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甘肃农户遇到北京设计师

马玉 南都观察家 2023-06-23


马玉,文化评论者
全文2900余字,读完约需6分钟


没有这个节目,他们会各自安稳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几乎没有相遇、碰撞的机会。但当媒体和高科技把世界各个角落都互连起来后,我们才发现人和人是如此不一样。

这个周末,东方卫视的《梦想改造家》节目忽然上了热搜,却不是节目组希望的结果。

 

起因是最近一期节目“改造西北‘空巢之家’”里,设计师受托为甘肃白银一户农家设计的房子被认为“华而不实”,不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还收了高额的费用,坑了老人家的血汗钱”。一时间,无论是否建筑专业的,各界人士群起而攻之。



▲ 房子的外观被很多人指责像公厕  © 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

 

意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是多年在西北地区游历的作家胡成,认为这个房子在冬季严寒的西北地区并不实用,他计算了西北房屋保暖的开支,指责设计师不考虑居住者真实需求和生活成本。

 

二是微博署名EricTsui的设计师,认为从造价、设计、功能、审美上并没有舆论指责的那么不堪,但最大的问题是“傲慢”,“设计师觉得你们审美不行,我来让你们知道什么是高级不媚俗的审美”,“对农村生活方式如何延续缺乏思考”。“做得越纯粹,学术性就越强,就越脱离群众”。


也有人认为,至今没有听到业主一家的表态,舆论压力之下,“他们就是真喜欢这个房子也没法说了。”反方则认为,他们在节目中的表态“一定不是真的,一定是被忽悠了。”都相信自己才代表了业主的观点。


是是非非,目前还很难一探真相,但是,这个房子为什么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呢?


▌满足居住者的需要

其实这个房子如果放在北京郊区,作为艺术家工作室,或者在近年兴起的松阳、沙溪这样的旅游地做一个民宿,就不会引起这样的争议,多半还能成为网红打卡胜地,“太有设计感了”。



▲ 设计师其实给出了一个相当精致的房子,只是放在了大西北农村  © 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

 

红砖是这次大众吐槽的一个焦点,“像公厕”,“像猪圈”,红砖是乡土的象征,在大众眼里代表了“土”“俗”,而在城市的设计师看来,它符合精英们对乡村古朴、罗曼蒂克的想象。“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放弃红砖,是放弃田园牧歌进入异化的机器时代。

 

这并不是红砖第一次进入建筑争议的视野。2017年,徐腾在《一席》里说到他大二时经历的一个“具有启蒙意义”的案例:老家的亲戚要盖新房,他根据对农村的想象,“农村应该是质朴的吧,有泥土的芬芳”,于是“用红砖盖了个房子”,设计了通风的梅花孔,得到的回应是“猪屋才用红砖做”。然后他的姑爷,一个开了40年货车的司机,给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徐腾上了一课:在民间盖房子,你得大气,要气派,要欧式小洋楼,金光闪闪的大门,加豪华吊灯。

 

这才是很多农村居民的需要。农村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房子除了居住功能外,社会功能也非常重要。农村不少房子,外面贴着光洁的瓷砖和欧式装饰,里面却是毛坯——因为外面要给别人看。同理,很多农村房子装着空调,但从来不开,因为装不装,别人能看见,开不开,别人看不见。你的房子是不是好,不是设计师说了算,不是自己说了算,要同村的邻居说了算。

 

设计师何志森也曾在《一席》讲述了自己的工作坊,如何去跟踪建筑居用者的轨迹,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做出满足他们需要的设计。其中一个案例是跟踪卖冰糖葫芦的阿姨,看小贩如何使用设计师创造的空间。在这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阿姨与城管间的矛盾,并为阿姨设计了三条逃跑路线。

 

何志森讲的另一个故事主题就更为明确:一个法国建筑师去非洲,看见当地妇女每天背水回家,很艰辛,就带着精英和救世主的情结,要为她们每家设计一个水龙头,却遭到反对,因为取水是当地妇女唯一可以逃离家庭、与同伴交流的情感空间。


