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歌来到美术馆】第五十八期:信赖意义——雷武铃的诗︱王志军

诗歌来到美术馆

第五十八期:雷武铃诗歌朗读交流会

诗人:雷武铃

主持:胡续冬

策划:王寅

时间:2019年7月13日,周六14:30-16:30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静安区汶水路210号静安新业坊3号楼

交通:地铁1号线汶水路站3号口出

报名方式:活动免费,识别下方二维码预约活动


(报名活动现场)


(进入视频直播间)


『诗歌来到美术馆』作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自2012年开启并培育至今的“诗歌+艺术”交流项目,在过去的6年间,伴随美术馆的成长足迹,由长宁、浦东一路前行,2019年落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新场馆静安新业坊。在这一保留着完整工业遗存风貌的美术馆空间内,我们将持续邀请更多不同语言、背景、创作风格的成名诗人以及年轻诗人来到美术馆,构建更鲜活、更多元的诗歌艺术现场和对话现场,与当代生活和当代诗歌形成链接和对话。

第58期活动诗人雷武铃对自然有着特别的热爱甚至是依赖,他认为写诗是更深入地探索自我、辨识自我、确定自我的过程,也是自我辨识,自我认识的形成过程。诗歌无论从多么低,多么朴素的地方起步,它总有一个起飞的动作,就像飞机一定要进入神秘神奇的天空。



信赖意义——雷武铃的诗




文学艺术中常见的怀疑主义和反讽,作为一种认识方法而不是结论时,是有很强洞察力的,它揭露虚假的崇高,指引人靠近隐蔽的真相。就像阿米亥说的,反讽是聚焦、散光、再聚焦的一种方法,总是试图看另一面。20世纪以来,大概是怀疑和反讽运用最普遍的时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就是利用怀疑与反讽建立了自己的风格。而在近二三十年的现代汉语诗歌中,体现为为我们古老的诗意和新诗前几十年纤弱的抒情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智力因素,它在某种程度上是诗歌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这些年来的写作,最让人振奋的就是诗人们心智终于伴随时代的发展成熟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反讽是一种积极的现代意识,一股更新力量,它推动我们趋近真正的时代精神。

但我们也都看到了,当个人思想不够强大,无法驾驭怀疑的力量,很容易让人沉溺于个体的渺小和虚无深渊。体现在具体写作中,就是一种纠缠。纠缠于自我、琐屑之物。有时或许是在抗争,看起来却像是对痛苦的痴迷。这也难怪,沉落是有快感的,这快感得来轻易。就像在任何时代一样,空虚在当代文学中主要体现为一种平庸,一种混合了愤怒和自恋的虚假。很多诗人似乎究其一生都未摆脱这样的阴影,愤怒和厌倦蒙蔽了他的眼睛,以至看不到广阔精彩的世界。这时痴迷于反讽和怀疑,就很难获得积极力量了。置身其中,很难察觉到:一旦将通过怀疑抵达的真相的力量,错认为怀疑自身的力量,就从根本上夸大了虚无的价值——通往真相的道路不止是怀疑。不厘清这一点,会轻易陷入骄傲的自赏,虽然其诗本身也含有彰显自我和抗争的冲动,但不管是以更为不恭的游戏态度坠入唯美,还是以更为尖锐的进攻叫骂裸露,都因其格局无法挣脱虚无强大力量的笼罩。向上追溯,这种现象来自现代艺术从骨子里对传统意义及其表现手法的不信任。大部分人,并不是总能抓住时代精神中最细微的变化(新的精神中绝大部分仍然是传统)进而做到推陈出新,那么,本来是探求新的意义表现,却变成了对意义的逆反和对怀疑的滥用。

于是,在这些诗中,空虚就像无法推上山顶的巨石,只给我们留下了幻灭。对情况了解稍多一点就会发现,这种为空虚所驱动的诗歌写作(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空虚),是一种不断膨胀的流行观念。还有非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陷于积极和虚无之间的含混地带,在专业性和美学抱负上都显露了自己,但思想和技艺没强大到脱颖而出,也在浑沌中踟蹰。

那么问题来了,生活已经够无趣的了,我们还要写这样的空虚,不是更无趣吗?

  

这就涉及了最关键的问题,诗歌中的肯定性,也就是常常被我们熟视无睹的实在积极一面。我们读了太多否定的诗,自我纠缠的诗,我不得不说,即便像佩索阿那样——在他最好的诗中,空虚作为一种伟大的发现的诗人——仍然让人感到沮丧。正因如此,积极的,在最基本肯定性之上的诗,才显得特别有力。对佩索阿这样的诗人,这是一个人生观问题,是哲学认识问题,如同在希尼、扎加耶夫斯基这样的诗人那里,唯有真实与美具有意义,人的崇高感和对意义的信赖正是最能赋予人类尊严的情感。因此,在一流诗人那里,虽然他们也深谙信赖意义都会冒着变得虚弱的危险,却无一不坚定地向肯定性迈进,越过这一基本判断,进入肯定性的领域。这是他们根本的信念。熟悉博尔赫斯的读者一定对他这句话印象深刻:存在主义,是一种不道德的炫耀。没有这种理解,是无法达到超出一般的高度的。我要强调,这并不是一种高蹈,而是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对平庸现实的超越。我们生活在同样的世界,面临同样的沮丧和痛苦,因此安慰性的力量才这么可贵,那些真正通过思想和情感抵达内心真实和崇高的艺术家才如此激动人心。特别是考虑到,并不是思想上具有积极力量的诗就能成立,在怀疑与反讽主导的时代,肯定性越是提升就越趋于至善的乏味,这时代的先锋诗学对此诘难极多,这也就要求今天的诗人要达到这种高度,必须在美学和技艺上都要有艰难但决定性的突破。

   在当代从精神层面看丰富多姿、形式探索上也各具特色的创作中,雷武铃的诗体现出一种特别坚实、清晰而又广阔的面貌。他的诗真正从内心出发,立足于对真实的探求,对美好之物的倾慕,对世界广阔的触碰和沉浸,写出了一种真正的肯定性。在他的诗中我们猛然意识到,有些情感也活跃在我们内心深处,却羞于讲出;矗立在我们身边的世界,有时候竟如此令人激动,着迷,特别是他诗中那些事物,那么普通,定睛一看,却完全不同:


冬天的树

 

从温暖,明亮,深邃的书中出来

正是最迷乱的时刻:公共汽车轰鸣

车灯,路灯,橱窗灯交织的浮光与暗影里

漂浮着表情模糊,行色慌忙的人。

那么多,那么乱,又那么不真实的虚影。

我们抬头,看见前面

两道壁立的黑色悬崖之间

幽蓝的天空低处一道暗红色晚霞。

黑色树枝映满天空,那么清晰,一动不动

超然于混乱和寒冷之上。

 

我们说起冬天的树。

那么安静即使大风呼啸也只是轻轻晃动的树。

它们的美难以言传:大块密闭的色团

落成天幕上镂空的线条画,——它活生生的

能透出呼吸。车过公园,能看见绵延的树丛

和后面的天空。——它们阴晴天的表情不同:

