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景“三下乡”丨小水滴公益课堂在黑龙江、云南、江西、福建四省开课啦!

青年媒体中心 东林团委 2023-09-28

2023年暑期,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东林青年用实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东林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基层,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充分展示青年学生社会实践风采,不断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引导青年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东林团委”微信平台将持续推出我校2023年暑期“三下乡”团队实践特辑,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风采吧!作为18个团队社会实践主题之一,“凝聚青春奋进力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主题实践由生命科学学院团委牵头负责,共8团队、84报名参加,他们积极响应教育部相关政策号召,发挥学科优势、创新实践形式,助力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贯彻落实团中央“七彩假期”、“圆梦工程”、“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等各大专项实践活动,聚力绘就乡村教育振兴新图景!


“彩云筑梦行”

小水滴公益实践团

指导老师

张国权

团队成员

罗锦霞 生物科学类22-04

刘胜男 生物科学类22-04

李  婷 生物科学类22-04

瞿冉妤 生技21-01

陈南奇 生命21-01

苏  健 物理22-02

罗  毅 信科22-02

杨啟铃 生科21-02

陈治国 食品22-01

王  婷 法学22-01

李  禹 经统21-02

为传承弘扬家乡特色文化,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7月,东北林业大学“彩云筑梦行”小水滴公益实践团勇担使命,前往彩云之南——云南省祥云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始终坚信教育不是让我们脱离贫困的家乡,而是让家乡脱离贫困。通过支教的形式,团队希望将公益课堂带给未成年留守儿童,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通过对云南省祥云县的调研,实践团了解到祥云县小学教育的现状,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现状,策划安排课程,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基于上课同学年龄偏小,容易成为受骗对象的考量,实践团策划设计了安全教育课。通过情景演绎、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实践团将防骗知识融入课堂,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识别日常生活中的诈骗、拐卖情景,切实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风险。

(实践团成员情景演绎拐卖情节)

云南地区山河相间,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各地口音更是丰富多样,普通话的推广普及程度有待提高。基于这一现状,实践团特地设计了推广普通话这一课程。实践团成员通过与同学们一起正确拼读汉字,使同学们体会了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感受普通话的交流与便捷,从而实现普通话的推广。

(实践团成员正在教学普通话课程)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人文风物各具特色。实践团为同学们精心设计了“花灯制作”“欢唱山歌”“民舞跃动”等多次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课堂。通过做手工、唱山歌、跳民舞等轻松活泼的形式,同学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切实放松心情,体悟民族文化内涵,树立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推动地域特色文化的保护者、弘扬者。

(实践团成员正在教学民族特色课程)

青年人应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实践团通过开展多次的素质拓展课以及趣味运动会,以“滚雪球”“两人三足”“一圈到底”等趣味游戏,使同学们在游戏之中学会团队合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与他人和谐共处。

(同学们进行“一圈到底”趣味游戏)

在短暂的暑假中,“彩云筑梦行”小水滴公益实践团与小朋友们共同与进步,得到了宝贵的收获与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作为青年一代,理应无惧风浪,肩担大任!


“青春兴泰来”

小水滴公益实践团

指导教师

李晨

团队成员 

闫双双 生科21-02王宇彤 生科21-01武建中 生科21-01郭阜昌 生科21-01于  洋 生科21-01侯雅雪 生技21-01杨金薇 生技21-02刘冰茜 生物科学类22-01隋京宏 生物科学类22-01叶  珊 生物科学类22-01兰恭昊 生物科学类22-01魏传杰 生物科学类22-03宋起丹 生物科学类22-03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春兴泰来”小水滴公益实践团于7月27日至30日前往泰来县实验小学和大庆铁人纪念馆开展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与泰来县实验小学同学合影留念)

在本次小水滴公益课堂的安全教育课程上,团队结合黑龙江省实际,聚焦暴雨、泥石流、台风、溺水、交通事故、校园安全等多方面,通过有奖小问答的抢答形式让大家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这些常见安全问题的正确处理方式。之后团队成员结合学院特色、专业特色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科普教育——“吃在口中的安全”,借助视频资料生动地讲解了如何去算食品保质期;最后他们共同演示人工饮料的形成过程,通过这个小科普实验让大家直观地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性之大,课程结束后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喝碳酸饮料啦!”

