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预见2022|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产业多个细分条线即将见证全新突破

罗兰贝格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 2022-12-10

今年已是罗兰贝格发布“预见”系列年度特别行业趋势报告第三年,从2020年开始,罗兰贝格依次发布了《罗兰贝格“预见2020”中国行业趋势报告》以及《罗兰贝格“预见2021”中国行业趋势报告》,得到了业界及品牌方的一直好评,我们希望在2022年,继续通过专业的策略分析与内容分享,能够为不同领域的资深从业工作者提供前瞻性思考与行之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罗兰贝格预见2022| Vol. 8
《中国航空航天制造多细分条线即将见证全新突破》

于占福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



航空航天制造产业是世界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竞争的重要战略制高点,因为其在材料等级、工艺精度、机械与电气化的深度结合、灵敏传感器和高算力芯片的大量配置、整体产品所需的极高稳定性和极高可靠性等维度的独特属性,而被誉为现代制造共业中的“皇冠产业”。其本身的发展有显而易见的挑战和难度,但同时该产业的发展又能为工业领域里其他众多子行业输出大量可广泛复用的技术,从而带动整个工业领域的快速进步,可谓既是巅峰又是龙头。 


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以及大量专业人才的倾力投入,已经积累了坚实的技术和产业链基础。2022年,将有望在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的牵引下,在疫情后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大背景下,以及行业政策的引导、社会资本的助推和下游应用市场的拉动下,呈现一轮令人兴奋的突破式发展。 


罗兰贝格是中国市场上唯一有专职团队专业深耕航空航天制造产业的外资管理咨询公司,有幸参与了中国市场上该领域几乎所有的重大商业管理咨询项目。鉴于该行业日益迅猛和独特的发展态势,在我们的年度预见文集中,我们今年首次将其从工业品行业大板块中做一个单独呈现,并进一步聚焦到三大细分领域,与产业同仁一同探讨其有望在2022年呈现的重要发展趋势和议题。


国产大飞机项目及相关供应链领域


该领域内最重要的龙头级别项目就是国产C919单通道客机与中俄合作CR929双通道客机项目。2022年我们将非常有望见证C919的首架商业交付,以及CR929整机研发和部件制造的更多进展。由此我们对其所将带来的全行业机遇和态势有如下初步预判。


趋势一

首架C919的商业交付后的量产启动将激活整个供应链运行速度的提升和一系列内部优化进阶


6 架测试机的下线还并不意味着严格意义上的商业交付,只有绿飞机状态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定制内饰安装、客户标徽喷涂、客户驾驶试飞、产权交割手续等环节的一一履行,才意味着国产大飞机从生产到交付到客户的全流程全部贯通。2022 年的首架商业交付之后,C919 生产线年产 150 架的产能可以逐步被激活,整个供应链和交付环节将按照既定的模式逐步进入到更快速和紧凑的运行状态中,历经多年进行了庞大布局的产业链才能真正开始发挥效力。在更为快速的生产过程中,航空制造供应链所需面对的“On Time/On Quality/On Cost ( 准时/保质/符合成本预期 )”综合挑战会逐步显现,会推动整个供应体系从“能顺利运行”进入到“能在连续生产情境下稳定地顺利进行”进行过渡和升级, 正式启动整个产业链运行速度提升和相关的质量与节奏管理的一系列内部优化进阶阶段。

趋势二

同时整个供应链的收入现金流将正式启动带动全链条企业健康水平提升


飞机的研发是一个长期以及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过程,供应商甚至会在研发阶段就以共同研发/利益共担的机制深度参与,在很长时间内只有投入而没有商业收入。正式交付启动后意味着量产时代正式到来,将是对前期大量时间、人力和财力投入的一个正式回馈阶段。现实的收入现金流将给整个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带来运营状态的极大提振,同时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出现的升级改进需求,也会在已有飞机平台的基础上显著缩短研发周期,吸引更多企业关注甚至开辟新的业务线投身到航空制造产业中来。