树干焦黑,爪状的枝梢蜷缩高空的,是槐树。

树皮灰白,粗枝和银杏树一样高举的是白杨。

而榆树和柳树的枝条众多,轻柔地向下垂顾。

而核桃树枝粗短如手指,整个冬天都在沉睡。

 

我们相信有这样一个地方:

那里山峦绵延,从来无人到达

几百万上千万亩的树林在中午的太阳下

落光了叶子。那些安静的山谷

和山坡上,我们走动

枯枝落叶就响起干燥的声响,腾起灰尘。

我们停下,纯净无边的阳光

就从头顶灌注,消融我们的眼睛。

我们做好了准备。但终于没有去成。

而雪肯定下到了那里,——那些雪中的树。

 

  2003/10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从日常生活向上提升的诗。来看第一节,意思很清晰,三个很小的层次搭建了它的内部结构。第一个小层次,是“温暖、明亮、深邃的书”,代表着自我。我们不能强求世界和他人迁就我们,但可以停留在个人的世界,一个绝对确信的、唯一靠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就能保有的地界。我们在其中沉浸,读书、写作、听音乐、看美剧……在当代城市生活中,个人的安静时刻是大多数人的避难所。好了,第一句交代出来之后,第二句马上从这个自我的空间走出来,进入第二个层次,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一个人来人往的现实世界。公交车的轰鸣和表情模糊、形色慌忙的人,这就是最真实、混乱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委身其间,工作生活,谋求生存,做那些琐屑的、有时是徒劳的、愚蠢的事。下班是一个最典型的时刻,一天疲惫之后,人们在人流中,累得像丧失了思想和情感的动物,那种被消耗的空虚是特别令人沮丧的。一共四句,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了这个现实时刻,把那个自我,放置在更广阔、复杂的社会之中。接着是惊人的一句,“我们抬头,看见前面”,引出第三个层次。“两道壁立的黑色悬崖之间/幽蓝的天空低处一道暗红色晚霞。/黑色树枝映满天空,那么清晰,一动不动/超然于混乱和寒冷之上。”我们抬头,具有断然突兀又自然的效果,一下从庸琐的现实生活,指向一个超出日常,更为神秘、客观的世界。“混乱”和“寒冷”,对应的正是严苛、冷酷的现实,因而这个层次,写出了超越人类社会混乱的巨大宁静以及客观世界笼罩卑微生命的感觉。它和第一个层次那个内心自我关联在一起,从小宁静向大宁静,从自我到客观世界,一下就大大提升了。有痛苦,但不纠缠于自我,其自怜也关涉了对更多人的怜悯。在这一节之中,诗人用简单的两个转换写出了非常多的变化和意味,也使诗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这仅仅是在第一节。整个诗来看,还有更为复杂的发展和变化。

从整个三节来看,第一节讲的是一个现实生活场景,是人类社会的层次。第二节是对树的集体素描,是客观世界之美。第三节是一个愿望,因而是超越和升华的层次。这样来看,整个三节,从琐屑的现实生活,到超出现实的客观世界的美,再到超出客观世界的梦想和渴望,是一个逐渐爬升的过程。结构上用冬天的树连缀起来,这个树,是被我们忽略的现实的某种象征,它的存在与美,对忙碌的人生来说是无暇顾及那部分。但它们屹立不动,诗人令这些树显出了自身的存在,就像扎加耶夫斯基那句诗:“我身边树木不表达什么/ 除了一种绿色、淡漠的完美。”事物并没有变,还是我们平时都看到的树,不同的是眼光。

再往细里想一想,第一节中保定的灰土和大卡车的噪音中的树,和最后宁静的雪中的树,不正是现实和理想的对比吗。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一样的,都必须承受那些糟糕的事,我们习惯了把自己当做主人,在诗中任性、呼喊、委屈、骄傲,世界对此是无动于衷的。这首诗就是从这样基本的认识出发,建立了一种超出日常的秩序感。它为我们指出来,作为人,我们无法像树一样超然,但至少可以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待这一切。它把我们带到了这个更高之处,从人类与世界的崭新关系中再看平时的生活。

要知道,之所以空虚更接近我们的本能,除了它的消极,就在于它的低层次。本能在低于心智的层次运作,本能写作追求的是极度自我,很多时候和真正的艺术原则是抵触的。而像《冬天的树》这样一首爬升的、在最终在肯定性之上翱翔的诗,虽然一开始的现实与最后的理想间仍有差距,但它成功把遗憾变成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它让我们想到,不管生活多么琐屑,人类有多少缺陷,总有更高的东西构成希望和安慰——这些美好不是虚无缥缈,而是真实存在的。

诗歌从来不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和呐喊,而是更高层面的唤醒。



所以我们知道,肯定性的诗,首先是一种强大的观念。即使像希尼那样,一生写身边的人与事,看似自然而然,实际上也包含着极其强大的自觉。反讽高手米沃什有过一段话,写出了由空虚向肯定性的攀升:“一面是光明,信任,信仰,大地之美,另一面,是黑暗,怀疑,失信,大地之残酷,人作恶之能。我书写时,前一方为真,不书写时,后一方为真。由此我必须书写,让自己从崩溃中得救。忧伤,悲痛,自责,懊恨,羞惭,焦虑,绝望——如此,日日夜夜——从所有这些中打磨出的诗,清澈,坚实,洗练,近乎古典。”

再联想到扎加耶夫斯基谈论赫伯特,说他如何通过反讽获得宝贵的幽默,我们明白,写肯定性的诗并不是抵触虚无,而是从虚无中走出来。前面已经讨论过这个,反讽非常有力量,有时也非常苍白,因为反讽最核心的东西,还是一种对日常生活的忍受。它在我们无法承受时,给出中和调解。而我们认可反讽的光辉,恰恰是在它超出自我的时候。要么从痛苦中写出欢欣,要么以痛苦的真实力量抵达真理。即使运用反讽,像米沃什或赫伯特那样,也是在积极层面综合正反两方面因素,他们的幽默、讽刺作为一种降调手段,最后总是指向真实——不是躲避空虚,而是刺穿空虚,克服空虚。为什么再次纠缠到这个极容易陷入含混的话题呢?因为真正写出积极诗歌的人,面临的空虚感可能更为强烈,也正因此对积极力量的追求才更为紧迫。真正做到这点很了不起,从个人虚无中写出积极力量,是一种勇敢、高尚的行为,这种行为大大提升了人的尊严——认识甚至亲身感受了虚无力量的强大之后,依然不愿坠入那宿命的深渊,而努力发出光亮彰显存在——这不正是生命的意义吗?

