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之治》大型表白现场,这部精品力作来啦!

(文末赠书福利,不要错过)





《中国之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五讲》,还未上市就已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的一部著作!


8月27日,受央视社会与法栏目邀请,《中国之治》一书作者杨开峰、王宏伟、王虎峰、魏娜等四位学者通过央视频做了一场题为“换个视角看热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的直播,在杨开峰教授接受访谈期间,直播间也被观看直播的观众表白《中国之治》一书的消息刷屏。


直播中《中国之治》刷屏


微信公众号“公共管理与政治学悦读坊”推送了即将出版的《中国之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五讲》一书的第一篇书讯,在读者当中引发热烈反响和共鸣。学术公众号“公共管理共同体”推荐《中国之治》一书,在读者中又引发一波新的转发、评论和表白狂潮——


光看目录就让人激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科研和教学实力在国内公共管理领域的地位堪称“执牛耳”。由该学院的知名教授、博导组成“史上最豪华阵容”,共同探讨“中国之治”,这本书的内容值得任何一个关注中国治理的学人期待。
重磅书籍新鲜出炉、大噶云集论说治理,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有效、有力治理,这是时代命题,非常期待学习!PS:人大社暑期福利不断,有赠书、有讲座,至今对杨开峰教授的讲座记忆尤新,获益不少。(小编按:回放戳这里
《中国之治》一书从作者队伍来看,汇集了国内顶级治理研究专家学者;从目录内容来看,涵盖了中国治理领域的方方面面;从出版层次上来看,是国家十三五重点自助出版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综合来看,该书应该是一本非常全面系统论述治理的佳作,值得每一位从事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认真拜读、领悟,期待早日拜阅!
杨开峰等老师的最新力作真正做到了“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用学术讲政治,由政治找学术。希望能够有幸得到这本书,认真拜读汲取思想养分,消化智慧营养。


右滑下图可查看更多评(biao)论(bai)



 图|《中国之治》一书读者评论 



这是一部怎样的著作?

小编带您一览究竟。


(文末有赠书福利)




杨开峰 等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年9月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的钥匙。


◆如何认识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刚性、制度韧性与制度包容性的有机统一?

◆如何将党和政府组织及市场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核多元、协商共治的治理格局?

◆如何将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的高效能?

◆如何在国家治理各领域和各层面的工作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围绕上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15位学者在《中国之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五讲》一书中给出了他们的思考和回答。本书从公共管理、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选取制度建设、行政体制、经济治理、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生态文明、治理工具等国家治理的多个重要切面进行剖析,提出了诸多新思想和新理念。

 

01


国家治理15人谈


该书由杨开峰教授领衔,何艳玲、胡宏伟、李文钊、刘鹏、孙柏瑛、孙玉栋、王宏伟、王虎峰、魏娜、许光建、杨宏山、杨开峰、叶裕民、张占录、张璋(按姓名拼音排序)等15位学者联合撰著。


点击、下滑可查看15位学者完整内容


02


《中国之治》精彩书摘


中国市域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论

何艳玲

 

特定时期内的发展奇迹让中国治理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变得更为重要,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更多经验也得以积累,并形成了更普遍意义的启示。基于对中国市域社会治理实践的长期观察,我将这些启示概括为:党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社区行动和重新连接居民。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可以理解为中国城市治理乃至中国治理的方法论探索。



01


党建引领



中国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是现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作用和角色,展示了政治文明复兴的新前景,也在为推动人类政治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做出贡献。使命型政党的实质是研判社会基本矛盾,把握人民需求,提供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相符的高水平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这突显了使命型政党的本质,即不是以权力为中心的政党,而是将人民至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依归的政党。中国改革进程表面上看是不同矛盾性质的变化,实质上是政党使命的历史延续和对人民认知的持续发展(见下表)。政党使命、基本矛盾、中心工作成为中国治理的三个关键概念,并建构了具有明显中国特质的改革逻辑链条。


表1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基本矛盾与政府中心工作


在市域社会治理实践中,使命型政党具体体现为党建引领,由此衍生的是基层党组织的双重属性:一是城市基层政权中的领导核心,即政治属性;二是城市社会建设中的人民代表,即社会属性。双重属性紧密相连。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核心,这是党组织的政治属性。以政党的组织化力量保证现代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完成政党的历史使命。同时,党恪守人民至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宗旨,这是党组织的社会属性。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社会属性是实现政治属性的前提,也是关键路径。近年来许多城市的“党建引领”探索,意味着党的领导与实务工作在城市实践中密切结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也意味着更能找到合适的市域社会治理“小切口”并提高整体治理效能。

 


02


以人民为中心


 

从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正式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意义得以层层彰显。从改革开放之初适应市场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治理内在逻辑的迭代,也是治理价值取向的突破。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个内涵复合体,包括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先、以人民为主等深刻内涵。

 

以人民为本,是指满足人民需求,特别是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发展和改革的根本任务。增长是手段,人民是根本;市场是手段,人民是目标。如果城市增长无法带来更美好的人民生活,这种增长是失败甚至是无意义的。以人民为本,重塑了城市增长方式,也塑造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底色和中国特色。

 

以人民为先,是指在多种改革目标和任务冲突时,优先考虑人民需求。在信息社会,人民不是简单不变的实体,而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动态性、复杂性和需求的多样性与自我赋权成为当代人民的特点,他们对治理过程中的价值权重和优先顺序提出了切实诉求。因此,在多种价值冲突中做到“人民为先”,这不仅是政府理念上的变化,更是治理能力的深刻挑战。

 

