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所有人的一生都是一场《心灵奇旅》

李清晨 李清晨
2024-09-29
电影《心灵奇旅》果然没有令人失望,华丽浪漫又不乏脉脉温情,像极了我们在某一个心碎的寒夜里酩酊大醉后做过的绮梦。
所谓电影,无非造梦,能让我们在这样一个极寒的冬天里暂且沉浸于一场精心建造的梦境里,将诸般烦恼抛于脑后,《心灵奇旅》的制作团队真是了不起。
但大凡做梦,总有醒转的一刻,我当然知道这梦绝不是真的,却又忽然很是担心,万一有人在一些特殊的境遇之下想起这部电影时觉得真假难辨,当真心一横便去寻找那个电影中的The Great Before,以期重启人生或永远遁世,就很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悲剧了。
对于内心强大且头脑清澈的人来说,我这样的担心未免多余,可这世间林林总总的人又不可能个个活得强大清澈,尤其想到还有那么多小盆友也是这部电影的观众,于是我还是决定写下一些很可能是多余的话。
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并不成熟,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对对75例年龄6 ~ 1 5 岁儿童进行的死亡概念调查后发现,7岁以内儿童的死亡概念是自我中心的和幻想性的,是一种一过性现象,仅达到12岁时才形成成熟的死的概念。
也有学者认为,较小的儿童会将死亡视为一种可逆的过程,他们觉得人死后其生命功能依然存在。
且莫说儿童,就是人类社会在科学还不够发达的时期,也有相当多的人对死亡是持这样的认知吧,否则就难以解释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宗教对死后世界的描述都是极为相似的。
我们可以认为,人类社会的幼年阶段,其实也像人类本身的幼年时期一样,对死亡充满了完全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幻想,典型者如中国古代小说《聊斋》里描述的人死后的阴间世界,几乎就是阳间世界的翻版。
如果孩子们认为,死后的世界不是全部感知的彻底消失,而是可以换一个地方换一个方式继续生活,那么死亡自然就变得不再可怕,因此我有理由认为,这种对死亡不成熟的认识很可能会是儿童自杀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4岁以下的孩子没有实施自杀的,5到9岁的孩子因自杀而死亡的发生率也极低,只有10万分之0.02,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数字也随之变大,10到14岁10万分之1.28,15到19岁10万分之7.79,20到24岁10万分之12.27。
贪生怕死几乎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一个人能走到自杀的一步,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自杀前的反复纠结迟疑如果再加上来自影视提供的关于死后世界的想象,很可能就给当事人在生死的天平上增加了一枚求死的砝码。
如福建省漳浦县前亭镇过港村的两个小学女生小美和同桌小华在课堂上写完遗书后,一起跳进2 米多深的池塘溺亡,小美留下遗言称想穿越清朝去拍一部皇帝的电影。
热播的穿越剧模糊了幼稚儿童对死亡的正确认知,让他们对死亡产生了不恰当的美好憧憬,带其走向不归的歧路。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的调查表明,受影视作品中上吊自杀情节影响而实施模仿行为的儿童年龄段在3—13 岁,平均年龄为8.26 岁,7、8 岁的儿童占了42.11%,5—12岁是高发年龄段,占89.47%。
受影视作品中上吊自杀情节的影响而实施上吊行为的儿童以女孩居多:近年发生的19 例悲剧中,有女孩12 名。模仿上吊行为的死亡率非常高,达80%,19 人中仅4人经抢救或幸运脱险。
当然,我们不可能让孩子生存在一个真空的玻璃罩里,只能让孩子们在被现代传媒包围的复杂环境下,形成足够强大的心理免疫,尤其是在他们心智逐渐成熟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对生与死的正确认知,避免悲剧发生。
比如看过《心灵奇旅》这部电影之后,亲子之间就很可能进行一场关于生死的讨论。
关于生活的意义,电影里其实已经提供了一种答案,即再寻常的生活也值得一过,无论是蓝天暖阳,还是落叶萌宠,无论是人间美味,还是母亲的唠叨,一旦当你意识到你有可能即将与这一切琐碎寻常永别时,内心一定是万般不舍。
所谓成功的事业,一旦你达成目标以后,幸福感也将随之消失,你的生活也只不过是由原来的琐碎变成新的琐碎罢了。就像你千方百计地才跟心上人滚上床单,结果发现也没有比左右手强多少。
但我们对事业对理想的追求仍然有意义,这意义并不因为我们得逞之后的无聊而消解,因为死亡的悲剧结局是注定的,我们夹在生与死之间那狭小的过道里,只能用人生的意义去抵抗这样的悲剧。
我们的一生越丰满奇幻,临到这个大悲剧到来时,我们就越会觉得此生过得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人的一生都应该是一场《心灵奇旅》。
除了追求理想而外,另一种最常见的对抗人生悲剧的办法是生孩子,人们在年轻时,往往一时被猪油蒙了心迷了眼,误以为心上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于是匆匆走进婚姻,结果婚后发现对方居然是个大傻逼,这可是怎样绝望的人生啊。
不过幸好这个时候一般他们也已经有孩子了,于是,他们觉得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肯定是个天才……如果不是靠着这样的自欺欺人,这一生还真不太好过呢。
我也非常理解不想生孩子的人们,想必他们是看清楚了生育只不过是人类世界里最普遍的「庞氏骗局」,因为下一代子女,仍然要继续纠结人生的意义问题,于是他们也去相爱和生育了,如此,这个骗局就永远没有终章。
其实,随便给自己编造一个意义就好,总要糊弄着自己看完这一生一世的风景,因为一旦与这个世界告别,就再也没机会看了。
我们凡人的一生,可不就是充满了循环往复的俗世活动么?我们不就是一代代推大石头上山的西绪福斯么?
