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开发降解“黑科技”,海岛废弃PET变身汽车能源!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最丰富的聚酯塑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与包装行业,但每年约有千万吨的废弃PET排入海洋。华东师大科学家团队在最大化节约成本、节省能源的情况下创造高附加值产品,为废弃塑料提供了一个绿色高效且能创造经济效益的降解新技术。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赵晨团队开发出一种在无氢条件下,一锅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定量转化为对二甲苯(PX)和乙二醇(EG)的低成本工艺。利用这一工艺体系,该团队对普吉岛海滩沉积物的塑料转化潜力进行了预测。
该工艺使用甲醇作为解聚与供氢溶剂,改性非贵金属Cu/SiO2为催化剂,集合PET醇解、甲醇脱氢与DMT选择性加氢脱氧过程为一体,实现了废弃聚酯塑料直接转化为汽油燃料和防冻液成分。
团队对岛上常见可口可乐瓶、麦当劳饮料盖、一次性餐盒、包装袋以及涤纶布料等不同来源的 PET 塑料进行催化转化,得出每吨塑料沉积物含331 kg PET,在最佳条件下可通过该体系得到181 kg的汽油添加物(对二甲苯)和105 kg的防冻液(乙二醇)作为岛上汽车的能源储备。
图. PET废料的解聚和转化策略
高效率转化塑料的催化剂归因于在传统水热合成Cu/SiO2的过程中添加适量的NaCl,Na+占据SiO2表面的部分硅羟基,从而抑制了层状硅酸铜的成核和生长。溶液中的Cu2+只能与SiO2表面剩余的硅羟基结合形成分散、孤立的硅酸铜颗粒。其结构致密,表面积小,结晶度差,且较难还原。
故经还原处理得到的CuNa/SiO2具有高Cu+/Cu0比,为甲醇脱氢以及DMT选择性加氢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
该研究于6月10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华东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高志文为本文的第一作者,马冰博士、赵晨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这项研究为海洋塑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尤其是对资源匮乏且被塑料堆积问题所困扰的海岛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处理塑料工艺。无需外部氢气,使用一锅法即可将废弃物转化海岛上能源储备。在最大化节约成本、节省能源的情况下创造高附加值产品,为废弃塑料提供了一个绿色高效且能创造经济效益的降解新技术。
来源|科技处
图文|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崇明生态研究院
编辑|吴潇岚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