以人民为主,不仅强调人民参与性,更强调人民主体性。人民的主体性在制度层面是非常清晰的。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安排以及党的人民代表性,这意味着人民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公共事务的合作者、建设者和决策者。而在互联网的环境中,人民的自我赋权能力大大增强,其主体性和自觉性也将得以更大程度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不是把人只当作统计学意义上的人口来预测城市空间规划和公共服务配套措施,而是要以人的需要、感受和全面发展来安排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既要从宏观层面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更加均衡高效配置,也要从微观层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绿色开放空间、社区生活圈、城市安全等诉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空间布局的安全便利、舒适宜居、美丽有序。简言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不断改善民生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城市的具体表现,是将城市空间变成人本空间。城市发展不再是无序地扩张和蔓延,城市治理者必须统筹城市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使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设计成为“场所营造的艺术”。当下,“人民”已经越来越成为核心议题,这是多中心理论与协作性治理涌现的背景,也是诸多研究者呼吁要警惕全球管理主义对民主体制的威胁的背景。中国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定位表明,市域社会治理如何基于人民需求回应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进程,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已经成为一场全新的城市公共治理变革。

 


03


社区行动


 

从以人民为中心角度来看,城市的合适尺度就是社区。社区是家庭生活的核心,家庭生活在社区中得以开展,家庭关系在社区中不断变得亲密。家庭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因而社区对每个人来说也变得重要。在当下中国行政架构中,社区是城乡社会基层行政单元,当国家治理重心转向时,社区治理就必然成为国家治理的起点和终点。政策设计高度关注和聚焦社区建设,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高速城市化以来中国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经验。

 

城市是复杂的,需要按照人的需求、感受、尺度以及社会关系来组织、建设和治理,注重邻里交往和场所感。社区是实现城市精明增长的关键,是一个敏感单元,是人民直接可感知的空间,能反映人民真实需求与不满,因而城市治理必须落在问题集中、居民敏感的社区。城市与社区的关系,本质上是发展过程中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容器,其经济增长功能不容忽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城市最重要的功能。另一方面,城市是人民生活的家园,城市是文化、学习和商业等功能的综合。因而,城市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既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在确保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央城市会议提出的“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要求三大主体同心行动,使有形之手、无形之手、勤劳之手同向发力。这一理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核心精神在城市工作领域的落实体现,是对市域社会治理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将社区治理作为城市发展的抓手、政党使命践行的重要场景,从最直接最敏感的社区治理问题着手,通过小尺度社区营造优化城市治理,也是中国市域社会治理的重要经验。广东、浙江、四川等不少城市着眼于社区这一人群聚集的最小敏感单元,将治理建立在可感知的空间基础上,市域社会治理也变得更为人性化、精细化。



04


重新连接居民


 

传统中国乡土社会是稳定、非流动和单一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依靠习惯和宗法等方式解决矛盾和纠纷,关系治理的作用得以长期有效发挥并保持了乡土社会稳定。乡土生活的稳定性、非流动性以及单一性也决定了传统乡土社会治理的简易性。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启动,推动了社会流动和城市的陌生人化。过去城市治理失效的关键在于对居民交往和日常关系、日常生活的忽视,而只注重对城市进行强制性管理。城市是陌生人社会,城市治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日常生活空间,让居民重新连接。城市的社会性特征不仅要求城市为居民社交创造空间,还要求城市能够利用社区的社会性开展城市治理。在根本上,城市治理特别是市域社会治理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社区意识、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的人民,邻里守望。居民的重新连接将不断重塑居民之间关系,而对人际关系的充分利用则可有效提升城市治理绩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城市层面的重点就是强调居民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性和责任感,“重建居民连接,重塑社会结构”。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社会需求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之间日益存在不匹配、不兼容的地方。如何通过城市治理变革和机制创新来弥合二者间的“缝隙”需要重新思考,“三个人人”对此进行了战略布局。其中,“人人有责”回答的是“谁来管”的问题,即城市治理的主体性问题由谁来主导和参与。“人人尽责”回答的是“谁负责”和“如何做”的问题,即政策设计、资源筹集、具体执行等环节由谁来负责实施。“人人享有”回答的是“谁获得”,即城市发展到底为了谁,以及发展成果被谁享有。“三个人人”互为因果,环环相扣,为探索新时代城市治理之道特别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系统方案。

 

在这些年的城市治理实践中,不少城市都特别强调强化居民社会认同,利用居民中心引入社会资源,丰富辖区内的生活维度,营造浓厚的邻里氛围,创建“熟人社区”,从而实现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居民自助互助和社区文化重建,以此作为实现多元共治的理念先导和精神统领,并为存在不同利益甚至利益矛盾的各种主体实现平等合作提供条件。



03


《中国之治》简要目录



第一章 把制度建设放在国家治理更突出位置 杨开峰第二章 “一体四化”的中国特色行政体制建设 刘鹏 第三章 职责明确、依法行政和人民满意的政府治理体系 李文钊第四章 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 许光建第五章 中国之治背景下的财政体制改革 孙玉栋第六章 创新特大城市治理,推进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 叶裕民第七章 中国社会保障治理改革 胡宏伟 第八章 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健康中国建设 王虎峰第九章 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孙柏瑛第十章 激发基层社会活力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魏娜第十一章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需求及行动路径 杨宏山 第十二章 中国市域社会治理的方法论探索 何艳玲第十三章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 王宏伟第十四章 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张占录第十五章 中国之治的工具基础 张璋



04


赠书福利





在文末留言处发表评论,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看法,或者对《中国之治》一书的期待。如果你的留言很精彩,同时又能打动其他读者(获得很多赞),那么你将有机会获赠《中国之治》样书1本。


本次活动赠书不超过5本,我们将根据留言质量和点赞数量决定获奖读者。本活动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4日14点整(北京时间)。 


延伸阅读



赠书福利 |杨开峰等著:《中国之治》

人大社新书首发丨杨开峰等著:《中国之治》


 

本书已在京东上架预售,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