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记 | 王澜洋:“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王老师,我要零花钱’”
编者按
2022年9月,东北林业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27名成员先后奔赴贵州黔东南、新疆阿克苏、甘肃定西、黑龙江嘉荫等四省五地九校开展支教服务。他们始终牢记加入研支团的初心,始终牢记“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的青春誓言,第一时间投身教学一线,竭尽全力转变角色、了解学生、适应节奏,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东林研支团的奉献与担当。今天,让我们走近榕江分队王澜洋,感受她在“黔”行路上的收获与成长,倾听她以点点星光点燃希望梦想的动人故事。
王澜洋,东北林业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榕江分队成员,服务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寨蒿镇太平小学,担任三年级1班班主任,讲授三年级《英语》《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体育》等课程。
心有所向 矢志“黔”行
2022年7月21日,从黑龙江到榕江,一场跨越3000多公里的特殊“毕业旅行”就此拉开序幕。坐在前往榕江的动车上,窗外的风景让我对即将抵达的目的地心向往之。初至榕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热:这里的天气很湿热,这里的人们很热情,这里的气氛很热闹!
太平小学是位于榕江县寨蒿镇扒王村的一所村级完小,坐落于山腰,学校被一段长长的楼梯分隔为两部分,楼梯之下为篮球场、宿舍楼与食堂,楼梯之上为教学楼。学校周边的风景很美,连绵的青山,广袤的梯田和即将收割的稻子……这就是我即将生活一年的地方,这一刻,我的支教生活正式开始了。
相遇 相识 相知
按照学校安排,我成为了三年级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以及其他科目的教学老师,一年级的科任教师。8月28日,新学期报到,踏入教室的那一刻,我见到了我们班级的34个孩子,他们望向我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却又带着一丝陌生。
英语是三年级孩子们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开学之初我非常担心万一教不好,会影响孩子们以后的学习。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以后,我与孩子们彼此适应,课堂氛围越来越好,孩子们也熟悉了我的教学方式,甚至还学会了抢答,班级的英语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作为班主任,授课之余做的最多的就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我们班级有一半的孩子都是住宿生,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每周一当他们从家里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他们的“移动小金库”,因为他们会把一周的生活费交给我保管,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王老师,我要零花钱”。除此之外,我还要为他们的身体着想,叮嘱他们及时增减衣物,生病了要盯着他们吃药……这样的工作虽然琐碎,但是却充满了幸福感。
渐渐熟悉之后,我发现他们并不像初见面时那么听话,课上的走神溜号、课下的嬉戏打闹,偶尔还会因为彼此间的磕磕碰碰来我这儿掉几滴“金豆豆”。活泼可爱的他们每天都会给我出几道难题,不过时间久了,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我也摸索出一套专治他们的办法。每当下课,我的身后永远都跟着一条长长的“小尾巴”,他们会追在我身后不停地提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会因为一颗糖给我打电话“告状”,会调皮地叫我“王姐”,会在见到我时冲上来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真是甜蜜的“负担”!
孩子们表达喜欢的方式很简单,就是不停地塞给我各种各样的小零食和小手工,每当我想拒绝这份好意时,他们总会霸道地说:“不行,你不吃也得吃!”偶尔还会趁我不注意,直接将东西送到我的办公室。教师节那天,孩子们更是提前为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小惊喜:手工叠的小心心、充满爱意的小纸条……每当看到他们时,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我不止一次庆幸当初选择了支教,因为遇见你们,让我原本平淡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人间有朝暮 山海终相逢
到寨蒿后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善良淳朴的,学校老师们的关怀成为了我们快速融入乡村生活的催化剂。学校老师、当地的乡亲们总是热情地招待我们,周末时老师们会叫我们去家里吃饭,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校长也会时不时地接我们到家里做一顿大餐。食堂阿姨打饭的时候也会问我们一句吃不吃得惯。一声声问候、一句句关怀,让远离家乡的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爱,也让太平小学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很幸运,能和这么优秀的小伙伴儿们相聚在太平小学,工作中我们是同事,时常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生活中我们是家人,所有的情绪都可以共同分享,我们一起闹、一起笑、一起玩,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一起走过了许多地方,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成为彼此支教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很幸运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也很幸运能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愿我的小朋友们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永远热忱、善良、勇敢、赤诚,与这世界所有的美好不期而遇!
▼更多精彩请关注“东林团委”其他平台
(左右滑动查看)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