趋势三

中国民航规则制度体系建设将被进一步带动,两业融合发展基础更加稳固


当前中国基本实现从民航大国向单一航空运输强国的跨越,后续次第面临着“到 2035 年,实现从单一的航空运输强国向多领域民航强国的跨越;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从多领域民航强国向全方位民航强国的跨越”的重任。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对大飞机的适航认证以及对相关标准的制定与输出能力将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环节。C919 在国内的商业交付将是一个极佳的实践过程,并且必将逐步走出国门,通过在更广泛国际市场上的取证过程进一步强化我们对国际标准体系的理解、适应甚至是影响的能力。这也将是中国民航局提出的中国民航运营与民机制造两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体现。


趋势四

中国商飞将逐步进入硬实力软实力全面建设提升阶段


对于飞机 OEM 企业,飞机的生产链打通,启动商业交付还只是漫长征程中的一步。为了真正深度参与市场竞争,以首架商业交付为发令枪,中国商飞将需要开始逐一面对一系列同样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飞机产品之外,需要从备配件网络、模拟机的联合研发,到驾驶员与机务人员的培训、销售和服务体系的搭建,更稳健的供应商优化管理、航司与租赁公司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建设完善的综合保障体系。飞机产品所面对的市场竞争,不是单一硬件的比拼,而是一套庞大的综合能力的竞技。我们可以预见从 2022 年开始,中国商飞更为全面完整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将陆续启动。


趋势五

上海浦东大飞机产业园将正式提速运行,逐步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的新一个高精制造基地


大飞机项目的一个现实的战略价值就是在制造产业链上形成一个全新的集聚。近邻浦东机场的大飞机产业园将随着量产的逐步启动而同步进入到高速运转状态,就近布局的零部件与模块供应商也将开足马力,大量产业工人聚拢,中国自己的图卢兹(空客总装线所在地之一)与西雅图(波音总装线所在地之一)将逐步呈现。这对上海在十四五期间所规划的先进制造业转型也将是重要的抓手,并且也是浦东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上海甚至整个长三角都将拥有一个全新的体量大、产值高、技术精的全新制造业增长极。


趋势六

长三角周边围绕大飞机项目布局的城市将逐步实现收益


大飞机制造项目的产业链空间布局是非常庞大的,也有非常多的增量机会。除了中航工业既有的西安、沈阳、成都、南昌等基地参与到国产大飞机的制造供应体系链中,仅在长三角地区,就有苏州和杭州作为全新选手,围绕国产大飞机项目明确而坚定地进行了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的规划和发展策略制定。2022 年大飞机项目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也必将正式为这些地区的产业链发展按下启动和加速键,为长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以及新的增量集群的发展呈现全新篇章。


趋势七

更多围绕国产大飞机项目的研发投入将有望启动


飞机产品需要进行多轮的迭代升级而逐步渐入佳境。我们预见 C919 正式启动商业交付后,会在具体的运营中识别出新的优化机会,而同时后疫情时代所呈现的很多全新的航空乘客的需求也会推动飞机制造商针对这一全新情境进行必要的跟进与升级。这不仅为原有持续推进的升级研发项目提出要求和命题,也带来了不少全新的研发议题,需要更多全新的技术力量和角度的共同参与。同时正在进行中的 CR929 的研发完善,也将从 C919 获得的实际反馈中获得助益,从而在过程中及时吸收和完善,形成两个重大项目之间的非常有价值的联动,为 CR929 站到更高的起点奠定基础。


趋势八

航空专业人才的培养将有望获得一波高度关注和更多年轻学子的加入


大飞机项目的突破式进展,将有望激发更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有望吸引更多的年轻学子关注航空航天产业,投身到相关领域的专业学习和事业中。这对中国整个产业的后续发展都将是一个重要的推动。重组而高质量的人才以及完备的科研与产业体系是一个国家航空航天产业长足发展的坚实支撑。2022 年随 C919 的正式商业交付以及在国内航线的正式投运,将有可能在人才领域为产业发展带来更长期的促进与推动。


