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晨

娱乐

斯蒂芬·维斯塔比的三本书

上午发的那部分,最早是在2018年《打开一颗心》刚出来的时候发在我公号上的,后来在2020年春的时候,我一度删光了公号里的全部内容(至于为什么,现在还不方便公开讲),昨天找资料的时候,在历史图文部分找到了这篇,重读的时候,仍然觉得感动,就又把它重新整理了一遍发出来了,那么长的篇幅,小半天的时间,阅读量还是达到了2万多,说明就没什么网友阅读习惯不好这回事,你要能写得像维斯塔比那么好,就肯定有人看。我在2018年的时候,给《打开一颗心》写了封底的短评,还在公号《腾讯·大家》上发了一篇书评,而今《腾讯·大家》似乎已经遥远得就像历史名词了,这个公号都没了,所以各位要对什么吞评论和封号这类事儿以平常心看待,腾讯自己不也没保住那个号么。2022年4月,维斯塔比的另一本书《刀锋人生》也出了中文版,这回我为这本书做了审读,也写了推荐序。这两本书的译者高天羽,我们当然是早就很熟了,他译的书我推荐过好几次,但维斯塔比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其实也不算陌生,大家要是读过我写的那本《心外传奇》的话,就一定会记得约翰·韦伯斯特·柯克林(John
2024年10月24日
社会

决不投降

它还能尽快恢复正常心律。然而它没有。这个紫色的球体又开始颤抖蠕动起来。麻醉医生把脑袋伸到手术巾上方,提出一个显而易见的要求:“再电击一次!”我们照做,但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看来是救不回来了。
2024年10月24日
其他

《细胞传》读后

继《癌症传》《基因传》成为很多读者的心头好明月光之后,穆克吉医生的新作《细胞传》也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我在迅速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细胞传》带给我的仍然是那种似曾相识又难以名状的感慨,就像《癌症传》《基因传》一样,它既能撩拨起读者理性思维的火花(你必须及时调动既往的医学知识储备,否则就跟不上作者的思路),又会在不经意间在读者的心间荡起感性的层层涟漪。音乐教育家周海宏教授在回答「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听经典音乐」这个问题时说:「有人觉得严肃音乐太复杂,那么多声部,那么多乐器,听不懂,但简单的东西容易腻,复杂的东西受众小,可人的审美心智是需要成长的……」就我在阅读方面的体验而言,道理也是极其相似的,一个爱读书的人,不可能也不应该在进入成年以后还要读小红帽读各种煽动人情绪的爽文读各种简单直接的论断,穆克吉医生的《细胞传》给读者带来的阅读快感无疑也是复杂的,换句话说,这部作品是有点儿阅读门槛的。一、《细胞传》的叙事在时间跨度上几乎纵贯整个医学史,上迄希波克拉底、盖伦的古典学说,下至最前沿的基因疗法,弱水三千一瓢饮,作者选取了细胞这一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为切入点,对此期间的重要历史人物、关键进步进行了巧妙的编排,给人的感觉是勾连纵横大开大合,从而使这部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专业前沿的纵深,更兼具社会人文、伦理以及人类朴素情感的辽阔。就当代活跃的科普作家的作品而论,罕有能达到这个水准的,因此,我时常觉得作为科普作家的穆克吉具有一种其他人很难模仿的写作风格,比如为了让读者迅速代入其叙事情景,穆克吉常常以一个身边的病例或近期研究方面的故事切入,然后逐渐渲染扩延成一幅内涵丰富的画卷,其场景转换颇似电影手法蒙太奇,让读者不知不觉就随着作者的叙述越走越深,类似的技巧其他作家不是没用过,但有相当一部分给我的感觉都是融入或者切换得非常生硬。这给我个人的教益是,有些写作技巧虽有价值,但还是要以能够娴熟驾驭为好,否则就成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在最前面的序言中,作者首先提及的两位历史人物是马蒂亚斯·雅各布·施莱登(Matthias
2024年10月18日
其他

放弃高大上的目标,放弃理想伴侣的执念

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儿有违直觉,而这正是《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的可贵之处。我很早就怀疑过远大目标的价值,但最初更多是凭着有限的人生经历,感慨造化弄人命运无常。再后来读到医学教育家威廉·奥斯勒(William
2024年10月7日
其他

术后一周,他们会频频求欢每天多达 6 次……

Kennedy)是约翰·肯尼迪总统的亲姐姐,由于出生时难产引发的窒息,导致其智力低下,情绪不稳定。肯尼迪家族希望借助弗里曼的帮助,用前额叶切除术为罗斯玛丽治疗。但这次手术其实是失败了,1941
2024年10月1日
其他

因果关系很重要,但并非一望可知

绝大部分医学科普文章,其实都没有把因果关系讲清楚,大部分读者关注的,也仅仅是结论部分,而医学专业出身的人,因为缺少必要的数学基础,真要较真因果关系的算法,往往也是一头雾水,我经常看到不少医学作者在文章中说,相关不等于因果,那么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追问一句,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它就一定相关么?我相信见到后面的问题,很多人可能当场就懵了。这并不奇怪,因果关系虽然非常重要,但它的复杂程度,确实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但定义困难,更重要的是,找出因果关系的方法也没有任何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往往是适用于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换个问题它就立刻失灵了。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我们在评价药物疗效的时候,经常会使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这个方法换到降落伞测试领域就肯定行不通,试问,如果想证明降落伞是不是对从飞机上跳下来的人有保护作用,谁想去当那个不用降落伞的对照组去?我曾经也低估了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妄想通过一篇短文就能讲清楚,实在是少年轻狂无知无畏,现在碰了壁了,只敢说带大家看看因果关系的门缝而已,至于日后能走进去多远,要看各位的造化了。我们不妨顺着几个问题看看因果关系的光怪陆离吧第一个问题:因果关系为什么很重要。第二个问题:怎样找到因果关系。第三个问题:如何利用因果关系进行决策。一、我们只有准确理解了一些基本的因果关系,才能更好地生活,在寻常动物的眼中,火就只是一种光焰,但人类掌握了火之生灭的原因,就可以将火为我所用。诸如此类的例子,历史上和生活中俯拾皆是。除了这些现实、实用的例子而外,人们对因果关系的探究也源自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可有些因果关系掩藏的太深根本找不到怎么办?那就瞎编一个。比如月食产生的原因,中国古人认为那是天狗吃月亮。类似的还有,印加人的故事里说,月食一只美洲虎攻击了月亮,而美索不达米亚人相信月亮遭到了恶魔的袭击。古人的思维方式是极其相似的,谁也没比谁更博大精深。利用这个瞎编的原因,好像也能有点儿用,古人们大吼大叫敲盆打鼓一顿操作猛如虎,嘿,你看天狗吓跑了吧,月亮它又圆了了。但如果利用这个
2024年9月29日
其他

