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表演艺术交流丨UCCA × SYSTEM “唤醒巴特西”上海站


“唤醒巴特西”(Wakening Battersea)项目诞生于2006年在英国伦敦巴特西发电站呈现的展览“中国发电站”(China Power Station)。在蛇形画廊的委任下,策展人欧宁于巴特西B电站的涡轮大厅中建构了一座声音装置,由来自中国各地的声音艺术家带来超越视觉中心的多感官体验,通过这座无法进入的“涡轮大厅”,来自不同地区的看不见的城市声音占领着空间和观众们的听觉系统。


 陆春生影像作品在“中国发电站”展览现场,2006。


彼时,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致力于讨论关于声音和地理的研究,强调声音现象与复杂的社会现实的关系,通过对现实声音的收集和处理来开发声音叙事的可能。声音、城市被有机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欧宁看来,把在中国的田野录音和在声音采样基础上创作的听觉作品,安装在异地的历史建筑中播放,是一次地理空间上的“异轨”操作。两座城市借着旧工业遗存进行着一场奇妙的对话,它能够重新唤醒长眠废墟中的巴特西发电站。


 “中国发电站”展览现场,英国伦敦巴特西发电站,2006。摄影:Stephen White。


2022年年末,伦敦巴特西发电站被真正地激活,尘封多年的城市声景创作如档案一般被再度阅读。法国学者艾蒂安·巴利巴尔(Etienne Balibar)曾向“中国发电站”的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描述过知识分子艺术家和展览,作为身体和精神上跨越国界的游牧者的必要性。这种理念激发了“唤醒巴特西”项目的构思,带着有机的质感,项目超越了国界,扩大语言及视觉范畴之外的文化传播可能性。


 马清运和张永和作品在 “中国发电站”展览现场,2006。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自建馆之初就持续关注声音艺术的发展,至今已举办超过百场中大型声音艺术公共项目。涉及主题从基础编曲工作坊到作曲家的打击乐剧,从艺术家创作的声音装置现场到声音与地缘关系的构建。话题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也涉及艺术家的创作触及声音和田野录音的社会实践。


 “中国发电站”展览现场,英国伦敦巴特西发电站,2006。


其中“‘园音’线上音乐会:良樂”项目,在过去三年里不断被行业内的专业人士称颂,该项目为大家带来了温暖和疗愈的情感体验。而展览“下城往事”系列公共项目,不再局限于美术馆空间,它将公共活动与城市生活连接,邀请著名艺术家和音乐人走进北京多家音乐俱乐部,带来各自的创作,让人们认识到声音被多样塑造的可能性,艺术家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在此交流,这些具备不同天赋的个体在此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唤醒巴特西”北京站,刘㔻演出现场,2023。


此次UCCA“唤醒巴特西”上海站,我们将联合沪上最热门的先锋俱乐部“SYSTEM系统”,重新召集了艺术家:陈维、丰江舟、刘㔻、林志英、虐护/操俊军(Torturing Nurse/ Junky Chaos)、王长存(ayrtbh)、徐程、殷漪、张安定(Zafka)、周沛(Ronez)、钟没(Zm),于2023年11月25日呈现超过7小时的声音作品演出。


 “唤醒巴特西”北京站,张安定演出现场,2023。


从当年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来说,他们的风格多种多样,集合促成了一种混合和共生的关系,从王长存的具体音乐(musique concrete)、徐程的表意声音(phonography)、丰江舟的故障音乐(glitch)、周沛的低保真刺耳噪音(lo-fi harsh noise)、虐护的磁带剪接(tape cut'n'paste)、张安定的情感声音艺术(emotional sound art),到钟没和林志英的怪诞声音艺术(crackpot sound art)。


 “唤醒巴特西”北京站,陈维演出现场,2023。


多年后,尽管他们在创作上发生了很多延续和变化,我们仍然期待各种类型的声音兼容并存。“唤醒巴特西”上海站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UCCA集团艺术总监尤洋和公共实践部策划人姚梦溪共同策划。




表演艺术交流

 UCCA × SYSTEM 

《唤醒巴特西》项目 



 活动时间 


2023.11.25 – 2023.11.26



 活动地点 



SYSTEM上海

上海市淮海中路1329号云海大厦3楼



 活动流程 



15:30-18:30

殷漪

周沛

林志英

虐护/操俊军

徐程


20:00-00:00

刘㔻

陈维

王长存

钟没

张安定

丰江舟


00:00-4:30

S-tage:

00:00-01:30 Zhuo 

01:30-03:00 Ben NRG 

03:00-04:30 Cometomama 


丹炉:

00:00-01:00 DJ想想 

01:00-02:30 小喇叭 

02:30-04:30 Gouachi



 购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现场票:160元

早鸟票:120元


*18:30-20:00为中场休息时间,观众凭手环随意进出;
*总票价包含00:00之后的双舞台DJ party;
*若只参与00:00场,票价为:100元/人,请至现场购票;

*活动门票可以转赠亲友,不支持退换。



艺术家



陈维


1980年生于浙江,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曾参与创建2pi Rrcords和“第二层皮音乐节”。陈维的艺术创作始于杭州,最初从事声音艺术创作与表演,而后不断拓展了其影像与装置的创作。陈维善于通过多媒介的复合叙事再造情境。近年来,他重新将声音带回创作现场。作为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的一分子,他的作品频繁地展出于国内外重要的美术馆、机构和画廊。




