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UCCA春季首展“沉静的响雷”即将开启!

UCCA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22-08-12


沉静的响雷

2021.3.6 – 2021.5.23

UCCA中展厅、新展厅


2021年3月6日至2021年5月23日,UCCA呈现群展“沉静的响雷”,通过对“佛教艺术”概念多方面的审视,集中探讨了佛教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联。参展艺术家包括陈丽珠、褚秉超、廖斐和邵一。展览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在西方当代艺术的语境中,佛教思想和当代艺术的连结已经形成了某种“禅”的固化表达,而这却限制了这两者之间更多潜在的可能性。


褚秉超,《造像》(静帧),2021,单频影像,24分54 秒。


本次参展的四位艺术家或从不同角度与佛教思想展开互动,或以佛教圣像为切入点,介入更广泛的社会和历史问题。艺术家们基于各自的理解,采用雕塑、装置和绘画等多元媒介对泛文化佛教概念做出回应的同时,亦深入本质,对佛教和佛教视觉文化如何被重塑的问题展开探讨。本次展览由UCCA助理策展人张南昭策划。


邵一,《无相》,2011,钢板,尺寸可变。


展览的名字“沉静的响雷”来自英文对《维摩诘经》充满机锋回答的意译。在五世纪的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中,面对文殊师利何为“不二法门”的诘问,居士维摩诘以“默然无言”给予回应。英文在复述这段典故时,大多使用了“thunderous silence”(如响雷般的沉寂)的翻译,为梵语《维摩诘经》和中文译本中的“沉默无言”添加了“如响雷般”的修饰。这种意译揭示了一个更为广泛的现象,即西方对经日本再流传的佛教的进一步异化,例如,将“佛教神圣物”看作一个艺术史视野下的研究领域。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但在更早的1884年,当美国艺术史学家恩内斯特·费诺罗萨和日本艺术评论家冈仓天心试图揭开法隆寺梦殿的秘佛,并因此和僧侣发生的冲突中,我们显然可以看到,在对待被称作艺术品的“物”时,僧侣和艺术史学家所持的截然不同态度。


邵一,《薩婆薩婆》,2010,木模,46 × 38 × 38 cm。


之后,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对佛教在西方的传播,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期间,他受现代主义思潮和西方宗教影响,对佛教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诠释影响了战后一代的艺术家与知识分子,如约翰·凯奇(John Cage)、阿瑟·丹托(Arthur Danto)以及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随后,铃木大拙的佛教观又逆向输入至东亚等国,在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中可见到这种影响。有关当代泛佛教文化的复杂性使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佛教与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中间是否还存在其它关联的可能性?


陈丽珠,《冥想空间大组画》,2018-2019,布面油画,每幅80 × 60 × 3.5 cm, 6 幅。


原始文献在宗教中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此次参展艺术家各自选择了一段唐宋禅宗的文献,并以此展开思考,他们或从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于此次展览首次亮相的作品,或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融入自己的艺术实践之中。


廖斐,《延长的直线》,2021,岩石、钢板、水泥基座,290 × 165 × 90 cm。


廖斐为本次展览设计了展厅,同时也是一件作品。其灵感源于其对中古寺院与园林的关注,尤其是对建筑作为肉身居所和神圣空间的思考。廖斐以UCCA中展厅和新展厅原有的承重柱作为构思的出发点,将两个展厅转变成一个可游可思的类园林空间。


廖斐,《重力雕塑No.3》,2016,岩石、木方、钢丝,尺寸可变。


作为以绘画为创作媒介的参展艺术家,陈丽珠笔下的抽象色域令人联想到抽象表现主义,及其本身所表现的精神性,但这其实是艺术家对传统典籍和艺术思考形成的特有表达方式。在“冥想空间”系列作品中,陈丽珠通过多层色调相近油彩的叠加让画布表面获得立体感,从而创作出一组如其系列名称所示,展现冥想心境的作品。


陈丽珠,《冥想空间 20180825》,2018,布面油画,80 × 60 × 3.5 cm。


褚秉超仿照考古学研究的方式,记录了自己通过数字技术,根据胶片、草图和建筑模型推算出释迦摩尼佛“真实”尺寸的全过程。作品也引申出关于佛教造像在当代社会存在处境的探讨:在宗教逐渐被怯魅的21世纪,造像者与造像之间的关系是否能被流水线般的生产模式替代?佛的形象的标准究竟由谁来界定?佛教造像的神性又是如何被赋予的?