从这个层面来所,雷武铃的诗,他自己实现诗歌现代化的过程,是反复思考和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种诗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怀疑他不可能没有想到,但他也明白,至善的乏味是因为形式感的匮乏,它需要和它同样强大的形式来匹配,而现代艺术的单调乏味是思想的平庸,形式的新颖是无法带来根本的提升的。



贯彻他这种观念最彻底的,是他最有力的诗集《地方》,它真正创造了一种与他追求的崇高相匹配的坚实风格。与《冬天的树》相似,里面22首诗,写的都是我们经常目睹的平常事物,却有一种“发现”的感觉。这来自于他对世界沉静而热烈的注目。他把自己所见描述给我们,让我们一起看见,当我们看到的时候,发现这和我们自己所看的不同:同样场景,我们没看到那么多,那么细,或者看到了不知怎么说出来——他既忠实于所见,似乎又提升了所见,让我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有陌生的新鲜体验。

这种注视中,他尽量不掺杂自己的感情,隐身在观察的目光后面,让世界得以真实的再现:事物本身便是意义所在。通过注目世界而呈现世界自身的宏大广阔,是他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一条路径。在《白云二》中,他这种注目发挥到了极致。

 

白云(二)

 

耀眼的湛蓝色光芒在河谷上空流溢。

一朵唯一的白云,色泽纯净、曲线柔和,悬浮在

北边合围的岭头后面、那座横亘半空的青色大山之前。

它在空中近乎不动。它的大片投影

像黑色丝绸,抖颤着从明亮的山体斜掠而下。

有一阵,消逝不见了。然后,出现在前面的岭头

从那里飘下,顺着河谷的东侧向南滑行。

现在,它高出了青色山体的背景,它的雪白

被天空的湛蓝映射,亮得几乎透明。

少年的我被惊喜充盈,它真的如我所愿向我飘来。

我惊异远处过来的云影那超然的神秘:

它不择道路,不避高低,被非凡的力量推动

无视稻田、山坂、河岸、田埂的差别,径自向前。

巨轮般压倒一切又轻盈如蝴蝶,梦一样

染暗白亮的阳光像风吹皱粼粼波面。

它向我飞近,速度越来越快

凉意夹着大片草叶细密的唏嗦声

风一样,从离我最近的河面、稻田,过去了。

它的背影,飘上南边起伏的、白光覆照的山头。

在更南边白炽的空中,那形状已变的云,停留了一阵,

也消散了。只剩下湛蓝色天空。

河谷张开着,容接垂直降落的阳光。

河边稻田璀璨的青黄,山腰油茶树坚硬油亮的深绿,

山顶松树闪耀的银光,渐次由低到高;点缀在

山间的红壤耕地、红薯叶玉米叶摇动的绿色

由近及远,绵延向远处柔和的草山。

这些不规则的坡面、色块、光斑,从不同的高低和远近

把它们变幻的反光折射向河谷,汇成浮动的斑斓。

我坐在西边山沿松树的习习荫凉下,能看到

炽烈光芒中整条河水的流向。

从北边合围的山底出来,两道平行的绿色河岸

在稻田间直行。不见河水,一道木桥横跨其上。

第二个转弯处,一堆白雪闪耀在那里,——

是河水从堰坝落下。寂静的空气震颤

落水的轰鸣声飘忽而悠远,分辨不出来处。

另一处河湾,河水在鹅卵石浅滩上流溅波光。

对面山脚北去的石板路上,打伞的行人就要折向木桥了

山坳上,庄稼中露出的半个戴草帽的身影,始终未动。

风吹草木,光的波浪起伏,从山坡、稻田一排排传来。

热烈的空气、蝉声,大黑蚂蚁爬上我脸。

噢,两朵新的白云,扁平如梭,一前一后,连绵着

从北边高山的后面睡梦般飘出。

一朵向东,沉入山后。一朵飘到了河谷上空。

那雪白的云朵悠然如万古,浮游于碧蓝光芒的无限。

 

   2005/5/7

 


一个河谷被写活了,丰富、真实,生机勃勃。我们被他带入,体验了那种置身其中的安静和激动。来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一上来就是高密度的风景描写。前9行,云在大山中的出现,从近乎不动,横亘大山前的姿态,到有一阵消逝,又出现在前面的岭头,最后滑行起来。

动起来是个变化,让诗跟着流动起来。到第10行“我”出现,只有两行,既是交代了时间(童年),也建立了云和我的联系,构成一个过渡,借助云如我所愿向我飘来的奇迹,把描写转到了云靠近、飘过、消散的过程,这个过程写得太真实了,就像我们真的在场一样,令人叹为观止。

在云流动的过程,诗转向了它最后消失处(南面)的山谷,阳光、田野、植物等等写得自然生动。一草一木的存在,它们本身包含的意义,令每个细节都激动人心。又过了17行之后,也就是到第29行“我”第二次出现,又是只用了两行,这次是交代了我所在的位置(西边山沿),提供了一个视角。(中间这两处“我”的出现是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对整体节奏和承接发展非常重要。)在这个新的视角下镜头自然转折,后面的14行,再回到开头云出现的北面谷地风景,这样就和前面描写的南半边景色一同把山谷补充完整了。

然后新的云出现了——世界在自然更迭,运转,提醒我们,刚刚那具有停顿感的时间一直在流逝,也因此具有了某种永恒意味。最后的河谷上空的云,真正写出了世界的存在之美。大自然的美好和慰藉,超出了我们狭隘的心胸。这是一首真正在看,在与世界相对的诗。不同时代的精神生活,有不一样的内容。看到的东西亘古不变,理解到的却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对雷武铃来说,表现方式的革新正是他诗歌力量的来源。他在细节、语言、逻辑、发展和复杂的整体构思上赋予了它现代性。不抽象地谈论白云,而是具体地写这一场景中的白云。白云是从来不一样的,前一秒和后一秒都不一样。抓住这种变化,把这个空间真正建立起来,看似简单,其实极难。乍一看,这诗中全是描写,缺少热情直白的情感,缺少冲突和戏剧性,缺少趣味,有点单调。但它是在戏剧性和冲突之上运转的,是肯定性之诗。或者说,它有着自己的情感和戏剧性,内在的逻辑推进,细节的实现等等,同样是很高的趣味和戏剧。在19世纪美国哈德孙河画派,山川大河就是最根本的主题,其理念来自于,这种巨大的风景,包含着某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宏大和神圣,它理所当然还包含了激动和崇高的感情,平静喜悦和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幸福感。并且,云和山峰的关系、河流与山的关系、光的变化、季节更替等等,它们之间内在的冲突和对应,写出了大自然的戏剧性。这首诗,就是写出了这种更高的戏剧性。

这首诗中的时间意识、空间意识都是非常现代的。一个是空间上,镜头聚焦和平移,一个时间上,把瞬间的固定下来、拉长推远,这个建造过程非常精彩。他在几乎所有不动声色的地方都有所设计,这才是最细微,最惊人的地方。比如,前三句依次出现的蓝、白和青,在后面反复出现(4次蓝色,6次青绿色,8次白色),奠定了诗歌的色彩基调,画面感特别强。认真读完开头三句,再读读最后三句。开头第一句写光芒,第二句写白云,第三句写山,是从上往下。结尾倒数第三句写山,倒数第二句写云,最后一句写光,顺序完全反了过来,这就构成了一个天空和大地之间的闭合空间。里面的人有着古代山水画卷中行人和农户的意味,但这里,明显新的语言带来了更强的对自然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想一想,在这个空间中,是一个激动地看着这一切的少年,这有什么意味?