丰江舟


著名新媒体艺术家、多媒体剧导演。他广泛与各领域艺术家合作,艺术创作领域涉及多媒体艺术、 声音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当代最前卫性的艺术范围,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最具开拓性的艺术家之一。除当代艺术创作外,他的履历涉及了摇滚乐队、电子乐、戏剧等诸多领域,是昔日苍蝇乐队的组建者及主唱。




刘㔻


当代艺术家、画家、音乐人、鼓手/打击乐手,作为跨领域多身份路径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媒介语言涉及架上绘画、数码绘画、逐帧动画、视频影像、声音、音乐。他也以结构作曲人身份,广泛地与声音艺术家、电子音乐人、古典演奏家等进行个人或团体性的合作与出品。其鼓手身份则专注于鼓的非线性时值、复合型协调等方面的演奏与探索。近年来,刘㔻转向实验音乐及声音艺术领域,参与到大量即兴与先锋的演出现场中。




林志英


出生于海南,现生活工作于深圳。2001年开始声音方面创作,2005年开始大量收集录音素材。




虐护 / 操俊军

Torturing Nurse/ Junky Chaos


2004年4月组建的硬件harsh noise计划,在亚欧国家表演超过272场,全世界各类厂牌发行cdr、磁带、黑胶、cd等各类实体格式出版超过475个品种。运行cdr/cassette/vinyl/t-shirt格式噪音厂牌Shasha Records、黑胶格式噪音厂牌爆音、卡带格式噪音厂牌Life is absurd;组织噪音/自由/前卫系列演出 NOIShanghai。




王长存

ayrtbh


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和杭州,音乐人、艺术家、软件作者,国内实验电子音乐及电脑编程作曲领域的最早探索者之一。其长期艺术实践亲近于数码、网络及算法等非传统艺术语言,常援引虚拟结构直接映照人们在既定空间的运动困境。




徐程


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声音艺术家、声音活动实践者与组织者。2012年,作品《Scape-Sequencer》曾获奥地利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ica”电子音乐与艺术组奖。他是声音艺术厂牌“play rec”及Noishanghai等多个基于上海的声音活动发起者之一。他涉足实验音乐、自由即兴、电子音乐等多个领域。于声音的本体论外,徐程也关注着声音与社会空间的相互关系与其相关行为与显现方式。其作品以视听表演、装置、音乐、剧场等多种形式呈现。




殷漪


1978年出生于上海。音乐家、艺术家,艺术活动策划。1998年组建慢核乐队“死亡诗社”,担任贝斯手兼主唱。2001年转向数字音乐创作。殷漪早期的音乐创作领域包括:现场音乐表演、现代舞、肢体剧场。近年来殷漪的音乐实践主要集中于现场个人电脑音乐和基于实地录音的声景创作。声音是殷漪艺术创作的核心之一,其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声音”作为媒介和材料,还进一步探索作为感受、知觉、权力、美学、文化属性的“声音”。




张安定

Zafka


声音艺术家、实验音乐人、青年志联合创始人。他的声音艺术创作集中探讨声音与城市的共生演进关系,线上线下混合的新声音文化景观,以及灵性文化与声音实践。他的作品以唱片、录像、声音装置、声音行为、声音写作,以及声响剧场表演等多种形态呈现在展览与演出中。在声音艺术之外,他还创作实验电子音乐、声音与视觉现场、即兴音乐以及当代作曲等。




周沛


1975年生于广西桂林,自1999 年开始从事电子音乐创作,作品涉及电子、实验、噪音等风格,使用过的project名字有RONEZ、Radiocore Blowjob、OSCI-VIBRA-TOR、The Invisible Frog And Time Machine、OddChordSpace、KARASSAGE 等。是中国较早进入国际视野的声音艺术家。他在声音演出中使用的声音物料既有硬件、软件的实时发声,也有他平日收集的田野录音。作为豆腐唱片、趣酱唱片的创建者,曾与诸多具有影响力的声音艺术家和音乐表演者在唱片出版、现场演出和 WORKSHOP等方面进行合作。




钟没

Zm


2016年以Zm为名发表作品,常居广州。经常从水中出现,一个收集所有缺失的人。查无此人。代表作《太松了》(it’s too loose)、《最纯粹的》(the most unalloyed being)。




主办方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中国杰出的当代艺术机构。UCCA秉持“持续让好艺术影响更多人”的理念,每年为超过百万的观众带来丰富的艺术展览、公共项目和研究计划,致力于通过当代艺术,推动中国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对话之中。在公共项目领域,UCCA与国际领先的艺术机构密切合作,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呈现丰富多元的公众项目。



SYSTEM


SYSTEM是一个无法定义的场所,一个有机“综合体”,以Club、艺术展览、Live House、当代剧场等不同模式运行,关于精神生活的一切维度都可在此发生。SYSTEM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Bug「偏差」, 「未完成」是它的初始设定。它拥有多个激发灵感的空间分区,为不同媒介及领域的创作者提供交流的载体,并开放源代码邀请艺术家、音乐人与玩家共同介入参与它的更新迭代和内容输出。我们希望每个人在系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段代码」




合作方


神棍厂牌


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本世纪初中国前卫、实验、另类音乐之绝版作品再版及未公开发表作品的挖掘、整理和出版。



從耳


“從耳”是一个关于声音的非营利文化机构。我们致力于跨越不同的社会和文化领域,激发声音的多场景生命力,挖掘声音的多维度意义。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UCCA公共项目社群

获取更多活动信息




如何成为UCCA会员?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加入UCCA会员,

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或致电垂询UCCA会员部
 UCCA北京 :+86 10 5780 0200

UCCA Edge :+86 21 6628 6861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