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沙因: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帮助的经济性和戏剧性
编者按
要想在人际交往的世界里立足并融入其中,我们需要遵从人际交往的经济法则。人际交往中的经济价值由一个基本的文化准则来决定,即“礼尚往来”。而爱、关注、对他人的认可、接纳、赞赏和帮助则是体现这种价值交换的社交货币。但这个“社交货币”如果不能应对得当,则会失去平衡,因此我们要特别用心地对待它。
正文字数丨3804字
预计阅读丨 6 分钟
我们在儿童时期就了解了两个最基本的文化准则。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准则是,任意两个人之间的沟通都应是公平对等、互惠互利的,至少要看起来如此。我们必须遵从人际交往的经济法则,才能在人际交往的世界里立足并融入其中。
例如,孩子在收到他人的东西或礼物时,必须表达“谢谢您”——这就是符合准则的最简单的情境。在这里,表达感谢就是沟通中的回馈动作,既闭合了这个沟通过程,又保持了其公平性和对等性。
第二个基本的文化准则是“礼尚往来”——人与人之间所有关系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我们儿童时期学会的角色扮演上,角色扮演已经演变为我们的自动反应,但我们常常对此毫无觉察。在特定的情境中,我们需要适当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角色恰到好处地符合情境的需要。
人际互动中的经济价值就是由第二个基本的文化准则决定的,即我们要依照特定情境的需要决定在当时扮演什么角色,并带来相应的价值。
当我提高嗓音、故作姿态时,就是在暗示你我有要事想谈,于是构建了一个我是讲者而你是听者的场景。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就是一种投资行为,这种行为可构建我们的社交资本,使我们以后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
INSPIRE
THE BEST
01
社交经济:维护社交秩序
假使在所有的文化中,人们都是用公平对等和礼尚往来这两项准则来衡量关系中的各方带给他人的价值,那么体现这种价值交换的社交货币是什么呢?是爱,是关注,是对他人的认可、接纳、赞赏和帮助。
从广义上来说,帮助实际上是在社会成员中流通的最重要的货币之一——人们把提供帮助当作表达爱与关心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们往往将日常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因此总会意识不到他人在提供帮助,就更谈不上去认可这种帮助了。只有在我们默认应该有的帮助缺位时,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又往往会对“责任人”产生负面情绪。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当他人求助时,我们要么是心甘情愿地提供帮助,要么是找出恰当的拒绝理由。同样地,如果一个人主动提供帮助,对方要么欣然接受,要么给出婉拒的理由。求助需要立即得到响应,帮助则值得真诚致谢。
当我们给某人贴上“帮不上忙”的标签时,显然是在对其进行负面评价,这会影响其在社会群体中关乎个人可靠性的信誉。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毫无疑问地表明了社会交往是一种经济现象。
让我们来研究一下日常用语中的“经济性”。例如,投入精力、付出情感、还人情、给予赞扬、自己埋单等涉及“付出”。
同时,我们的日常用语里有一部分和“卖”这个概念相关,比如自贬身价、兜售观点、被出卖,以及略带讽刺地说出:“他今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毋庸置疑,买和卖总是相伴而生的。
你会愿意为一个美好的愿望而有所投入,却不会为不靠谱的想法埋单。
你会要求得到应得的报酬,否则就会感到被克扣了。你期待他人的礼貌回应,而当你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时,会觉得上当受骗了。
即便交往中并未涉及金钱的往来,你也可以借力于他人来打听消息或者用其所长。关于社会交往的俗语比比皆是,像“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要生气,要报复”“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面对每天琐碎的人际交往,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贯穿其中的经济性,而且很多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
交往双方不断共同强化、互相认同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的本质。我们平常所说的优雅的举止或者礼仪,实际上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需要。
如果我们身处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不清楚表达感谢的规则时,往往会产生紧张感。同样,当我们的文化规则被破坏且对方不致歉时,我们就会感到羞辱或者被冒犯。
在人际交往中,当两个人对于情境的界定不同时,就会造成“鸡同鸭讲”,从而引发焦虑、紧张、愤怒、不适、尴尬、羞愧或者自责等情绪。这时无论做什么,其中一方甚至双方都会觉得现状对自己不公平。
INSPIRE
THE BEST
02
亲密关系和信任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建立各种亲密关系就是为了创造能够提升我们自尊感的情境,彰显更大的自我价值,同时得到他人的接纳和认可。
信任一个人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暴露”自己任何的想法、感受或者意愿,而对方都不会小看我们,不会让我们难堪或者打击我们表现出的自信。
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日常对话中这样的互动是如何进行的:
我讲话时,你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我身上,而是和另外一个人窃窃私语,或者恰好眼睛瞄向另一个对你感兴趣的人;你打哈欠,用“这个我已经知道了”来打断我,或者言语表现得很不耐烦——这些行为都会干扰人际关系的建立,会使我感到丢了面子,从而引发尴尬。如此一来,我就会认为你很粗鲁,不值得交往,日后也会尽量回避你。
倘若换成另一种方式,你全神贯注地聆听,并表示非常感兴趣,你就可以和我建立互信关系——当你日后想表达什么的时候,也可以期待我会全神贯注地聆听作为回报。
当想强化或者弱化一段关系时,我们就会基于已经学到的知识和过往的经验来和对方进行互动。
如果和某人在一起时总是感到不公平,我们就会为了避免不适感而远离他,并放弃这段关系。如果是因为工作或者其他的原因不得不与这样的人相处,我们就可以遵从文化中的另一些规则表现得彬彬有礼,敬而远之。