孕育。


世界孕育生命,这是二者的基本关系。再想一想,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空间,这个少年,将在这样一个世界成长,满足自己的心愿,发展他的心智,经历他的人生,是不是就升华出了更高的思想和情感呢?这时里面那些事物就更显得充盈而富有生机,山谷的宁静,含着让人激动的生命感受。

这便是这种注视最终体现出来的力量。注视是诗人的感受力,也是他的形式感。对于人的生命,痛感越深,他能爆发出来的力量就越大。这是诗歌的另一个悖论,它有些苦涩:往往是诗人的痛苦导致了最有力的诗歌。当我们被这样的诗所达到的生命高度所震撼的时候,不能忽略,他这种平静、积极的看的后面,有着一整套完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不仅需要观看,也信任所见,这种观看并不仅仅是对世界的细细端详,还有他一次次到达高处的强烈的精神生活和体验。当他最后写出:“那雪白的云朵悠然如万古,浮游于碧蓝光芒的无限”这样的句子,真的带着我们一同提升了对世界的感受。诗人借助客观之物所达到的高度,还是取决于他自身的思想高度。



 五


这就不免要谈到境界。诗写到最后,还是境界之争。也就是说,不是看一个诗人写了几首佳作,那是入门最基本的门槛,而是看他风格之上的整体气象,他所达到的精神高度。可能不少人会觉得,今天还以“境界”来谈论诗人太古板了吧。的确,这是一个接近文学史的视角,但我们并不是拿它来评定当代诗人的高低,而是以此对当代写作有一个更具纵深感的把握。对我来说,境界永远是文学最根本的标准之一。一个诗人在写作中体现出来的总体的思想,他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是他能带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

在《白云二》和其它诗中,诗人写出了一种宏大、坚实的认识,大自然的美、世界的神秘壮阔,让我们久久激荡。同时,借助世界的客观实在,写出了生命激情与崇高感受。我们面对的复杂人世,包含着整个负面深渊。这道深渊,你沉浸得越深,它也就越深,也就越让人眩晕。它同样是一个巨大的世界——但要注意,这个世界是封闭性的,相对外部世界的广阔,它是巨大的无限的封闭。存在主义,在它揭示部分真理之后,因为这种封闭,经常变成一种武断的强力意志,对世界的强行概括,这和呈现出世界的广阔真实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面牵扯的,最根本还是一个对最高真实的趋近问题,是对这种真实所先天蕴含的意义是否信赖的问题。肯定性的诗面临的不仅是思想和认识上高与低的简单划分,整体的形式风格、美学观念、技艺等方面最接近气质、品味那部分,也都包含于境界之中。

雷武铃的诗从根本上是对“真”的探求。《地方》中他那种不厌其烦的描写,是一个向真实趋近的过程,一个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特别艰难。

首先,极端的真本身非常朴素,对华丽花哨的修饰是排斥的,所以题材手法中都有种看似单调的东西,深入进去之后又发现,这种单调中,包含着特别多的内涵。语言传达的风景,不仅仅是现场感,还包含着更多意义聚焦:情感、态度,认识,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雷武铃这些描述性的诗特别是风景诗需要特别专注的原因,它太纯粹了,内部极其丰富,但对感受力要求非常高。今天人们爱的能力相比内心的恐惧和虚无,是不足的,就像奥登在《诗人与城市》中说的,现代人大多失去了对自然的信仰。人们在当代社会生活的洪流中,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许多人面对山川河流不再惊奇振奋,进而寻求更简单的安慰,一种空虚的、消费型的安慰。与其说是不再关注自然世界,不如说是被强行与自然分隔,长久之后便失去了感受力。特别是考虑到,事实与事实之间不仅会互相提升,也会互相遮蔽。要使事物真正现身并发挥效果,就要抓住它的个性。通过具体才能脱离抽象而达到个性,最终到达真的顶点,它的美好啊恢宏啊才真实可信。我们得记住,一方面,认识才是最高的现实,另一方面,最高的认识总是看起来接近现实存在本身。

其次,趋近真实的过程总是受到虚假姿态感的诱惑。崇高的感受让人不适,主要是调子太高。它大多时候比现实生活高出不少,这让它看起来很不真实。真正的向善的崇高感受,只和大部分人隐蔽的内心情感相通,这部分通常是羞于流露的。所以,它超越现实,达到真实的境地,特别难。并且,崇高在被经典作品反复实现的过程中,也让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知道反讽在某些时刻获得力量,正是因为它揭露了对崇高的模仿所形成的俗套。文德勒谈到毕晓普时说的:“许多表面化的感受很容易被毕晓普习惯性的反讽抛弃掉……”。这种表面化的感受,就是一种俗套,显得柔弱。毕晓普真正用好了反讽,是因为她加于反讽之上的洞察力。积极和消极的差别,是它们看到同样真相,后者更为勇敢——朝向真实的洞察力,是超越反讽之上的力量。当然,这也是文德勒谈到毕晓普的不足的原因。洞察力并不是总能获得,没有洞察力的时候“她轻描淡写和反讽的美德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雷武铃的方式是正面建设,更难,因为抵达崇高的真实,不仅需要抵御反讽的机智诱惑,也要极为坚强地担负起意义的责任。它不再质疑,而是呈现,使其诗中世界令人信服。

再次,现实世界是客观的,但首先也是混乱的。从混乱中呈现出自在的世界,是对事物的发现和解放,是一个崭新的创造。艺术就是要说出对世界的发现,独特的发现就是思想。这种发现,也是一种宝贵的秩序感,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建立超出混乱的清晰与肯定,发现隐蔽的美与真实。白云啊,远山啊,这样的风景,是客观现实,你看到它,是一个整体、立体的东西,且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这就对呈现它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雷武铃诗中的看,是种从细部开始,按一定顺序呈现河流、田野和山峦的秩序感,从混乱中梳理,从混沌中明晰。塞尚把作画说成“掌握多种关系中的和谐,在一个新颖而有创意的逻辑中去发展它们”,是一个类似的过程,艺术创作,是将客观世界转化为我们的艺术形式——形式是艺术中最高层次的秩序。不清晰、含混(朦胧)是当代诗歌中最大的空虚之一,这比思想上的虚无主义更可怕。

雷武铃的诗是在克服以上这重重阻碍的基础上向真实靠近,在世界的开放性中提升人与世界的关系,以真来追求诗意。虽然大家都有对自己技艺的自负,但技艺中和气质、性格相关的东西往往不被大家注意。出于对真的追求,他把自己的严苛和为建立秩序而遵循的逻辑贯彻到极致。他的诗,包括他谈论问题,(文论、随笔、访谈),用的都是澄清的办法,努力借助逻辑一点点说清楚,是一种建设。不武断,不轻易下判断,很少通过观念之间的差异、断裂和反讽来获得思想的裂变——这是极其难得的品质。他对真实的追求,包括向真靠近的手段,是带有道德属性的。不计较道德的诗是另一种空虚。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诗歌又构成一个世界,那么,按气质说,有些人的诗是村镇,有些人的诗是居民和日常生活,有些人的诗是花草树木,有些人的诗是社会关系,而他的诗仍然是诗歌世界中的大山。它超然于生活又和我们如此亲近,他写的是山水风景、往事和此刻,同时写的又都是自己最强烈的感情,存在意识,生命意识,时间意识。他诗歌中对真的无限追求,节制与严苛,秩序与逻辑,被他以最彻底的方式贯穿到写作中,形成了特别壮观的场景。