面对疾病和病人我们应有怎样的态度

早晚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病人,尤其是在经历过COVID-19在全球数年的撕扯之后,很多人可能都会思考人类世界与疾病的关系,其实COVID-19带来的撕扯并非新现象,类似的一切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许多次。很多人在经历一场大病之后,都会产生一种对人生大彻大悟的感觉。女作家苏珊•桑塔格曾经得过乳腺癌,遭遇了乳房切除手术等痛苦的治疗。经历了治疗考验并在痊愈之后,她生出一系列关于疾病方面的思考,写成了社会学经典《疾病的隐喻》。受到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ael
2024年9月24日
其他

致命黑板擦

哪怕是同一本文艺作品,不同读者的感受肯定也有极大的差别,比如有这样一本书,有朋友跟我说,读后的感受是“惊心动魄”,但同样读过这本书的我,感觉却是“绝望压抑”,这本书是《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由于专业的关系,我本人对医学史的关注更偏重于外科发展史,但其实我很清楚,人类医学史中最辉煌的篇章一定是属于征服传染病的。就地球上的生命而言,微生物的历史远较人类古老,因此自打人类出现,微生物与人类的战争就已打响,只不过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类始终是挨打的一方,甚至一度被打得晕头转向,因为,我们连敌人在哪都不知道。现代医学的建立,使人类真切地窥见了这类古老敌人的真面目,他们在微观的世界里狰狞恐怖,但早在人类对微生物有充分的认识之前,大举反攻其实就已经开始,那是众所周知的琴纳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故事。再往后,巴斯德及科赫这一对儿绝代双骄先后横空出世,微生物学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狂犬病,炭疽等先后伏诛,再后来血清疗法让人类第一次可以治愈白喉,随着抗生素的出现,人类似乎已经看到了征服微生物世界的曙光,但随后的事情,让人类愕然发现,高兴太早了。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似死非死的微生物,其行为方式极似很多恐怖片中的嗜血僵尸,而它置人于死地的方式和过程,却比恐怖片中的僵尸还要残忍——用一个不太短的时间,让人的各个器官系统崩解,死状之惨,在人类疾病史上罕有其匹。近90%的致死率是一个什么概念?想想2003年,把中国人民吓个不轻的sars其病死率也不过是区区7%上下,这种疾病如果蔓延开来,对人类将是何等后果?对了,到目前为止,针对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致死性的出血热,既无治疗方式,也无疫苗,当埃博拉疫情的警报拉起,仅有的手段就是隔离。埃博拉病毒疫情的出现,让已经视治愈为常态的现代人重温了一次往日的噩梦,其实人类实现治愈的历史本来也不太长,在现代医学出现以前,遭遇传染病,也无非等死一条路而已。百多年前,中国东北鼠疫来袭,伍连德利用现代防疫知识,率众扑灭鼠疫,那时的鼠疫就是不可治愈的,只能防控,这个事件的发生地点,空间上就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时间上却已翻过百年,而现在正在发生的埃博拉病毒的疫情,却又远在天海相隔的非洲,纵使被《血疫》这部作品深深震撼,却仍可以气定神闲地谈古论今,只能说,纯属侥幸。非虚构类写作只有白描,只能是第三人称视角,不会有小说那样的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人物可能会有的情绪,也只能有读者在这白描中的文字里自己体会,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和行将崩解的肉体,当事人会是什么情绪?面对这样的描写,医生的感受可能会与别的读者不同,原因就在于,医生的职业惯性要求其在面对疾病袭扰的患者时,会下意识地开启思考如何治疗这种模式,而一般的读者则仅仅是如同观看恐怖片那样旁观一次同类的苦难,当医生的思考撞上南墙,原来目前此病无可救药,岂能不感到绝望压抑?这是一种面对无能的沮丧,是人类太无能,还是病毒太凶残?消灭文明世界里已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猴子,居然要动用军队,解剖猴子的尸体,更是如临大敌,解剖刀既是发现病源的密钥,也是让操作者命悬一线的杀器,如果换成是习惯拿手术刀的我完成这样的操作,我会发抖。记述最详细的死亡病例是第一部分中的夏尔·莫内,他在死前悠闲安逸,与当地的女人们纠缠不清,甚至在招惹埃博拉病毒那次艾尔贡山之旅,也带着一位女人,我初读这部分的时候觉得作者有些多事,如果仅仅是为了说明一次染病过程,这些细节完全可以不写,但很快意识到这是作者有意的渲染,非如此不足以凸显猝死之残酷——本来,莫内可以继续跟那些女人们纠缠不清,在生命充分绽放之后慢慢老去,但由于埃博拉病毒,这位还不算太老的法国博物学家的性命就此戛然而止。更多的死亡甚至没有机会被这样记述,仅仅是化为一组数据或者图表上的一个点,科学数据不会有诗意的夸张,只是严谨的可以量化到很细小的可靠信息,当我们一丝不苟地搜寻有关埃博拉的数据,在若隐若现的科学意义之外,我们只能读到恐惧和死亡。曾经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埃博拉病毒不是在落后地区肆虐,而是在发达国家爆发,是不是疫苗早就研制出来了?因为目前被埃博拉病毒折磨的国家和地区,即使有人研制出来疫苗他们也买不起,又兼其超高的致死性,导致其也不那么容易就传播出来,于是……逻辑上,确乎如此,但我希望这不是真相,埃博拉病毒也在演化,未来将会如何殊难预料。书中对埃博拉病毒有一个绝妙的比喻——人命的黑板擦——它只轻轻掠过,人命便已如粉笔灰那样凋零。尽管如此凶险,依然有无畏的科学家在近距离与埃博拉博弈,在科学尚未取胜之时,只希望我们不要被这致命的黑板擦擦到。翻至本书的扉页,赫然进入眼帘的是“疫区未经授权不得进入,请将身份卡放于感应器上打开此门”。各位读者,你准备好打开了吗?《血疫——埃博拉的故事》可能有些读者已经读过了,4年前,它的续作《血殇——埃博拉病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引进了。只不过4年前,我实在没心情翻开它……
2024年9月21日
其他

数据给你,你就能看明白了?

