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唐诗宋词中的麦收

2016-06-03 唐诗宋词

看完点上方"蓝色字" 免费关注我!

麦子熟了水木年华 - 诗歌之王 第十一期

又到了麦熟时节,沉甸甸的麦穗随着轻风泛起金黄色的麦浪,田野里吹来的一阵阵浓浓的麦香,鸟雀们在林间叽叽喳喳的鸣叫着,农民们也开始了夏季最为繁忙的时节。

身为农家的孩子,深深知道农民的辛苦与泪水:从最初的挥舞着镰刀弯腰割麦,到现在收割机收麦,虽然现在不部分已用现代化设备,但其中的辛劳并没有减轻多少。顶着烈日、挥洒汗水,但一年所得的收入却微乎其微。老一代的人正在老去,新一代的都出去打工,农村的未来,农民的未来......................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有诗名。工乐府,极有情致。贞元后,数举进士不第,飘零四方。裕之著有诗集一卷, 《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如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注:此诗以“乐”来写农家之苦,立意精巧,讽刺深刻。仲夏时节,农民麦、茧喜获丰收,却被官府洗劫一空,无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只能过着“衣食无厚薄”的悲惨生活。这首诗所反映的事实,应是中唐时期整个农民生活的缩影,相当具有典型性。

  在表现方法上,古乐府多叙事,《田家行》则选取农家生活的两个断面,一是麦、茧丰收,一是粮、绢大部分送官,把这两个断面加以对比。这对揭示农家苦这一主题,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诗纯用赋体直陈其事,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流畅、凝练精警,于平易中见深刻。


野望其一

唐-羊士谔


萋萋麦陇杏花风,好是行春野望中。

日暮不辞停五马,鸳鸯飞去绿江空。


注: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荆州歌

唐-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注:《荆州歌》,乐府旧题,属于《杂曲歌辞》。李白的这首诗,模拟旧题,描写了闺中少妇一人独居,思念情郎的怀春情绪。

遣兴其一

唐-赵嘏


溪花入夏渐稀疏,雨气如秋麦熟初。 

终日苦吟人不会,海边兄弟久无书。


注: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打麦

宋-张舜民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

声在山南应山北,四月太阳出东北。

才离海峤麦尚青,转到天心麦已熟。

鹖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

大妇腰鐮出,小妇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

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脣。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注:此诗前十四句上段通过对收麦环境、劳动场面和农民心理的描写,充分反映了田家生计的艰辛。后十一句展望食麦,不耕者饱食却还有余,力耕者无食被迫售粮,形成强烈对比,流露出强烈的恤民情怀,及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懑。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宋-卢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

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卢炳,约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字叔阳,(一作叔易)号丑斋,里居及生卒年均不祥。尝仕州县,多与同官唱和。其他事迹不可考。著有哄堂词(亦作烘堂词)一卷,《文献通考》为辞通俗,咏物细腻。


刈麦

宋-范成大


麦头熟颗已如珠,小厄惟忧积雨余。

丐我一晴天易耳,十分终惠莫乘除!


注:范成大在这首《刈麦》诗中,祈祷天晴不雨,帮助农民颗粒归仓。


刈麦行

宋-戴复古


腰鎌上垅刈黄云,东家西家麦满门。

前村寡妇拾滞穟,饘粥有馀炊饼饵。

我闻淮南麦最多,麦田今岁屯干戈。

饱饭不知征虞苦,生长此方真乐土。


注:农夫腰中别着镰刀,到田地割麦;家家户户,麦子堆垛在庭院中、大门前;女人在收割后的麦田拾麦穗。此情此景,生动地描绘出农村麦收季节的繁忙景象。


收麦

宋-郑獬


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

一苞十馀茎,一茎五六穗。

实粒大且坚,较岁增三倍。

芟获载满车,累累犊衔尾。

大挈置之场,巃嵸丘陵起。

妇姑趁天色,扑抶喧邻里。

贫者攟其馀,翁妪携稚子。

农家兹有获,卒岁可无馁。

去夏水漂屋,汩竄幸不死。

以得补所失,囷圌可储峙。

云问麦之收,丰饱何因尔。

得非长官贤,政化顺天理。

无乃农夫勤,蚤莫事耘耔。

兹盖天公仁,雨泽以时至。

消灭贼与蟊,陇亩皆稠穊。

嗟嗟尔之民,无忘天公赐。


注:小麦丰产,农人欢喜;收割后的小麦,一车接一车运送到麦场上,高高的麦垛像丘陵一样;天刚蒙蒙亮,家中主妇就起床了,准备早餐,收拾农具;贫穷的老人带着孩子,捡拾地上遗落的麦穗。


念奴娇(壬午徽州道间)

宋-李曾伯


黄梅过雨,望隔林、一缕长烟浮碧。

亟拥征鞍寻午梦,卧看青山排闼。

扫户风清,拂檐云淡,爽气生萧发。

黄粱惊觉,子规枝上啼彻。

 

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

幸有住山供活计,何苦江湖南北。

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

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


注: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首夏山中行吟

明-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


注:祝枝山(字允明)的《首夏山中行吟》所写苏州西郊一带村女当垆煮酒的景象,让人读起来像吴语一般,轻快闲谈,很具姑苏特色。他的“有花有酒有吟咏,便是书生富贵时”,表达了那份满足,那份陶醉,一切功名利禄、人世烦恼,在诗酒风流前,烟消云散。这首酒诗反映了诗人人性的自由复归的愿望,重新发现自我,找到人生真正的归宿。

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尽快处理!

更多精彩,点此免费订阅!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