 

 


《远山》是他另一首非常坚实、宏大的诗。从它达到的境界来说,正好是我想要强调的东西:它写出了远山这个客观耸立的存在,说出了对生活的理解,在对山的观察中得出“人生之苦无法根除,岁月教会了我无视它们,并尽力感受世间的美”以及“如友谊,如远离的生活,不觉孤寂也无压迫”这样的句子,那正是给我们以振奋和提升的经验和认识。把更高的东西展示给我们,把我们内心共存的更真实、纯粹的东西指给我们,便是最有力的诗歌。

它的实现,对我来说意味着艺术那种最让人赞叹的魔法:从无到有的创造。

这非常了不起,但有时候这种从无到有也会给人误解,认为艺术都是天启神授,诞生于推敲与思辨之上的神秘灵感,就像柯尔律治写忽必烈汗那样一气呵成——这就忽略了创造最核心的东西——扎实、严谨而最后被成品埋没的艰苦劳动的过程。伟大的诗歌,都像宏大建筑一样,不是凭空而来,而以词语作砖石,一步步砌垒起来,最终形成自己的结构特征。体现到具体之处,细微的平衡感和整体的控制力,语言的分寸感等等,缺少了哪一个细节,甚至一个随意的词,一首诗都有可能从优异沦为平庸。因此我们在观摩惊人之作精巧的建筑术时常有这样一种感叹,它们确实达到这样一种浑然天成的境地,以至于我们让觉得,它们本该如此,多一行少一行都是缺憾。

 

   远山

    ——给塘友

 

    凉爽的风吹动我们和水面。急速细密的波纹

    使亭子好像船一样飘行。

    我们仿佛不是在钓鱼,而是被摆放在一重画境里:

    微微爬升的红壤土丘,草丛,毛竹

    油茶树枝叶蔓延到分际线,前景直接跳到了远景

    ——三道绵延横卧的远山。

    第一道山能看清楚青色的山体。它的山腰鼓胀

    再上升而收缩。它的颜色让我们觉得可以到达。

    第二道山是条黛色波浪线,遥远距离里的空气

    给它蒙上了一层雾一样不定的灰白。

    第三道山令人惊异:它的右边,宛如锯齿

    并列两座高峰。它的左边,山势不断升高

    几乎到了难以置信的高度。而它的身形

    比接近地面的天空更淡,更缥缈,近乎虚影。

    它们上面的云,色彩鲜明,轮廓清晰。

    不是我在北方所见的扁平飘浮的云朵,

    而是直立高耸的整体云块,如岩石山峰。

    云的顶端一直伸延到离我们很近的天空。

    这些远山激动着我,但我没告诉你。

    我独自体察,一次次咽下这电击似的感应

    不让心底泪水般的叹息流露出来。啊,我说不出来!

    我并不完全明白的我生活的全部,它与此的亲密关联!

    我也没告诉你,我看见一个人在半空中看我

    她的头像占满那朵硕大的白云,那么清晰,近切

    我看见她眼睛和嘴唇的动。一如两年前

    我们驱车在山上不停地转弯,我总是看见她的面容

    浮现在山谷对面横断天空、直落而下的绿色山坂上。

——这生活的惊异啊,经历时才会知道,

才知道梦想怎样紧随我们。

    我们谈起疾病。那种深奥的突然和脆弱。它的阴影下

    一个孩子的一生。那些正常日子透出的迷人亮光。

    我们谈起玄密的命运和遭际。那些细若微尘的事件。

    那些纠结的可能性。现实之谜。

    我们谈起穷困。少年自信的梦。如今我们对事实谦虚:

    它作为某种骄傲的禀赋,是生活的当然。

    啊,人生之路似乎在上升,在不断增加难度

    把我们带到新的险境。但我们并不绝望。

    另有一种力量在恒稳地推动,潜在的必然性携带我们。

    我们知道了众人皆知的经验:成熟,经历

    时间令我们平静。

    远山一直保持在那里,和我们遥遥相对

    它轮廓线上微白的光亮,那长久相望的安静喜悦。

    我想着它在各种天气里的形态:下雨的间隙,

    草木清新的气息弥散,饱含水汽的白雾静绕在山腰

    它的山脚洁净亲切,山峰隐藏在黑色雨云的变幻中。

    或秋天不缨垢氛的透明空气里,它在蓝天下毕现。

    我喜欢它的悠远,目光信任地

    顺着土地伸延,然后,它在远处升起来

    如友谊,如远离的生活,不觉孤寂也无压迫。

    我感到周围空间里空气的流动,草木缤纷的反光

    我身所在的,这色彩丰富,生机勃勃的辽阔的宁静。

    它们是真实,宏大的。对短暂,激荡而易于疲惫的生命

    它们恒久,平静,始终如一的饱满精神,是长存的抚慰。

    人生之苦无法根除,岁月教会了我无视它们

    并尽力感受世间的美。

    这夏天难得的凉爽一日,太阳一直没露面

    光线的变化仍让我们觉察它已偏西。现在,云散开了

    灰黑混同灰白,急速变动。西方天际渗出了酡红。

    时间到了,我们平静地起身。

    你的孩子刚做完心脏手术,必须赶回去给他换药。

 

        2004/8

 

建筑学是雷武铃诗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东西。强大的逻辑线条和框架,古典大师那种没有痕迹的浑然背后的科学严谨,在他诗中特别明显,秩序体现在看见与看不见的方方面面。

这首诗一共60行,三个部分比较明显。前18行是景,中间22行是情,最后20行是情景交融,各占约三分之一。这就好比盖房子先打好了框架,大的方面就比较稳固了。真正吸引人的也是精巧的工作在于那一点点的构建过程,每一部分是如何填充并装饰的,这些需要往细里一点点去分析。先来看第一部分。