趋势九

航空制造业联动的专业物流、专业金融等特定衍生行业将逐步启动


大飞机项目除了本身的制造产业的拉动之外,还必然在供应商与总装厂之间的专业物流、专业金融以及总装企业和下游客户(航司以及飞机租赁公司)之间的专业金融、法务等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拉动。这些都是一个国家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的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中国早前在这些领域借助外商的飞机项目有所积累,国产飞机的正式交付将在中国本土带来更深层次的周边衍生服务业的发展,甚至为这些产业随大飞机项目最终纵深走向国际市场吹响号角。


支线飞机与通航飞机、行业级无人机制造与应用领域 


趋势十

中国支线飞机仍需在疫情的现实影响下继续探索理想的匹配场景


疫情发生之前,以 ARJ21 为代表的国产支线飞机陆续通过获得多家航司订单,在不同的航线场景下展开运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运营数据和实战经验,为飞机本身的进一步完善和销售与服务改进都收获了很多有益反馈。疫情的发生,在过去两年内,分波段地对国内经济以及航线的畅通性都造成了显著影响,对仍然在探索与突破过程中的中国支线航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022 年,整个防疫格局仍面对很多不确定性,支线航空运营的稳定和强劲发展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对支线飞机的进一步的需求也会连带受影响。难言 2022 会出现显著转机,我们判断中国的支线飞机产品仍需在客观的挑战前通过与航司和地方政府的多方联动,继续探索理想的匹配场景。


趋势十一

民用直升机的销售势头可能出现分场景的差异分化


一些相对刚性的使用场景如海上油气平台的人员和物资运输、医疗急救运输等,由于直升机在有效载荷、内部空间、整体稳定性方面的优势仍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在原有设备自然的更新以及业务发展带来的增量需求的综合作用下,仍将保持稳健的销售增长。但是一些应用领域如巡线、执法监督检查等,则有可在工业用无人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减少对直升机平台的依赖,依靠更为经济的工 业无人机平台搭载各种专业作业平台实现相同甚至更优的专业效果。在这些领域,则可能在 2022 年开始见到更为明显的技术蚕食效应。直升机作为一个非常成熟的航空产品,将开始在特定领域逐步遭遇实质性挑战。


趋势十二

行业级无人机将在2022年继续迎来突破式发展


在农业无人机领域,明星公司极飞科技与大疆创新的产品创新和落地推广将继续快速推进,并在一定的彼此竞争下整体加速行业的发展。并且极飞科技有望很快完成在上交所科创板的上市,资本与产业场景的结合,将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带来更多想象空间。而大疆创新,在摄影摄像(包含低空遥感)等领域完成从消费级产品向工业级产品的过渡,以及向农用场景的专业化挺进之后,有可能在 2022 年开始进一步寻找新的产业级赛道,依托其强大的无人机平台技术和各种专业应用平台技术的对接,继续丰富其产业级解决方案方阵。在类似这样的龙头公司的多维度的带动下,更多的面向特定行业应用领域的无人机产品很有可能在 2022 年更多地涌现。

趋势十三

AAM/UAM空中出行领域将呈现比2021年更为火爆的迅猛发展


罗兰贝格航空航天组在 2021 年初讨论了当时已经呈现明显升温势头的 AAM/UAM(Advanced/Urban Air Mobility),但2021 年全球和中国的实际发展态势仍然大大超越我们的预期,更多的 eVTOL企 业上市,更多的融资,更多的国际业务拓展以及更多的全新入局者(包括国企背景和民企背景)。在2022 年,我们判断该领域会继续升温,甚至呈现更为陡峭的发展曲线。源自中国市场的企业将在融资和新产品发布上更为活跃,可能也会再创单笔融资额的新高。同时包括客运和货运的示范运营将更为密集地进行。中国民航局对货运领域内的适航认证大概率会持续推进(2020年底已经率先颁出两张),甚至有可能在客运 eVTOL的适航认证上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中国作为幅员广阔、场景众多的巨大市场,将有望支撑中国的 UAM 生态在全球获得引领地位。