人(40.00%),还是比大小:30.00%<40.00%,对男性……也无效。难道说这世上居然有一种药物对人类有效、但是对男人无效对女人也无效?如果你是医生,这种药你是用还是不用?1983
2024年8月24日
其他

病菌理论如何影响了一种致命流行病的研究

历史,当它被呈现出来的时候,几乎只能是抽象化的,比如当我们谈及现代医学领域重要的进步时,由巴斯德、科赫等人开创的微生物学说(病菌理论)无疑应排在第一的位置。微生物学说自创立以来确实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巨大进步,很多影响人类的重大疾病都是在巴斯德等人及其后继者的努力下被解释清楚的,但微生物学说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疾病,我们如今看待那些已经被征服的疾病可能会感到无比困惑,为什么有如此简单解决方案的问题,却困扰了人类那么多年。医学的历史,只有当它们成为历史的时候,后人才能看到清晰的脉络,而对于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人来说,开不了上帝视角的他们所面对的,只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坏血病就曾经是这样的问题。我们先假装尚不知道坏血病的原因,一起回答坏血病肆虐流行的年代,看看这种疾病发作起来都有哪些症状。首先是嗜睡,而后皮肤变得干燥和粗糙,皮肤弹性消失,头发毛囊形成块状,不予干预的话,接着腿部开始出现少许出血,大一点的伤口难以愈合,旧伤口重新裂开,最后,齿龈肿胀、发紫和变软,牙齿松动,骨膜下出血,骨折,心脏出血……死亡。这种病有可能在古代就出现过,但古代的医生不一定会把这一系列症状视为同一种疾病,直到这种疾病在
2024年7月15日
其他

永生的诱惑

电视剧《亮剑》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可很少有人意识到,即使是在和平年代,这句话仍然是成立的。病能治,但死是防不住的,至少现阶段和可见的未来,防不住。这不是悲观的结论,而是冷酷的现实,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很可能已经逼近了一个极限,在此基础上想要再有大幅度的提高,可能要等到二百年(这个数字是我瞎编的)以后了。但现阶段既然总有妄人怕死怕得不要不要的,然后就瞎七八乱吃,结果,本来为延长寿命而服用的各种所谓保健品,最理想的情况是屁用不顶,比较糟糕的情况,就是直接把自己送上人生的终点,从此倒是再也不用怕死了,因为死亡把他对死亡的恐惧彻底终结了。在现代医学史上,有几个日本人的名字是相当耀眼的,比如北里柴三郎、秦佐八郎、志贺洁、野口英世……他们的医疗体系效率之高,可能在全球都要排到前几,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找到他们医疗体系的问题的话,那么他们在摆脱某东方大国的影响这方面,切割得还不够彻底,但偏偏就是这私有还无的这点点联系,被我们这边的有些蠢货吹上了天,认为他们在藥方面居然抢到了什么优势,都是狗屁,没有这些糟粕,他们只会飞得更高。这次日本的某保健品出事儿,一点都不意外,这是迟早的,但我很遗憾地发现,好像大部分人仅仅是认为该保健品有问题,所以转而去吃别的保健品去了,你就不能啥也不吃么?这个领域,一棍子统统打死,没有一个冤枉的,就算吃不死人,也多半是没用的。我帮大家回忆一下市场上都曾经存在过哪些著名的保健品:中华鳖精,芬格欣,昂立
2024年3月31日
其他

电影里的价值观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几天关于电影《周处除三害》的讨论,氛围都比较友好?哪怕是各种观点不一致,好像参与讨论的各方也都能做到就事论事,我想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这部电影的目标观众总体上素质较高,审美水平这个东西,有时候还挺能说明问题的。​相反的例子就是有些影片口碑两极分化,观点不同的两方恨不能把对方踩死,原因也是一样的,这种电影的目标观众就是一群土鳖,他们吵起来很正常。我相信《周处除三害》的观众不至于分不清电影和现实,谁不知道未经审判就杀人这事儿不对劲儿啊,一本正经地讨论这个价值观正确不正确多少有点儿可爱的迂腐。更何况,电影本来也不必遵循绝对正确的价值观,否则,那非回到样板戏的年代不可。有可观之处就算好电影了,完全政治正确,价值观完美无缺的电影,极有可能是个四平八稳的平庸乏味之作。​以前看007系列电影的时候,我真的是没注意里面的美女,能记住的,可能就一个杨紫琼,就像小时候看《西游记》光看猴了一样。只是隐约记得每一次007电影的最后,邦德都要跟美女上床,小时候觉得这个有点儿无聊,坏人都打完了,故事不就结束了么,上什么床,没劲。等到略大一大,忽然觉得,嘿嘿,美女,哇,有趣!等到年纪再大一点儿,我发现我观念又绕回去了,还是觉得上床这种结尾有问题,凭什么这些美女会成为男主打怪成功以后的奖品呢?如果男人事业成功以后的奖品是可以跟美女睡觉,那么这个社会为女人的事业成功又准备了什么奖品?大家有没有发现,大凡英雄,一定是要性冷淡的,救完美女,那是不需要女人以身相许的,近的就是陈桂林救了小美,别说跟她睡觉了,连接吻都没有吧,远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鲁智深救金翠莲,还有很多好莱坞大片里的英雄,都是事了拂衣去。金庸的系列小说里,唯一一个帮了女人的忙就得占有这个女人的男主角不就是韦小宝么,所以韦小宝也最不像英雄。水浒里面的董平和王英那都不用说了,就是人渣和杂碎。像《美国往事》里,面条蹲监狱多年,出狱那天麦大开着灵车去接他,直接就提前在车里安排了一位美艳的妓女,第一次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心想麦大可真够意思呀,等反应过来之后再细想(这部电影我看过好多遍),这也太不把女人当人了。类似的,文艺作品里面有严重价值观缺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但我依然认为《美国往事》是伟大的电影(只不过男人在谈恋爱阶段不要带着女朋友看这类片子,这会让女人很不舒服),007系列都还挺热闹好看,《水浒传》是优秀的古代小说……完美的文艺作品,或者世间任何一个什么完美东西,都很难存在。做人也类似,可能有些优秀的人优点稍微多一些,但要说哪个人算完人,这也几乎不可能,我觉得在名人中鲁迅在价值观层面已经几乎是接近圣人了,但要说他的全部作品及其观点就没有任何缺点,怕也很难让人接受。匕首固然易折断,但这世间也不能都是河卵石啊。​
2024年3月6日
其他

