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妈的,四十岁

有温度的 拙见 2020-10-11

一点拙见


啥是不惑?冯仑说,“惑”和“不惑”是变化的,搞定了就是不惑,没搞定就是惑。
就像你走在沙漠上,最终是要走出沙漠。但走出沙漠的过程,有时非常困惑;有时GPS不好使,调一调;有时来回走,又走一段。但是不应该怀疑你一定要走出去。

四十不惑,是孔子根据自身及对人生观察体悟所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说的是人的一生在求学、事业、学识和心态上的递进关系。如果以境界作为参考画坐标系,那呈现出来的应该是一条上升的直线。


有意思的是,同样的命题,两千多年后的西方人,选择了以“幸福感”画坐标。




墨尔本大学根据澳大利亚人、德国人和英国人数十年的调查结果,绘制出了一条关于幸福感的U形线,U形线的底部刚好对应人的中年阶段。

也就是说,人的幸福感会在40至42岁范围内会跌至谷底,这样的认识,刚好对应时下流行的“中年危机”的说法。


说好的不惑呢?作为思想家,孔圣人的一言一行都谨遵教益,因而其所说的不惑,也是个理想的、抽象的概念。

关于何为“不惑”,具体到老百姓,就变成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所谓“学而优则仕”:仕则不惑,仕则可光宗耀祖,鉴勉子孙,载孝载义,人生舒畅之极。

你问那个还没中举的范进惑不惑?估计人家老丈人当场就赏你个大猪蹄子。说到底,惑的根本还在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与否。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四十岁前穷困潦倒,家道中落,亲人相继去世,以致在40岁中举之后,写下《得南闱捷音》:

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
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
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他年纵有毛公檄,捧入华堂却慰谁?

一切来得太迟,如今上不能孝,下不能爱,即使得到这十年功名,于“我”还是抱憾终身。这样的四十,在当时的人看来,有点“糊里糊涂”,更谈上不上“不惑”。



反观现代人,这种“惑”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金榜题名不再是衡量世俗成就的标准,由此所开散出来的成功之名,就变成了更加简单粗暴的“名气和财富”。

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挟持下,我们一边困顿于越来越窄的生存空间,一边又对成功的海市蜃楼给予热望,时间的紧迫感最终精炼成一句“出名要趁早”。

四十不惑,显得愈发的奢侈,倒是三十岁开始,可能就已感到生活的危机。



不惑的另一面,隐隐折射出的,是对“大人物”的推崇心理。不成为“大人物”,就是一种缺憾。殊不知,许多大人物在四十岁之前,也是小人物,有着他们的“中年危机”。


关于人生上半场,他们兢兢业业,或许有稳定的家庭、工作、财富,偶尔感到些许倦怠,一辈子似乎就此看到头。曾经心心念念的“理想”不敢理,也不敢想。

关于人生下半场,能想到的,是波澜不惊的静水流深,那深,是恐惧感和深不见底的虚无感。

于是,敢于挑战的人往往选择在这时候重新发力,做出人生第二抉择。当年柳传志离开中科院,创办联想时,刚好就走在人生的40关口。对于创业,他当时的说法是“憋得太久了,机会来了,特别想干事!”


而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宗庆后,眼看着过了“不惑”之年,还在跑推销,心中既迷茫又苦闷。

当他所属的校办企业经销部改革招募时,他立马毛遂自荐,无论如何也要抓住这把“稻草”。15年的农活、10年的推销生涯,对他来说,是一道藩篱,也是一道鞭子。

人生赛道上,如果非拿四十说事,那它应该就是那道弯,你前四十年的努力,也许都是在为“这道弯”找感觉,时机一到,油门一踩,方向盘一打,一道美丽的弧线变成感叹号。

但在这之前,你也只能是千千万万堵在二环三环的普通司机之一,你看到的未来的大人物,也许此刻就跟你摇下车窗、抽烟、相视一笑。



诗人梦亦非说:所有光鲜的后面都是一地鸡毛,无例外。即便大人物,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平凡”更是躲不开的课题。如何在不惑之年“不惑”,考验的则是每个人的人生智慧。


