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⑦:卓越答卷


- 编者按 -


十年很短,历史长河的弹指一瞬。十年很长,砥砺奋进的漫漫征途。


立德树人铸就教育强国,思想伟力擘画奋进蓝图。十年的追赶与超越,满载着华东师大人的记忆和共鸣:唯卓越方可立足。


本月推出的“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融媒专题,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东师大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办学实践,展现我们共同走过的,踔厉奋发、追求卓越的非凡之路,以启迪未来。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⑦
卓越答卷:坚持立德树人 直面时代命题

 


从一个科研小白,到能够站在全国“互联网+”和“创青春”大赛领奖台上的金奖获得者,华东师大2022年度校优秀毕业生、创新创业年度人物、物理学拔尖班本科直博生王啸坤用自己走过的不凡之路,书写了属于他的“卓越答卷”。

华东师大2022年度校优秀毕业生、创新创业年度人物、物理学拔尖班本科直博生王啸坤在开学典礼上作为老生代表,与新生分享了他在校的求学经历和成长感悟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新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学校锚定“卓越”航标,发布《卓越育人纲要》,明确提出“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的目标追求,确立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卓越育人的新范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胸怀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善于学习反思创造、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各领域卓越人才。

对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华东师大这样交出答卷——






明方向 绘就育人蓝图


新学期,华东师范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经过选拔进入新成立的卓越学院学习。这是学校以卓越育人落实立德树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最新举措。

校长钱旭红在给卓越学院的寄语中写道,“学校探索设立‘卓越学院’改革试验特区,将基于健全的标准规范,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卓越育人为第一原理,打破常规和细则,以‘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制订实施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及时确立新范例或者一人一例,以学生能力提升和素质达成为中心,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牵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而个性发展。”
2021年10月16日是华东师范大学70周年校庆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华东师大发布卓越育人、卓越学术、通识课程“三大纲要”,提出“师大方案”,开启以卓越为导向的具有华东师大特色的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华东师范大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华东师范大学关于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华东师范大学推进本科卓越育人工作行动方案》《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卓越育人工作方案》……学校不仅突出制度牵引,出台系列文件,还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卓越育人大调研、大讨论。

在本科层面,组织召开卓越育人专题会4场、研讨会200余场,形成卓越育人思考40份、卓越育人工作方案77份、培养方案修订报告70份、“打样”课程大纲292门、课程整改方案2588份,完善形成“培根-筑基-融通”三段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生层面,召开卓越育人专题会3场,形成研究生培养方案177个、卓越课程“打样”清单119门,立项建设28门。

学校成立拔尖与卓越学生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课程体系,持续提升课程质量,以思维为导向打造金字塔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前沿为导向革新专业教育课程内容;深化导师制改革,强化学生的高质量学术体验。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评价”“研究生卓越育人”“专业学位改革”和“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四项专题改革,加快卓越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推动建立学术卓越与课程卓越、育人卓越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铺底色 服务国家社会发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1年,校党委书记梅兵开讲“新四军‘铁军精神’及其在华东师大的传承与弘扬”专题党史课“第一课”,讲述《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历程。

在华东师大,进课堂给学生讲思政课,已成为每位校领导每学期的固定安排和心之所系,而校党委书记亲自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抓思政课建设,也是一直以来的传统。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主讲题为《<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历程》的微党课

2022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2022级全体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同学们聆听了校长钱旭红院士讲授的入学“第一课”——“超限跃迁,做健全而个性的英才”


课堂上,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发师生在“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初心和使命中接续奋斗,入选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整体改革示范校、领航高校,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高教序列师范院校唯一)。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小教室”怎么变成“大课堂”?
暑假里,《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师生进行了14天4站总行程1800多公里的野外实习;在贵州普定、新疆天山、云南寻甸建立课程思政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明白“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真切含义;统筹多学科师资打造“认知中国”系列国情教育课程,以“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对中国新发展阶段的理解;组织拔尖学生开展“四史”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行走中体会“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及以科研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和延安大学组织师范生开展“从石库门到宝塔山”游学课程,通过专家讲座+实地学习+教学设计+微党课视频的方式,推动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2022年8月31日晚,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师生结束为期14天的野外实习返回上海