《周处除三害》:人们喜欢看私刑报复和浪子回头的故事

必要的提醒,本文将有大量剧透。电影《周处除三害》好看,它的精神内核与《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是接近的,即浪子回头,祸害弃恶从善,但这类故事我是从来不信的,绝大多数恶棍只会越老越混蛋,或者因为年老体衰,无力再做恶,转而变成好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是普通人随着年岁的增长,也多会伴随着道德水准的逐渐滑坡,生活中很少能见到一个人老来学好的情形,老去不再风流的故事倒是挺多,那也是因为他实在是硬不起来了,色心减没减也只有天知道了。事因难能所以可贵,这部电影仍然是好看的,它给大部分普通的弱小的懦弱的无力复仇的普通人造了一个多少还有点儿真实感的梦。片头激烈的打斗虽有明显的剪辑痕迹,但也仍然看得人血脉喷张,警察够勇,桂林够狠,这样的动作设计其实比成龙或李连杰式的打斗场面更能刺激人的紧张情绪,因为成龙或李连杰电影里的动作场面太过华丽精致,即使是对战强敌,那些巧妙的动作套招也多多少少会削减现实世界里搏斗的残酷性,那是两个雄性动物的生死相搏,不是两个男人在用动作调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些只能偷摸看的由专业演员真情投入表演的小电影被戏称为爱情动作片倒是蛮有道理的,人类世界里的真实交配远没有小电影里看起来那么好看)我当时看到这个开头,就觉得票价已经值回来了,无人机航拍桂林逃跑的镜头,颇有一种宿命感在里头,影院里的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他前面的路,但他却只能看到眼前的一步两步。普通人的眼界,可不就是只能看到眼前的一两步么,就这,有时候还经常看错掉坑里呢,也不知人类怎么好意思说人家鼠目寸光,明明人目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发觉自己有绝症,然后就要干一票大的,这个设定在很多电影里都用过,而且一般在结局的时候,都要有一个反转,误诊了什么的,这部电影也不例外。杀香港仔那部分,我奇怪他为什么顺手把那两个小弟也一并杀了,这部分我可能是看走神了,镜头忽然就到了警察追着跑,我最初还以为桂林仍然在屋子里跟香港仔打斗,而警察去抓那两个小弟了,后来才看清楚,警察追的就是桂林和香港仔,不知道你们看到这是不是也懵了一下,因为没有理由那边人脑袋都打成猪脑袋了,两个把风的小弟还毫不知情地在那傻等。根据后面杀邪教徒的那部分,桂林其实就是嗜杀,杀三个人造成的动静会比杀一个人动静大,所以,在这部分,你也很难说他就是好人了,香港仔当然其罪当死,让自己的女人替自己背罪,又把她的女儿变成了性奴,再加上贩毒、杀人,死几回都活该,但这样的人渣如果由警察抓住,在受审以后判死刑呢,就显得太常规了,不过瘾,观众就是喜欢不经审判地让他被自己想象出来的一个侠客杀掉。但现实的法律世界不可能拥有影院观众那种上帝视角,司法就是要讲规则讲程序的。邪教主那部分,演技简直神了,陈以文的表演非常有层次,随着情节步步推进,其邪恶的嘴脸也越发显著,只不过由于我个人长期关注伪科学及邪教等相关问题,所以他第一个镜头还慈眉善目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结局了,他讲,一无所有不是挺好的么?我心想去尼玛的吧,后面他肯定要像所有的邪教主一样敛财了,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要稍微再傻一点,可能观影体验还要略好一些,看电影我们是更需要看到出其不意的情节才会觉得过瘾,但人类讲故事的套路可能是有限的,电影出现的历史也太久了,再讲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如果不靠电焊的话,也真是不容易。这部分还有一些值得讨论的细节,就是除了尊者之外的其余教徒,到底该不该杀。想到这部分内容,我总觉得我自己是有一部分德行方面的缺陷的,就是…我平素自认为是热爱公平正义同情弱者的人,但我往往同情的只是体力上的弱小权力上的弱小经济上的弱小,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弱智,总是同情不起来,我反思过好多次,是不是自己哪里有问题,那些上当受骗的,明明就是受害者呀,他们被更精明奸诈的人给骗了,那不就跟一个弱女子被一个壮汉给揍了一样么,那么为什么我很容易同情挨揍的,却很难同情受骗的呢?一直反思到电影里出现桂林杀那帮邪教徒,我还是没想明白自己怎么是这样的人,看到那帮蠢货倒在桂林的枪下,我居然差点儿在影院里鼓掌。该死,我怎么会是如此邪恶的人。我相信有类似我这样情绪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否则编剧不会设定这样的情节,按说桂林杀了尊者也就可以了,犯不着再折回来大开杀戒。蠢货虽然可恶,但蠢货的生命也是生命,他们也有生存的权利,在一个文明社会里,蠢货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而不是别人的嘲笑。你看,我大道理讲起来这叫一个字正腔圆,但我看到镜头里那帮蠢货纷纷倒下的时候,竟然丝毫不觉得残忍,知行一致真是太难了,罪过呀罪过。我选了一张带警察的剧照做文章的配图,是想说明,我们的社会秩序还是要靠国家机器来维护,民间的私刑报复是不应该被提倡的,更别说浪子回头以恶制恶这种事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了,这些最寻常的道理,想必大家在走出电影院的时候都能想明白,在真实的世界里,那些恶贯满盈罪恶通天的通缉犯,结局只能是被警察抓住,然后被法律惩处。最后,关于灵修的部分不免也多说几句,作为医生作为科普作家,我其实非常理解凡人的脆弱,就连聪明绝顶如杨小凯那样的人物,在获知自己得了肺癌之后,都会投向神秘主义的怀抱,他临近生命尽头的种种观点,让我觉得跟写《牛鬼蛇神录》的那位智者完全不是一个人。正如史铁生所说,面临绝症,罕见立场坚定的无神论者。我们不能对普通人的理性期待太高。所以,欺骗这类病人就尤其罪无可恕,这类骗局利用的就是人性的弱点和阴暗面。我国的台湾地区其伪科学的猖獗程度与其经济水平是相当不匹配的,有很多民众居然会循环上当,往往是跳出火坑又入冰窟,吃一堑也长不了一智……编剧安排了那样一场现实世界里不可能出现的杀戮,多多少少也是对自己的同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但观念的改变正如司法的进步,远非一朝一夕之功,文明只能靠春风化雨缓慢进步。就像我如果想多得到一些读者的赞赏,那我就可以像那位尊者一样经常说:一无所有哪里不好呢?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那不都是世俗的拖累?把你的余额都给我得了呗!
2024年3月3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养娃可能会成为一个人变好的契机