开头一句:凉爽的风吹动我们和水面。句子很普通,风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事物,这里以风开始,看似没什么特别,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切入。风是流动的,吹动我们和水面,是一个镜头的转动,交代出了我的位置和环境。不说我看着风景,而是风景扑面而来,而我(我们)被镶嵌在风景之中。接着镜头继续聚焦,急速细密的波纹,亭子比作船使画面感更真切,最重要的是它让视角实现了不经意的转换:从“被摆放在画境里”的“我”的眼前,开始层层展开更深远的景色。接下来整整15行都是对其进行描写。四、五行是前景,也是“我”到远景的过渡,然后远山,这首诗的核心出场了。为什么说前景直接过度到远景了呢?除了油茶树和山的颜色反差,也在间接写山的形状,比较陡的的山才会有这样的视觉效果。然后最精彩的,是对三层远山的描写。这和我们平时在山里看到的一样,但我们都知道这个画面挺难描述出来的。这里诗人用了他最擅长也最果断的方式,实体的第一层,青色;黛色波浪线的第二层,虚中有实;而第三层是虚实结合的高耸,高度是通过比天空更淡的颜色描述出来的。这三层远山,自身的存在,就像世界上所有存在一样,越是稳定就越富有涵义。我们可以将其解读为我们面对未来的感受,面对生命的感受,我们扎根在现实中,却感受那远处的山峰般的世界存在之美,那飘渺虚幻之境正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神秘。三个部分把山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因此下面的承接也就非常自然了。从最后远山之上,写天空上的白云,视角继续自然上升。并且,这个云,是直立高耸的整体云块,如岩石山峰,这就像是山的延续。接下来呢?云的顶端一直伸延到离诗人很近的天空,再联系十九行诗人的现身,这就相当于从天顶向诗人回落。

这时再看,逻辑关系就非常清楚了。从自己开始,眼前的近景向远处延伸,水面,亭子,红土丘,是一个视角的攀升。再不断上升到三重山,再上升到云,再从云返回头顶的天空,再向自我的回落,这是画了一个圆圈。它不是乱来的,如果乱写,这样的诗没法进行下去,这样的细节充分表明了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实践他的建筑学。再进一步引申一下:在这个圆圈中,人是一个点。镶嵌在世界之环中的一个点,蕴含的意义是人作为生命需要自然的滋养慰藉,而人的视角赋予世界以意义。

如果说前面十八行,写的是他所见的真实世界,是一个再现,那接下来第二部分这二十二行,则是赋予这山以情感。这是一个景生情,情入景的过程。这一部分看似意识流一样随意而至,结构上还有什么规划和秘密吗?来看,是不是这样的结构:此刻,过去,此刻,过去?具体看,就是从我现在激动,在云中看到她的此刻,到两年前的过去,再回到谈起疾病的此刻,进而通过谈论孩子的一生回到自己的少年时的过去。过去,和当下相比,更深远,构成了我们生命经验的深潭。最后当这个时间纵深通过这个现在过去的反复而营造出来后,写了人生之路的上升,就是在刚才那个时间纵深中上升的人生经验之路,这与前面第一部分视角从油茶树向远山的上升是一致的。对山的惊奇写出了爱情的甜美,然后转到了疾病,自然而然,到了玄秘的命运,这样的经历带来的,不是情绪,而是一个认识。这样,从一处山的风景,到人生感怀,再超出简单的抒怀而达到认识的高度,这之间的自然过渡包含着非常清晰的结构。回忆,此刻,都在远山上展开,和这山有关,对景色的清晰洞察暗含着清澈的知识对混沌命运的抵挡和克服,因此这里虽然写的是个人情感,实际上却赋予了山以情感。写这诗的时候,诗人36岁,这些感受是最朴实的,从生活中来的,这些经验,真的就是他发自内心需要探索人生的结果。

接着来看第三部分,最后二十行。在一连串的心灵漫游后,诗歌在它的第41行又接上了远山。它就在那里,是亘古的存在,和我们遥遥相对。它首先构成了前面情感抒发比较热烈的一个调剂,从出现的时机来说是恰到好处的。但这里的山和第一部分一开始的描述又不一样,加入了更广阔、深远的时间背景,从三维自然空间变成了四维空间,有质的变化,所以这一部分实际上是情景交融的过程。这里面同样微妙,前面几句先把天空下的山的总体样子呈现出来,然后加入时间感,不同季节和天气下的丰富样子快速切换。然后顺着土地伸延,它在远处升起来——这又一次重复了前面两个部分上升的那个势头,这个山势的变化正好自然而然引出了后面那惊人的发现。接下来是活泼的部分,草木缤纷的反光,往更小的地方聚焦,有全景有微距,进一步丰富它。通过山与人的对比,让那些痛苦啊什么的都显得没有那么强大了,这就引出了更强的认识:它们是真实,宏大的。对短暂,激荡而易于疲惫的生命/它们恒久,平静,始终如一的饱满精神,是长存的抚慰。/人生之苦无法根除,岁月教会了我无视它们/并尽力感受世间的美。这就像到达山顶一样来到了高潮。是的,整个后面思想上的东西也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这种缓慢的爬升线也是全诗的基本推进线条。最后五行就像完工时打房顶一样,再次坚实起来,并且有意放低了那种高亢的调子。一直没有露面的太阳正好是大地上生命的来源。云的散开,太阳落山的最后时刻,这些简单事实,也有了更多意味。而最后两行,特别是最后一行,诗回落到现实生活,虽然平淡,却是那么揪心的关于生死、孩子的内容,轻轻一收有惊心动魄的感觉。诗结束了。

可能很多读诗不多的爱好者,对这种方式并不适应,会感到太单调了,冰冷,乏味,等进入文字后面,洞察了那种真实存在的力量之后,才感到他的情感,不管是悲痛还是对美好的赞颂都如此强大——它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渴望。要想到,这山的塑造如此成功,我们不能忽视它在形式上勇敢的突破。他的形式和技术又比较隐蔽,不易觉察,接近于福楼拜和托尔斯泰那种美学——你读他们的小说,不去细究的时候,根本没觉得有什么技术,其实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值得推敲的,都有着非常严谨的逻辑和结构。这基本上就是雷武铃诗歌的美学基础,对他来说,精确的写实产生的效果才是诗意。

诗人通过他最好的作品,实现对自身的最深发现。这诗中的远山,矗立在我们精神视域中,成为坚实存在,让我们感到安稳慰藉,感到和世界相对的幸福,连中间和结尾的悲伤也是被接受后的平静。他替我们说出了那些生命深处的宝贵体验,我们在朦胧之中,通过他才猛然悟察了超出我们片刻存在的更高存在,进而唤醒了对世界的更强烈的感情,并勇于承认、维护这种感情。

 

 


为什么如此白描,如此坚实、节制,体现了达芬奇般严谨的科学精神的诗,并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满了激情呢?因为在前面谈《白云二》时说出来的那个与世界相对的真实自我——在本质上,他是一个热烈并有着巨大内在生命冲动和渴望的诗人,在他诗中,那种安静喜悦背后,有非常强烈的生命意识彰显了出来。这为他的诗注入了明显的抒情气质,他是一个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抒情诗人。

在较少被提到的《短诗与抒情》这些早期诗中,他的抒情气质是非常鲜明的,热烈,单纯,空灵。到了《地方》和《致友人》这两本诗集,他成熟之后的坚实诗风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这种抒情性,变成了一种坚实、厚重的风格。在这些诗中,他热烈的自我是不由自主流露出来的。他描写的极致程度平衡了他自我意识的强烈程度,这更显出了他坚实诗风的可贵。一方面,感受是会衰变的,但物质不会,所谓的精神寄托,就是要让所托牢固坚实,这最终也保证了他的热情、美好体验,以及脆弱和感伤都随着物质的坚实保存传达了出来,另一方面,他诗中的现实和客观世界是向外扩展的,自我是向内收缩的,这种自我的收缩反而保证了广阔世界向上的提升。这就应验了我们通常上的理解,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我们认识自我的过程。

