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景“三下乡” | 弘扬革命精神,汇聚复兴伟力,东林学子重走红色之旅

青年媒体中心 东林团委 2023-09-28

2023年暑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东林青年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东林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基层,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充分展示青年学生社会实践风采,不断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引导青年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东林团委”微信平台将持续推出我校2023年暑期“三下乡”团队实践特辑,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作为18个团队社会实践主题之一,“重走红色之旅,传续革命精神”主题实践文法学院团委牵头负责,东林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追忆红色文化,践行红色精神寻访革命老区进行实地考察、打造红色课堂、追寻先辈足迹,让红色基因赓续相传、永不褪色。

 风华正茂 

红梦引航队

指导老师

王圣妍

团队成员

阚日含 外语22-01

林晓菲 外语22-01

朴桢荣 外语22-02

7月21日至25日,由文法学院牵头的风华正茂,红梦引航队开展了以“重走红色之旅,传续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赵一曼烈士纪念雕像

团队选取“追寻先辈足迹、传承革命薪火”的实践形式,重走闪耀光辉的红色路线,见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铸的伟大红色版图。深度挖掘背后的红色故事,传承红色革命文化、革命精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东北抗联博物馆

活动伊始,团队探访了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革命领袖视察哈尔滨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旧址。展厅内,团队成员学习并记录了关于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这些跨越时空而历久弥新的精神让成员们深受感触。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入口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展厅内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出口

在平房区,团队探访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陈列馆。馆内清楚地记录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细菌战、人体实验等惨绝人寰的战争罪行,陈列着的无数罪证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伤疤。团队成员实践学习后对牺牲者们的遭遇感到无比心痛,也立志要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队员深入社区进行宣讲
队员采访平房区冰球馆馆长哈尔滨党史纪念馆队员在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生平事迹展馆中进行留言哈尔滨规划展览馆

团队在道里与道外区的哈尔滨党史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旧址进行走访调查,了解革命旧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水之山,必有其源。”重温历史,成员们更加深刻了解党的历史与初心,从中汲取磅礴伟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毅前行。

      薪火相传

社会实践小分队

指导老师

逯志刚

团队成员

杨虎雄 包装 20-01杨正阳 包装 20-01苏嘉成 包装 20-01侯文超 包装 20-01庞   栋 包装 20-02胡芸川 包装 20-01崔旭峰 包装 20-01

任   珂 包装 20-01

7月26日,由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牵头的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团队成员探访了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烈士陵园、安重根义士纪念馆、靖宇公园等红色革命旧址,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使广大同学深切感悟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磅礴力量。

实践团队首先探访了哈尔滨烈士陵园——中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园内共存放和安葬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牺牲的烈士共计228位。实践期间,团队成员们认真学习了解了每一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深刻地体会到了先辈们至死不渝、无私奉献和视死如归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团队成员实践学习烈士碑林,一名同学为团队成员诵读纪念碑后的故事,其他同学用心聆听,深刻感悟。胸中有志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团队成员实践学习烈士碑林
仰慕抗联英魂,重温入党誓词成员们瞻仰英名录

实践队伍去往东北烈士纪念馆,在实践学习期间,同学们被杨靖宇、赵一曼等民族英雄的高尚气节深深地打动。看到赵一曼烈士被关押刑讯的牢房,成员们不禁被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贞不渝深深震撼。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节深入每个人的内心,爱国主义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成员们在入口合影

实践团队去往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安重根义士在哈尔滨成功刺杀侵略朝鲜元凶、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不幸被捕并被日本关东军残忍杀害,英勇就义。2014年1月19日,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在中国哈尔滨开馆,实践学习期间,实践队伍了解了安重根义士的一生,领悟了为国为民的英雄精神。

团队成员探访安重根义士纪念馆

实践队伍探访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看到了这位在和平年代为祖国奉献一生的伟大人物。为了替国家分忧,给中华民族争气,王进喜在石油会战中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发出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王进喜同志的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以及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实践队员。队长杨虎雄激动地表示:“王进喜是甘肃人,我也是甘肃人,恰巧我也来到东北求学,铁人精神在感召着我,我要坚定不移地追寻先辈们的脚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团队成员探访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红旅薪火

  英才队

指导老师

王圣妍

团队成员

李   阳 英语 22-04张羲人 俄语 22-01王鑫宇 英语 22-03朱业成 英语 22-04于靖童 英语 22-04

阿里努尔·卡米力 英语 22-04

7月22日,红旅薪火英才队成员们披着光辉的晨光正式开启了西柏坡之行。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后,团队成员们成功抵达了目的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革命圣地西柏坡”的纪念碑,碑身高18.93米,高耸入云,展现出毛主席的非凡魄力和领袖风范。拾级而上,花团锦簇的“赶考”二字,象征着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西柏坡工作、生活的那一段云诡波谲、惊心动魄的历史。

革命圣地西柏坡的纪念碑前的“赶考”二字

任何一种基于人类命运与家国荣辱的伟大梦想与情怀,它当是被打捞、被擦拭的珠玉,它当是被供养、被珍藏的宝石,它亦是被瞻仰、被怀念的碑文。

红旅薪火英才队成员实践学习西柏坡纪念馆

跟随摆渡车来到西柏坡纪念馆的门前,一批批党员在门前宣誓献花,队员们的心情也随之激昂澎湃。西柏坡纪念馆共十一间展厅,每个展品都承载着一段动人的故事,在解说员慷慨激昂的介绍下,队员们仿佛在与革命先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回溯到1948年5月那个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移进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自此,西柏坡这个平山县百十来户的普通小山村,成为了中共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队长李阳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此外,西柏坡还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基础。

成员阅读中国土地法大纲

队员们步入了中共中央旧址。这里占地面积16640平方米,一间间农家小院,记载着革命先辈工作、生活的足迹。步入毛泽东故居,这里陈列着毛主席年轻时的日常用品、各类书籍和手稿,令人们于历史回眸中,感受时间的道道辙痕。在旧址面前,队员们暂时脱离向固定方向奔波的单行道,将注意力投向过去,回望来时路,以前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亦收获了全新的启示与感动。

走出西柏坡景区,不禁再次回头仰望那高耸的纪念碑,这些珍贵的革命记忆遗产,定将化作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告诫人们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化作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将中华儿女凝结在一起,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化作前进动力,为当代新青年开拓新的征程提供不竭力量。携此初心,不断出发,愿如星子破晦雾,我辈青年定将不负光阴往来,守得月明云开,为更多时日创生旖旎荣光!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图文: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心 

          文法学院团委

校对:刘京京

编辑:宋美龄 姜淇霁月 耿莉媛

责编:白穆冉 李晓欣

审核:付书朋 张杰 卿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