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1家法学核心期刊2021年研究机构分析

北大法宝 2022-05-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大法律信息网 Author 北大法宝

⊙ 本文长约3300字,阅读需时8分钟  

本文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导语: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2021年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致力于打造智慧学术平台,为学者、学术期刊和学术机构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智慧化体验。北大法律信息网公众号在去年推出35家法学核心期刊系列盘点后,受到法学期刊社、高校师生和法律同仁的极大关注。为更好满足读者的需要,本年度扩大了统计范围,已推送41家法学核心期刊2021年发文盘点学术热点分析作者盘点,现推出41家法学核心期刊2021年研究机构情况,旨在为法学界提供最新的法学学术前沿研究动态。

统计源

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法学期刊264家,其中核心期刊117家,非核心期刊58家,集刊80家,英文期刊9家。截止2021年12月31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法学文章270691篇。依据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收录的法学核心期刊,以中国法学会的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CLSCI)、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以及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标准,选取了41家法学核心期刊作为本次统计源,[1]《环球法律评论》《政法论丛》2家刊物因合作原因不计入本次统计源。

统计方法

1.排除非学术性文章。例如排除“专题絮语”“主持人语”“卷首语”“编者按”“英文摘要”“法治时评”(封面文章)“总目录”类型的非学术性文章。

2.合作署名文章统计方法。多个作者合作署名文章,只统计到第一作者及所在作者单位。

3.署名多个单位文章统计方法。多个作者单位合作署名的文章,只计算第一作者单位。

4.研究机构(法学院校)统计方法。研究机构属于综合大学的,研究机构统一规范为法学院进行统计,研究机构属于政法类专业院校的,研究机构统一规范为大学进行统计。

统计周期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


一、研究机构共计476家,发文量在30篇以上的研究机构24家
  2021年度,41家法学核心期刊共发文3469篇,研究机构476家。其中发文量在30篇以上的研究机构共24家,发文量2098篇,总占比约60.5%。发文量在200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有2家,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文量在100篇-199篇之间的研究机构有4家,分别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发文量在50篇-99篇之间的研究机构有8家,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吉林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法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发文量在30篇-49篇之间的研究机构有10家。


表1 41家法学核心期刊发文量30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情况(2021.01.01-12.31)

(按发文量降序排序,发文量相同按研究机构名称拼音排序,作者列按作者姓名拼音排序)


向上滑动阅览



  通过对41家法学核心期刊,文章量30篇以上的24家研究机构统计分析,相较2020年(35家法学核心期刊,文章量30篇以上的22家研究机构,文章量1936篇),期刊统计范围增加6家,高产研究机构数量增加2家,文章量增加162篇。

  从24家高产研究机构的文章量上看,相较2020年(35家法学核心期刊,22家高产研究机构),有20家在2021年仍属高产研究机构。其中中国政法大学发文量涨幅最高,增加60篇;有5家研究机构发文量增长在10篇以上,分别是华东政法大学增加33篇,最高人民法院增加24篇,南京大学法学院增加21篇,北京大学法学院增加19篇,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增加14篇;有4家研究机构发文量增长在1篇-10篇,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增加8篇,复旦大学法学院增加4篇,西北政法大学增加2篇,东南大学法学院增加1篇。10家研究机构的发文量略有减少。



图1 2020-2021年20家高产研究机构年度发文变化情况

(按照研究机构发文量降序排序)



二、5家高产研究机构发文覆盖法学核心期刊达九成以上

  通过对24家高产研究机构所发的2098篇文章的来源期刊进行统计,在30家期刊以上发文的研究机构有11家,其中中国政法大学发文覆盖40家法学核心期刊;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文均覆盖39家法学核心期刊;北京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发文均覆盖37家法学核心期刊;清华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文均覆盖35家法学核心期刊;吉林大学法学院发文覆盖32家法学核心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发文覆盖30家法学核心期刊。


  从统计情况上看,发文量在100篇以上的有6家研究机构,分别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发表的文章主要刊载在12家期刊,分别是《比较法研究》《法律适用》《法学》《法学论坛》《法学评论》《法学杂志》《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清华法学》《行政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政治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共189篇,占比57.6%。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表的文章主要刊载在12家期刊,分别是《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法律适用》《法学论坛》《法学评论》《法学杂志》《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政治与法律》《中国法学》《中国应用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中外法学》,共109篇,占比51.9%。华东政法大学发表的文章主要刊载在11家期刊,分别是《东方法学》《法律适用》《法学》《法治研究》《河北法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科技与法律》《政治与法律》《知识产权》《中外法学》,共115篇,占比57.8%。北京大学法学院发表的文章主要刊载在15家期刊,分别是《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地方立法研究》《东方法学》《法律适用》《法商研究》《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清华法学》《知识产权》《中国法律评论》《中国法学》《中外法学》,共98篇,占比66.2%。西南政法大学发表的文章主要刊载在10家期刊,分别是《北方法学》《法学评论》《法学杂志》《甘肃政法大学学报》《河北法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科技与法律》《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共80篇,占比56.7%。清华大学法学院发表的文章主要刊载在17家期刊,分别是《比较法研究》《财经法学》《法律适用》《法学》《法学家》《法学研究》《法学杂志》《甘肃政法大学学报》《河北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清华法学》《政法论坛》《政治与法律》《中国法学》《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中外法学》,共84篇,占比68.9%。



表2 高产研究机构在41家法学核心期刊各刊发文情况(2021.01.01-12.31)
(按研究机构名称拼音升序排列)

向上滑动阅览




结 语
  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期刊社、高校老师和广大法律同仁们的鼓励与支持,在此由衷表示感谢!我们将持续关注法学期刊研究工作,以期为法学界提供最新的法学学术前沿研究动态,为法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欢迎期刊社老师、高校师生、广大法律同仁关注!

“北大法宝”法学期刊研究组

2022年3月


向上滑动阅览

【注释】

[1]统计源:41家法学期刊分别为《北方法学》《比较法研究》《财经法学》《当代法学》《地方立法研究》《东方法学》《法律科学》《法律适用》《法商研究》《法学》《法学家》《法学论坛》《法学评论》《法学研究》《法学杂志》《法制与社会发展》《法治研究》《甘肃政法大学学报》《国际法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河北法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交大法学》《科技与法律》《南大法学》《清华法学》《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现代法学》《行政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政治与法律》《知识产权》《中国法律评论》《中国法学》《中国海商法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中国应用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中外法学》《中国社会科学》(法学文章),其中《中国社会科学》(法学文章)选取2021年度刊发与与法学相关文章纳入统计,共18篇。



-END-


编辑排版丨陈楠

审核人员丨张文硕

本文声明丨本文章仅为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北大法宝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 往期精彩回顾 

41家法学核心期刊2021年度学术热点分析

王泽鉴:不要躺在床上读法律

冰墩墩:再模仿你就越界了!

罗翔:我为什么还是主张提高收买妇女儿童罪的刑罚?

车浩:收买被拐妇女罪的刑罚需要提高吗?



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

获取更多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