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65期成栋抢票 | 接续iGEM 圆梦金牌 (内附64期回顾)

nefu su 东林本研之声 2020-08-28

三百个日夜钻研,千万次实践探索。“科学如水无孔不入,科学如九天高深莫测”。当青春的血液注入科学,当坚定的信念融入科学,总有一天,脚下踩着山峰,头顶出现阳光。

没有寻常路,更无捷径走。他们满怀着热情与梦想,一点点谱写“解决污染问题”的生态乐章。无数次的思维碰撞,激起奇幻的火花。无数次的携手共济,让他们度过难关。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拼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坚守着必胜的信念,向困难挑战。第六十四期《成栋讲坛》诚邀NEFU-China iGEM团队,与你分享科研路上的艰辛和喜悦。这是属于他们的荣耀,更是每一个东林人的骄傲。

主题

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

嘉宾

潘佳松 李子豪 刘思齐

时间

4月8日 18:00

地点

颐丰园大学生活动中心424

索票时间

4月8日8:00-12:00

索票方式

点击文末下方“阅读原文”

输入“姓名”“学号”“联系方式”

“已报名”方可入场


PS.届时可通过“到梦空间”软件进行现场签到,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同时,其签到结果将计入第二课程成绩单加分情况。

注意事项

1.本期入场须出示学生证,届时可通过“到梦空间”软件进行现场签到,签到结果将在微信中发布并计入第二课程成绩单。

2.为保证活动效果和秩序,对于索票不到、签到即走、提前离场的同学,将列入黑名单,一定时间内将限制其索票和参会。

团队介绍

2017年NEFU-China iGEM团队组建于2016年12月,由19名参赛学生和5名指导老师组成。他们以“Coordinated Grease Eraser”为赛题,利用多种工程菌的分工合作行为实现对含油脂污水的高效处理,为对大范围静水,低浓度污染物区域的低效处理现状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在2017年11月进行的全球总决赛中,团队从全球313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这是当年东北地区参赛学校中的唯一金奖,这也是我校在iGEM大赛中连续三年获银奖后的首次突破。光明网,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


嘉宾介绍

潘佳松,现为2015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被评为黑龙江省三好学生、东北林业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以及优秀学生干部曾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等多项比赛中获得傲人成绩。iGEM让他相信每一次的失败都意味着一个更高的起点,每一次失望都是喜悦降临前的预兆。不忘初心,方可始终。

(嘉宾潘佳松在比赛场地留影)


李子豪,现为2015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曾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金奖,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和社会积极分子。“科学如同大海,要求奋不顾身的拼搏。”他在一年时间里与时间赛跑,锻炼自己,迅速成长。规划时间、阅读文献的能力,实验基本功的提高,于他而言,是最大的收获。

(嘉宾李子豪在比赛场地留影)

刘思齐,2016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iGEM带给他的是科研的魅力,是收获知识,是收获友情。这场大赛是起点,是平台,开发自己能力的同时,也将世界带到了他的面前。科研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他在这条路上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日日夜夜的辛苦付出让他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一丝不苟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品格,他注定越走越远。

(嘉宾刘思齐生活照)


成功就意味着坚持,科研如此,人生更是如此。坚持是经过百般敲打而磨练出来的优秀品质,并且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毫无疑问科研的道路上布满了艰辛与挑战,一如人生路上也将会面对艰难险阻、荆棘丛生。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希望之火生生不息,永不言退。

参与本期成栋讲坛,问问题、谈感想,与嘉宾踊跃互动的观众,更有机会获得我校树人工程之“滋兰”系列丛书——《花开的声音》和精美小礼品喔!


第六十四期成栋讲坛回顾

——书信来往 笔墨情长


提起留守儿童,你会想到什么?是童年的阴影与孤独,还是孩提时代的天真烂漫?层出不穷的负面报道令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印象染上灰色,想要伸出援手却不敢深度接触。而信使志愿者协会的青年学子们却一步一步走进他们的世界,用一封一封书信送去温暖与关爱,送上他们真诚而炽热的心。

3月31号下午三点,李家瑶、景丹、李明三位信使协会志愿者做客成栋讲坛,在颐丰园新活动中心424,与我们分享他们做通信大使的经历。

(第六十四期成栋讲坛)


景丹:儿童教育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之前参加过很多志愿活动”,“杂而乱”是景丹对自己大一的时候做过的各种公益的总结。而曾经的各种活动也让她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把公益比作旅游,而旅游的人不会喜欢他去过的每一个地方。”就像行者将最喜欢的地方除了故乡之外的地方,景丹将儿童教育比作第二故乡。“我曾经去支教,二十多个人的日记仔仔细细批改三个多小时,但是下一次仍然会面对同样的问题”“我知道我不可能完全改变他们,但是我能让他们变得更好”,景丹如是说。

(景丹分享公益心路)


李家瑶:愿陪你度过漫长岁月

“姐姐我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小男孩写道。“可是姐姐觉得你的名字很好听,清风明月松柏,你的父母一定对你寄予很高的期望啊”,和小男孩的第一封信,李家瑶这样回复。从第一封不报期望的信寄出,到如今经常得到李家瑶的回信,小男孩的世界也在慢慢被打开。他会经常告诉我,“姐姐你们那边太冷了,你一定要记得戴上围巾”,“我很感动,也很开心”。未来也许有很多挑战在等着我,但我知道,每一封书信背后都有一个小家伙在陪着我,他会和我一起面对各种未知的困难和挑战。”

(李家瑶分享作为通信大使的经历)


李明:公益于我 是成长 也是救赎

“我之前一直在做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活动,一开始我以为他们一部分是天才、一部分是魔鬼,后来我发现根本不是那样”,李明说到:“包括后来我去做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我终于明白,你在和他们接触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他们,那么你又有什么资格评判他们。”三年公益之路,李明从一个普通志愿者成长到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人生的阅历不断丰富,一些错误的观念也被改变: “公益于我是一次自我成长和自我救赎的过程。”

(李明讲述信使的故事)


起而为之,方乃青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觉得你做一件事情,你要做的合理,应该用自己的善意和理智去做公益,做志愿服务。”

“我把做公益比作旅游。一个很喜欢旅游的人,他会喜欢很多地方,但是除了出生地外的的第二灵魂故乡只有一个。而我参加了这么多活动,就是想在公益中找到一个最感兴趣的,最能把我的力量发挥到极致的一个公益类型,它就是儿童教育。

——景丹


“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温柔相待。”

“未来的一年里面,有大小的挑战在等着我,但是你想,总有一个小孩陪伴着你,去面对这些挑战,所以我就一点都不害怕了。关于我们两人的历险记,未完待续。“蓝信封”行动,我们在路上。”

——李家瑶


“公益于我是一次自我成长和自我救赎的过程。”

“志愿服务会越来越完善,公益之路会越来越健全。每个人都心存善意,尽力去做一些贡献,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和现在。“蓝信封”在十年前把关爱留守儿童的这粒种子种下了,十年之后的今天,它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李明


(工作人员合影)


☟点击下方有惊喜哦☟

April

SMTWTFS
010203040506
07
080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文字:校学生会学习部

制作:段宁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