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5年保育路终见曙光 | 全球黑脸琵鹭破四千,可望由“濒危”降至“易危”

喜大普奔 红树林基金会 2023-05-15

 01 

喜大普奔,黑脸琵鹭有望脱「濒」

 

4月11日下午,由香港观鸟会统筹的“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2019”11日结果新鲜出炉:黑脸琵鹭数量较上一年增长13%,即增加522只自1994年普查以来,黑脸琵鹭数量首次超过4000只,达4463只显示鸟类保护成果显著。


根据相香港观鸟会的数据显示,涨幅最大的是中国大陆(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上海)为33.1%,比2018年新增246只;香港和深圳(后海湾)新增33只,涨幅为9.4%。


2019全球同步普查期间黑脸琵鹭分布地图

资料来源:香港观鸟会

 

2019年黑脸琵鹭各地普查结果  

资料来源:香港观鸟会


注:后海湾原称“後海湾”,意思是位于深圳前海湾之后的海湾。由于新界西北的居民将该海湾名称写作“后海湾”,故成为了海湾在香港的名称(繁体中文亦作“后”)。而深圳则将该海湾改称“深圳湾”。


黑脸琵鹭的保育工作始于1990年代初期,经过了漫长的奋斗之路,黑脸琵鹭从过去20多年全球300只不到,到现在的破4000只。这一结果也进一步证明这20年来全球在保护黑脸琵鹭工作中取得较为不错的成绩。


黑脸琵鹭全球普查趋势图  

资料来源:香港观鸟会


香港观会研究经理余日东预估,黑脸琵鹭有机会在IUCN(世界自然保育联盟)濒危物种红皮书中,由「濒危」降至「易危」,是亚洲鸟类保育史上难得的正面例子。


图片来源:中华鸟会


 02 

黑脸琵鹭栖息地——湿地保护

 

湿地的生态经营一直是维系黑脸琵鹭的关键。

一直以来,深圳湾是黑脸琵鹭的重要中转站之一。作为候鸟栖息地,2006年,原本过度从事渔业生产的鱼塘正式被收回用做候鸟的栖息地以及补给站。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红树林基金会也做了一些保护措施,进行了淡水湿地生境修复,将鱼塘改造成黑脸琵鹭以及候鸟的“食堂”,方便黑脸琵鹭等其他候鸟来落脚。

通过2016-2018年鱼塘改造,我们可以看出:

-2016-2017候鸟季(完成4号鱼塘改造后):种类较上一个候鸟季增加19种;数量最高监测值6199只,是前一年最高监测值的8倍。

-2017-2018候鸟季(完成2-3鱼塘整体改造和提升后):

-2018年11月12日,在3号鱼塘观测到92只黑脸琵鹭(全球总数的2.3%)!

 

这一数据也直观地反映了我们在归还黑脸琵鹭家园,进行淡水湿地修复工作的成效。

 

2016年保护区4号鱼塘改造后

记录到黑脸琵鹭、反嘴鹬

拍摄:贡米


(鱼塘改造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外部滩涂的补充,潮水涨起来之后,滩涂被淹没,候鸟就没有了歇脚的地方。因此,清淤降低水位的同时,也能够为鸟类带来更多地食物。)

 

假如要增加深圳湾地区黑脸琵鹭的承载量,除了原来继续原来的鱼塘生态保育计划,香港观鸟会建议,应增加主动的保育措施,保持该地区一带鱼塘的完整性,特别是维持传统的养殖运作。


拍摄:曹广山


黑脸琵鹭是湿地生态的重要指标,每年只有等来黑脸琵鹭,保育人士才能够长舒一口气,揪着的心才能够放松下来。有兴趣可以看(点击图片可查看视频~)

 03 

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


虽然黑脸琵鹭全球的数量有所上升,但有些地区却也呈现下降的趋势,例如韩国。香港观会研究经理余日东表示,人为的干扰是数量下降的最大因素。目前黑脸琵鹭面对最大的威胁仍然是栖息地受破坏以及面积减少。沿海经济发展计划以及填海盖楼等经济活动都使得保育黑脸琵鹭的道路满是荆棘。


“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看到曙光的同时,还需要继续我们的保育工作。不仅是政府需要更加谨慎地审批鱼塘区的发展计划,市民也可以更积极支持当地鱼塘的水产,长期有效地增加黑脸琵鹭承载量,我们终将等到它们「脱濒」的那天。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将原本属于黑脸琵鹭以及其他候鸟的舒适居住环境归还给它们,实现“人与湿地,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景。


拍摄:Kenneth Lam



点击下面查看黑脸琵鹭过往精彩资讯


黑琵之殇 | 令人振奋的全球同步普查,深港两地却发现了生命垂危的黑脸琵鹭!

可喜,黑脸琵鹭数量增加;忧虑,濒危依旧

 

黑脸琵鹭迁徙路线:

黑脸琵鹭是一种候鸟,每年初春3月,它们会陆续分批离开越冬地区,返回北方繁殖地完成「人生大事」;直到10月,它们又会返回越冬地区,如此周而复始。

为了找出牠们的迁徙途径,研究员以卫星收发方式追踪黑脸琵鹭。研究员发现一些黑脸琵鹭在台湾及香港过冬后,途经福建、浙江、江苏沿海地区,飞往辽宁省、南北韩西岸及俄罗斯海参威沿海的小岛上繁殖。

回到繁殖地的黑脸琵鹭,大约在5月后即进入繁殖期,约在6月初完成求偶、交配、产卵的工作。孵化期约需30天,幼鸟出生后在35天后可离巢,但仍和亲鸟留在繁殖区,再过约30天左右才离开亲鸟,独立活动。(资料来源:香港观鸟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