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暨大“抗疫”一线那些让人泪目的故事


1月24日除夕当晚

128名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紧急整理行装 出征湖北武汉

从大年三十到年初一

“跨年”他们在飞机上度过

他们中,就有9名

来自暨南大学的“白衣战士”


据了解,广东医疗队

对口援助汉口医院



前线的医护人员怎么样了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驰援日记吧!


1月25日 大年初一

武汉,我们来了!


呼吸内科 吴义  副主任医师:


2020年的这个春节真是如此的让人难忘,1月24日年三十下午,在接到广东省卫健委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后,短短20分钟,我们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人的医疗队伍组建完毕,于大年初一凌晨12时左右乘包机到达武汉。


凌晨1点45分左右,抵达武汉,三辆大巴直接从机场停机坪接到医疗队。到达酒店后测体温,办入住,卸行李。物资太多,找齐费了点时间,也来不及理顺,顾不了那么多了。冒着寒冷的细雨,好不容易找齐我们队的物品,入住后差不多是凌晨5点。


新年啦,但大家都准备不吃初一的早餐了,抓紧时间睡一会儿吧,为接下来的硬仗做好准备。



1月26日 大年初二

迅速投入接诊实战


感染控制办公室 陈祖辉 主任:


1月25日,各家医院的领队从受援的汉口医院考察回来,大家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划操作。1月26日凌晨12:30,终于有了结果——一份详尽的排班表出来了。此刻,窗外真是安静,新年的第一天,希望满屋的暖黄与热烈可填补这一城的虚空与落寞。武汉人民,我们会与你们一起战斗的。


1月26日10时许,我们已经赶到了医院,比原定计划提前了半天接管了病区,紧张的忙碌开始了。

1月26日13:30,标准二级防护的广州驰援武汉医疗队员快速进入了接诊实战。亲爱的汉口医院同仁,我们不是你们的救星,我们是你们肩并肩的战友!



呼吸内科 陈丽 副主任医师:

1月26日晚8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有4名医生进入病房开始轮值工作!首批进入病房的是ICU汪志刚副主任医生、感染科李敏然副主任医生呼吸内科陈丽副主任医师。年过半百、作为二线的呼吸科吴义副主任医生义无反顾的主动加入到一线值班中,只为更多的帮到患者。他说:现在疫情严峻,多一个人值班就多一份力量,就能帮多一个人。


晚上7点我们就提前到达医院,穿好隔离服,按照规范要求做好二级预防,为进入病区做好防护。8点进入病区后团队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整个病区有近80名患者,其中有不少危重患者。“医生XX床血氧低了”、“医生XX体温39摄氏度”…每当患者有不舒服,吴义医生和汪志刚医师总是冲在最前面去看望患者、询问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同时还不时叮嘱大家要注意个人防护安全。


凌晨三点半,与下班医疗组交班后,吴义、汪志刚和陈丽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医院。



1月27日 大年初三

随时惦记着患者的病情


感染科 李敏然 副主任医师:


之前没有到过武汉,也从没想过会以这种形式来到武汉。除夕下午紧急集合后,就与医院同事及广州兄弟医院的同道们乘坐飞机奔赴武汉。


到武汉3天了,与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样,天气一直阴沉沉的。第一天培训,反复认真练习穿脱隔离衣,保证好自我防护。第二天正式上岗,我与呼吸科吴义医生、ICU汪志刚医生、呼吸科陈丽医生一起进入呼吸科病房。


首先与上一班医生进行了简单交接班,开始进行临床工作,收新病人,处理临时医嘱,观察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吴主任、汪主任都会特积极主动的进入病房,保护我们女同志。虽然在临入病房前,汉口医院本院医生在缓冲区简单交代了书写病历、开医嘱系统操作,毕竟还是不熟悉,凭着记忆摸索,很快基本掌握了处理患者及书写病历的整个流程。在今日凌晨4点,奋战七八个小时之后,才冒着寒冷天气,回到了宾馆。


尽管人已经回到宾馆,心里还是惦记着危重患者的病情,血氧饱和度有没有好转。今晚吃饭时,我们医疗队聚一起商量明天下个班的工作安排,看看怎样能更有效地、更流畅的管理好患者病情。


此刻,只是盼着武汉的疫情能有效控制,武汉感染的患者能得到很好的医治,我们驰援的医务人员能平安返回。



1月28日 大年初四

儿子给我加油打气


神经外科 吴金玲 主管护师:


1月27日暨南大学附一院驰援护理队伍集结上阵:重症医学科单妙航护长,心血管ICU李文英护长,我及感染科曾冬玉护师,午饭后抓紧补眠,午后3点出发,刚出门就有志愿者问是否去汉口医院,可以接送我们前往,顿时觉得欣慰和感动。