走过不惑的高晓松在节目中坦言:

其实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发现,四十不惑的意思是说,到了年纪你不明白的事,你就不想明白了。年轻的时候就太想弄明白,有一些事情不明白就生活得慌张,等老了才发现慌张就是情趣,你不慌张了,情趣就没了。

在晓松这里,慌张,可以是一种情趣。至于惑,也可平常心看待。晚年的木心回忆一生的路程,写道,“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既然如此,为何不索性泰然处之。

只有当你认识到一路走过来,各种“鸡飞狗跳,满地鸡毛”都将成为人生的调味剂,也许才能从“惑”的本身抽离出来,回归到生活的本真吧。



《围城》中提到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一本书,叫《人生从四十岁才开始》。书相信大部分人都没读过,但书名已说明了一切:人到四十,仍旧大有可为。


千百年来,传统的年龄观一直占据着我们的潜意识,前有孔圣人的“四十不惑”,后有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一切看似合情合理,却也难免让人落入“郑人买履”的陷阱。

我们要做的是在新时代新次元,树立新的年龄观。四十不惑又怎样,人生也可以从四十岁开始。要知道,世界增长最快的初创公司,其创始人的平均年龄是45岁;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平均年龄为40岁。

年轻的时候有冒险精神,敢于尝试新东西无可厚非;而人到中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资源积淀,以及那种经历过风雨后的“气淡神闲”,更应该视作一种生命能量。冯仑所言:中年不怂,站起来冲。

而支撑、指引这股能量的,不是别的,正是他的理想。

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梦想的掷地之声,百年后,依旧在纪伯伦的诗篇中回荡。

对于每个小人物,只要心中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为时不晚。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位“小人物”,晓也。他人生的前半场都在为别人“筑梦”“完梦”,在四十之际,他终于鼓起勇气,选择为自己圆一个梦!

前四十年里,他兴许默默无闻,与所有光鲜亮丽比起来,有点“拙”,这次,他“见”山“见”水,辛路踏遍,再次为梦想启程。在追梦的道路上,拙见将与他携手,共他和唱。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我,生于1979,一个特殊的年份。但我一点也不特殊,只是个普通的小人物。上学到工作,恋爱到结婚生子,一步一个脚印。四十年,弹指间,我活成了大多数人的模样。
 
如今,我是一个活动导演,执导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演艺活动,合作过无数位歌手艺人,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华丽的舞台。但我,依然是个18线的小人物。
 
但小人物,也有大梦想。站在台下,看着舞台上的灯光闪烁,我的内心,汹涌澎湃,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这,就是我这个小人物最大的梦想。




男人四十,半辈子,再不疯狂就老了,于是,我为自己写了歌。



为自己拍了硬照:



为自己制作了宣传片:


于是,这个十月,我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个人演唱会《晓人物LIVE音乐会》这是国内第一个专业演出级素人演唱会。360度全开放舞台,一流的灯光音响设备,专业的乐队、舞蹈,做演唱会,我是认真的。

一个情怀至上的音乐会。我不只是在唱歌,更是在诉说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希望我的歌声,能让你共鸣。


一场城市最中坚力量的聚集。媒体策划、广告营销,音乐演艺、时尚艺术等各界人士,来宾涵盖城市最中坚的群体,极具影响力。


知名歌手、主持人倾情助力——钟伟强、林琳、曾文瀚、吴欢……感谢圈内好朋友为我这个小人物的舞台梦点上火焰。


小人物追逐梦想的道路总是蜿蜒崎岖,幸好,有MINI一路同行。我渴求像MINI那样,挣脱世俗的定义,活出自我,不逐流。


感谢这个时代,让一切皆有可能。我是晓也,一个追逐梦想的小人物。10月12日,晓人物LIVE音乐会,让我们一起为小人物喝彩。



撰文丨铅笔灰

配图 |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认为四十最大的惑是什么

- 留言给我们




如果喜欢,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