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 林大一群青年为什么多次前往大兴安岭?看完你就知道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19o5mztt&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亲爱的朋友,见信如晤:
我们是林大的一群学生,一年前的春天,我们受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影响,自愿发起了“中国青年古村公益普查游学”活动,一年多来,我们自筹资金,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中国东北部的古村落和少数民族的故事。
人生苦短,有多少个十年?
然而,十年之内,全国有90万座古村消失了,2010年的时候仅剩270万个。
当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学生到了不惑、到了花甲、到了耄耋的时候,我们身边还有多少古村?还有多少民族文化留存?当我们老时,我们的子孙又要如何知晓古村的样貌?我们去哪里寻找我们的民族之根?
●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
●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
●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农村
●无论从它的规模、内涵还是价值来讲
●中国古村落都是一个最大的文化遗产
很多时候,我们也经常在想,老师经常都在课堂上说我们的优秀文化在慢慢消失,其实“慢慢”这个词是非常可怕的,等到我们意识到了的时候,她就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有很多旅游的书,像Lonely Planet (孤独星球)系列的书,在一些书可以塞满一个书柜,但里面几乎没有多少本是单讲村落或是古村的,少数民族的少之又少,而中国的旅行介绍里面,有关这些资料就更少了。
所以,我们是资料的整理和记录者,我们是黑土地上优秀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希望在书店里能有更多的古村、古镇、少数民族方面的书籍,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埋下一颗热爱古村、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很幸运,我们这一代人开始行动了,城市里读书的学生走到古村里去,城市里的青年跑到少数民族去探访,用我们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我们的乡愁,构筑起人与土地的陪伴,让初心得以回归田野。
一年多来,从哈尔滨到横道河子古镇,直上大兴安岭塔河,过十八站至白银纳;又从哈尔滨往漠河,黑河,越过呼玛,再到白银纳,回到十八站、塔河;并沿黑龙江逆流而上,至抚远,到八岔、街津口,抵同江......将近一万里的行程,学生田野调查笔记将近15万字,老人口述历史第一手资料将近20万字,几千张珍贵影像资料(包括从未公开的俄罗斯那乃族照片)。我们还记得牡丹江横道河子夕阳下的教堂,记得呼玛河畔那一个个羊群,记得大兴安岭躺在撮罗子里看夏天的星星,也记得渔民轻轻哼起乌苏里江船歌,记得鄂伦春族人在古老的森林里英勇抗战的故事,也记得他们说起打熊、打鹿的兴奋…….
我们深知,几个人的力量及其有限,我们也深知,公益重在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在于几个人做了什么,而在于越来越多人在学生时代走进乡野,亲密感受伟大的文明和有趣的故事。因为,这是中国人的根,无论日后我们从事什么,都不会忘记,我们的乡愁,我们的土地。
北大钱理群先生说:
我甚至想,每一个城市里长大,或许还应该包括农村长大的青年学生,都应该去农村生活、服务一段时间,哪怕只有一次、两次,这是人的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梦话录》
所以,我们想根据这几年的学生回忆录、田野笔记,和老人口述历史(鄂伦春族、赫哲族)资料,以及这些年我们的一系列活动,编撰成集,著成一本属于这群青年学生自己的书籍。我们更希望,通过书籍的编撰,为大家提供一条青年学生可以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可行路径。
所以,我们在找这样的你(5人):
文笔流畅
热爱传统民族文化
擅长整理资料
认真、负责
你所需要做的:
1、检查20位老人的录音是否有遗漏(已经由志愿者转换成文字),修正不正确的措辞(最好东北的小伙伴,老人们在受采访时或者翻译本民族语言时,很多说东北方言)
2、按照个体时间顺序将少数民族老人的口述资料重新整理
3、查阅文献核实大背景下,所述情况是否属实并标注
4、为每一个受采访的少数民老人立传
你将获得:
出版后书籍一本、
听最纯粹的故事,遇到一群共同编撰的小伙伴,获得编委会成员录入
有意愿可联系邮箱
(宣传组会在3日内与你联系)
每一个热爱家乡的人,都有一种情怀。而东北是我们这群南方孩子的第二故乡,我们希望与更多的人一起交流、一道归乡。我们集中青年学生的情怀,汇聚成保护古村的新生力量。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文字资料提供:《永远的莫日根—-一群青年学生的田野调查手记》编委会宣传组
图片来源:潜水艇影像馆
制作: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