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三下乡” | 中青校园:念旧日之革命先烈,开未来之天下太平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筱媛说 Author 筱媛老师
2021年8月17日,中青校园刊发了我校机电工程学院“东北抗联东林小队”暑期社会实践相关报道,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青年网哈尔滨8月17日电(通讯员 陈欣瑶)东北抗联精神是历经血与火的磨砺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值此建党百年华诞,为了响应党中央“传承红色基因,永固红色江山”的号召,2021年7月16日,由辅导员彭筱媛老师带领,东北林业大学机电2020级机械、工设专业的8位学生组成东北抗联东林小队。受疫情影响,一行9人分为三组分别前往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下午则到了哈尔滨烈士陵园祭拜英灵。
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
踏上朱红的地毯,中共黑龙江历史纪念馆的讲解员为东北抗联东林小队讲解了许多抗联英雄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先生被敌人施以酷刑也仍坚贞不屈;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赵尚志将军率领部队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他们都是黑土英魂,铁骨忠魂!
在参观途中小队成员遇见了幼师、学生、公务员、带孩子参观的母亲,以及航空工业基地的培训人员等人。谈及此次活动的目的,航空工业基地的负责人耐心地回答道:“我们此行是为了培训员工,航空工业对于祖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促进未来的发展。参观抗联纪念馆有助于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塑造我们的企业文化。”
图为小队成员在采访
航空工业基地的负责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卓 供图
东北抗联博物馆
在东北抗联博物馆,小队成员们遇到了一名老党员,他很高兴地给小队成员们分享了党徽图案的由来。他说:你看这是斧头吗?这个图案是工人用的锤子,你再看这个中央办公厅的回复函写的非常清楚,仍用红旗左上角缀锤头镰刀。那展板上为什么要写斧头?在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中,党徽图案由斧头镰刀改为锤头镰刀,更加准确地代表了工农联盟的本义。随着党领导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党徽图案逐渐有了更加准确的表达。1996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才最终确定党徽图案为镰刀锤头。
图为东北抗联东林小队成员与老党员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卓 供图
东北烈士纪念馆
东北烈士纪念馆原为伪满哈尔滨警察厅旧址,赵一曼等许多烈士的遗物都保存在这里,而这里,也是当年滨江省警务厅对赵一曼进行严刑拷问和人格侮辱的受刑地。这里的陈设利用多种形式再现了历史,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罪恶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大家将每一位革命先烈的事迹都仔细阅读了一遍,惊叹地发现许多领导革命的英烈牺牲时都是二三十岁的年纪,尤其看到用血肉之躯炸碉堡的董存瑞牺牲时年仅19岁,与大一的他们同龄,同学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同样是青春正当时,先辈们却在战火纷飞中保家卫国。从一个腐朽老化的旧中国到富强民主的新中国,不敢想象,这背后牺牲了多少战士的生命。
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艰苦卓绝的东北抗战,从一开始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到东北抗日联军一步步夺回失去的阵地,多少革命将士牺牲在这里。正是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如今的中国。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在展馆中透过文字陈设了解了英雄事迹后,东北抗联东林小队前往哈尔滨烈士陵园祭拜英灵。
走进陵园,两旁是葱郁高大的松树,道路尽头是朱瑞将军墓,还有汪雅臣将军、陈翰章将军、张天涛同志、王凤江同志、薛剑强同志等众多烈士埋骨于此。在每一位英烈墓前,同学们都站立良久并深深鞠躬。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战场上惊天动地的厮杀声已成为历史的回响,烈士英灵在白山黑水间留给后辈们无尽的精神财富。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必将永远激励华夏儿女为祖国的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哈尔滨作为中共满洲省委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活动的核心区域,由此出发,东北抗联东林小队将踏上寻根之旅,追随先辈脚步,深入挖掘抗联精神内涵,了解背后故事,扛起抗联精神的大旗,将前辈们的伟大精神传承下去。
图为东北抗联东林小队在
哈尔滨烈士陵园内鞠躬祭奠先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卓 供图
▼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往期精彩回顾
来源:中青校园
文字:陈欣瑶
校正:闫铭
编辑:魏静仪 牟采梅
责编:蒙萸伊 魏静仪审核:朱津玮 陈嘉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