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05后算法少年,考入华东师大!

许乐收到录取通知书

从小自学编程知识

将兴趣变成专业

来自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

许乐即将作为2023级新生

进入华东师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

他的报考选择

始于最坚定的热爱

也来自七年信息算法的底气


许乐(中)和同伴在机房打ICPC现场


每天两小时,

“写代码让我拥有成就感”



在被问及为何选择这个专业时,许乐说是小学时参加的兴趣班让他爱上了编程。

“当看到写的代码呈现出效果时,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出于纯粹的喜欢,他合理规划时间,高一时就利用寒暑假加速学完了高中基础理科课程,大量的晚自习时间都在机房度过,每天排出两个小时的写代码时间。

现在回忆起那段在机房钻研的经历,许乐说虽然辛苦,但感到无比的充实快乐。


晚自习许乐和同伴们在机房准备竞赛

许乐和队友们的合影(上图后排右二、下图前排左三)

刚开始接触算法竞赛时,许乐并不适应竞赛这种需要开展高强度算法设计与编程实现的场境。

一场比赛四个多小时,不仅考验选手的算法思维,也考验选手的体力消耗。

面对更强的挑战和更大的不确定性,许乐最初也产生过自我怀疑,但他迅速调整心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系统学习和补齐短板上,试图攻克竞赛中那些随机性大、难度高、难以准确预判的问题,这个过程也逐渐锻炼出他过硬的本领和强大的心态。

许乐高中所获奖项

在2020年的NOIP联赛(全称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即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许乐获得江西赛区二等奖。2021年的NOIP联赛,他取得江西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


从兴趣到使命,

高中时组队原创音乐游戏



信息学竞赛不会只围绕传统的算法知识点出题,而是更注重对思维的考察。

“简而言之,是要求在原有算法的理解上,自己改造或者设计一个能解决问题的算法。”

对许乐来说,“竞赛让我在思维上得到的锻炼和提升是永久性的。”

在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下,许乐逐渐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游戏设计和实践上,一开始是出于兴趣,但深入了解后发现中国的独立游戏在世界尚难以立足,这让许乐萌生挑战游戏领域的想法。

“我知道,在这样恶劣的局面中,想要成功非常困难,但是没有人尝试,就永远没有成功。”

高中开始,许乐就着手准备了一款自主开发的音乐游戏Rhythm Recall,以轻巧的游戏框架构建简单适用的引擎。为准备自创游戏的原创曲,许乐邀请了专业作曲师提供帮助。

在这一过程中,许乐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不断提升。直到这个暑假,许乐还在不断优化这款游戏。

[Rhythm Recall] Transcendence _ 原创曲  见证那超越生死的决心

游戏Rhythm Recall的搜索界面与代码界面

在许乐眼里,游戏是文艺作品,它不仅具有艺术性,还具有思想性。

“通过游戏画面可以讲述一段故事或是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游戏不仅仅是游戏,它还代表了更多——善良、友谊、爱和希望,都可以通过游戏传递,而这正是中国独立游戏暂时缺位的思想内核。”

这些思考,让许乐感到一种责任与使命。 


在算法方向继续深造,

在所爱的专业中继续前行



“你要相信你学的东西是会有一个结果的,没看到结果是因为你学得不够。”

在学习代码的过程中,许乐坦然自己也曾迷茫困惑过,“觉得自己能力还不够,做不出好的作品”,“竞赛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大神,自己怎么也打不过”,但坚持了七年的代码学习,他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成果。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一直坚持才能有所收获。”

当问及为何选择华东师大,许乐说是因为喜欢华东师大的学习氛围。

自由的学术风气、优质的学习资源能帮助他在算法方向继续深造,而华东师大深切的人文关怀也更符合他对未来个人的发展需求。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许乐希望以华东师大为全新的起点,保持当时学习编程的热情,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深耕算法领域,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

“热情是自律的支柱之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所爱的专业中继续前行,一路耕耘,一路收获。

“代码改变世界,算法成就未来”。

华东师范大学ACM竞赛指导教师肖春芸期待许乐同学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全力以赴地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努力。

肖春芸说,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学子在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原ACM)竞赛中屡创佳绩,共获得金奖41项、银奖54项、铜奖29项,5次成功晋级全球总决赛,“相信许乐的加入,让我们在未来一定会做得更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陈蕾介绍,学院以人工智能为主线,拥有计算机系统、机器学习、图形图像处理和智能教育四大特色研究方向。在人才培养上,也将为像许乐这样的基础良好、志向明确的学生,提出有特色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比如,要求夯实专业基础,开展分类培养。强化数理和软硬件基础,将前沿科技引入课堂,重构课程体系,为不同培养路径的学生提供定制化课程;依托人才俱乐部进行分类组织管理,“青春@计”俱乐部培养计算机科学家,“AI”俱乐部面向AI工程师,“云创中心”向双创达人开放。

推进分类拔尖,要求聚焦前沿交叉具体而言,正推进计算机科学拔尖2.0基地建设并向拔尖学生开放;瞄准“互联网+”、ACM-ICPC等顶级双创、学科竞赛,推动科研、工程、双创等多类人才的拔尖培养;聚焦智能教育、金融科技、艺术科技等前沿交叉应用,开设“前沿交叉”课程群,提升创造性解决跨学科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跨领域前沿应用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华东师大近年来致力于打造“少而精、博而通、超越知识点,以思维训练为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坚持文理交融,提升综合素养,注重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跨域应用潜力,为未来计算机科学家、研究型工程师、创业精英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招生办公室 教务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采写、通联|金亚珺

素材整理|沈婷钰 方卉

编辑|吴潇岚



更多阅读

华东师大创“芯”,闪耀顶级国赛!


🥇又添一金,华东师大姑娘美又飒,下一站亚运会见!


超长暑假,华东师大又有新发现!


第一批,已发放!


同班三位同学考上华东师大!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