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微信使用说明书

2017-09-22 高顿AICPA


以下是小编总结的微信最新礼仪,可能你还不知道的微信使用说明书。


1连续发多条长语音


很多人都很反感连续收到长长的语音消息。


于是,很多人认为,发送长语音的人,其实是为了自己的便利,在浪费对方的时间,也就是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有点自私。


2突然的语音和视频聊天请求


丝毫没有准备的时候,语音或者视频聊天的请求铃声突然响起,很多人都会被吓一跳。


如果是不熟悉的人,上来就发视频请求,更会让人觉得是一种冒犯。


所以,每次发语音或者视频请求之前,提前询问对方是否方便接听,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如果真的有什么急事,打电话要比语音聊天显得正式。


3聊天只问“在吗?”


微信没有显示是否在线的功能,于是很多人喜欢在聊天的时候问一句“在吗?”


这听起来是一种礼貌的表现,就像问“你好”一样。但实际情况却是,微信聊天不像是面对面交流,很有可能你回复他之后,他过了很久才回复你下半句,不知不觉增加了聊天的时间成本和理解成本。


只发一句“在吗”,如果我很忙,以为你只是想闲聊,可能就不会回复你;但如果你把想要说的事情一起说出来,我就能在有时间的时候,立马回复给你有用的信息。



4未经同意公开聊天截图


本来两个人聊天,心里默认的都是第三人不可见;在群里聊天,心里默认的都是群外的人不可见。


可偏偏有的人,就在别人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把聊天截图发到了朋友圈。并且备注的真实姓名和头像全都没打码,总会给人一种隐私被侵犯的感觉。


即便是不涉及私密信息的聊天内容,你想要公开,最好也事先告知一下对方,经过对方同意再截图。


5朋友圈刷屏


你可能也体会过,打开朋友圈,映入眼帘的是几十条广告刷屏,莫名就会有一种烦躁的感觉。


毕竟朋友圈,相当于网络上的“公共场合”。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刷“存在感”,实在是一种不合适的行为。


6未经同意拉别人进群、发名片


未经同意拉别人进群,发名片、发广告、要求点赞,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表现。别人会因你的“不经意举动”产生厌烦,甚至会影响到你在别人心中的良好形象。


同样让人反感的,还有不经过当事人同意,就把私人微信推荐给了别人。也许转发微信名片,对你只是“举手之劳”,但是提前告诉微信的主人,经过主人同意再推荐,才符合社交的礼貌。



7群发没有意义的信息


“清理微信,请勿回复”,相信这样的微信清理信息,你肯定收到过不止一次。他想测试的是你有没有删除和拉黑他,但是对于他这样的行为,简直想直接删除拉黑他。


至于那些群发广告、求投票、求点赞,甚至转发有谣言、诅咒信息的内容,更是让人怀疑交错了朋友。


对大多数人而言,群发的祝福都觉得不真诚。对群发的“骚扰”,容忍度自然更低。


8大群里聊天,不顾及别人感受


明明是很多人的群,两个人却聊了半天。别人插不上嘴,又被迫接收着一大串微信提醒,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如果聊天内容只涉及两个人,还是选择单独私聊比较好。


群里的表情包刷屏同样让人厌烦。打开群,蹦出来上百条新消息提醒,百分之八十是表情包,有用的信息反而被覆盖,无形中增加了群聊成本。


9表情和语气词的不恰当使用


社交语言也是在不断更新换代。


比如以前,微笑的表情含义是礼貌、友好,现在却变成了无语、无奈。以前,“呵呵”只是一个表示笑声的象声词,现在却有了嘲讽的含义。把微笑的表情换成其他可爱的表情,把“呵呵”换成“哈哈”,相信你会更受欢迎。


还有,如果现在,你还经常习惯使用“哦”“嗯”这样一个“高冷”的单字来回复别人,建议你改成“哦哦”或者“嗯嗯”。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字,但是在别人看来,叠声词会更柔和一点。


你学到了吗?


这里有

全国各个省份的AICPA学习交流群,

还有备考群、留学群、福利群....

阅读原文领取考前冲刺资料哟

请长按下面下方二维码

☟☟☟

请备注“昵称+省份+职位



来源:每日七言(ID:mrqy88),综合:党建网微平台(ID:zxbdjw)。


你可能还想看:


• 知乎上45个神回复,看完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 这个语文老师开学演讲刷爆朋友圈: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 月薪40000相亲记:好看的皮囊你玩不起,有趣的灵魂看不上你

• 投行颜值报告:体重与工资的较量

• 谢谢你爱我。

昨天,宋喆被捕,WePhone停止运营,背后两个女人的财富观都已经扭曲了?

• 偷看了银行行长的微信分组后,我惊呆了!

“四大”审计收费时薪3510!碾压本土大所,最多相差23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