(小朋友们正在积极举手抢答)

(实践团成员正在共同演示人工饮料的调配过程)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这个暑假里精彩纷呈的小水滴公益课堂不仅仅让小朋友们收获颇丰,也让团队13名小老师们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与充实,在结课仪式上,小朋友们纷纷向各位老师致谢告别,约定好明年再见。团队成员叶珊表示:“希望小朋友们不仅能亲身体验到我们带来的这7节有趣的小水滴公益课堂的课程,也能通过我们的课程激发小朋友们对于科学的探索的热情!”

(小朋友们正在认真听讲)

东北林业大学赴江西省景德镇市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

指导教师

李晨

团队成员 

王子晗  生科22-05

李芳郁  生科22-05

王泽栋  生科22-02

李嘉鹏  食品22-01

刘嘉怡  食品22-01

赵佳怡  生科22-05

王鋆心  生科22-04

刘  煜  食品22-01

王向磊  食品22-01

龚子辰  生科22-02

宋子恒  生科22-05

李季鹏  生科22-02

7月16日至7月21日,按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的要求,东北林业大学赴江西省景德镇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大学生们前往景德镇市社区、乡镇、幼儿园和敬老院,开展普通话宣传和交流活动,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在景德镇市昌江区荷塘乡养老院,团队成员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清理垃圾,随后关注到老人们对普通话的认识和使用情况,同学们发现老人们喜欢使用平板电脑观看中华戏曲文化视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还是以江西本地方言为主,但是非常愿意跟大学生们一起学习普通话的发音。同学们也向老人们请教一些日常生活用语的江西方言发音,大家表现出的关爱之举让老人们感到无比温暖,老人们也向同学们传授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经验。

(团队成员正在给小朋友们讲授

小水滴公益课堂经典课程)

在景德镇市昌江区鲇鱼山镇鱼山中心幼儿园,东林学子们通过扑克牌魔术表演快速拉进了和小朋友们的距离,大家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东北林业大学小水滴公益课堂的经典科普课程《初识酸碱性》,成员们通过课程讲解和带领小朋友们动手实验操作的同时,不断纠正个别小朋友普通话不标准的发音,让小朋友们认识到流利普通话的重要性。

(团队成员在走访调研)东林学子们针对景德镇市当地不同类型人群,详细做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调查问卷,共走访调查20,入户调查12。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与居民们一起学习普通话发音和常用词汇,指导如何正确运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鼓励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普通话,创造更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团队在参加志愿活动培训)

此外,东林学子们还参与了景德镇市图书馆承办的书香新时代“典”亮新征程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系列推广普通话交流会。在荷塘红色记忆馆,学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荷塘精神,领悟荷塘事迹。

东北林业大学赴江西省景德镇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的普通话推广活动展现了大学生积极向上、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传达出年轻一代对普通话推广的责任和担当。同时东林学子们在此次活动中也表示受益良多,他们在与景德镇市民的交流中,提高了普通话运用的能力,增强了自身的语言自信,更加意识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




黑龙江省县(区)域大中小学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调研团

指导老师

李铁英

贾春欣

刘玉莹

团队成员马  鑫 思政21-01余萍萍 马理论21-01杨艳飞 马理论22-03王  月 马理论22-01石国琦 马理论22-01杨  平 马理论22-01

杨欢茹 马理论22-01

为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落实6月28日东北林业大学泰来县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专题推进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学校与泰来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1135”模式落地见效,7月6日至7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团队10师生赴泰来县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

团队成员在两天内考察了泰来县的宣教场馆,观摩了泰来县中小学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讲授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与泰来县领导、教育局负责同志和中小学校长以及思政课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团队成员与泰来县副县长和教育局副局长合影留念)

