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这14位教师,为上海贡献智慧!
华东师大部分市政协委员会场合影
代表委员为城市发展贡献智慧
孟钟捷代表
孟钟捷建议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创新行动,专设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专项。在现有教委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中,以教育部拔尖基地为改革试验区,专设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专项,支持探索拔尖学生选拔机制、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个性化培养机制、学术创新提升机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长周期评价跟踪机制等,支持形成面向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区域特色突出的系列拔尖人才培养范例。组建上海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协同培养机制。组建拔尖人才培养联盟,联盟单位包括高等教育学校、基础教育学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协会等,形成育人共同体。
段纯刚代表
聚焦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市人大代表、华东师大发展规划部部长兼重点建设办公室主任段纯刚谈道:“龚市长的报告求真务实,是一个振奋人心,凝聚士气的报告!报告客观回顾了上海过去五年走过的历程,用数字说话,展现了上海所取得的无可辩驳的成绩!作为高校代表,我尤其注意到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仍然达到了全市GDP4.2%左右。这样一个信号,直接折射出市政府坚持科技兴国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也给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吃下定心丸,坚定了我们一起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更加美丽的大上海做出新贡献的决心!”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陈振楼指出,人才问题一直是我国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上海市郊农村也同样面临这一瓶颈,老龄化、空心化现象不断加剧。他建议多策并举,重点解决乡村紧缺的产业人才引进。从上海郊区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看,产业人才既包括都市现代生态农业的技术领军人才、龙头企业管理人才等少数高端人才,也包括大量的农业科研、经营管理、市场开发、直播带货等中层人才。要进一步扩大上海农村农业人才引进政策的适用范围,围绕人才引进、人才保障、人才奖励、就业创业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打破不利于人才引进的制度瓶颈,构建更加多样化、更具吸引力的人才体制机制。其次,要加强教育培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三,要优化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进入农村农业。此外,还要提升汇聚农村地区的人气,不断增强乡村活力。
徐斌艳委员
关于上海整体推进跨学科科技创新教育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徐斌艳呼吁,可借鉴德国的跨学科(数学、信息技术、自然科学、技术融合)科技创新教育行动计划2.0的做法,推进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教育链的跨学科科创教育行动,协同助力年轻的跨学科科技人才培养。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构建跨学科科创教育的数字化平台。提出整体性体现上海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行动方案。其次,为儿童设计跨学科科创教育方案。第三,重视女生在跨学科科创教育中的机会。与此同时,在普通教育学校开展跨学科专业职业认知教育专题课程。
张文明建议,拓展保障范围,确保需求人群“住得到”;进一步提高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占比,确保需求人群“住得起”;做好空间优化、房屋改造、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全面优化住房质量,确保需求人群“住得好”。
提案执笔人,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常委、九三学社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贺樑介绍,以合乎伦理的方式推动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势在必行。目前,智能教育伦理风险界定、评估指标量化、治理框架验证等存在难点,其内涵与外延尚未明确界定。由于智能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学生、教师、系统研发人员等相关主体人工智能素养有待提高,智能教育伦理方面尤为欠缺。此外,智能教育伦理相关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还没有明确与教育伦理道德有关的规定。鉴于此,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提出了鼓励开展智能教育伦理理论研究、建立智能教育伦理工具应用审核机制、提升重点人群智能伦理素养和构建智能教育伦理规范体系4个方面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提议,建立一种机制,让科学研究和产业之间找到汇聚点,寻求彼此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姜雪峰委员建议,首先是建立对企业“科创属性”的鼓励机制。“既然科技创新是深藏在土壤之下的艰辛探索、长周期等待、冷板凳积累,那就需要我们在政策上的倾斜、扶植、导向、支持。其次,建立对科学研究的产业转化评价机制。姜雪峰强调,不是每一个科学研究都有产学研转化的可能,但是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需求时,“可做可不做”的临门一脚,需要政策给予“附加分认可”。在人才评定、职称评定、项目评定明确加强这一权重,项目指标中如何增加这一“附加分”指标,就会增加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研究比例。第三,建立两个体系的“翻译”科学体系。学术与产业,价值目标不同、语言体系不同、思维逻辑不同、产出评价不同,让如此完全不同的体系融合,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可以在市级的人才项目中,建立固定的交流平台,提供固定的交流经费支持,从而使得科创中心的产学研对话更加平台化、常态化、协同化。”
