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为懂你,所以坑你 | 大数据“杀熟”黑科技揭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世说经语

3月初,微博网友爆料自己被大数据“杀熟”。话题一出,一片哗然。


“廖师傅廖师傅”经常网购某特定酒店的客房,客房价格常年在380至400元。他偶然从酒店前台得知,淡季时价格会有所下调,一般在300元左右。“廖师傅廖师傅”有些疑惑,因为他从来没有在网站上看到如此低的客房价格。他当即用自己的帐号登陆该网站,酒店价格仍为380元,而同一时间、房型,朋友帐号登陆赫然显示300元。



此事一经曝光,网友纷纷吐槽自己被某旅、某车、某电……的“杀熟”经历。


“我和同学打车,我们的路线和车型差不多,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

“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

“我的消费比较高,我老公消费比较低,开通不限流量服务的时候,他只要开通88元的套餐就可以,我必须得开通138元的套餐。”

……


有媒体测试,同时用APP搜索一张机票,两个账户一个常旅客一个普通用户,价格就是不一样……




所以,那个贴满“爱你”“懂你”标签的“大数据”形象垮掉,俨然变成“塑料姐妹”“插刀兄弟”的代名词。



看来真的像网友们说的那样,最后才发现最便宜的竟然是官网。就像利用12306软件订火车票,价格永远不会变。不过现在“铁总”已开始实行会员制,攒够积分可换车票,暗暗嗅到了一股“变”的味道……




其实,大数据“杀熟”,早就普遍存在。只不过,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价格歧视”或“差别定价”。


在经济学中把这种“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制定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的现象,称为“价格歧视”。


向每一位顾客收取其刚好愿意支付的价格被经济学家称为“完全价格歧视”。它第一次被描述发生在1920年,经济学家庇古(Pigou)给它取了一个不那么动听的名称——“一级价格歧视”。



正如“完全”这个修饰语所描述的,在现实世界中,很难歧视到这种程度。


难以达到完全价格歧视有许多原因,但是最明显的原因就是,确定某人愿意支付的最大金额是极为困难的。而且即使你知道某人愿意为你的产品支付多少钱,你又怎么能在向那些不愿支付更多的人提供产品的同时,防止更愿意购买的人利用这一优惠条件呢


这些看似难以实现的事情,在互联网世界里却显得那么轻而易举。在生活中,酒店房间以告示牌上显示的价格出售,这就基本上陷入了“以一种价格卖给所有人”的模式,也许优惠券和偶尔的折扣会帮其改善一点儿情况。但是如果你在销售中采用的技术是“点对点”(point-to-point)的——像旅行网站对“廖师傅廖师傅”这样的单个用户——你有时就可以安排多样的甚至是个性化的价格。这种“一对一营销”(one-to-one marketing)的策略被称为“一级价格歧视”


这也就是说,早在1920年以前,价格歧视策略就存在了。庇古将它理论化,赋予经济学意义。直到2000年,谷歌首席经济学家卡尔·范里安将其引入互联网领域,并将其写入《信息规则》,这本轰动信息时代的巨著中。


庇古把三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区分开来,分别称它们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但是在互联网领域,范里安倾向于采用更生动的词汇:


● 个性化定价:以不同的价格向每位用户出售。

● 版本划分:提供一个产品系列,让用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版本。

● 群体定价:对不同群体的消费者设置不同的价格,比如对学生打折。



为什么“个性化定价”在互联网世界中这么容易实现?



在2017年11月,孟昭莉博士(《信息规则》一书的译者,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与果壳网CEO姬十三博士在一次直播中就谈到了这类现象,比如“你在腾讯打车,从腾讯大楼打到某一个地方的报价是40多块。然后走到马路对面,并定位到马路对面的时候,这个价格一下就差20多块。”


当然,她对这件事进行了分析,在腾讯门口打车竞争激烈是一方面原因,但其背后也有“大数据”在起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完全可以判断出来你是谁、你是不是常用的用户、你能接受的价位大概是多少。各个商家也非常明确地能够区分出来谁是新用户、对价格敏感的用户,这样,比如说在推送优惠券的时候,就会多推送给这些用户,以鼓励其消费……


对此,有网友感叹:“就算瞒过了枕边人,也瞒不过互联网公司。



你的“大数据”是怎么被收集到的呢?



这个“套路”并不复杂,姬十三博士表示,其往往就存在于我们很多App里,App的未登陆用户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因为未登陆的往往是个新用户,或者你第一次使用,在这个平台上第一次下单,它往往会推给你一个优惠券,使得你在平台上的消费行为能够更加容易的形成一个习惯。当你成为老用户以后,它判断你很愿意在我这儿支付,所以它的价格会更加高。


俨然,“大数据”成为“最懂你的知心人”,惺惺相惜的程度不亚于伯牙与子期。



你的“知心人”是如何“坑”你的?



● 对你的产品和定价进行个性化。这在互联网上比在任何其他媒体上都容易,因为你和顾客是在一对一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的。

● 了解顾客。你可以通过注册了解顾客的个人信息,也可以通过跟踪他们的点击流和搜索行为了解他们的兴趣;分析这些信息,看看你的顾客需要什么。

● 利用促销来测量需求。促销可以估测价格敏感度,在互联网上这是非常容易的事,这使得市场研究易如反掌。

● 尽可能对价格进行差别化。不同的消费者对你的产品评价不同;你可以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和其他特征向他们提供不同的价格,就像超市做的一样。


是不是有种那个不遗余力了解我的“好兄弟”,心中充满了算计。不用有任何怀疑,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在享用技术的同时,也无法避免地沦为技术发展所汲取的“养料”。





那么今天看完文章以后你能做点什么吗?面对互联网巨头们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优势,我们能用的策略实在不多。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读一下《信息规则》这本互联网时代的孙子兵法,也许这其中就蕴含着破除这个困境的更好策略,至少我们可以在策略选择上把自己提升到和互联网巨头一样的水平……


关注我们,我们将会近期推出针对普通人的大数据杀熟时代的“反杀策略”




 —— END ——


你有什么“反杀策略”

请在本文留言。

小编将从精选留言中选取5名朋友,

各送上一本《信息规则》。

下周一公布名单。


下单请直奔“阅读原文”。



延伸阅读


HBO神剧《硅谷》男主要是读过《信息规则》,早就走上人生巅峰!

一本书结缘,谷歌觅得“摇钱树”:首席经济学家范里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