前一天在培训,反复认真练习穿脱隔离衣,保证做好自我防护。下午4点的班,穿好防护服穿过清洁区再到半污染区就进入病区去接班正式工作。

我们管理两个护理单元上百号病人,其中一区还有不少危重患者,晚上8点还有几十号病人在输液,我们忙着处理医嘱、收病人、加药,忙着接补液在病房穿梭,还不忙牢记注意防护,尽管是在陌生环境中摸索,大家还是迅速上手,流畅地做了起来。


回到住处收拾完毕,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赶紧休息为第二天的工作养精蓄锐。躺在床上不免思绪万千起来:打开手机看着儿子给P的鼓气图片,嘴角悄悄上扬;父亲年龄较大怕其操心,至今未和父亲坦白前来武汉驰援的事情。但父亲早已从其他亲友处得知消息就是未点破,这个电话是打还是不打,至今困扰着我。



ICU 单妙航 主管护师:

护理排班是每4小时一班,每班10-12人,为了能准时让下一班下班,每天上班都得提前1小时去上班,午饭后赶紧眯一下养精蓄锐。


昨天,我院护理队伍集结上阵(心血管CCU李文英护长,神外ICU吴金玲,感染科曾冬玉护理师,与我)15:20到达病区,穿好防护,刚好我们战友陈祖辉主任院感染督导,他认真细致地帮每个人检查防护服穿戴是否正确,以确保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并指引我们如何穿过清洁区再到半污染区进入病区。


到抵达病区后与上一班人进行了交接班。第一次接班有点紧张,因为对环境,物品放置搭班人员配合等不熟悉。我们当值小团共10人,管理上百号病人,危重患者也多,文英和冬玉还加外单位的一位小姑娘在前半区管48个患者。


我上电脑办公班,刚接班没多久,小团队里有一位小姑娘突然恶心冒冷,我心想万一在病房晕倒了就会暴露了,于是我即刻把她扶到半污染区前,叮嘱她把防护服换下来先休息一阵子,情况好转再进来上班。


每个人都频繁在病房穿梭,大家在陌生环境中摸索与配合,并且迅速上手与流畅运转,减去了接班前的紧张与不安。下班后脱防护服,洗漱得花一个小时。忙完已经是凌晨。


今天早上,我和文英换好防护服就进入病房交接班,今天我们管床,管48个病人。
帮38床阿姨打针。她问:“今天才来的?”我说:“我们来了3天了。”她对此表示感谢并表示想快点回家。我也希望你们快点好起来,阿姨你要加油喔。54床阿伯用着湖北话表示想去“解手”,我听不懂,等他重复了几次之后才听明白。于是耐心帮他把心电监护仪的线暂时拆除,方便解手。他不停地致谢,你真好。我回道:“这是我们的工作。”


4个小时,我和文英就这样在病房穿梭。很快12:00到了,交完班已经12:30。摘下口罩,看到我的脸蛋已经留下几道深深的压痕。
回到住处吃完饭打开手机,看到大姐发来的微信,说爸妈说让我注意保重身体,做好防护。


我们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回去。希望这场战疫能尽快结束,我们尽早回家。加油!加油!



1月29日 大年初五

我们是病人的希望


感染科 曾冬玉 护师:

昨天是我进入病房的第二天,我还是和昨天做的工作一样,就是穿梭于各个病房中,管理病人,换补液,检测生命体征和各种治疗。


每当病人呼叫时,每当我们出现在病人面前时,我可以深深感受到病人对医护人员的需要和感谢,我们就是他们的救命稻草,哪怕接一瓶补液,病人会连说三声感谢。


76床的老阿伯,无家属陪伴在旁,他呼叫铃需要接补液,当时我正好经过,我很快过去给她接瓶的时候,老人家连说了三声“谢谢”还说了一句“好在你们来了,好在有你们,你们都是广东来的对吗?辛苦你们了!”我听了特别感动,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是病人却如此感恩,或许病人看到我们就感觉看到了希望!


55床的阿姨,因为上厕所把输液管拔下来了,家属过来叫我去给她更换,当我拿着新的输液管过去换的时候,病人家属感到非常歉意的说道,“我妈有点不舒服,上厕所不小心把管子拔下来了,给你们添麻烦了,谢谢你啊!