强化使命驱动,拔尖项目学生开展“四史”情景式教学


正因走向了中国的广阔天地,华东师大学子将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作为己任。
言语听觉康复科学团队立足我国言语听觉障碍患者的实际需求,对接学科建设国际标准,探索并创建了言语听觉康复科学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全国50%以上的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相关专业负责人是毕业于华东师大的硕士、博士,全国 80%以上的言语听觉康复师接受过本专业的培养。
2021年10月,言语听觉康复科学团队本硕博学生志愿者开展社区康复实践活动
2021年“研电赛”全国一等奖高源团队挑战设计4k超高清分辨率的激光显示投影,作品极佳地解决了数字微镜驱动系统方面的“卡脖子”问题,打破了美国TI公司的垄断地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院旺心系罕见病弱势群体,开发完成我国第一款用于罕见病的快速筛查方案,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高源团队挑战设计4k超高清分辨率的激光显示投影,作品极佳地解决了数字微镜驱动系统方面的“卡脖子”问题
院旺领衔的项目《遗传综合征面部识别辅诊系统》,开发完成我国第一款用于罕见病的快速筛查方案,作品获“第三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
创业学生团队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投身乡村教育振兴并捐款捐物,袁帅团队在疫情最严重时期逆行武汉、支援抗疫,赵文祥团队日夜加班研发出一滴血15分钟100%准确率的新冠检测试剂盒,众多学子投身特殊儿童教育、涉罪未成年人挽救、青少年性教育等公益创业,展示了“教育家情怀、企业家精神”。
过去五年,赵文祥从一名在读博士生成长为一名生物医药行业的创业者,借助学校双创平台,公司与多家药企建立了5500余万的研发项目合作





打桩基 迈出人才培养新步伐



一个班20名学生,分别来自数学、计算机、软件、教育学、心理学等文理工不同学科,20余位教授组成超强导师团,每名学生从中至少选择两位不同专业导师指导……2020年9月,华东师大首届智能教育博士班开班。整合跨学科优质资源、配备“豪华”导师阵容只为多学科交叉培养未来智能教育的引领者,迈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步伐。

华东师大首届智能教育博士班开班,跨学科录取20人


聚焦创新能力培养和达成,培育出一大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卓越人才。强化科研育人引领,深化科教融合,实施未来科学家和优秀学者培育、优博学术创新能力提升等系列改革计划,一批优秀博士生脱颖而出。

三位博士生在 Science 发表论文,邓书金的研究为超冷原子气体中少体物理在强相互作用的多体系统中的呈现提供了新思路,张笑天的研究首次揭示出量子统计在稳态超辐射量子相变中的作用,刘晨的研究开启了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研究的新篇章。钱佳威带领团队攻克基于量子密码的隐私计算技术,斩获“互联网+”大赛产业赛道金奖。

张笑天研究成果利用全光手段制备了量子简并的超冷6Li费米气体,实现了超冷费米原子气体与光学腔的强耦合,并通过横向的泵浦光晶格实现了稳态的费米超辐射量子相变,论文发表在 Science

华东师大实施完全学分制,开放课程和科研资源,实施全员导师制、小班化教学、进阶式学术训练,建立荣誉课程制度,中国语言文学等10个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5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个项目入选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0个项目获批开展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2018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拔尖班学生章智焜基于社会对于化学过程绿色化的迫切需求,研究了一种六氟异丙醇做溶剂促进的Wolff重排反应,无需其他外加条件,即可以较高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羧酸衍生物。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支持,成果发表在国际TOP期刊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SCI一区)上。

要培养卓越人才,还要抓住课程这个基本载体。
十年来,“金课”频出。学校新增444门国家级和省部级优质课程;成立教材研究院,编写出版500余部具有特色优势的专业教材;凝练成果,19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强特色 教师培养体系优化升级


“请祖国放心,成为未来合格的教师,我准备好了。”“希望未来能够扎根基层,为我的家乡教育做一点贡献,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优师计划”师范生们这样说。

2021年起,华东师大每年招收150名“优师计划”师范生,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优秀教师。  

如何培养“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的好老师?