让艺术家感到欣慰和振奋的是:在肯定和清晰的最高层次上,生命和世界仍然是神秘的。在他的很多诗中,那种具体的描写下面都能感受到那个自我的存在对广阔世界触碰时幸福的颤栗。《北戴河海边》最后:“应和这大海永生的呼啸,我心里的汹涌的怆然/记忆无尽地恒流,汪洋浩荡/我感到另一重变幻的天空和大海,我的心跳。”《白云一》中,“白云没有涌至顶空,而是飘散成一朵朵/金色云团。五彩云丝的纤维横越过长空/我们被天和地半球形的时光拥抱着,在旋转”……都是在细致的描写之后自然抒发出来的,那种个体存在对时间的触碰,对自己存在本身的感悟,其苦涩与甜蜜都令人激动。

个体生命的意识是某种天真、单纯,常常伴随着对世界的惊奇,因为世界更为复杂和玄秘。这种惊奇,更进一步就是发现,就是领悟,在《香山寺》中,从前面对从香山看北京的空间的呈现转化到最后对时间的呈现,写出了时空交汇于此刻的我的那种真正的生命惊奇感,接着“我意识到这黄金般的时间,它要消逝。/而此刻它似乎长在,我一生似乎都在此/既不曾从哪来,也无须到哪去。”这便从对世界的惊奇,写出了对人生甜苦的经验,生命的光彩在此时此刻焕发,存在因为这种自我意识得到了留驻。抒情超出了情感范畴,进入了经验的领域。

作品永远是风格的实体,所有关于诗的观念其实都包含在诗中。他的这种方式,不仅让他更好地表现自我,也让他真正提升了自我,提升到了一个和世界相对不显卑微的程度。他的诗歌道路不断前进其实就是他寻找自己真实声音,确定自我气质的过程,也是自由随意的本性和约束制约的文学形式之间的碰撞和磨合。因为文学形式的规范使得写作确实首先是对自我的一个节制和引导,让自我在形式中,像水在容器中成型。最后由形式自身的创造和发展带动自我提升。理解他的诗,洞察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写作根本上还是自我内心的需要,不管他最终创造出什么样的形式来包容它,如果没有这个真实自我在里面,形式就像没有了藏身其中的阿拉丁的神灯变得平庸无奇。

得益于这种极其强烈的生命意识,他写出了一种刨根问底的有时令人羞愧的真实感,以及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对崇高之物的倾慕和追求。这么高的调子,是一种在诗歌中具有焚毁力量的强烈情感,要没有他形式上的坚实和美学上的强力、决绝,这些诗还真容易流于一般。但历史也向我们证明了,每个时代最高的调子才能保存下来,并随后代对其不断的理解逐渐降低,这是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本能,是艺术进化的规律。这种发自内心的声音不管多高,都有一点没法代替,那就是与普通读者更为亲近,它体现为与各时代共鸣的单一性,以及区别不同时代人们不同感受的独特性。那些中庸的调子太容易被替换了,没有流传的价值,是高音构成了一代代的文学的延续。

 

 

最终,虽然他一直坚持将客观世界呈现出来,但考虑到他体现出来的世界如雪山一样寂静耸立富有内涵,其中的精神强度如此纯粹,他的诗仍然是一种超然于我们日常庸俗的,在光照的层面的诗歌,是在其精神高度上向现实如鸟儿盘桓在田野上一样的低徊。他以自己的诗歌回答了一个在当代来说特别严肃的问题:一种没有反讽的诗歌是否还有可能。

现在我们明白了,即使在反讽最为激进深刻的时候,它也常常是一种平衡,是对现实与崇高的中和。而雷武铃的诗恰恰是不妥协的诗,他深知从虚无向肯定迈进所受的种种质疑,但他信任真实的情感,信任崇高的感情依然是人类社会更高层面的精神根基,尤其是相信这种情感,仍然是可以从正面实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怀疑主义越来越成为主流,这是人类生存哲学滋养的狡黠天性,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自然属性。特别是当代的严酷,令人类(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时代是最严酷的时代)采取一种对抗和漠视,太多人保存柔软心灵的方式是类似家庭冷战的生硬,以及不是带着自信而是稍微带点自卑的自嘲。佩特雷蒙特谈西蒙娜·薇依时说:“只有先培养起勇敢精神,克服身上的一切软弱之处,然后才能使软弱,更确切地说,使这种软弱的轻微痕迹成为感人和美好的东西。”热烈和纯粹虽然有时显的柔弱,但也极其强大,肯定性是压倒性的力量。正如扎加耶夫斯基所说:“诗歌和怀疑互相需要,但诗歌超越怀疑,指向我们未知的东西。怀疑是多少有些自恋的,它挑剔地看待一切事物,包括我们自己,以及可能安慰我们的事物,诗歌正好相反,它信任世界,相信美与美的悲剧的可能性。”在雷武铃的诗中,经常出现的那些神圣的光辉时刻,是一种真正的照耀。

在当代诗歌中,很少有人把道德上的严苛贯彻到如此的程度。他说过的一句我印象特别深的话:“我最大的道德热情,就是保持逻辑上的清晰。”我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明白了它不仅是针对现实生活、精神生活的,还是针对美学的,形式的。他对真实的追求,对自我的严厉内省,对内容形式近乎洁癖的严格自觉,都体现着写作品格。

真实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文学观念,在文学上实践这些美德,比生活中更难。他最有力的部分,即这种情感的真实性和纯粹性,具有一种单一性,即它和中庸的情感是不是匹配的,是很高的一极。这种单调,既由他的纯粹造成,也由他的“不和解”造成的,他不愿意迁就,为此甚至摒弃了许多最常见的吸引人的技巧,而选择了最难最扎实的描述,他也很少脱离控制让情感主导诗歌。他考验的是我们承受纯粹情感的能力。如果不是如此,他那些过于执着的描写就不容易理解了。

所以,他这种严苛中包含着一种骄傲,他对自我和美好的向往热爱,对意义的绝对信任。他以这些对抗住试图否定我们的一切。我们理解,美好之情,诸如感伤的正义,就像小时候一些天真的是非观,不允许大人伤害益虫、不吃自己养的动物,这些都是非常纯粹的感情。这种感伤的正义在现实中,随着所谓的成熟,会妥协,调和,走中庸的路子——当代写作中呈现出的泛空虚主义,是一件令人忧心的事。但有些人会以某种更为深刻的方式把这种天真保存下来,成为他道德观念的核心部分。单纯的是非观进化为正义观念,对弱小动物的疼爱演变成了真正的爱的能力,以及坚定地站在弱者一边……这些天真的情感成长起来是善的哲学。在雷武铃的气质中,有着强烈的是非感,是,或否。他是我认识的人中,气质上最接近维特根斯坦和西蒙娜·薇依的人。

