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三下乡” | 守护绿水青山,传承绿色基因精神
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体悟“富尔农艺新科技,强省富国好农家”的兴农方法,弘扬“团结拼搏、自我激励、发挥优势、争创一流”的东林精神。2023年7月18日,东北林业大学赴吉林松原“奥览山河”社会实践团队在吉林松原开展“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学习实践活动。7月18日,“松原共青团”发布了东北林业大学“奥览山河”社会实践团队的相关报道。全文如下。
今年暑期,为响应“三下乡”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加速绿色发展,东北林业大学奥林学院派出“奥览山河”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7日在松原开展“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学习实践活动活动。
探寻科技兴农道路,赓续绿色中国精神;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成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握时代新机遇,将小我融入大我,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绿色理念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晚霞沿栈道步行察看水体状况和动植物生存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查干湖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坚持走下去。
五年后的7月17日,迎着夏日暖阳东北林业大学的实践队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查干湖生态水岸,重走查干湖红色路线,他们先后参观渔猎文化博物馆、引松纪念碑、捺钵广场等,感受“红色路线”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查干湖畔,水天一色,烟波浩渺,沙鸥翔集,带给实践团成员视野的开阔、身心的愉悦与身处神州大地的自豪。实践队员们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与人民幸福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队员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和绿色政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实践中体悟了书本中的理论真知,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坚持绿色生产,守护绿水青山
7月18日早上,实践队员来到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16号大平台,参观亚洲陆上第一大采油平台,该平台共有油水井72口,是吉林油田推进“大平台集约化建产”和新能源融合发展,打造零碳示范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一张闪光名片。在这里,实践队员们领悟到了科技带给生态和生产的益处,各种世界领先的技术运用在生产中,大大降低了碳排放,守护住了绿水青山。同时,实践队员作为东北林业大学的学生,也结合自身学习的专业对未来的生态生产协调发展提出了大胆的设想。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稻田里绿波荡漾,鱼游蟹嬉,实践队员们来到了第三站——松原市前郭县查干湖镇的双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双向同学们介绍了生态农业——稻田蟹模式,并带领实践队员在稻田里实地参观。随后,刘双向实践队员介绍了他们的大数据农业平台——吉农云和他们的农田天气预报系统。实践队员们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好处,稻田蟹模式真正对做到了无农残绿色高产。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刘双一样的青年人,将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中国才不会在粮食上被卡脖子。
传承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7月18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最后一站松原市鼎润文化创意产业园,参观非遗展览中心、聆听研学导师的讲解,一边观赏着精美的非遗手工艺品,一边感慨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松原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皮画给实践队员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聪明的松原人民用鱼皮处理后做成各种各样精美的画。同时鼎润文化还教给贫困户一些鱼皮画和鱼皮制品的制作过程和手法,并发放相关原材料进行加工,有效地支持了脱贫攻坚行动,探索出一条独具松原特色的扶贫道路。实践队员在参观非遗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实践出真知,青春正当时。在为期两天的松原市“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奥览山河”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实地感悟、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刻感受到了松原的蓬勃朝气。在波光粼粼的查干湖,实践队员参观了渔猎博物馆和民族文化的展馆,聆听了查干湖几十年的变化,深刻体悟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新型的技术带给队员们启发性的思考。在双子农场,队员们看到一望无际的稻田和可爱的鳌蟹,看到了现代化智慧农业的成果,更加坚定要努力学习专业课程坚持创新创业的决心。来到鼎润文化产业园,生动的鱼皮画和满蒙文化使实践队员对松原这片土地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社会实践活动松原行结束后,“奥览山河”社会实践团队队长刘冠巡表示,一次吉林行,我们不仅对松原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更激发了我们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体成员要努力学习,笃行不怠,用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文稿: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编辑:孟鑫越责编:张帅 白穆冉 李晓欣审核:付书朋 张杰 卿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