刚看了电影《宝贝计划》,愕然发现这部电影已经是18年前的了,但以我现在的年纪重看,也许刚刚好。首先说现实世界里我是完全不信什么盗亦有道这个说法的,偷人家孩子的没有好人,也不可能因为任何契机变好,这类人最好一辈子永远待在监狱里。大部分关于黑社会关于小流氓的电影,都把他们美化太多了,真实的世界里,这帮人就是基本上毫无人性的渣滓和杂碎,如果不理解,请参考《水浒传》中的李逵。我也不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浪子回头这回事儿,任何一座监狱都没能力把坏人改造成好人,一个可爱的孩子当然更加不可能。说回这部电影,这其实是一部童话或者一则寓言,不管戏外的成龙私德如何,电影里呈现的价值观还是值得称道的。养大一个孩子非常不容易,两个大老爷们儿自然出尽洋相,但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他们都对孩子产生了感情。这段戏,对应的现实世界其实是初为人父的男人们,一般一个男人第一次把一个新生儿抱在怀里,他的感情跟母亲是不一样的,他的第一感觉非常有可能是: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这么丑!但母亲不一样,她在与这个新生儿正式见面之前,已经母子连心了十个月了,所以,她对孩子的感情是水到渠成的。但父亲对孩子的感情,只能随着他在育儿过程的投入逐渐增加,换句话说,如果他不曾投入,那他对孩子的感情将会一直都比较淡。儿童医院有时候会面对一些残酷的场景,比如说一个复杂重症的患儿,父亲往往是更容易做出放弃这个决定的,因为怀胎十月的不是他,哺乳的也不是他,就像《河边的错误》中的那位警官,一旦他觉得妻子腹中的孩子有相当概率有问题,他很容易就下决心放弃。更别说很多离婚的夫妻,一旦孩子的抚养权归女方,相当一部分父亲都会拖欠抚养费,原因也同上。人类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男女之间一对一的主流关系,最后登顶食物链,成为万物的灵长,这种合作关系,恰恰最有利于抚育新生命。如何让父亲对孩子能有更深的感情,其实就是让他多付出,这会形成一个正反馈,付出越多则越倾向于付出更多。电影里那种两个毛贼最后居然为了一个跟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宝去拼命当然不可能,但这件事在道理上是成立的,通过这段艰苦啊抚育关系,剧中人纷纷理解了自己原有的亲情和爱情,正像民间所说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甚至就连讨债的和欠债的两个人,都能因为彼此都是父亲这样的身份认同,暂时化干戈为玉帛。很多人对医学的理解忽然能够更新一个层次,有时候就是因为他们开始关心自己的孩子了,好像原来自己生病看病都是稀里糊涂的,轮到孩子了,他们就想要做得更好,于是,一下就发现了自己从前几十年都没意识到的问题。养娃有可能成为一个人在各方面取得进步的契机,所以,如果一个人在成为父亲和母亲之后,仍然没有变好的迹象,那他们这辈子大概率也就那样了。
2024年2月19日
其他

朝歌风云

这部电影好得超过预期,编剧应该是第一功,很多重要情节的改编都远比原著高明。比如纣王与妲己的关系,原著的情节属于跟那个时代一样腐烂的价值观,但在电影里,妲己的身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红颜祸水,她的形象属于报恩➕助手➕知己,反而是作为女色的部分,非常不重要。纣王的形象不再是简单的暴君,而是极富人格魅力,野心膨胀,心机缜密的人,他与西伯侯姬昌和姬发的对手戏,都比原著精彩多了。其余如姜皇后之死,比干之死,都很有张力。台词也都很好,比如这句「你相信的,只不过是他希望你相信的」关于眼见未必为实,《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已经足够精彩了,但在《朝歌风云》里表现得更复杂更精彩。其实《封神演义》是一部挺糟糕的小说,电影的呈现,属于化腐朽为神奇了。原来,中国有编剧这个工种啊。
2024年2月18日
其他

学历越高越长寿?

公号《生物世界》在2024年1月26日发了一篇文章《柳叶刀》字刊:受教育程度越高,死亡风险越低,寿命越长讲的是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
2024年2月16日
其他

心脏病研究领域的偶然发现

这是杨进刚老师布置给我的一篇作业,今天中午讲的,好在昨天夜班不算忙,我在早上处理完医嘱后,中午之前就赶回家了,以下是今天分享内容的简略提纲。详细内容我可能会拆分成独立的几篇重发,如果后面没发,就是我忘了。第一个故事,肝素的发现191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豪厄尔(William
2024年2月5日
其他

这种药能用来预防心梗,但一开始没人相信,因为……

本文原创首发于《科普中国》,大约15年前,我曾给《新发现》写过一篇《阿司匹林的世纪传奇》,那是我第一次写比较长的文,全文大约6千余字,还被封面重点推荐了,其实纸媒时代想把文章写长是不大容易的,所以有些细节也没展开,这回算补上了,因为在当时无论报纸还是杂志,都要受到版面的限制,所以那阵子往往是在纸媒发一个版本,再在博客上发一个较长的版本,因为PC时代,大家都觉得网上发文不用受篇幅限制,但想不到风水轮流转,在如今的移动网络时代,文章的篇幅再次受到了读者注意力的限制,就是如果写太长了,人家就直接不看了…反正我是不会去拍短视频的,我晕镜头。阿司匹林(化学名:乙酰水杨酸)很可能是医学史上最著名的药物,它疗效广泛,历史悠久,是所有药物中最常用的,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记录为商业上最成功的药物,仅在美国每年销售量就达
2024年1月17日
其他

要不我动一下蠢人的观念?

某社的视频号发了一个家长的小妙招,孩子嫌藥苦,结果家长把孩子的舌头👅上套了一个塑料套,用吸管把藥喝进去了,评论区一片叫好,纷纷说,这位家长好聪明呦!我看完真是哭笑不得,这个聪明劲儿也用得太不是地方了。这玩意儿它治病么?什么病是非它不可的?属于这类的,一律拒绝能带来什么不良后果?你们别吓唬家属说什么拒绝使用后果自负,根本就没有这类治疗的国家,人家的病人被耽搁了吗?遗憾的是,另一种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讨论起来就更复杂了一点,不能说全是错,但也把有用的东西错用误用了七七八八。我处理过一回留置针断在了头皮里进手术室切开取的情况,表面上看,这是护士操作不当,但略略往深里一想,板子能只打在护士身上么?那个孩子在当地刚打点滴就遇到了这么个状况,当晚就转到我这,所以术前检查基本上可以反应孩子原发病的情况,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讲,那个孩子的情形根本不需要打点滴,口服退热药就足够了。家长要是有点儿应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识(这个要求其实不算高,但也足够难倒99.99%的家长了),可能根本就不会去医院,这是第一步就错了。第二步,门诊的医生可以只给口服药的,但居然就收入院了,这是第二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错。呼吸道感染在《内科学》的最靠前的章节,但讽刺的是,大部分中国医生根本就不会看呼吸道感染的病,整体上以瞎治乱治为主。千万不要以为中国病人多,所以中国医生的临床经验就丰富。在不带脑子瞎忙活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治疗的病人越多,积累的错误的经验就越厚。这个领域轻症实在太多了,相当一部分即使治错了,病人也能痊愈,那结果是病人满意的,过程里的一大堆毛病还有人深究么?过度检查检验,过度治疗,该门诊治疗的收入院,该口服药物的上静点,最后反正都是活着出院了,这笔账还算得清楚么?照这么个治疗方式,盖多少住院部大楼床位也永远不够用。这种以轻症为主情况下还大量做致病细菌培养,能有多高的阳性率?不加甄别地毯式搜索般地开检验,动辄十多项的套餐开出去,每一个阳性都判定为有临床意义,请问这些真的都是多重感染么?唐金陵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临床医生应该像熟悉听诊器一样熟悉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我说,唐老师这话说得好哇,很多医生已经不会使用听诊器了啊。别说听诊器,很多人甚至连普通胸片都不会看了,否则怎么可能开出那么大量的胸部CT?检验、检查只有用对了再结合合理分析判断才有价值,抗生素只有用在细菌感染方面才有收益,但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好钢都用在了刀把上。第三步,才是护士的问题,要不是操作流程出问题了,留置针不会断到头皮里。但,前面一系列大人犯的错,代价可都是孩子承担了,一次本来可以以口服药物几天解决的问题,最后居然以进了一次手术室为收场。回到昨天的那个话题,是大家不想讨论真问题吗?是真问题牵涉的范围太广,就往舌头上戴套这个视频,为什么你在评论区只能看到夸那个家长的留言?在最不重要的一个环节当聪明人一点用都没有——所谓中国人聪明,很多时候都只是这类聪明。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高耀洁老太太千古

