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会说话了;多渠道购票;故障修复时间大幅减少!上海地铁将越来越聪明
目前,上海地铁运营里程数达705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根据规划,至2040年,上海将建成总里程10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面对日臻庞大的路网,依靠传统的人力、物力叠加式投入,很难处理好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关系。2017年开始,上海地铁开始智慧化探索。经过近3年的发展,地铁变得多“聪明”了?不妨从一座车站说起……
从1个多小时到5分钟
清晨5时40分,16号线惠南站工作人员准时来到车控室,登入电脑智慧车站界面。打开照明、系统自检、通讯自检……按照顺序逐一点击确认。站内灯光亮起,设备开始运作……直至最后卷帘门开启,一套开站流程下来,大约花费5分钟。
打开照明、系统自检、通讯自检……按照顺序逐一点击确认。站内灯光亮起,设备开始运作……直至最后卷帘门开启,一套开站流程下来,大约花费5分钟。
“以往,工作人员需提前一个多小时,在车站内外实地巡检,开启设备。”该站站长沈丽介绍,去年年底,惠南站试点建设智慧车站。经过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实现车站设备状态可感,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如今,通过电脑一键便能控制车站设备开关,工作效率提升约20倍。”
在该站BIM(建筑信息模型)建设管理平台上,搭建起精准仿真的3D车站模型。小到监控摄像头,大至出入口电梯,均囊括其中。车站设备状态实时显示,一旦出现故障,平台便会提前预警,工作人员可即时查看故障原因,甚至厂商信息、过往故障次数等也一目了然。
潮汐式客流是惠南站最为显著的特征。早高峰期间,在开往龙阳路方向的列车上,乘客几乎只上不下,限流已成为规定动作。如何让这一动作更为精准?
在智慧客流引导界面上实时显示几项数据,包括惠南站出入口客流、即将到站的车辆信息以及下行方向其他限流四站客流。系统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基于内部算法,计算出建议放行人员,并动态更新。
“工作人员的感官突破了物理局限加以延伸,发现问题更早、动作更快、定位更准。”沈丽表示,“也就是说,车站变得更小、更为透明,提升了市民乘车的安全与效率。”
让设备开口说话
目前,上海共有5座试点建设的智慧车站。除惠南站外,还有汉中路站、新江湾城站、诸光路站,以及顾村公园站。
“智慧并非一套模式照搬,而是采取个性化方式,结合每个车站的特点,制定出最适宜的方案。”申通地铁技术中心系统集成研究部主任张立东介绍,比如新江湾城站是10号线全自动驾驶线路车站,利用10号线一期综合监控系统功能,实现全自动驾驶各场景下设备综合联动等智能化目标;顾村公园站根据顾村公园的客流情况,精准识别“客”和“运”,智慧提升“客”“运”之间的匹配度,实现可编辑的车站运营场景预案。
通过试点车站的建设,不难窥见智慧地铁的基础。“简而言之,就是先实现所有设备、环境和客流状态可感,然后将数据传输至平台,在平台上进行数据综合与分析。”张立东说。
2019年,上海地铁“信号系统智能运维体系”上线。作为国内首创,该系统破解了地铁关键系统健康状态量化评估难题,实现了智能化的主动维修决策。
“上海地铁承担着这座城市超过66%的公共交通运量。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对市民出行,特别是早晚高峰通勤造成很大影响。”申通地铁信号总监张郁表示,“我们针对人、车、物、地、事件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与分析,将危险源、隐患、事故等数据相联动,做到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
数据显示,系统投用后,普通故障发生率和平均修复时间减少了3倍,平均维护周期从5天延长至15天,运维成本降低近20%。
如今,一张更为复杂的智慧网正全面铺开。去年,上海市轨道交通集控大楼网络化运营平台正式投用。它是一个超级“数据中心”,下连全路网车站信息,采用“云技术”,真正实现了“一网统管”。
“我们的发展迅猛,路网扩张,技术容易摊薄。在帮助员工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利用电脑帮助人脑,让设备开口说话,才能让乘客放心。”张郁说。
提供多样化服务
智慧化的落点,还是离不开民众的体验。
在保障地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中心城区最小行车间隔,让市民出行更为快捷。上海地铁9号线是全国第一条最短间隔突破两分钟大关的地铁线路,新的记录也正在酝酿之中。
同时,利用智能技术,升级地铁服务水平。“在智慧票务方面,我们正尝试实现生物特征识别、语音购票、扫码过闸等多种方式的共享融合,逐步形成票检合一的新型智能售检票模式。”张立东说,在一些大型站点的自助服务机上,乘客可就目的地进行语音问询,并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获取前往路径。
在信息服务方面,上海地铁正以“Metro大都会”APP为核心,搭建数字化信息平台。日前,客流状态等信息实时查询功能试点推出。该服务集成大数据、云服务等多项智能“黑科技”,市民通过APP便可实时获知车厢客流状态、列车行进位置、车厢温度等信息。
日前,客流状态等信息实时查询功能试点推出。
乘车码覆盖面也逐步扩大。2018年6月,沪、宁、杭、合4家城轨企业签约互联互通。2019年底,Metro大都会APP与长三角区域内的全部10家城轨二维码均已实现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该APP走进青岛、厦门和兰州。如今,可在国内12座城市的地铁站以及厦门BRT(快速公交系统)刷码进站。
在新基建大力发展的当下,同为其中的一员,上海地铁紧跟5G发展潮流。计划经过6个月建设,力争在今年进博会前完成全市297座地下车站站厅、站台的5G网络覆盖,并在地铁安全管理、运营服务、设备智能运维等方面探索5G创新应用。
“智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完善物联网与安全体系架构、优化智慧运维系统……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张立东坦言。
来源:申通地铁集团
精彩看点
好消息!“抹茶”轨交线升级加长版列车亮相上海!一大波便民亮点引起极度舒适
车上装满砖块、纸箱,摇摇欲坠?!执法部门严查高速公路货运车辆
上海市交通委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