▲非洲妇女在取水。    © Watercharity.com


这是大众比较认同的方向,所有的设计,都应当从人的需要去出发,考虑他们如何去使用建筑设计,而不是我做出一个作品来,让你去适应。



▌不同阶层的碰撞


和一位学建筑的朋友聊起此事,她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建筑师和业主的目的本来就天差地远,节目组商业运作,又把本不可能合作的双方连接在了一起。”

 

其实很多经典设计都不宜居,但这些住宅的业主,能找到著名设计师,他们本身的社会阶层、资源,相差得不是很远,审美和需求也类似,即使双方有分歧,也不会表现得明显不和谐。

 

节目找来的却是彻底不一样的两方,他们的生活方式、对世界的看法、需求,完全是不同的。没有这个节目,他们会各自安稳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几乎没有相遇、碰撞的机会。但当媒体和高科技把世界各个角落都互连起来后,我们才发现人和人是如此不一样,社会是如此多元,不同人群的碰撞,制造了如此多的不和谐之声。

 

这其实就是一个节目定位的问题,节目是想给普罗大众看到一个生活改变的机会,并在房子改造的过程中与之共情,看到不同的生活可能性,还是给设计师一个炫技表达自己的平台?既然它将不同的群体连在了一起,它的目的是呈现多个群体的不同,还是表现出各个群体彼此间的碰撞交流最后能完成一个项目,还是如舆论指责的,是高高在上地展现他们在施恩于弱势群体?



▌艺术Vs.居住功能


前述设计师EricTsui在长文中,除了从业内人士角度出发评论房子的设计,也提到很有趣的一点:伟大的建筑设计,常常不能符合业主的需求,“为了建筑学的教科书,为了某一方面的极致追求,业主是可以被妥协的一方。”

 

以安藤忠雄著名的住吉长屋为例,为了极致的采光,厕所和起居空间隔着露天庭院,业主必须穿过庭院上厕所,即使是大冬天。建筑师对此的回应是,多穿几件衣服,冻不死人的。

 

这个有点匪夷所思的例子显然是过分了,将设计师的美学追求凌驾于居住者的需要之上,但更多是一些笑谈。

 

建筑大神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所有细节都闪耀着建筑美学的光辉”,但住进去的工人根本接受不了简洁的美学,在干净的立面上挂了许多俗气的小窗帘,把外立面弄得乱七八糟,大师气得发狂。

 


▲ “流水别墅”是建筑大师赖特的经典之作,当时也被吐槽并不实用  © 维基百科


用先前那位朋友的话说,“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

 

她自己是学建筑的,见过太多在流芳百世的建筑其实非常“反人性”,甚至被业主起诉、打官司。但从建筑美学的角度,从艺术角度,这些建筑的确让他们心悦诚服,都是绝对的杰作。

 

问题出在建筑、特别是住宅的双重性上,一方面它们是工具,要满足居住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们也是艺术品。

 

纯粹为了鉴赏而生的艺术品,绘画、音乐、雕塑,可以完全按创作者的想法发挥,即使古怪或失败,也不会带来太大损失。

 

居于其中的是有一些功能性的作品,如电影,刚出来时票房惨败,但日后被奉为经典的,并不在少数。它们对美学有较高的要求,但同时也必须满足观众的偏好。

 

而到了住宅,则以日常功能为主了,满足这个需求之后,才可能有一些美学的发挥。

 

理想状态下,设计建造一个房子,涉及客户研究、市场定位、材料采购、建造技术、审美设计、预算控制等各个领域。这些方面,有些天然就是冲突的,如审美和预算。通常这些功能会有所拆解,设计师更偏重于空间分隔的美学,兼顾实用性,如何运用适合的材料表现自己想要的效果,而客户研究、市场定位、预算控制,则更多是由建筑开发商来做。它更多是一种协调,考虑各方面的情况、需求,综合平衡,最后得出的,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美妙设计,而是一个次优解。

 

但很多时候,人们都太注重自己所在一方的立场,设计师看重自己的美学,建筑商看重预算,业主看重自己的居住需求。其实都有道理,但是我们会不会互相倾听、交流一下,互相妥协,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

 

其实,这又何止盖房子?

 

*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张医生与王医生》(文汇出版社)图书一本。




点击关键词,阅读推荐文章
社会阶层:中产阶级的马拉松热进城拱白菜躺平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