中午,有个年轻男病人的爱人告诉我,病人没有大便,因为他不想吃东西,吃不下,睡不着,感到抑郁悲观。我告诉病人和家属,营养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人是铁,饭是钢,一定要保证营养多吃点,注意休息,这样才有抵抗力,病才好得快!一定要有信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才能抵御病毒的力量。“我们都从广东过来支援你们了。”他爱人和他说,快吃点东西,吃了东西才好得快。病人开始喝粥了……


医务人员给病人带来了一丝温暖一丝希望,我很累很忙也害怕,但是我会坚持下去,做好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病人多一句问候和关心,鼓励,或许就会让病人一份信心和希望!


1月30日 大年初六

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


ICU 汪志刚 副主任医师:

除夕出发 ,大年初一凌晨入汉,带着暨南大学和附一院等各级领导的嘱托,也带着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牵挂。初一经过休整,经过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支部和领队协调,我们于次日进入病区值班。


农历新年的武汉,阴冷阴冷,后来干脆下起了小雨。还好,今天是大年初五,来武汉的第五日,天气终于放晴。在这几天里,我们的心情也恰如天气,虽然曲折,但是仍然坚信前途光明。医疗队成员的表情亮起来了,但愿武汉的疫情也同时会改善。


刚入病区,救治工作难以展开。一方面是因为氧气供应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是时间仓促,各方面协调运转不畅。这一度让我们失落,有人、有技术、有设备,却一筹莫展!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2003年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担任过SARS病房值班任务(有执业证)。如今的条件其实好于过去的,无论是理论、经验,还是各种硬件设备。


但是很快,广州医疗队不约而同地发出声音:既然来了,就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医疗队领导带领大家讨论如何改善氧气供应,一方面将目前资源优化;另外一方面请政府帮助。医疗队组织各个医疗小组评估将氧气给需要的病人,并募集了一批制氧机;很快,市政府派人来解决困难。更为紧迫的是,在改善氧气供应的基础上,将目前的呼吸机等设备充分运转起来,达到有效救治危重患者的目的。除了诊疗流程之外,物资供应、病房改造,设备添加,院感控制,每个环节都不能少!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改善困境,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


我们的信心不是空中楼阁,医疗队共130多人,我们暨南大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批医疗队共9人,5名高年资的医生和4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阵容不可小觑。临时支部书记祖辉主任,小我一岁。他做的工作貌似不起眼,却有着重要性和关键性,即感控。队长吴义主任,是我们老大哥,犹如定海神针,有他在,我们觉得心里妥妥的!呼吸科陈丽主任,热情大方,雷厉风行,业务能力非常棒!感染科的李敏然主任,是2019年8月医院引进的人才,性情温和,学术水平高!护理方面,因工作时间错开,所以只能在工作之余见面。单妙航、李文英、吴金玲、曾冬玉等几位护士长,也都是老同事,经验丰富、工作负责、有口皆碑!在生活上,我们的队友也团结一致,互相关心,再次表示对他们的感谢!


钟南山院士说,高峰期可能还有7-10日,更困难的时刻就要到来,好在国家高层对形势掌握准确,好在医疗队没有被困难吓倒,好在我们团结一致。我一个在美国的师妹,尽管并不宽裕,也去买了数百只N95口罩寄回中国来,以报效祖国。所以,“武汉大会战”——新的冠状病毒之战的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1月31日 大年初七

并肩作战却擦肩而过


心内科 李文英 主管护师:

1月29日晚上10点半,我和曾冬玉护师,以及省医的两位帅小伙和小妹妹同行前往驰援的汉口医院。


12点进入隔离病区交接班,两位帅小伙主动承担起了体力活:更换大筒氧气,换水等;巡视完病人已经凌晨2点,我们开始了病区的清洁,就这样忙了1个多小时。顾不上体力透支,又是一轮巡视病人,直到全身湿透,汗水滴在面罩上。离开医院时,已经是早上5:30。虽然身体疲惫,好在还有彼此的互相鼓励;虽然天气寒冷,好在我们的心灵依旧温暖。


酒店走廊里偶遇我院的李敏然医生,他们7点钟交班,6点已经开始启程。由于排班使然,我院医生与护士在医院没能见到,每每只能在安排的酒店里碰到。又是一场擦肩而过,我对她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一切尽在不言中。

请白衣战士们照顾好自己

我们在暨南大学

等你们平安凯旋!



为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正确引导患者就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还成立了一支由临床一线骨干医师组成的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咨询团队,免费回答群众提出的疫情相关诊疗、防护等问题。长按识别以下小程序,即可进行在线咨询:



- THE END -

来源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驰援武汉医疗队、暨南大学微信公众号

通讯员 | 张灿城 王雪 

编辑 | 王雪 杜明灿

责编 | 杜明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