岁。今天的朋友圈几乎被这条消息刷屏了,如果你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那你的交友范围和见识水平就都太有问题了。我最早关注到高耀洁的事业,是因为一篇批评她个别观点的文章,因为她对通过推广使用安全套以预防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我不怀疑中国专家的能力,但也不太相信他们的人品

(中国专家共识的)主要问题是这些纷纷出炉的共识有相当一部分质量实在不高,文字和内容都让人有「行色匆匆」、「急于求成」的感觉;有些只是几位关系近的专家拉在一起,就订一个共识,实际上只能算是几个专家的个别意见;上述这些共识很大一部分制定过程不够规范、严谨,往往是个别专家写一个比较完整的「大综述」(或者甚至让学生先写一个),找出一帮专家来提几个意见,修改后签上字,就完成了。陈进宏
2023年11月24日
其他

你的健康建议有什么科学依据?

科普中国的公号发表了一篇如何洗杯子更健康的文章,指出下班时清洗杯子也是维护健康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这篇文章讨论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事,但对于文中所给出的结论性质的健康建议,我却非常不以为然。此文题目便是设问:上班前VS下班后洗杯子,到底哪个更健康?最佳洗杯子时间是......但其结论显然禁不起推敲,因为,要证明下班时清洗杯子更佳,不能只凭推测。作者给出的科学依据包括:美国
2023年11月21日
其他

打个雪仗就来做 CT?说说医疗上的两类错误

检查并非绝对无害,其一是辐射,什么篮球、雪球砸了脑袋,不小心摔了一跤脑袋磕到地上了…这类外伤本身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能都不及
2023年11月20日
其他

这两个新闻连一起看,简直让人难过到窒息

课时。一壶水烧开了,如果我们想制止水的沸腾,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停止加热,当水温低于
2023年11月1日
其他

闲聊几句,手机打字写哪算哪

循证医学并非多么高深的东西,简单理解就是实事求是,这个词可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换成英文的说法可能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词——to
2023年10月21日
其他

你们对孩子好点儿吧

十余年前,我在首尔大学进修学习时,发现他们的先心病外科病房里还有一间供患儿们学习的教室,当时大为震惊,我心想这帮人也太疯了,心脏手术啊,这么大打击,哪个家长还有心思让这期间的孩子还学习啊,当时我还琢磨着幸好中国人不这么抽风。但这股风终于还是轮到中国人抽了。就小学那点儿玩意,根本用不着下多大功夫,差不多得了,你们没发现朋友圈里晒孩子的都是小学以前么?因为只有到了高中阶段,学渣本色才暴露无疑,所以你们得瑟个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儿,哪差养病这一会子的时间。身为家长,让孩子吃饱穿暖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感就够了(联想到近期的一些悲剧,对于有些成年人来说,可能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除此之外,有可能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我出外科门诊的时候发现,有些家长对一些不必要的
2023年10月20日
其他

跳楼

应该是在很久以前看到过一幅朱德庸的漫画《跳楼》,今天刷微博又看到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谈及自杀的话题时对死意已决的人只推荐绝食这种方式,因为这个方式足够漫长,当事人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回想自己的过往,随时可以改变绝食的结局,否则,就像漫画中的人,都要接近地面了,才意识到自己过得还不错。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自杀者在获救之后都非常后悔,有些决定只是一时激愤之下的结果。只有绝食而死,才能证明当事人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坚定的理性选择。这个方法的要义在于,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一定要准备好食物和清水。这个话题谈好几次了,最近一次是——世界不会因小人物的自杀而变好
2023年10月2日
被用户删除
社会问题

我看到长沙受伤孩子的手术记录了,气到发抖……

我最初看到那份聊天记录时,第一反应是觉得不可能,打孩子的事实可能存在,伤到家长描述那个情形绝无可能,直到我看见那份手术记录,才发觉,居然真的伤那么重。
2023年9月8日
其他

世界不会因为小人物的自杀而变好

亿年的历史,地球上多细胞生命的出现至今,也有十多亿年的历史,从非洲草原上出现第一批人类的身影至今,也过去
2023年9月7日
其他

遇事多想自己,少操心别人,世界才能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可不觉得这是什么道德难题,这是纯智力题,难度大约也就相当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题。乍看这个题目,我根本不相信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人会选蓝色,可结果却是,不但有人选蓝色,且占比更多。这个比例,实在有损人类的智力尊严,让人不免恼火。但静下心来想想,倒也不觉得奇怪,这个比例其实挺符合人群中笨蛋的占比。我不信果壳网那篇文章的分析,这个事情根本没有那么复杂,选蓝色的,就是被题目设置的一个非常简单的障眼法绕进去了,如果他们意识到选红色,自己怎么都不会死,而选蓝色则有一定的概率导致自己死掉,他们是不可能选蓝色的。这
2023年9月6日
其他

张颂文说:要学会精打细算,把日子过好

昨天的文章大家留言很多,相信很多读者朋友跟我的感受一样,非常佩服小杨医生的奋斗精神,虽然他不是名医大家,但他那种直面命运脚踏实地的斗志和经历也足以让我们感动了,我相信不管世风怎样变化,消费主义如何甚嚣尘上,像我们这种踏踏实实的中国人才是主流,如果说我们这个族群在传统上有什么典型的共性的话,我觉得无论条件多么困苦,我们都能努力奋斗争取活下来肯定算一条。2023
2023年9月2日
其他

寒门学医是好出路吗?

本文作者:以酥用小刀把蒸熟的土豆轻轻划开,夹入特制的辣椒酱和小菜,两边一合,就能得到一个香软热乎的「土豆汉堡」。把这样的两个土豆卖给来往络绎的食客,就能获得一块五的收入。2012
2023年9月1日
其他

为了寻找爱过的证据

世纪,围绕着电现象的争论,当时的研究者提出,神经是以电化学的方式传递信号的,电不仅仅是一种刺激,它实际上也是神经产生复杂行为的来源,脑的活动是通过神经放电。通过计算,感觉神经活动的传导速度大约是每秒
2023年8月27日
其他

浅析日本核废水排海讨论中的常见话术

前天(8月24日)晚上我写的有关日本排放核废水的文章,引发了评论区的热烈留言。我在后台一共收到340多条留言(不算对留言的回复),但在前台主要只放出了反对我的留言,因为我有个想法,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坚持到今天,那我会用这些放出来的反对留言作为可贵的素材,给大家分析一下中国当前的所谓“小粉红”(保守民族主义者)的主要话术,让大家充分了解和感受一下当前中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心态。就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而言,任何教材都比不上用新鲜热乎的素材做出的现场分析。
2023年8月26日
其他

为什么你讲的故事我不信?

