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三下乡” | 他们沿着总书记足迹,感悟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暑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东林青年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东林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基层,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充分展示青年学生社会实践风采,不断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引导青年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东林团委”微信平台将持续推出我校2023年暑期“三下乡”团队实践特辑,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实践作为18个团队社会实践主题之一,由机电工程学院团委牵头,共16支队伍、86人次报名参加。东林学子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切实感悟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意蕴,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展现新时代东林学子的青年担当。
绿色足迹“林”距离团队
指导老师
吴明泽
团队成员
庞丽妍 工业21-02
唐纯东 机电21-04
冯 楠 工业21-02
李昱辰 工业21-03
王佳莹 工设20-01
王玉佳 化学工程22-02
李晓雪 自动化20-02
田芷瑞 电气20-02
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伊春市,在考察时关心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情况。7月24日,绿色足迹“林”距离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进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了以“生态文明视域下林区经济绿色转型”为主要调研内容的林区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拜访了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刘经理。刘经理讲到,7年多来,溪水国家森林公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从林木经济转向发展绿色林下经济,变“采山”为“种山”,食用菌、野生蓝莓、刺五加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了以森林生态旅游、森林食品、林都北药等产业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特别是今年新建生态停车场、野奢帐篷营地、星空泡泡屋营地、动物乐园、高端酒店帐篷营地,打造成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景区今年接待旅客数量照去年同期翻了一倍,森林资源已经成为溪水森林公园最大物质财富、最大发展优势、最亮丽区域名片。
团队成员走进红色抗联遗址“老钱柜”,参观两侧壁雕,感受东北抗联同日伪军游击斗争中铸就的东北抗联精神,并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革命精神,升华爱国情怀。
团队成员沿着长长的木栈道走进小兴安岭天然乔木园,大片原始森林映入眼帘,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繁盛的草本及藤本植物,在这里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也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伊春森林生态的精神面貌以及人们在新生态发展道路下“林区不伐木,林下找出路”的新生态理念。
为了进一步了解林区经济绿色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游客的森林防护意识,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针对工作人员和游客发放了调查问卷和森林保护宣传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公园在绿色转型发展中牢记嘱托,为筑牢北疆生态屏障砥砺前行,实践团队成员在一片绿岭青山中深刻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精神,见证了“林区三问”的新答卷。
东林夏乡之队
指导老师
翁赫章
团队成员
贺 灿 森工22-01
李 超 工业22-03
屈昊凯 工业22-02
张英博 森工21-03
张 博 森工21-03
马德原 高分子21-02
2023年7月21日,东林夏乡之队前往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开展了以“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切身体会南水北调工程之浩大,淅川人民移民精神之伟大。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市淅川县的陶岔渠首枢纽考察时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南水北调是改善国家资源配置的重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不仅关系民生,也是一项利国利民、影响深远的工程。时隔两年,东林夏乡之队成员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亲眼见到群众口中的“民心工程”“命脉工程”。
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为了保护水源,淅川县政府严格提高对水质的标准,关停取缔环保不达标企业350家,否决大型建设项目40多个,每年的财政收入严重下滑。即使是这样,淅川县仍然坚持水资源治理工作,有效解决污水排放问题,最终丹江口水库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完全符合调水需求。除了下定决心改善水质,淅川人民更是拿出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支持南水北调工程。面对国家水利发展需要,淅川县先后动迁近40万人,淅川百姓不讲条件、没有怨言、不出难题,圆满完成搬迁任务,这些精神给了团队成员极大的鼓舞。
最后一站,团队成员走进汤山湿地公园。依托于丹江水库的优质水源,这里从一片荒山变成现在的生态旅游景点。团队成员表示: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淅川县的人们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有了现在的绿水青山。
饮一口丹江水,思一下源水情。当一口口丹江水沿着咽喉滑过,除了甘甜润泽的味道外,更多的是沉甸甸的感恩之情。东林夏乡之队队长贺灿表示,提到南水北调工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但伟大工程背后普通群众的辛苦付出与牺牲却鲜为人知,希望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淅川县百姓的伟大奉献精神。
东林星星之火团队
指导教师
翁赫章
团队成员
李紫如 森工22-02
蔡昕贺 森工22-02
马文琪 森工22-02
倪雅琪 森工22-02
黄馨玉 森工22-02
关楚颖 森工22-02
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20年7月23日赴吉林省长春市考察调研。2023年7月12日至14日,东林星星之火社会实践团队追寻总书记足迹,赴吉林省长春市的规划展览馆、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科技馆、花园社区文明实践基地等场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伟力、文化成果和科技的魅力,弘扬东林精神,展现新时代东林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2023年7月12日,团队成员来到吉林省博物院,她们观看丰富的历史照片,了解反帝反封的风起云涌,深切缅怀抗联战士慷慨赴国、英勇顽强的丰功伟绩。同时,她们也深刻领略到革命的艰辛、胜利的来之不易与当代和平的重要意义。
在城市馆中,一系列巨型版画和沙盘规划图,展望了2050年规划;一面巨大的展示墙,表明了长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完成东北地区百年恢宏梦想和愿景规划的发展道路上,长春市发挥着重要作用。三位来自东北地区的团队成员也在心中筑起了自己的时代梦想。
在吉林省科技馆,团队成员站在一处模拟机前体验信息收集与分类,高科技设备、复杂的程序语言,还有利用现代科技破解的考古发现,与同学们的身影一同出现在投影屏幕中。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归类、数据释放等步骤通过按钮操控快速进行,展现了信息处理的自动化进步。
团队成员在社区进行
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
2023年7月14日,小队成员黄馨玉在青河社区进行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她为社区群众介绍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基本内容,宣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内涵要义,带领群众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主题。她还为群众讲述了东林故事,弘扬东林精神,充分展现了东林学子风采。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更加坚定了为家乡、为祖国发展而奋斗的信念。
“寻红迹,扎绿根”团队
指导老师
潘阔
团队成员
李晓雪 自动化20-02
田芷瑞 电气20-02
张慧斌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研究生
7月23日、24日,机电工程学院“寻红迹,扎绿根”林区调研小分队成员们走进松林林场、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带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黑龙江省伊春市考察调研时提出的“林区三问”,踏上了寻找答卷之旅。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带着这个问题,团队成员走进松林林场,拜访了党支部李勇书记,他谈道:伊春目前的产业链正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从林木经济转向发展绿色林下经济,刺五加、红松果林、黑木耳、蓝莓、湖羊等特色产业兴起,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碳汇交易等多种经济蓬勃发展。访谈过后,李书记还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茶叶制作车间,为成员们讲解了茶叶生产流程。
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团队成员在李书记的带领下来到林场劳模职工李爷爷的家里继续寻找第二个问题的答案。30余年工龄、年近80的李爷爷在被问及生活条件时眼里泛着泪花:“当时我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感谢党的正确领导,让我的工作从伐木头转变为种木耳,解决了当时的温饱问题,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成员们带着最后这个问题走进小兴安岭天然乔木园,细心的成员们发现脚边一片片看似“一模一样”的绿草,却是经由人工撒播种子种出的林下草药,重走总书记足迹的成员们切实体验了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的伊春生态新道路,感受到了“林区不伐木,林下找出路”的新生态理念。
经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们了解到伊春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之大、经济转型之成功与国家及当地政府的正确决策密不可分,此次调研之后,团队成员们将在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方面不断完善举措方案,为继续书写“林区三问”新答卷贡献一份东林青年的力量!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文稿: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团委校对:王家骏编辑:袁雪 吴明泽 李昱辰责编:白穆冉 李晓欣审核:付书朋 张杰 卿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