在泰来县泰湖国家湿地公园,团队成员详细了解公园建设的历史、功能作用、组成结构、栖息的物种以及东北林业大学相关专家为公园生态平衡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在江桥抗战纪念馆,团队成员深切缅怀英烈,认真体会感悟江桥抗战精神,学习聆听以马占山为首的军民保护祖国河山、维护民族尊严、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众志成城、抵御外敌的宏伟史诗。东北林业大学师生团队与泰来县相关负责人就如何利用湿地公园和纪念馆的历史资源、环境资源、人物资源,开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创新点,共同谋划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相关事宜探讨研究。

(江桥抗战纪念馆工作人员

为团队成员进行讲解)

在泰来县第一中学,团队成员与泰来县政府副县长袁旭,教育局局长丁帅、副局长贾更山、泰来县部分中小学道法课的教研员和教师代表,共同观摩了来自泰来县中小学的三位教师代表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呵护自然环境 创造美好未来》《地球——我们美丽的家园》为题的生态文明教育课。团队指导老师李铁英从思政课的学理性、专业性、教育性和启发性等角度对三位教师的讲授进行了点评,她表示,三位教师的讲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启发式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获得感,增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泰来县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做到了小学阶段启发意识、初中阶段培育观念、高中阶段引领思想,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成员与泰来县领导在听教师代表讲课)

在座谈会上,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各学段思政课建设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特别是各学段生态文明教育的施行情况,泰来县各学段的教研员及教师代表针对教学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以及总结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介绍和交流。通过座谈交流,双方找到了下一阶段共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以及工作方向。

(团队成员与泰来县领导和教师代表进行交流座谈)

通过此次现场交流沟通和调研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团队对泰来县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情况、做法、经验和不足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今后泰来县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为深入推进学校与泰来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详细、真实、符合工作实际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北林业大学赴福建省福州市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

指导老师

李晨

团队成员

郑晗琦 生物科学类22-05

游文华 生物科学类22-02

张梦锦 生物科学类22-03

吕双羽 生物科学类22-05

张婉清 生物科学类22-05

余国富 生物科学类22-05

武文令慧 生物科学类22-05

庄  琦 地信22-02

方聿洺 园林22-01

朱安琪 林学21-01

刘家兴 化学22-01

东北林业大学赴福建省福州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在洑口乡走村入户,充分调查当地普通话推广情况,组织大学生讲师为当地留守儿童带去学校经典科普课程——小水滴公益课堂系列课程,凝聚青春奋进力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实践团队在洑口乡人民政府前合影)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因地处偏僻,洑口乡与外界的交流闭塞,许多教育的创新形式难以传播到当地。为了培养乡村儿童的人文情怀、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团队决定将课程的内容由单一的知识拓展转变为人文情怀与趣味知识结合的科学教育。小水滴公益课堂系列科普课程,其趣味与科学结合的方式得到了孩子与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团队在洑口乡公益图书进行教学活动)

(团队成员在给洑口乡的孩子们上小水滴公益课堂课程)

团队根据洑口乡的真实情况,制定了“洑口乡推普先锋队”计划。普通话的推广以儿童为主,通过利用网上新媒体平台,激发儿童对普通话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技巧,再通过儿童这条亲情纽带,将普通话传播到每家每户中,让老人们对普通话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7月25日,团队给乡民们带来了“共抒神州音,共扬华夏情”主题讲座。讲座介绍了普通话的来源、发展过程以及意义,同时,团队还向孩子们介绍了大学生活,激起了他们对大学的向往。讲座之后,许多村民向团队提问关于普通话的问题,对普通话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

(团队正在给“洑口乡推普先锋队”讲解普通话)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



文稿: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团委

校对:刘京京

编辑:李晨 闫双双 宋金婷

责编:白穆冉 李晓欣

审核:付书朋 张杰 卿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