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度提名画家推介③ | 宫建宇:以物观世


编者按:2022年2月25日至4月1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和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主办的“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2021年度提名画家作品展”,在东莞市莞城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了12位青年艺术家的93幅水彩画作品,莞城美术馆分别对提名画家进行推介。



请点击观看视频







艺术家简介




宫建宇


1990年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市,2013年获吉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水彩画系硕士学位,师从王辉宇教授。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九零创作画社成员,吴冠中艺术馆特聘画家,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水彩画教师,专项基金文艺人才培训(培养)资助项目“2019中国美协艺委会(水彩)青年文艺人才培训”班毕业。







主要参展经历




上下滑动阅览


·获“第三届全国青年水彩展”入会资格。

·获“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最高奖,作品直送“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参加全国巡展。

·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作品展”。

·作品入选“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品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首届中国水彩风景展”。

·作品入选“第二届全国水粉画大展”。

·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水彩·粉画展”。

·获“第三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入会资格。

·参加“中国当代水彩系列研究展”。

·参加“日常——中国水彩画名家邀请展”。

·参加“水之彩——2019全国水彩画名家邀请展”。

·获“‘学院品格’第二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水彩专业师生教学研究与创作作品展”优秀奖。

·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展区平行展东北三省水彩画精品展”。



上下滑动浏览



在“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2021年度提名画家作品展”中,宫建宇的参展作品主要是“共享单车”系列。面对这一系列作品,宫建宇的导师王辉宇曾用“以物观世”来评价。




    宫建宇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新锐水彩画家,他的“共享单车”系列在国家级展览中频频入选、获奖,其中《共享单车之五》曾获得全国青年美展的最高奖。
    宫建宇的“共享单车”系列创作主题的选定,是在他就读研究生二年级之时,这也是他创作观念和艺术风格转型的重要标志。他敏锐地着眼于时代发展出现的新事物,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的心理变化。有关共享单车的一系列事件和现象,和其所折射出的人性、社会文化发展规律、未来可能性等问题,使这个主题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现实意义
    “共享单车”系列主题创作在角度和维度上具有的多样性,让宫建宇在形式上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从具有现场感的写实手法,到具有象征意味的虚拟场景、超现实主义风格,再到碎片化的抽象表现形式,都体现了宫建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早期的“共享单车”系列,选取了街边一角堆放的共享单车进行场景再现,同时加入了歪倒的单车侵占盲道的细节,形成了令人忧虑、发人深思的现场。《共享单车之五》则开始了对虚拟场景的尝试——在神秘氛围笼罩下的背景中,放置破碎的共享单车,画面更加富有伤感氛围和感染力,也深化了这一主题的反思性
    此后的一系列作品,诸如体育场中的、舞台上的、城市边缘的、古城内的或田地中的共享单车,都在试图深化这一主题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后来的“凝视·嬗变”系列,已经对“共享单车”系列进行形象上和画面上的解构和重构,从而开始了新一轮的挖掘和研究过程
    通过梳理宫建宇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执着追求的创作者形象,相信宫建宇会在今后的研究中更进一步,直达艺术精神的彼岸。

——王辉宇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01

以下内容根据

宫建宇的自述整理而成

 


好的艺术作品,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通常需要深刻的生活体验作为支撑。我的创作主题灵感,主要来自于我们当下的生活
创作之初,我们通常纠结于所要表现的题材,一旦带着猎奇心理,往往会脱离生活经验而使得所表现的作品流于某一种样式而不可信,而当下现实生活的表达恰恰也具有某种当代性
因此,我在创作中始终围绕三个方向:首先,作品的当代性;其次,画面语言的独特性;最后,画面语言与题材内容之间的平衡与可信


宫建宇在创作中



在艺术创作上,我也一直坚持三个好的标准:是否关怀人类的文化,是否具有当代的气息,是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鲜明的个性语言要恰如其分地服务于作者的创作题材。因此,在创作中,我一直追求题材内容的生活体验与艺术语言之间的平衡与可信


