡肉,而那些脾气暴躁一点就着的人还是少吃为好。家有孩子的必定要准备一些鸡内金,因为孩子太容易积食了,他们的后天脾胃非常虚弱。相关阅读:
●“打鸡血”,还真有过这波操作
●吃鸡后眼屎多?有人是补不了“鸡”的
●鱼生火肉生痰,玄机到底在哪儿?
推荐书籍《长寿大道》,再优惠
(问询、合作、投稿、侵权等请微信:13810949871)
春天就不要打鸡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