火箭制造、发射与卫星制造与应用领域


趋势十四

中国的火箭发射仍将活跃稳健推进


在 2021 年中国创造了全年 55 次火箭发射的世界最高成绩后,有望在 2022 年继续沿着既定的太空探索任务步调平稳推进,继续位居世界第一方阵,同时仍然在高成功率上保持亮眼的成绩,支持中国的通信、导航、遥感测绘等多领域的持续发展。疫情期间,中国和全球的太空探索事业都呈现了相当强的韧性和持续性,基本没有收到疫情的影响而减缓节奏,这一方面与太空探索本身投资巨大以及偏工业化的色彩显著有关,同时全球主要的太空探索任务(如月球和火星着陆、空间站、地轨卫星网建设、 太空望远镜部署等)有所巧合地在这两年均接连实现了重大突破,会进一步推动和平开发太空资源的友好竞争态势。

趋势十五

中国的商业航天探索仍将持续推进


2021 年中国全年 55 此发射中,纯民营背景的发射占据 3 次,尽管没有全部成功,但是持续的冲刺态 势非常明显。美国在全球的商业航天领域以 SpaceX 为引领和代表,呈现了惊人的活力和实力,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的商业航天事业带来了借鉴和信心。已经有数家商业航天企业在不同的技术赛道上进行深度研发,整个赛道也越来越吸引资本关注,融资事件活跃。尽管中国在航天人才的自由流动和高效组合,以及航天设备供应链的完全自主性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但不会阻碍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持续的会和进化。2022 年,重大突破不一定来得很快很猛烈,但先行者努力探索的步伐丝毫不会停止。

趋势十六

卫星制造与应用将在通导瑶领域持续进步且商业力量也会更加活跃


通信、导航和遥感是卫星的主要应用领域,甚至可以是新基建的重要参与环节。2022 年,中国的卫星制造和行业应用,将在硬科技进步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综合推动与拉动下继续迅猛发展,将有更多的卫星投放到轨道上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同时尤其在测绘遥感领域,将会有更多的商业卫星公司以及 下游数据开发和应用公司入场,通过专业化的多波段、多精度级别的卫星遥感数据产品以及多种衍生应用的专业化开发和推广,在城市管理、农业、物流、商业、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发挥更多的技术赋能作用,而最红推动卫星的研制、发射、数据的生成和使用进入到更快和更大规模的滚动发展中。

整体而言,中国的航天航空市场在2022年将呈现波澜壮阔的巨大发展与进步。我们期待更多令人兴奋的里程碑时刻的到来!

报告下载


罗兰贝格在近阶段会详细解读报告中各行业趋势与关键词,同时,您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完整版PDF。



媒体及合作联系

如需文章转载与市场合作,请联系我们。

RBChina.Marketing@rolandberger.com

关于罗兰贝格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于1967年在欧洲大陆成立,现为全球顶级战略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在全球34个国家设有50家分支机构,拥有2400余名员工,并在国际各大主要市场成功运作。作为全球顶尖战略管理咨询公司中唯一一家源于欧洲的成员,罗兰贝格咨询的专业性建立在它50余年来与各式各样的客户在复杂商业案例运作中取得的丰富经验上。罗兰贝格一直把中国视为企业国际化道路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自从1983年在中国开展第一个项目以来,罗兰贝格已经先后在上海、北京、香港、台北和广州开设了办事处,拥有360余名咨询顾问。在长期的发展中,罗兰贝格已经与众多跨国企业及中国企业建立起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获悉更多资讯,请查看:www.rolandberge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