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四库》丨人大社新书单•2019年10月(上)
《四库全书》具有重大的文献学意义。但在某种程度上,《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涉及的图书采集、修订、审查过程的意义更大。这对了解《四库全书》的编纂时代,以及该时代的一个重大问题,更具有启发意义。
——《皇帝的四库:乾隆晚期的学者与国家》
10月书单来了!本期微信您将看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政治学、学术研究领域的新书。下一期微信是商业管理、写作/名师课、亲子/童书的新书内容。冬日临近,温暖亦可由阅读获得。
主题出版/政治学
◆《<资本论>导读》
◆《时代大潮和中国共产党》日文版、法文版、英文版◆《中国的持续快速增长之道》◆《福利国家的变迁:比较视野》◆《博导说——在人大听思想政治理论课》▼▼▼
《<资本论>导读》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 第二辑
[英] 迈克尔•韦恩 著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资本论》的导读性著作,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后果的批判,为读者进一步阅读《资本论》原著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条理解《资本论》及马克思核心思想的途径:什么是商品和商品交换?财富从何而来?什么是价值?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怎样的?为什么危机是资本主义DNA的一部分?作者认为,人类正面临着诸多重大的问题,而马克思的《资本论》恰好为解答情况何以如此提供了最为系统的解释。
▼▼▼
《时代大潮和中国共产党》
日文版、法文版、英文版
李君如 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书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时代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时代挑战的新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重大事件,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作不断应对新的挑战、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大潮从而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并将最终落脚点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现实发展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赶上时代”为目标,以“科学预见”为方法,以“与时俱进”为精神状态,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坚强意志,永不止步地追赶时代大潮、接受时代大潮的考验,进而引领时代大潮,永葆自己的先进性。
▼▼▼
《中国的持续快速增长之道》
[巴基] 马和励 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以平均每年近9%的速度持续增长了30多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本书就是一部国外学者探讨中国经济成功之道的著作。全书跳出西方政治学、经济学框架的束缚和偏见,以其广阔的国际视野、独特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梳理,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作者不是简单地用现成的理论去“说明”甚至“裁剪”中国的实践,而是致力于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进程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何以发生。
▼▼▼
《福利国家的变迁:比较视野》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政治学系列
[英] 马丁•瑟勒博-凯泽 编著
本书从比较的视野梳理了福利社会的变迁,界定了社会政策中“公”与“私”的界限,近十年来欧洲及日本福利国家的多样性改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研究了福利国家政策干预的各种模式,如融资政策、财政资金的供给及社会政策的管理等。本书从国家的视角分析了英国的福利国家改革、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的变迁(以丹麦为例)、南欧福利国家中“公”与“私”的混合、中欧和东欧福利国家的变迁以及日本的福利社会;从政策的视角分析了欧洲多支柱养老金制度、OECD国家医疗保健体系中“公”与“私”的混合、欧洲失业政策、工作能力丧失福利的变迁以及家庭社会政策中的“公”与“私”。本书还探讨了福利国家在民族、国家与福利方面的重构和多样化与多维度的福利国家变迁。
▼▼▼
《博导说——在人大听思想政治理论课》
靳诺 主编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研究生院创新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课堂教学模式,持续推进实施思政课“大师进课堂”计划,着力拓展博士生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广度和深度,强化博士生“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的深入培养。为切实提高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实现2018年新修订教材的系统性与教学的专题性有机结合,我们组织2018—2019学年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13位任课教师编写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读本,即《博导说———在人大听思想政治理论课》。读本分13个专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热点、疑点问题的进一步释读。
学术研究
◆《皇帝的四库:乾隆晚期的学者与国家》
◆《德国观念论的终结——谢林晚期哲学研究》
◆《启蒙之梦:现代哲学的兴起》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法学的兴起》
◆《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与探索》
▼▼▼
《皇帝的四库:乾隆晚期的学者与国家》
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美] 盖博坚 著
传统观点认为,清朝统治下的满汉矛盾十分尖锐,乾隆编纂《四库全书》之目的在于发起“文字狱”。本书作者更加强调皇帝、官员与士人之间的政治与学术博弈。此外,本书通过对比“汉学家”和“宋学家”撰写的《四库全书总目》之“提要”,充分肯定了两家各自之优长,尤其肯定了“汉学家”的“考据”方法所具有的现代性,打破了以往认为“乾嘉考据”学派暮气沉沉的观点。本书是至今为止海外汉学界罕有的关于《四库全书》研究专著,且对清代政治史和学术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出版后获得了1989年度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
▼▼▼
《德国观念论的终结——谢林晚期哲学研究》
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德] 瓦尔特·舒尔茨 著
《德国观念论的终结——谢林晚期哲学研究》初版于1955年,是瓦尔特•舒尔茨的教职论文。在本书中,舒尔茨对谢林晚期哲学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在本书中声称,德国观念论正是在谢林晚期哲学中才达成了最终的形态。谢林晚期哲学中强烈地表现出了理性永远无法把握它的前提和根基,而这也最终宣告了德国观念论这一思想范式的终结。在本书的最后,舒尔茨还继续讨论了谢林晚期哲学的自我中介的范式在克尔凯郭尔、尼采和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回响,试图对谢林那为人所忽视的晚期哲学做出更精准的历史定位。
▼▼▼
《启蒙之梦:现代哲学的兴起》
[英] 安东尼•戈特利布 著
本书通俗有趣地介绍了西方哲学近现代上著名哲学家的基本观点和之所以产生这些哲学观念的社会自然图景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哲学有两个发展高峰一是古希腊时期,一是17世纪30年代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笛卡尔、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休谟、卢梭和伏尔泰最这个时代的代表,这些人大多是哲学的业余爱好者:他们探索科学进步对我们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上帝的关系?探政府如何处理宗教和思想多样性的关系?《启蒙之梦》叩响了现代社会的大门,是哲学思想史的黄金时代!
▼▼▼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法学的兴起》
喻中 著
本书最主要的特色在于作者通过研究梁启超关于权利义务论、法治主义、国体、国家结构、司法独立等方面的法学著述与实践,展示了梁启超思想中广阔而幽深的法学世界,描述了中国现代法学兴起的复杂而立体的过程,回顾了在那个中华文明不断寻找方向、校正方向的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向何处去”这个紧迫的、根本性的问题不断求索的历程。
▼▼▼
《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与探索》
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 组编
本书由数十篇研究报告组成,结合相关数据以及学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从教育公平、就业机制、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保障机制、卫生服务体系、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组织功能与机制、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公共安全体系构建等方面全面总结、提炼近年来北京社会治理方面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科学、客观地解读北京社会治理在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医疗改革等方面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以更好地为我国社会建设与治理工作实践部门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0月(上)新书书讯完结,
10月(下)新书书讯明日再见!
往期书讯
感兴趣哪本书,
可以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前往我们的官方微店了解更多。
你点的“在看”,我们都认真当成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