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行理财产品“王者归来”,上市公司百亿抢购,你跟不跟?

2017-06-06 经济参考报


点击上方↑↑↑“经济参考报”关注我们

近期,货币基金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攀高,银行网点再现投资者排长队抢购的景象,就连上市公司也嗅到其中的“钱味”,豪掷百亿买入银行理财产品。有投资者调侃道,股市里给不了的自信,在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里找到了。

1

货币基金“王者归来”


近日,货币市场利率全面攀升,货币基金收益也水涨船高,突破4%关口成为普遍现象。


据WIND数据显示,在684只可计算收益率的货币基金中(AB份额分开计算),7天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有251只,占比37%。其中,诺安货币B7天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5.667%,诺安货币A为5.443%。


最新货币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前二十(截至6月5日)

 


根据基金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天弘余额宝份额仍旧是第一,为11396.38亿份,数据显示从5月11日以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始终保持在4%以上,并呈现持续走高趋势;工银瑞信安盈B1467亿份,位居第二。华宝兴业现金添益A,6月5日最新份额显示为805亿份,比一季度的653亿份增加152亿。


货币基金最新份额前二十(截至6月5日)

 


东吴货币基金经理邵笛表示,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主要集中在国债、短期银行票据、回购等固定收益产品领域,这些标的的收益水平与资金利率密切相关。而监管层着力“去杠杆”的态度,或将令资金面紧张的局面持续一段时间,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我国利率上行短期内不会停止,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在抬升。此时,货币基金可以通过配置短久期债券、积极参与银行存单和回购等货币市场工具来获得不菲的收益。

2

银行理财“破7”收益率再现江湖


银行年中大考来临,揽储刻不容缓。为了“抢存款”,不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纷纷上涨,不断刷新年内新高,年化收益率超过7%的产品再现江湖。不仅如此,大中型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上浮达40%,少数地方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到央行指导上浮“红线”45%。


根据普益标准的统计数据,06月05日至06月11日一周,全国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有1188款,平均预期收益为4.47%,较上周上升0.09个百分点,这已经是银行理财产品连续6周上涨了。其中投资门槛在50万元及以上的产品,平均预期收益更是达到4.78%,较上周上升了0.12个百分点。


据媒体报道,目前在售的东亚银行(中国)一款保本型产品的预计年化收益达到7%,产品期限仅3天,起投门槛5万元。这是今年保本型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首次突破7%。


不少银行针对高净值的私行客户加大了营销力度,通过抬高专属理财收益率“挖墙脚”。截至6月5日,Wind最新统计显示,5月29日-6月5日,共有285家银行合计发行1686款理财产品,已公布预期年化收益率的1670款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43%。其中,预期收益率在0-3%的产品有34款;预期收益率在3%-5%的产品有1496款;预期收益率在5%-8%的产品有137款,占比8.13%;预期收益率在8%以上的产品有4款;未公布预期收益率的产品有16款。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表示,随着6月底年中考核临近,银行理财收益会呈现平稳上行的走势。此外,由于今年流动性趋紧,短期内银行理财收益率仍会持续上涨。“5月的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1%。”

3

上市公司百亿“抢货”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节节攀升,不但吸引了个人投资者,上市公司也嗅到其中的“钱味”。6月以来,已经有67家上市公司发布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合计买入次数达到 137次,涉及金额162.5亿元。


单笔理财金额最大的上市公司是五矿资本。6月1日,五矿资本公告称,5月27日用闲置资金购买了绵阳市商业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总金额15亿元,委托期为87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到期将获得1430.1万元的收益。


吉比特6月1日公告称,5月5日至5月27日,共计买入16款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的理财产品,购买资金全部来源于闲置资金,累计购买金额1.93亿元,最大一笔金额为3600万,最小一笔65万。


6月2日,万润科技用2000万自有资金购买了民生银行的一款GS民生银行综合财富管理服务业务(对公),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8%,委托期为91天,到期收益约24.3万元。


其实不止是6月份,据财汇大数据终端统计,刚刚过去的5月深沪两市共有292家上市公司选择购买理财产品,共计认购理财产品566个,累计投入资金逾605亿元。


上市公司为何热衷于银行理财?广东煜融投资总经理吴国平表示,一是因为目前实体经济仍在探底,上市公司主业增长空间有限,经营性盈利艰难,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不强;其次是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较高,有些中小型银行为了抢存款,收益可以提高到 5%-6%,这对于传统或者产能过剩行业来说,既稳妥又不费力,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武汉科技大学证券与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则认为,上市公司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适度的较低风险理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获得高于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这本身是合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企业,尤其是制造行业利润降低之后,在实体投资方面的收益增长乏力,为了迎合业绩需要和股东回报,从而转向理财投资,使得可用资金形成“外循环”,这是上市公司买理财“井喷”的原因之一。


* 综合自WIND资讯、21世纪经济报道等。李会平编辑,王皓然制作



近 期 热 点

 大案浮出水面!山西省发电企业几乎全部卷入

➤ 民企掌门交接高峰将至,那些“企二代”都在忙什么?

➤ 这些童年让人头大的孩子,后来……

➤ 过个端午小长假,楼市就变天了?最新干货在这里!

➤ 六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 哪个行业收入高?"IT民工"首超"金融小开",排!第!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