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5 最佳logo设计(完整终结版)

嗨品牌 Hiiibrand 2020-02-27

前些日子,我们陆续呈现了Brand New博客公布的2015年最佳和最差品牌形象设计共6篇。

这次我们整理了Fast Company网站选出的2015年最佳logo设计共10件,和大家分享。

这两个榜单中有部分案例是重复的,比如谷歌的动态logo和facebook的微调都得到了一致好评,详见下文。


相关阅读


一、回顾类最受关注(The Most Notable Reviewed)

二、回顾类最佳(The Best Reviewed)

三、回顾类最差(The Worst Reviewed)

四、注意类最佳(The Best Noted)

五、注意类最差(The Worst Noted)

六、周五精选最佳(The Best Friday Likes)





2015 最佳logo设计





Google

16 年没改过 Logo,Google 终于在2015年为了移动互联网重新设计了他们的品牌形象。虽然刚刚发布时,不少人抱怨新 Logo 舍弃了 Google 标志性的小写字母 g,但新的设计真的非常棒,简洁,友好,适用于更小的屏幕显示,至少你在 Apple Watch 上看到它,不会觉得不合时宜。

  

所幸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改换 Logo 的成本比实业公司的成本小得多。如果要用一组数据来说明更改新 Logo 的好处的话:

旧 Logo 有 14000 个字节,采用了复杂的 Serif 字体,只能用贝塞尔曲线来创建,总共需要 100 个锚点,压缩之后也要 2KB。而 Google 宣称,新的 Logo 只要 305 个字节。

另外值得吐槽的是,Google Ventures(谷歌风险投资)最近也换了个棒棒的 Logo:

  

 



Shake Shack

美国“慢快餐”汉堡品牌 Shake Shack 的这套视觉识别系统“价值 16 亿美元”,但实际上它来自一次免费的公益设计项目。

  

  

  

严格来说不算是今年的设计。今年这家威胁到麦当劳的汉堡品牌完成了上市后 16 亿美元的估值,它当初的品牌设计师——来自设计公司 Pentagram 的 Paula Scher 于是第一次站出来讲了当年的设计故事。Paula 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最初参与的这个麦迪逊广场公园商家的免费项目,日后会发展成一个 16 亿美元的品牌。

很巧的是,因为免费,设计师采用了许多因地制宜的手法:提炼建筑物的元素、使用标准字而非重新设计一款字体、简单的扁平化图形。让这套看起来不复杂的视觉系统反而很适合现代人时髦的审美。

值得一提的是, SHAKE SHACK Logo 所使用的 Neutra 字体也火了,后来 Neutra 被华盛顿特区采纳为官方字体,“头重脚轻”的比例让整套字体显得非常具有亲和力。

  




Spotify

Spotify 希望传递一个信号:“我们是一个音乐厂牌,不是一个科技公司。”

于是在今年 3 月的美国西南偏南音乐节上,他们发布了一套全新的色彩搭配。你可能会说,只是变了个颜色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确实,这种常用的设计手法在很多品牌视觉系统中都会采用——Logo 图形不变,自由组合的颜色搭配让 Logo 成为一个应用更广泛的符号。

  

但改 Logo 这事,符合品牌发展策略的就是最好的。该设计手法适合那些年轻、酷炫、多变的品牌,而这就是 Spotify 希望传达的“一个音乐公司”的形象。作为这种设计元素的延伸,你会看到所有这一系列 Spotify 发布的海报都只有和 Logo 相同的两种颜色(一种类似双色版画的风格),显得很潮,很“音乐”。

  

  

  

6 月份,他们悄悄地进行了一次更新,正式把原本淡绿色的 Logo(设计师把它称之为“沉闷的西兰花”)换成了全新的墨绿,类似 iPhone 电池的颜色。一时间网友都疯了,表示“怎么看怎么讨厌,赶紧换回来。”

  

但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一改动从长远来看是完全正确的。丢掉渐变、加深颜色,意味着设计上可以做更多的变化、更酷炫。




SONOS

成立于 2002 年的无线高保真音乐系统制造商 SONOS,突然意识到自家的品牌名称“SONOS”真的很适合变成一个洗脑的魔性符号。

试想一下整面墙都印着他们的广告:SONOSONOSONOSONOSONOSONO……

  

当设计师在 Logo 后加上一个类似镭射光的背景之后,事情就变得更像一个网络病毒传播开来。上下滑动你的屏幕,这张图会产生一种“音响波纹”的视觉错觉,近乎完美地符合品牌的定位。

  

设计师表示,自己最初也没料到这个结果。他只是想尝试用反白的 Logo 搭配各种炫目的图形而已。




Netflix

Netflix 的新视觉系统可以说超级简单:一只下木总统(或其他 N 网美剧的角色)、一片红色、一段简短有力的广告语,done。

  

看上去很无脑。但 Netflix 上有那么多风格迥异的剧集,当每一季新预告、角色海报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又要呈现统一的风格——这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这套视觉系统很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