华东师大作为教育部直属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和优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致力于师范生“德业双修”,打造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培养层次,相关建设成果《德业双修: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与创新》获得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面向智能时代,围绕“两适应三胜任”的教师核心素养,以卓越育人育未来卓越之师,不断优化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策略、路径和模式,相关建设成果《智能时代未来卓越教师培养及评价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2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怎样培养师范生?学校积极回应教师教育发展需要,为培养卓越教师建立高效的教育平台。

依托孟宪承书院,持续强化未来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职业养成,相关实践荣获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最高奖SERVE奖。坚持将教师教育作为第一职责,成立实体教师教育学院,汇集全校教师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培养层次,构建理论修习、学术训练、教学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孟宪承书院相关实践荣获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最高奖SERVE奖


构建全面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通过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育德和育人研究等方面保持开放性。以专业认证工作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14个师范类专业参加师范类认证,汉语言文学和特殊教育专业被遴选为全国打样专业。首创师范生在线教学能力微认证体系,建设数据驱动下的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和评价机制。

经过近十年的培养改革,教育硕士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点评估中获得A+(全国仅两家)。改革后,已经培育近千名全日制教育硕士,有近万名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受益,教育硕士项目处于良好的上升态势。






新引擎 创新创业教育全力出击


人工智能、微流控芯片、基因抗体治疗、生态修复、乡村教育振兴……这些有社会担当、聚焦现实问题、跨越多领域的“前沿”科创成果,不仅是华东师大创新创业教育图景上的剪影,更是华东师近年来所营造“唯卓越方能立足”创新文化的体现。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成功孵化了一大批优质的创新创业企业,彰显了卓越育人成效。

张小龙等12位在校生和校友企业估值超亿元,直接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近2000多个。赵文祥荣膺2021年度“EFG天使基金雏鹰奖”(又称“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并当选教育部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创业人物。周文波摘得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桂冠,并于今年入选第二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


华东师大创新创业典型人物风采掠影(部分)

学校以磨砺、赋能、铸魂为育人目标,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创新创业“新引擎”推动教育变革,全力构建“课训赛”融合教育体系,建设“产学研”共享实践平台,涵育“思创教”融通双创文化,打造创造校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打造“通识-特色-专创-拓展”进阶双创课程,新建《创新创业竞赛与实践》《创新思维训练》等47门创新创业课程(项目);建设以41个创新创业实验室为耦合点的“产学研”贯通实践平台。

华东师大荣获创新创业工作重要奖项掠影(部分)

建立高水平竞赛训练及培育机制,在各级各类重要竞赛中成绩斐然。近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8金7银12铜优异成绩,金奖数和总成绩列上海第一,3次荣获“全国先进集体奖”(上海唯一)。“创青春”中国青年创业大赛荣获4金1银(上海第一);近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5金7银6铜(上海第一、全国前列),两度捧得“优胜杯”;连续5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全国仅20篇)。
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双创成果得到广泛认同。2019年入选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华东师大获奖团队合影


在教室、在实验室、在社会大课堂中,青年人孜孜不倦追求卓越;对于华东师大学子来说,校园中还有特别一地,可在光影韵律中静心放松 。

去年,新建成的华东师大幸福研习空间启用,这是华东师大为师生放松身心、营造幸福体验的用心之作。幸福研习空间的启用标志着华东师大卓越养成教育中以“幸福浸润、因材施教、积极引领”为核心的心理育人体系迈入新台阶。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面向未来,华东师大以卓越育人为根本,践行“建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使命,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深刻变革,要让青年人“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⑦内容来源 | 教务处 研究生院 创新创业学院等专题组稿 | 党委宣传部视觉设计 | 吕安琪 ash统稿|吴潇岚文中图片来自新闻资料编辑|吴潇岚
更多阅读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⑥:国之所需


华东师大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双重喜悦 双重激励!华东师大师生热切关注党的二十大开幕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⑤ :双向奔赴


上海纽约大学10岁,生日快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