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资者不知道FinTech?那你真的OUT了!

2017-03-01 瀚亚TIME



无论是金融中心纽约还是科技圣地硅谷,现在都在搞一个叫做FinTech的东西,而这股风潮也已经刮到了中国。


作为一名投资者,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FinTech,不清楚它的投资魅力所在,那你就真的OUT了!


毕马威在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风险资本支持的中国金融科技(Fintech)公司的投资交易活动从2015年的40宗下降至2016年的25宗,但是交易金额却同比上涨了42.5%,达67亿美元,为历史新高。这项强劲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风险资本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的三宗大型交易。


中国的数字支付市场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市场。而且在在线借贷领域也处于主导地位,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三。2016年全球最创新的公司排名中,前五名有四家是中国的公司。其中最大的中国FinTech公司蚂蚁金服估值高达600亿美元,与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比肩。


中国科技巨头在金融科技领域变得非常积极,因而出现了大型的交易,这有利于推动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


什么是FinTech?



FinTech,即finance+technology的缩写,英文原意是“金融科技”。


在国际上,金融科技受到三大知名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以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的追捧。


FinTech(金融科技)的核心与互联网金融一致,即技术和效率,是用技术驱动金融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为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维基百科对其有这样一段解释:“所谓FinTech就是一种运用高科技来促使金融服务更加富有效率的商业模式。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运用,金融机构相互之间、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壁垒将被打破,合作、共享、联合运营将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主流。


金融科技领域的关键性技术,主要有三种:


用户体验(UI/UX)。好的UI/UX并不是光指好看,而是要好用。因为互联网金融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替代人工服务,所以UI/UX极其重要。


大数据。现在一般讲的大数据其实多数是指大数据架构,建立起一个储存和处理大数据的系统。而大数据分析还处于很初步阶段。大数据可以进一步的加强既有的信用系统,比如把用户所有金融交易和消费都包括在模型里。


人工智能(AI)。前面提到的大数据是为了以后人工智能打基础的。将来如果数据量足够大,就会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可能可以使互联网金融真正地智能化,替代人脑的分析过程,至少可以做到能够大规模量化的层面上。


目前第二类FinTech公司最受中国金融机构欢迎。


英国的FinTech投资领域



英国是公认的世界金融科技中心,其金融科技行业在2015年取得了66亿英镑的收入。可以说,英国的金融科技生态圈被积极扶植,有着良好的运营策略,也有世界领先的金融科技政治环境。


在英国,网络借贷和支付领域处领先地位,吸收了约90%的金融科技投资,独特的金融科技市场环境使英国在多个金融科技子行业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


网络借贷,包含一些不同于传统借贷渠道的新型借贷模式,比如P2P、 众筹、票据交易等,2015年,这一替代性金融市场增长 84%,投资与贷款总额达32亿英镑。


支付,目前英国在线支付和外汇金 融科技市场约为25亿英镑。


先进分析技术,通过复杂的定量方法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集,以支持信用征信、保险和资本市场服务。2014年,英国的金融数据和分析市场估计为约为38亿英镑。


数字化银行,新银行采用技术驱动商业的模式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设立的,比如“去分行模式”。2015年,29家企业向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即FCA申请银行牌照。


FinTech在中国



就规模大小而言,中国就可以说是全球FinTech领域的领导者。先进的科技、落后的银行、飙升的财富都成就了中国在FinTech领域的领导地位。


今天,FinTech在中国前景无限美好。它正在重塑古板的银行系统,并将其打造得更为高效,特别是对于消费者和小型企业来说。


FinTech在中国的崛起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移动支付


中国的中产阶级消费者,是随着互联网的起飞而出现的,他们特别青睐网上购物。这让他们成为了数字支付的早期采纳者。现在,95%的中国互联网用户都通过手机端进行网上购物。


阿里巴巴的支付部门——支付宝很快就成为了手机端的钱包。很快腾讯在微信上发布了支付功能,开发了其强大的用户基础。中国主要的搜索引擎百度也紧随其后发布了百度钱包。


竞争引发了一些列的创新,尤其是创新了手机应用与面对面的零售交易商之间的关系。二维码、条形码这些西方国家没能追赶上的潮流,在中国的餐馆和商店变得无所不在。用户只需打开微信或者支付宝,扫描一下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人们转移资金就像相互发信息一样简单便捷——这不得不说是一项重大进步。


在线借贷


在大多数国家,银行业都直接忽视了小额贷款者。该问题在中国尤为严重,国有银行控制着金融系统,而且它们更偏向于向国有企业贷款。再加上没有对消费者信用风险进行评估的成熟体系,银行业更加愿意向个人贷款。灰色市场的贷款方可以提供资金,但是却都要收取高额利息。

 

FinTech则填补这片空白。在线购物平台开发出借贷服务,并使用其消费者的交易和个人信息来制作信用积分。中国两大电商门户阿里巴巴和京东上的购物者可以方便地借到小额资金。在他们的平台上,蚂蚁和京东还可以向商家贷款,大部分借款方都是那些被银行忽视的小型企业。


投资


直到今天,中国人在管理资金时仍然面临两个极端:将其藏在银行账户中,利率特别低但却安全;或者将其掷入股市。如今,FinTech已经打开了中间那片空白领域。


在中国,资产经理几乎从未有过机会成为过中介人,整个市场直接跳入数字时代。这是由于:中国工资最高的工作者——第一代白领阶层,往往较为年轻,他们更愿意相信网络平台来管理自己的资金。


最大的突破当属余额宝的横空出世。余额宝因为可以让人们在自己的电商账户中赚取利息而得到迅速推广。事实证明这一诉求其实非常广泛。


中国的FinTech冠军们也在努力拓宽疆域。微信的移动钱包在全球通用;蚂蚁金服已经在印度、韩国和泰国投资了移动金融公司。


中国FinTech投资机遇



中国,作为算盘的最早使用者,经历了漫长的蛰伏之后,再度在金融领域开辟出一条新路。目前,金融科技已经超过了广告科技、绿色科技、甚至电子商务创业,成为最重要的投资创业领域。


此前,普华永道对FinTech在2017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2017年,世界将终于注意到中国FinTech创新成就;FinTech行业愈发成熟,专精化趋势将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开设FinTech课程;在美国或欧洲创建的创新型FinTech企业也许会选择亚洲作为出售产品服务的目标市场;投资者的投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这直接影响到了FinTech企业早期融资的格局。


如今,支付和财富管理主导了亚洲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至少在高端市场是这样的)。亚洲的十大交易中有七宗属于支付或财富管理行业。展望未来,数据和分析必将成为2017年亚洲金融科技投资的主要焦点。能够接触和分析客户数据,是许多金融科技产品成功推出的重要推进器。对能提供邻近价值的物联网技术(如保险行业可采用的家庭自动化技术)的兴趣也将会增加。


了解FinTech发展脉络,把握FinTech投资风口,下一个资本市场的弄潮者,也许就是你……


想要了解更多“投资”相关信息,

欢迎致电

瀚亚资本投资顾问

进行咨询!


推荐阅读:


平均增值808% 军工主题投资为何这么牛?

财富加速缩水,高净值人士靠什么赚钱?

如果2013年你投资了TA,如今你也是亿万富翁!

你的【格局】决定你的【结局】!

中产阶级“雪崩式返贫”背后隐藏的真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