认为他的诗过于说教的质疑,来自现代艺术思想更新中与传统的断裂带来的对经典模式的质疑。另一个质疑是它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扎加耶夫斯基缺少的那种最有力的东西,即,对这世界的深渊的触碰,一种过于文明的声音,终究为他的诗带来了一丝柔弱,这一点在雷武铃的诗中的确也有所体现。他达到的高度,从光照的层面来说更为真实。这种光照让身边的事物被我们看到,让我们在空虚的生活中发现那些积极的肯定性的力量,他的诗,成了一种引导。这并不是一个巧合:在《冬天的树》三个层次的递进中,在他自我教育和诗歌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中,在《远山》风景和认识的爬升中,《白鹭》从有限向无限的迈进中,还有他真实自我向人生经验的提升中,都有一根向上爬升的线。他不断重复着这条上升的斜线,因为,这是他诗歌中肯定性的本质表现。面对深渊,虚无,光照三个层次,他的诗在光照的层面最为有力,深渊中的东西,恶,直接写也很有力量,却并不是每个诗人都能进入其中。那的确是另一种强大。扎加耶夫斯基更多地触碰阴影,但也到阴影为止,是在阳光中看阴影的,米沃什是从阴影中看阳光。雷武铃的方式是直接写高处的光,不进入到黑暗中去。他信任光足以对抗黑暗,以光照赋予现实世界秩序。这在怀疑主义的时代是极其另类的,我不知道在题材和手段上的损失能不能被这种光照弥补,我只知道,在某个程度上写出最深刻的东西,已经足够了。

写到这里我知道不得不结束了。这篇文章起于一个非常高的调子,并且,几乎在一个过于传统的辨识氛围,洋溢了过多的热情,谈论了太多的崇高、纯粹、美好,这在当代是不流行。艾略特说新作品的加入,使经典构成发生着不断的细微变化,大多时候这种变化是个持续的过程,是一点一点发生的。而在中国现当代,由于新诗和古体诗的断裂如此猛烈,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正重新成长,孕育自己的经典。虽然它们终归会汇入中国传统的河流,但这一代的优秀诗人,具有里程碑意义。当我们自己的优秀诗人成长起来,那些国外的经典诗歌,在伟大之余体现出了一种疏离。因为不管毕晓普、奥登还是阿赫玛托娃、米沃什、卡瓦菲斯,都生长在自己的文化中,它们写出了人类普遍的处境而显出伟大,却没法把我们日常中最细微的经验写出来。现在我们自己的优秀诗人,举我自己喜欢的诗人为例,雷武铃、徐芜城、萧开愚、杨铁军、周伟驰和王强等等通过自己的诗写出来了。我们自己的语言,我们自己的经验。这其中,雷武铃是让我受益最多的诗人。在当今时代,这个信赖意义的诗人用毕晓普式的少即是多,写出了最令人信服、深刻的诗,考虑到他选择的诗歌类型,可能是我们这几十年来最为沉默的高亢之声了。他的品质中真的有维特根斯坦和西蒙娜·薇伊那种严苛和纯粹,那种极其强烈的是非感,以及对逻辑巨大的道德热情,当他将这些实践到诗中的时候,注定了他不可能很快被广泛真实地理解——因为,真实地理解他,意味着认可这种伟大。

作者王志军, 2016年8月于北京,发表于 《上海文化》2017


【关于诗人】


雷武铃


雷武铃(1968-)诗人、译者、诗歌评论家。湖南人。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在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先后读完硕士和博士。现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诗集《赞颂》,翻译《区线与环线》(谢默斯·希尼著),《踏脚石:希尼访谈录》。主编同人诗刊《相遇》。有零散诗歌、译作和批评文章发表。曾获栗山诗会翻译家奖(2018)。



关于主持人

胡续冬

诗人、学者、译者,1991-2002年间求学于北京大学,现执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于策划人】 

王寅

诗人、作家、摄影师、“诗歌来到美术馆”策划人。出版诗集《王寅诗选》、《灰光灯》等著作多种,先后获得江南诗歌奖、东荡子诗歌奖等多个诗歌奖。作品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并在海外出版。




粉丝福利


为答谢各位小伙伴长期以来对『诗歌来到美术馆』的支持与关注,本次活动现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双重礼品。



福利1:在现场领取礼物

第一步

确认本人已关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

现场发布一条微博/微信朋友圈,并选取坐标“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新业坊)”为地点。

第三步

惊喜好礼到手!


福利2:活动结束后免费参观展览(仅针对预约观众)

宫岛达男:如来

时间:2019.5.18-2019.8.18(每周一闭馆)

地点:静安区汶水路210号静安新业坊3号楼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票价:50元




【诗歌来到美术馆】No.58: 雷武铃诗歌交流会

【诗歌来到美术馆】第五十八期:雷武铃诗歌朗读交流会





▍关于诗歌来到美术馆


在今天,美术馆正在和更多的艺术门类进行新的结合,美术馆已经融跨界展出、互动为一体,不仅展示作品,而且研讨交流,生产知识,日益扩展成开放的全艺术平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2年启动的“诗歌来到美术馆”项目,旨在为诗人与诗歌爱好者创造思想碰撞的开放平台,将诗歌作为智力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与当代生活和诗歌形成连接对话。作为国内首创的“诗歌+艺术”美术馆公众项目,“诗歌来到美术馆”邀请的诗人都遵循“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标准,诗人黄灿然,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小妮、西川、多多、芒克、柏桦等国内诗坛从八十年代活跃至今的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阿多尼斯、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等成名已久、读者众多的国际诗人,西蒙·阿米蒂奇等未被译介但在国外盛名的优秀诗人。自2012年启动至今,项目以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的讲座和诗歌活动受到各方强烈关注,推出不到一年即荣获《东方早报》“2013文化中国”之“年度事件大奖”。2016年获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项目,2017年荣获年度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特色活动。

 

▍诗歌来到美术馆往期诗人


黄灿然/欧阳江河/西蒙·阿米蒂奇/翟永明/李亚伟/王小妮/阿多尼斯/谷川俊太郎/杰曼·卓根布鲁特/西川/杨君磊/多多/蓝蓝/陈东东/亚当·福尔兹/梁晓明/沈苇/宋琳/柏桦/蒂姆·利尔本/阿莱西·希德戈/吕德安/倪湛舸/芒克/扬·埃里克·沃勒/王家新/维克多·罗德里格斯·努涅斯/尼古拉·马兹洛夫/费平乐/包慧怡/朱朱/万夏/鸿鸿/尤兰达.卡斯塔纽/特伦斯·海斯/蜂饲耳/哈利·克里夫顿/托马什·鲁热茨基/冷霜/管管/桑克/陈黎/罗恩·温克勒/马克西姆·阿梅林/高桥睦郎/黄灿然/杨小滨/保罗·马吉/弗朗切斯卡·克里切利/阿库乌雾/韩东/周鱼/伊冯·勒芒/露西·杜根/叶觅觅/马格努斯·威廉-乌尔松/秦三澍







 


邀您一同将读诗进行到底!

微信公共账号:mspoetry

新浪微博:@诗歌来到美术馆官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诗歌来到美术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