褚秉超,《造像》,2021,石膏模型,尺寸可变。


除设计了本次展览的展厅之外,廖斐还展出了两件具有思辨气质的作品:通过对材料特质的分析和数学计算,仅凭重力将石头、木头和金属制成的组件以未加辅助固定的方式放置在一起,以此指涉有形和无形。艺术家邵一则通过对工业材料的重构,创作了造型抽象的雕塑,向我们展示圣物与俗物之间模糊的界线,并对是什么构成了我们当代精神信仰符号提出疑问。邵一和其他参展艺术家通过各自的实践,对佛教进行了当代性的解读,同时亦指出佛教与当代艺术依然存在尚未被探讨的关联。




“沉静的响雷”

票务信息

3月6日0:00开售


此票仅适用于

3月6日至3月11日期间观展


3月12日之后购买

“曹斐:时代舞台”展票

即可一同观看“沉静的响雷”





关于艺术家



陈丽珠


1979出生于福建,现生活和工作于苏州。200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7年获得荷兰汉斯大学美术学院(Hanzehogeschool Groningen, Frank mohr Institute)硕士学位。其作品多为抽象油画,围绕“空间”主题展开,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究,发掘并活用色彩、笔触和画布空间在绘画中的多样可能性。此外,她对中西方文学、哲学和艺术史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并对这些个人研究以化繁为简、兼收并蓄的方式融入创作中。她曾作为驻地艺术家参与意大利Laforet避暑艺术驻留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敦煌的传承与创新”项目。


其主要个展包括“空间内外”(韩国画廊博览会,首尔,2018),“可思可游”(朴寿根美术馆,江原道,2013),“空-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5),“有声的沉默”(泉水边画廊,首尔,2011)。主要群展包括“Art Issue Project”(台北,2015)和“无物之阵——中国抽象艺术学术邀请展”(湖北省艺术馆,湖北,2010)。





褚秉超


1986年出生于甘肃平凉,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2010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他的创作涉及雕塑、绘画、装置、影像等。通过一系列长期的艺术实践,他持续关注社会性问题,并积极地展开介入。从佛像修复,到探访武术门派,再到改造山体,他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探索个体与社会、艺术与现实的共生关系。


近期个展包括“石还山”(墨方,北京,2019),“七府環屏”(墨方,北京,2016),以及群展“缪斯、愚公与指南针”(坪山美术馆,深圳,2020),“第七届华宇青年奖入围展:圣状通道”(华宇艺术中心,三亚,2019),“十夜——BMCA艺术文件展”(草场地,北京,2016),“不在图像中行动”(佩斯北京,2014)等。他的作品荣获第二届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创作奖(2019)和第七届明天雕塑奖大奖(2019)。





廖斐


1981年出生于江西景德镇市,200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现生活和工作于上海。他的艺术创作始于对客体的观察与反思。不同物质所蕴含的,介于无序与几何之间,主体认知与神秘主义之间,二元性与绝对性之间的张力和关系构成了廖斐艺术实践的支点。在将注意力引向这些较为宏观和抽象概念的同时,他希望通过基础实验和观测接近物质的本身,并揭示出其所蕴含的形而上的气质。


近期个展包括“广延”(Vanguard画廊+零时艺术中心,上海,2018),“平坦”(上海玻璃博物馆,2016)及群展“退火”(上海玻璃博物馆,2020),“疆域:地缘的拓扑”(OCAT研究中心,北京,2018),“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上海,2017,何不再问——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博物馆,2016)等。