余忆前五年,有人突至余诊室,仓皇问曰:“产后气促,不能卧,此病可医否?”余以其问之怪也,应之曰:“非亲自诊察,悉其病之何属,势之轻重,方可断其吉凶,定其可医与否。今不能漫然答也。”其人曰:“室人新产,今得喘病,更历多医,迄不奏功。有友人告我,谓先生医术极其神妙,亲见一妇所患之病亦与室人同,先生即用小针在其背上针出黄水少许,患妇病即若失。故敢冒昧走谒云云。”余闻之,愕然久之,自思无此神术,亦未曾有此奇迹。因问之曰,君何处人?曰:南翔。余曰:君之友人所指之病妇为余所治愈者,居何地、何姓、年几何矣?曰:住闸北宝山路,姓黄,年约二十余。余恍然知此病妇即老友黄君征贵之弟妇、黄君燧唐之妻也。其病为产后罹湿性胸膜炎,发热气急、咳嗽、吐涎沫、坐喘不得卧者,有日,沪上旧医之妇科产科著名者皆束手无法矣。黄君邀余视之,则左侧腋下部及背部下方已皆有水贮满,知其为湿性胸膜炎。更进而察其水之性质如何,用试验穿刺法抽出少许之水视之,黄色澄明,不带血、不混浊,亦无脓,乃用普通湿性胸膜炎疗法治之,约三星期而愈。盖所谓针出少许黄水者,即余之试验性穿刺也。此本寻常事,而传者遂谓“针出少许黄水,病即若失”。乃忽变为神妙不测,莫可方物者矣。静言思之,凡病家及与病家有关系之人,对于某医有信仰心者、有好感者,则其批评之言,往往有溢实过量之誉;有不信任心者,有恶感者,则必有溢实过量之毁。人有过量誉余者,亦必有过量毁余者,余固不以为喜怒,然因此可以证明世人之论事,无论爱憎,鲜有不过量者。凡所说某医如何神化,某医本领如何高强,治某人如何不可思议,治某病如何别有秘传,以及某药医某病如何灵验,某病用某药如何神效,按之事实,类多虚誉粉饰之辞。听者不测,以为真情实据,即本之以批评医药价值,鲜有不误方针混淆视听者也。(以上节录自余岩《我国医学革命之破坏与建设》)
2023年8月22日
其他

医学科普的困境

关于医学科普,科普中国做了一期访谈,我是受访者之一,但囿于篇幅或其他可理解的原因,我的很多观点都没能充分展开,也许是我思考的有些方向公众并不关心,那么就写在自己的公号里吧。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缩写,但在今天的语境中,科普二字的定义已经越来越宽泛,它已经更像一个并非科学领域独有的词汇,比如对任何事物的介绍和解释都有可能被说成:来,我给大家科普一下。我们今天尝试讨论的,仍然是最狭义的科普,即在以非专家受众为主体的环境中,旨在传播科学知识、方法和实践过程的任何有组织的行动。医学科普所以广受关注,主要原因还是公众很重视自己的健康情况,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更关注的还是医学的实践层面即诊疗部分,而对医学原理及其背后的历史就没那么关注了,而后者才是一切科普活动中最精髓的部分,只关注技术层面,结局很可能是只收获了孤立的事实和支离破碎的信息,而无法建立健全现代人最需要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医学诊疗部分的科普固然重要,但在我看来,这部分内容最适合由少数大型医疗机构来做,而不是由具体的医生来讲,较真来说,对于这部分内容,我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健康教育,对于慢病领域,这部分内容尤其重要,比如需要长期服药的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等,患者的依从性会直接影响治疗结局,患方的一念之差(比如擅自停药)就有可能是生和死的距离。著名医学史家
2023年8月19日
其他

疑「效」从无,疑「毒」从有

有些人的痛苦,源自记性太好。本来有些东西我认为我已经忘记了,其实只不过是我不愿意想起。我根本就不曾忘记那些年里在公众惶恐不安的情况下,还有不少大佬在几版重要的诊疗指南里夹带了非常恶心的私货。医学领域的腐败,还有比不尊重科学危害更广泛更严重的么?有些人努力奋斗,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祉;而有些人窃居高位,只是为了更隐蔽地愚弄人民。我把书柜打开了,又合上,反复几次,我想我大概是老了,从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所有的相聚都注定离别

号大教室,时光仿佛瞬间倒流了,原来我们从来就未曾离开,原来你我一直就还在这里。满打满算,人生能有多少个
2023年7月31日
其他

癌症奇迹背后…

2022年11月第22卷第11期,这篇文献对儿外科同行们很重要,何时应向上级转诊,事关患儿的生死预后,不会治没关系,我们得知道谁会治,要给家属指一条活路)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
2023年7月26日
其他

不要悔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写道:「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与生前与死后这两段永恒的黑暗相比,人生这一罅隙里的一线光明显得颇为短暂,我们有意识的思维、我们的灵魂不可能永存,有生之年能感受到的所有快乐与痛苦,所有爱意与仇恨,所有情欲与嫉妒,都将随着生命本身的结束而烟消云散——就连我们对死亡的恐惧都将因死亡的到来而终结。再跳脱一点来说,所有的生命,所有的思想,所有丰功伟业都不过这无情宇宙在时间线上的一瞬偏移,宇宙间的重要参数只要稍差一点点,就没有整个生命世界了。在概率上,本有可能存在的
2023年7月14日
其他

说说《长安三万里》(无剧透)

看完这部动画片,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中国有能人,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部动画带来的观影体验,绝不逊色于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情节上虽然颇多扯淡之处,但近
2023年7月11日
其他

早发现早治疗并非总是对的,健康人群的体检筛查需要确切的证据

在我们的大学生涯中,尤其是临床课程的学习,总是让我非常困惑,为什么有大量的疾病治疗效果不好,为了改善预后,很多章节的最末一部分总会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的价值,不夸张地说,「早发现早治疗」是刻在我们很多同行脑海深处的思想钢印,以至于我第一次看到太早发现「疾病」未必就有好处这种观点时,还稍微懵了一下。我们还是先从一个符合我们既往认知的例子开始,即,有些筛查是有益处的,比如苯丙酮尿症筛查。典型苯丙酮尿症是一种严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因患者尿中排泄大量的苯丙酮酸而得名,我国发病率约为
2023年5月11日
其他

为何要投诉毉院天价藥方?藥贵就对了呀!

78%(台湾素有服用草藥养生治病的传统,结果成了全世界肾病、尿道癌和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地方之一),而在欧美则只有
2023年5月9日
其他

高铁上遇到婴儿哭闹怎么办?