我们都早已谙熟如何向对方传递若即若离的信号,更知道如何给出希望拉近关系的暗示。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公平对等准则都掌控着我们对这段关系的感受,影响着我们想要交往的深度。
我们可以将人际交往的深度定义为敢于展示自己并获得他人对我们自身价值认可的程度。如此说来,信任意味着我们在关系中可以保有自尊。在与他人深度交往时,我们无法忍受他人利用、忽视或小看我们,或者以其他方式让我们感到自己不被认可。
追根溯源,信任关乎两个社会经济学元素。信任他人意味着:
在和另一个人交往的过程中,对方总是能够全面理解和接受我对自身的价值认定;
对方不会利用我,更不会利用我袒露的关于自身弱点的信息。
在任一特定关系中,关系的亲密程度反映的是双方在彼此袒露心扉的过程中逐渐确认的可以信任对方的程度。双方的试探过程会一直持续,直到关系中的一方或双方感到袒露更多可能会引发误会和排斥,那时,探索便会停留在那个程度上。
如果关系中的任意一方利用对方袒露的信息使其陷入尴尬的状态或者让自己获利,就会损害彼此的信任,让双方的沟通恢复到之前的表面化层面,严重时还会导致关系破裂。
例如,我曾经和某人有着非常深层次的私人交往,有一天我听到这个人用充满贬损的口吻向他人讲述我的事情,我从此再也无法和他维持多年经营起来的亲密关系。
INSPIRE
THE BEST
03
社交剧场
社交中的经济性,实际上反映了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剧场效应”。我之所以称之为“剧场”,是因为所谓的情境就如同由演员和观众各就各位共同创造出来的戏剧体验。
我们的童年生活塑造了我们对角色关系的理解,而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视为我们根据角色要求配以恰当的“表现”构成的一幕幕场景。
我们的“表现”既反映了我们对自身价值的判断,也反映了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根据需要在演员和观众的角色间随时切换的社交能力。我们的语言则在不经意间揭示了这种“表现”模式控制着我们的思维。
我们拥有的最初的也是最关键的角色关系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在这段关系中,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服从,如何自主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既满足权威的需要,又保持双方关系的平等性。
我们从童年早期便开始学习这些事情,而这种学习会贯穿我们的一生,因为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地位高于自己的人。当成年以后,我们既要学会与同级别的同事共处,也要学会领导下属,还要学会为人父母。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将上述两类角色描述为“遵从者”和“品德者”。
▲欧文·戈夫曼,美国社会学家、作家
作为孩童和下属时,我们要恪守对他人恰当的尊重;而作为家长和老板时,我们要做到举止得体,以赢得孩子和下属的敬重。下属不能打扰老板,但是老板可以随时找下属沟通,这一成规就是说明“遵从者”和“品德者”关系的最好例证。
老板讲话时,你作为下属就一定要表现得全神贯注,以示非常感兴趣,并要不时地通过点头这样的肢体语言表示理解。但如果换作你是老板,你的讲话就要带有权威感且清晰简洁,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敬重。
领导者职位越高,其行为就要越端庄,但其往往会受到更多规则的约束。例如,高层管理者在给员工演讲前,顺理成章地要用单独安排的盥洗间来调整状态。这个例子也佐证了社会地位本身具有社交价值的理念——价值越高时,此人的地位就会越“神圣”。
现如今,高层管理者常常被打造成具有超能力和非人类特质的人(刻板人设),大家都认为在员工日常使用的盥洗室里是不应该碰到“超人”的。
身居高位之人,不仅仅要着装正式,在公众场合如何行事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还要遵从很多规则。
社会对于孩子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包容性,而在很多情境中,当我们以成年人或者老板的角色行事时,则会面临诸多限制。因此,当意外发现某一大人物在一个非正式场合骂脏字、行为粗鄙甚至做出一些与其人设完全不相符的事情时,我们会惊诧不已。
在一个特定场景中,人们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他倾向于扮演哪种角色,尤其当彼此是互相依靠的关系时。了解自身是最重要的,对自身的固有偏好认知越明晰,对关系发展中的对等性和公平性的感知就会越强。
INSPIRE
THE BEST
04
结论和启示
为了维护社会的整体运行和社交秩序,人们已经将日常生活中的相互帮助视为理所应当。在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中,维护面子这一规则都是适用的,同时,“遵从者”与“品德者”规则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帮助。
要想成为一个助人者,我们就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生活在社交经济和社交剧场之中,要想清楚在不同的情境中对方眼中的自己应扮演什么角色,并搞明白可以交换的“社交货币”及带给对方的价值是什么。管理好这个交互过程,双方的关系就可以保持公平和对等。
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助人本身是一种重要的“社交货币”,如果不能应对得当,则会失去平衡。
擅长在适当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给予他人帮助,或者是接受他人的帮助,会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有效、更融洽。
助人,既是我们日常社会行为中基本的交往过程,也是不时会打乱我们正常生活的特殊过程,因此我们要特别用心地对待。
作者:埃德加·沙因,企业文化理论之父,实战派管理咨询专家,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开创者和奠基人;彼得·沙因,美国加州门罗公园ocli.org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来源:摘编自《恰到好处的帮助》,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2021版
排编:潘欣怡
责编:陆远
推荐阅读
热文
管理欲望:领导者的自我觉察与突破
丨更多
热文
肖知兴:从驾驭力到成就力,做一个职业化的董事长
丨更多
对领教工坊“私人董事会”感兴趣的企业家朋友可通过下方“阅读原文”提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