邵一


196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现生活和工作于杭州。他的艺术创作涉及装置、雕塑,摄影及行为艺术等多种媒介。作为在青年时期经历了改革浪潮的艺术家,他见证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活跃于中国南方的当代艺术运动,并于2000年展开自己的艺术实践。受佛教信仰的影响,邵一在创作中持续探索物体本身及其所蕴含的灵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将工业材料打造成人为图腾,或是将其与自然材质并置,邵一展现了他对人造与自然,宗教崇拜与工业社会,内在精神与外在物质连结关系的思考。另外,对于社会边缘人群的关注则构成了邵一另一条创作线索,通过大量的民间走访和介入,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揭露特殊人群长期被忽视的原始生命力。同时,他于2006年起持续致力于推进多项杭州本地的艺术活动,为在地年轻艺术家提供参与的平台。


近期展览包括个展“邵一个展:邵一在此”(香格纳北京,2016),“邵一个展:造图腾”(香格纳北京,2015),“走光”(比翼艺术中心,上海,2008)以及群展“在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杭州,2018),“池中有鳄,11位来自香格纳画廊的艺术家——策展人:亚力山大·格林姆” (Museum Art St. Urban and Abbey St. Urban, 卢塞恩,2016)和“很多灰,影像艺术展”(比翼艺术中心,上海,2005)等。



赞助与支持


UCCA特约战略合作伙伴多乐士为本次展览提供独家墙面解决方案。




“沉静的响雷”

开幕论坛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将在展览“沉静的响雷”首个公众开放日举办展览开幕论坛,邀请参展艺术家陈丽珠和邵一,学者杜晓晗与艺术家、作家韩梦云,由“沉静的响雷”策展人张南昭担任主持人,围绕两则唐宋禅宗的文献展开对谈。本次论坛将尝试构建一段清晰的线索,探索思想与信仰如何在本土艺术家头脑中进行提炼和转化,并由此挖掘佛教和当代艺术之间对话的可能性。



活动详情及购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讲座现场票:30元/人

讲座优惠票:10元/UCCA会员


活动安排

2021.3.6(周六)14:00-16:00

UCCA报告厅



嘉宾

陈丽珠(艺术家)


嘉宾

杜晓晗(学者)


1988年生于山东,2005年高中理科实验班毕业,去上海修读金融工程,后到美国纽约上州汉密尔顿文理学院重读本科,主修艺术史和欧洲思想史。现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艺术史博士候选人,主笔发布论文:渡日禅僧一山一宁(1247-1317)。今年9月即将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亚洲部担任为期一年的研究员(fellow)。本科时曾留学法国半年,后为博士论文研究旅居日本两年。热爱料理、阅读、旅行、肚皮舞。


嘉宾

韩梦云(艺术家、作家)


1989年生于湖北武汉,现工作于伦敦。2012年毕业于美国巴德学院(Bard College), 获纯艺术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纯艺术硕士(MFA)学位。她曾在京都大学、汉堡大学和牛津大学研习梵文,并在牛津大学东方学教授Diwakar Acharya的指导下, 翻译和研究印度《画经》(Citrasūtra)及相关的梵语文献。2018至2019年间,她先后任职于阿什莫林博 物馆(Ashmolean Museum)和大英博物馆。


嘉宾

邵一(艺术家)



主持人

张南昭(UCCA助理策展人)


2020年加入UCCA。曾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紧急中的沉思”(2020)、“沉静的响雷”(2021)。曾先后就读于罗德岛艺术学院、布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方向及兴趣主要涵盖以佛教为主的宗教在后现代框架下的分析,前现代东亚视觉文化以及当代艺术,并翻译了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Bernard Faure所著的《顿法的意欲——禅的文化批判》等重要学术著作。






如何成为UCCA会员?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加入UCCA会员,

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或致电垂询UCCA会员部:

 +86 10 5780 0200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展览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