02



记得在“2019中国美协艺委会(水彩)青年文艺人才培训”班学习时,我了解到艺委会的很多老师本来所学的专业都不是水彩,这使得他们现在的作品与老一辈艺术家们在画面语言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方向,这给了我很大感触。




参加“2019中国美协艺委会(水彩)青年文艺人才培训”时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我在本科时期学习的是油画,2015年读研时转而学习水彩,有幸跟随王辉宇老师学习。多年的油画训练加上鲜有关注水彩画,使得我的作品看上去不那么的“水彩”,我也一直带着油画思维试图来拓展水彩本体语言的边界




读研期间,得到导师王辉宇老师现场指导



我的创作内容始终关注着城市化、信息化所引发的社会现象,在创作中以理性的视角注入个人的梳理和分析,让人们触摸到当代青年画家自省、审慎的态度




《共享单车》 78cm×108cm 纸本水彩 2017年



共享单车”系列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是对中国当下社会现实问题,对过度物质化的生活模式、人被信息所挟持等现实问题提出追问与质疑,是在艺术范畴进行的思考与反省


创作时,我一直使用阿诗粗纹300g水彩纸,以及丹尼尔史密斯和赫尔拜因等水彩颜料。我曾在材料上进行了很多实验,使用过浆糊、白乳胶、立德粉等,也用过卡纸、皮纸等,但我还是认为以水彩和水彩纸本身作为主要媒介来创作比较好,不过我也比较喜欢材料和绘画性结合得比较好的画家。


03


 

我的创作主要以风景题材为主,在进行“共享单车系列创作时,王辉宇老师的乡愁系列代表作《白玉兰》对我的影响最大。




《白玉兰》 王辉宇 110cm×86cm 纸本水彩 2013年 



记得创作《共享单车之五》时,我的《共享单车之一》获得了第三届青年水彩展的最高奖,王辉宇老师当时很中肯地评价“是题材占优”。想起王老师此前的教导“永远不要满足于低级层面的成熟”,我憋着一股劲,以老师的代表作《白玉兰》为蓝本进行学习和努力。

 

我同样选择了竖构图,画面以强氛围的废墟意象客观再现了共享单车被遗弃野外的场景。作画前,我混合了6种颜色打底再作画,画面中既有了油画的厚重感,又保留了水彩的透气性


2018年大年初五,我回到工作室完成了这幅画。王辉宇老师看到成品时第一句话是开心地说“比我的《白玉兰》好”,我当时心里默念“成了”,还为此高兴了一整天。




《共享单车之五》 152cm×112cm 纸本水彩 2018年



几个月后,这幅画在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中获得了最高奖,后来被赵培智老师推荐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共享单车之五》成为我这个系列以来实验最大胆、最成功的一幅作品。回想当时的那种创作状态,我仍无限怀念,更不会忘记导师的深刻影响


从2015年至今,作为国内水彩界极具学术性与影响力的展览品牌,“年度提名画家作品展”已成功在东莞举办了七届,我一直都在关注。这一届有幸被提名,我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欣慰自己的作品能被肯定,也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更多动力









其它作品赏析




《共享单车之十一》 95cm×82cm 纸本水彩 2019年





《共享单车之十四》 40.5cm×28.7cm 纸本水彩 2020年





《共享单车之十八》 120cm×120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共享单车之十九》 57.5cm×111cm 纸本水彩 2021年





《凝视·嬗变》 108cm×154cm 纸本水彩 2020年








凝视·嬗变NO·2》 150cm×80cm 纸本水彩 2020年



资料整理及编辑 | 陈卓愉 



往期回顾


2021年度提名画家推介② | 冯潇:“跨界”姿态


2021年度提名画家推介① | 陈坤伦:“真实”之外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2021年度提名画家作品展”在莞城美术馆展出

展览推介 |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2021年度提名画家作品展

征稿 | “东莞有你绘美丽——2022年少儿传统文化美术作品”征集活动

“集拓•藏珍——郑州美术馆馆藏原拓掇英展(东莞站)”亮相莞城美术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