  

角色、红色、句子出现的比例都有规定,他们把这称作“品牌面积”。那条醒目的红色一出现,即使是你没见过的美剧角色,你也能获得一个暗示:这是 Netflix 的作品。

  

  

之所以如此简单,也和整个视频网站圈儿都不太注重品牌设计有关。稍有一个统一的范式出现,人们就很容易记住它。这就和 HBO 剧集开头每次都会出现的花屏一样。




Google 的电子书 Logo

电子书真的和传统书籍有什么不同吗?在设计师眼里,他们其实没多大差别。你看 Kindle 上的电子书,仍然在模仿纸质书的印刷质感。这种既有的电子书设计观点维持了很久,大家似乎仅仅在争论电子书和纸质书哪个更好,却又在设计电子书的时候,默默地透露出对纸质书的怀念——这种自相矛盾终于有人受够了。于是出现了这个项目:

这是 Google 悉尼创意实验室和书籍设计工作室 Visual Editions 合作的一个项目,旨在打破电子书设计的一种俗套:如何让一本电子书在设计上也像一本电子书(我知道有点绕)。

他们选择了“一半老派”、“一半新式”的做法。保留标题字体的一部分,乍一看像是鬼画符,而标题的右半部分则由只可能在屏幕上显示的动画效果替代。

  

  

  

  

目前,这个项目还没有一个称得上是完美的结果,因为“右边”的部分可以有无限种可能性。




Snoop Dogg 的大麻品牌

又是一个设计成就产品的例子。

大麻品牌似乎成了硅谷创业的新宠,我们之前也曾报道过这类的公司。而这其中说唱红人 Snoop Dogg 创立的大麻品牌 Leaf by Snoop 似乎是最 Cool 的一个,不光因为明星效应,还有它的设计。

仍然是世界知名的设计工作室 Pentagram 的作品,出自 Pentagram 的合伙人之一 Emily Oberman 之手。为一个大麻品牌做包装设计,最大的难题——也是所有大麻公司的难题:怎么才能让它显得不那么“黑人的愤世嫉俗”、“琐碎”、给人一种“非法”的感觉。说白了,就是要让大麻不像“大麻”,以便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

  

  

  

  

  

  

  

  



粉丝自制的新 IKEA

这套设计来自热心网友。宜家的视觉形象从 1967 年开始就没有什么重大的改变,格拉斯哥设计公司的 Freytag Anderson 认为是时候做点改变了,他为宜家重新设计的这套形象很贴切的表达了宜家家居“自己动手组装”的特点。

  

  

  

  





Facebook

2005 年,Facebook 以 20 万美元购得 facebook.com 域名后,将“The”从名称中去除,正式更改为 Facebook。早期员工 Joe Kral 和 Cuban Council 使用 Klavika 字体设计了 Facebook 的 logo,此后十年,该 logo 从未有过变化,直到现在。Facebook 官方称此次更换 logo 主要目的是为了让 logo 更加友好和平易近人。新 logo 同样 使用的是 Klavika 字体,该字体发明人 Eric Olson 和 Facebook 内部设计师一同合作完成。

关于为什么会更换 logo,Facebook 创意总监 Josh Higgins 进一步做出了解释。他说,2005 年 Facebook 诞生在桌面互联网时代,旧的 logo 适应的是台式机的显示屏和当时的打印技术。十年之后的今天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用户习惯在小屏幕手机上使用 Facebook,因此 Facebook 需要在分辨率较低的移动设备上也能拥有比较清晰的显示效果。你会发现,Facebook 更换新 logo 更多处于实用性目的,而非设计上的考量。“连接世界”的 Facebook 下一步野心是让非洲、南美等互联网不发达的地方都能使用上 Facebook。当地居民使用的手机屏幕分辨率更低,显示效果更差。一定程度上,Facebook 更换 logo 是为了将来做打算。











纽约时报杂志

纽约时报杂志成立于1897年,定期更新设计。2015年2月,它发布了最新设计,其中包含新版LOGO。上一版LOGO(第一个)由字体设计师Matthew Carter绘制,新版LOGO(第二个)由the title重新设计,意在表现“更现代、更优雅的空间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更有一款缩写版LOGO为小尺寸情况及Twitter等社交平台所准备。

为小屏幕和社交媒体所制的简约版LOGO

设计改版由the title的设计总监Gail Bichler以及艺术总监Matt Willey共同指导,由设计师Anton Ioukhnovets执行。











Hiiibrand Awards 2015

暨第六届Hiiibrand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赛

将于国际标准时间2016年1月22日23时55分

暨北京时间2016年1月23日07时55分

正式关闭上传通道!


更多内容,请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Hiiibrand Awards 2015征集函》





快速链接(点击前往):

Hiiibrand Awards 2015

暨第六届国际品牌标志设计大赛

延期至1月22日截稿


HIII国际创意联盟

正式招募新会员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Hiiibrand


前往Hiiibrand官网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