英寸宽、3/8英寸厚。”“体罚应该以善意实施,且实施的时间和条件不得使学生受到嘲笑和羞辱。”“实施体罚的人必须加以注意,不得发脾气。”“
2023年4月30日
其他

运动员张某某为何会欠下巨额赌债?

张某某一事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吃瓜群众说这是明星八卦,严肃的人说这是一桩严重的刑事案件…但在我这个医生看来,世人皆病,张某某很可能也是,他罹患的疾病可能是病理性赌博。病理性赌博(gambling
2023年4月3日
其他

带着遗憾和伤口,在红尘里行走

向别人解释我的工作时,我常说我们是修理儿童的,修好了把他们还给父母。儿外科可能是处理先天性缺陷最多的医学专业,有些严重的畸形一出生就要面临一次生死大考,如果不及时手术,一个珍贵的生命就将迅速终结在起点。任何人的一生都难免危险重重,崎岖坎坷的一路上,谁也难免跌跌撞撞千疮百孔,如果没有医疗机构这个庇护对受伤的人进行必要的修缮和维护,很多人的下场就可能就是死路一条。自古以来,大自然就那么残酷不仁,任由死神从摇篮中劫走婴儿,从家庭中抢走母亲。但人之所以受到病痛的折磨和死神的威胁,是因为对自然规则无知,而不是因为有罪。医学科学认识到了部分自然规则,因此就能解决相当一部分伤痛,暂时替同胞阻挡死神的脚步。我们的职业跟人类的苦难有关,如果我们不能在工作中奋起创造奇迹,阻挡死神的脚步,纾解人类时常会面对的万世不变的悲伤与痛苦,有些伤口就将成为同胞们难以承受的重荷。但人生的苦难是无穷无尽的,医学能解决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比如至亲亡故的痛苦,比如被拒之恋的痛苦,比如事业重大挫折,比如遭遇严重的背叛……这些都是目前医学无能为力的,甚至未来的医学可能也束手无策,因为这关乎人生悲剧的底色。只有第一次完整经历过至亲亡故的痛苦,我们才能真正开始思考生命和死亡,这一天一般也是很多人童年的正式结束。真正体会过失去至亲的痛苦,才会深切感知死亡的不可避免,才会真正明白生命的有限,而人生的全部意义,正在于它短暂而有期限。因为永生是不可能的,所以智慧生命中的每一秒都无比珍贵,你所感知到的一切都是宇宙的奇迹,欢乐如此,哀伤亦如是。真正经历过失去挚爱的痛苦,才能明白什么叫「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从此这样的句子便不再只是躺在懵懂少年日记本里纸笺上无病呻吟的诗行,而是午夜辗转难眠时心碎的断章。那么,所有这些医学无能为力的痛苦,时间会将它们治愈么?不一定。时间拥有惊人的伟力,但她也只能治愈她所能治愈的那部分,有些痛苦可能是要伴随一个人的余生的。就像我们的手术虽然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却也在病人的身体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那是医生与病人共同对抗死神的证据。对逝去至亲永久的痛彻骨髓的怀念,是亲人活过的证据,是我们曾共度美好时光的证据,是我们不枉来过人间的证据。失去挚爱的痛苦,是我们爱过的证据,是我们曾共同拥有一段亲密浪漫关系的证据,是我们的凡俗的生命曾熠熠生辉的证据。你不一定能够从这些伤痛里走出来,因为有些伤口可能永远不会愈合。你也许就要带着永难弥补的遗憾和时常渗血的伤口继续上路了,直到奔赴那个永恒之约。死神是绝不会对任何人放鸽子的,这是你一生中绝不需要担心会错过的约会。我曾听闻过一个非常无聊的小故事,有一位老爷子包饺子每次都只包一个,然后烧水煮熟,吃掉,再包下一个,再煮再吃,如此循环。因为他的老伴去世了,他需要用这样包饺子的方式打发那无边的寂寞。老爷子包饺子的故事,很有可能是我们所有人最后结局的样子。生命是有限的,爱情是短暂的,所有的陪伴都如昙花一现,所有的繁华是过眼云烟。我们只有时时想到这些,才会在这一切终于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不至于因毫无心理准备而难以承受。有人问,我完全不想承受这些痛苦怎么办呢?那你也只好先于所有人早早死去了,我想不会有人愿意选这条路。我们要摒弃对完美和永恒的执念,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不完美的结果,最后还要依依不舍地跟这段伤痕累累支离破碎的人生告别。理想当然还是要有的,对天鹅肉也还是要惦记的,世间的癞蛤蟆虽多,瞎逼天鹅也不是就没有。只不过你要明白,吃到,幸也,吃不到,命也。退而求其次的人生就不值得好好过么?那也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理想主义者追求的都是超越生活的东西,但翻开人类的历史,许多最不可能或最没有指望的事情,岂不都是他们一步步按照他们的想法所打造出来的?《心外传奇》《外科札记》里不是记录了大量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传奇故事么?那些伟大的人啊,他们炙热的灵魂所散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对我们的感动甚至还远大过那些他们写进书本里的知识。谁说平凡如你我,就不能干一些看似不可能会成功的蠢事呢?我就爱扶烂泥、烫死猪、雕朽木、翻咸鱼……谁又敢说这一定是笑话呢。
2023年1月21日
其他

林巧稚医生用中药保胎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血型不合溶血有效!唉,你不要那么心急嘛。这份研究,在试验设计方面虽然远远比中医们水平高多了,但仍然存在较明显的缺陷。首先,分组并非随机分组,仔细阅读原文各位会发现,这叫随便分组,文中提到,如妊娠已
2023年1月12日
其他

听班,吓睡不着了,这种玩具咱能不能不玩了?

岁患儿误吞磁力球的,这还睡啥了,等后面的检查结果吧。也不知道是我倒霉还是孩子们倒霉,怎么这类病人全让我赶上了。(如果这
2023年1月6日
其他

实在买不到口服补液盐,必要时也可以自己配制

我们每一个人终其一生大概都会经历腹泻,但现在却甚少有人担心会死于腹泻,现代医学的进步已使我们拥有免于因腹泻而死的恐惧,那些令我们习以为常、卓有成效的治疗手段,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这一切均由来已久的错觉,然而事实上仅仅在几十年以前,腹泻导致脱水而致人死亡的情况还是发展中国家非常严重的健康威胁,改变这种糟糕局面的契机,源自于一个异常简单的治疗手段的出现——口服补液。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神奇的只需要一定比例的糖、盐还有水的治疗方案的背后,竟然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曲折过往。这个故事的开端,要从
2023年1月3日
其他

疫情期间警惕「反安慰剂效应」造成的身体伤害

名医务人员被报告患上了脊髓灰质炎。大家知道,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这次爆发就太奇怪了,怎么这么多成年病例?洛杉矶县医院发生的一切很快成了详细调查的对象,美国公共卫生署随机抽取了
202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