姜雪峰表示,基础研究是科技之根,虽不能立竿见影,却是厚积薄发之基。他在提案中认为,上海市加强对基础研究支持的力度和广度,进一步完善支持的细化分类,不断加强薄弱不稳定的交接环节,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充满后劲、不断飞跃的重要一环。姜雪峰建议,加强上海地方财政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在税收减免、政策倾斜、人才扶持等方面着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和科创领衔态度的深刻体现。他还建议,增加“揭榜挂帅”项目的比例,形成面向全社会的“非层级审报制”的自由申报体系,让有能力、愿意干的科技工作者,把国家的需要转化成自己的科学问题,用智慧力量突破“卡脖子”问题;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项目支持体系,建立交叉学科申报体系,形成上海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形成上海创新创业新局面。
聚焦拔尖人才培养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校长助理吴瑞君代表农工党上海市委发言呼吁,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 “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要求,在鼓励按政策生育三孩并加以方向性引导基础上,以提高二孩生育率作为优先目标,政策着力点主要放在 “想生不敢生”的家庭,为其减负赋能,促进上海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她建议完善面向家庭的减轻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的支持政策,出台面向常住人口的生育激励政策,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强化青年适龄婚育的宣传。
吴瑞君希望政府能够关注从上海出去的留学生,建立一种引导机制,让他们学成以后回到上海参加上海的建设。她建议建立上海籍海外留学生动态跟踪机制;依托线上线下实习项目,提前锁定海外留学人才;加强海内外信息沟通,优化海归人才政策的宣传方式。有研究表明,前期回流人才会对后期人才回流决策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吴瑞君调研后发现,目前,上海养老服务资源的供给总量相对可以,更突出的是结构性矛盾,建议更加关注服务对象的空间分布。她建议从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从需求端科学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老年人口对老年公共资源的可获得性。政府在完善托底服务之外,可以把更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交给市场,同时鼓励企业设计产品时更好考虑为老需求。吴瑞君认为,浦东新区的整合服务平台或许可作参考——通过“下单”来满足那些比较分散或稀缺的需求。
聚焦教育
陈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立德树人的系统工程,需要正视困难,持续推进、扬善纠偏、弘扬美德、传播正气;需要久久为功;需要积极作为,加强制度保障。
陈俊建议由上海牵头推进“示范区”这一抓手在制度共建上率先发力,由上海牵头统一示范区规则标准并向国家标准迈进,上海牵头推进联席共建营商环境平台和合作机制,加强合规竞争协同管理推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请中央出台涉及长三角示范区等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政策。
柯政委员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副主任兼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柯政认为,在现代经济的生产全要素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上海之所以一直在多方面领先全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上海的人才优势。当前的上海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人才。但他通过近些年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数据,特别是与江苏、浙江等地的比较数据分析得出,有一个形势让我们感到非常的不安,那就是上海这座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的相对吸引力在下降。影响一个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但对上海来说,制约上海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要矛盾就是住房问题。所以,破解上海市人才吸引力问题,必须要直面住房这一个关键问题,通过优先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来推动全市人才工作的发展。他建议学习借鉴香港高校的经验,通过大幅提升住房补贴,让各层次人才在上海都能租住得起体面的房子,让房子问题不再成为人才选择上海的最大减分因素,反而成为加分因素。
柯政建议,上海市有关部门可以统一制定一个情况说明模板,说明一下上海市已经取消了人事调动制度,相关单位不存在是否允许调动的情况;但与此同时,也对相关的事实予以证明,这一方面不违背政策,另外一方面又能帮助当事人解决大部分现实问题。
32名师生参加区人大、政协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