可是你推石头上山的时候,应该发现每天的风是不同的,每天的云也不同,每天的鸟叫蝉鸣不同,山间的花草一岁一枯荣,每年都有不同的生命冲破土壤只为感受你所熟视无睹的这一切……可你干嘛只顾得煎熬,而忽略了眼前的美好呢?
因此,最可悲的人生是什么?
才刚刚想起来要好好地活,就听见了死神的敲门声。
最后,再次与大家探讨一下灵魂的定义。
关于灵魂的有无,我在小李7岁那年就写过一个讨论,全文收入在《医生爸爸的365夜》,在此不妨借这部电影再梳理一次,或者对各位在与孩子讨论灵魂问题时有启发:
著名天文学家williamherschel在1802年与其儿子的一段关于「星光」的对话,作为恒星天文学之父的williamherschel被视为第一个窥破宇宙深处奥秘的人,他的儿子John Herschel后来也成为了天文学家。
我们能看到星星,是因为星星发出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很多可以发光的星星,其实是跟太阳一样的,它们被称作恒星,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太阳看起来很大,而星星看起来很小?
因为,太阳离我们实在太近了,假设一下,如果我们与太阳的距离逐渐拉大,远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什么结果?太阳也会看起来跟星星一样大小。
通常人们所说的鬼魂是指什么呢?是人死后却仍可以被其他人感知的灵魂。
我们看到的有些星星,就是这样的情况。光传播的速度很快,但也并非无限快,恒星发出的光线到达我们的眼睛,需要一定的时间,一颗恒星离我们越远,那么它们的光线到达我们的眼睛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当一颗恒星离我们足够远,那么它发出的光到达我们的时间就很长很长,甚至可能出现当我们看到这星光的时候,这颗星星本身已经在宇宙中不存在了,因为恒星本身也是有寿命的,也会像人类一样,如期死亡。
所以你看那漫天的星星,有一些其实已经不存在了,那么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星星的灵魂。
那么人死后,是不是也有灵魂?
动画片《心灵奇旅》中的灵魂可以自主地思考和行动,还可以接受教育培训与其他灵魂交流,这种意义上的灵魂,当然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
但作为脱离于肉体之外思维或意识的存在却可以有别的理解。比如说爸爸教你背的唐诗宋词,可我们还能看到李白、李清照么?
这些古代的文人,早已死去好多好多年,可为什么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仍然会经常提起他们的名字呢?
就是因为我们仍能读到他们的作品。
这些作品是什么?当然是他们活着的时候其思想思维心理活动的文字记载,诗人已死去多时,但这些诗词却一代一代传承千年,一直传到我们这里。
这些远古的诗人是不是很像那些遥远的星星?
而他们留下的那些传唱千古的诗词像不像不朽的星光?
比如我们的长辈,他们总有一天会死去,离开我们,比如我的爷爷,他已经去世20多年,但爸爸仍然会经常想起他,因为他在世的时候,与家人一起生活时留下的记忆,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也就是说,我的爷爷的灵魂,其实存在于我的思维里我的大脑里。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死去的人本身是再也无法察觉到了,就像我们读的那些古诗词的作者,他们也不会知道我们还在读他们的作品了,因为感知这种功能需要大脑来完成,但人死后,所有的器官都将彻底失去功能。
所以呢,灵魂的确存在,但它只存在于活着的人的思维意识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李清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