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名字刻上几百所学校,说,如果做不好,这三个字就是我的耻辱
文丨华商韬略 · 华商名人堂 毕亚军
田家炳坚持用自己的名字给捐赠学校命名。他说,这会让他和他的后人更严格要求自己。“做不好,田家炳三个字,就会是个耻辱。”
田家炳1919年生于广东大埔,不到16岁就因父亲病逝辍学经商。
1937年,田家炳前往越南推销家乡盛产的瓷土,两年内成为越南最大瓷土供应商,但动荡的时局和战争,让他无法继续这份产业,转而改往印尼谋生。
在印尼,田家炳创办树胶厂、塑料薄膜厂,很快闯出新天地。1959年,印尼越发明显的排华倾向让他心生忧虑,再加上希望儿女接受纯正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他又举家迁往香港再创业。
当时正逢香港轻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田家炳在一片滩涂的新界屯门填海建厂,生产塑胶薄膜和人造皮革,几年时间就建起一座现代化厂区,成为香港人造革与化工行业的领军人。
之后,田家炳又向房地产进军,到大陆投资办厂,在香港完成田氏大厦以及多处工业楼宇开发,在东莞创办了全自动化生产的田氏化工。
到1980年代,他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
田家炳从小就有做好人好事的理想。
几岁时,父亲就教他背诵《治家格言》,要他“勤、俭、诚、朴”。他回忆,自己当时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就是研究学校或其他地方张贴的捐赠芳名录,他最希望成为的就是芳名录上那样的人。
生意成功后,田家炳开始兑现当年的愿望。
他认为,兴国之道在于人才,人才始于教育,中国的希望在教育。当时,不少地方把教育当成包袱,而他则总是强调,要把大包袱变成大资源。
此后至今,他的财富和人生几乎都献给了教育。
1982年,田家炳成立了纯公益性的非牟利机构——田家炳基金会。1984年,田家炳将企业交给下一代经营,规定每年至少捐出10%的利润于公益,开始全心全意地做慈善、兴教育。
至今,田家炳基金会已在国内资助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4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20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每个省市都有他的资助。
同时,田家炳基金会还在海外3所大学设立奖学金支持华人学生就读,在教育之外捐赠医院29所、桥梁及道路近130座,其他民生项目200多个。
几十年捐资助教,也让他赢得“百校之父”的美誉。
田家炳认为,办好教育必须首先培训优秀的教师,师范教育因此成为他支持教育的重点。至今,全国所有师范类大学,几乎都有田家炳的捐赠。
中学是田家炳捐助的另一个重点。理由是,相对于小学有希望工程、国家义务教育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学所得到的支持要薄弱一些;另外,他认为中学很重要,他自己就是读到中学就辍学了。
1984年,田家炳就在家乡广东大埔县捐建了“家炳第一中学”。如今,除北京、西藏外,他捐助的中学已遍布神州各地。
在西藏,田家炳没有直接捐建学校,但他在其他省市的田家炳中学开设西藏班,一批一批地将西藏孩子输送到内地。
至于北京,或者是他认为北京的中学天时地利,条件优渥,无需捐助吧。
不做锦上添花,只做雪中送炭,捐赠只为支持教育,让社会的“包袱”变成社会的资源,是田家炳的慈善原则,也是他捐助教育的理念。
跟那些到一个地方做生意就在一个地方捐钱,或者想到什么地方做生意,就先到什么地方捐钱的人不同,田家炳的捐助跟生意没关系。
他捐的钱,是辛苦赚到的干净钱;他捐钱,也求一个干净。自己干净,他才可以要求别人务必把学校办好,他也只要求把学校办好。
田家炳早就做过房地产,自然知道房地产的钱途,也有地方主动请他拿地搞开发,但他从来都没有。甚至,他还刻意保持跟官员的距离。
跟一些把名字输入百度全是跟达官贵人在一起的慈善家不同,田家炳三个字百度出来的,基本都是他跟师生在一起的情形,然后就是他捐的楼。
他把自己的人生献给了慈善事业,也把儿女们的人生献进来。田家炳的长子田庆先就早已放弃生意,出任基金會主席,继续着他的志愿。
这些年,田家炳的捐助越来越大,但生意却越来越小。如若不是早有远见并成立专业的慈善基金,捐助旗下物业并用专业经营让基金保值增值,田家炳恐怕是早就想捐却无力可捐了。
但即便这样,田家炳也一不小心就钱不够捐。
1997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都连续不如预期,2001年,还出现了捐款承诺可能会因缺乏资金无法兑现的危机。
遇到这种情况,跟捐赠对象解释一下,等一等就是了,但田家炳把家人叫到一起,要商量一件大事。
1960年代中,田家炳在香港黄金地段九龙塘买了一栋建筑面积超过700平方米,还连带一座大花园的豪宅,此后又亲自重建供全家居住。
现在,他决定卖掉这房子。
80多岁的人了卖房子,亲友们纷纷赶来劝阻,还跟他算账,要卖也不该现在卖,这房子市价最高时估值过亿港元,现在急着卖,报价才能到5000万至5200万港元,说不定还被人拿着砍个更低价。
但田家炳给大家算的是另一笔账:
“5000多万,一个月利息就有几十万,我们住一晚岂不是上万元就没有了。这值吗?卖了大房子出去租个小的住,大客厅没了,假山、花圃、鱼池没有了,但这点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吧?”
最终,田家炳还是把房子卖了,用自己的一套豪宅换回了贫困地区的20多间中学。
交易过程中,买家知道他着急卖房子是为了捐学校,不但没有要他降价,还主动多给了400万港元,让他感动并且欣慰:做好事,会有好报。
这样的难关,田家炳还遇到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是卖房、贷款也要履行诺言。“人家已经做了计划,不兑现,影响的可能就是几百、几千个学生。”
2003年,为帮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完成一个募资计划,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的田家炳,抵押房子贷款600多万港元捐给了学校。
2005年,为提前清付落实的项目捐款并扩大捐资,田家炳将旗下的核心物业田氏广场卖掉,获得款项近3亿港币,全数捐献给了内地的大学、中学。
2009年,田家炳将自己名下的物业,包括4栋价值数十亿的写字楼大厦全部捐给基金会,让基金会在各项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助教到底。
今天,田家炳基金会依然以教育为核心高效运转,其决策和管理权也都已交给从香港9所大学请来的专业人士负责。
一捐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一年四季都在捐的田家炳,在几十亿的捐赠背后,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没有私家车,地铁、公交或走路上下班;他没有高档生活享受,一双鞋穿了十年,袜子补了又补,很长一段时间,每月生活开支只有3000港元。
他不搞排场,不烟不酒,也不喜应酬交际,八十大寿、九十大寿,很多人要为他庆祝,他不摆酒,不办席,只是安安静静地跟家人和知己好友聚一聚。
他节约每一分钱支持教育,也希望捐赠对象用好每一分钱。知道内地一些地方接待宾客,有大操大办才显尊重的风俗习惯,每次捐款前,他都会专门打招呼,一切从简,把钱用到孩子们身上。
有人还摸出他的规律,哪个地方大鱼大肉招待他,哪个地方就会失去他的捐款。
田家炳常说,“每个人都做一点小好事,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好事。这个社会就会变好。每一个人都做一点小坏事,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坏事。这个社会就会变坏。”除了大善,他也从小做起。
出门住酒店,他自带肥皂,“酒店肥皂用不完,用了就废了,很浪费”;外出吃饭,他只要一杯开水;到学校考察开会,喝不完的矿泉水他拿走接着喝。
田家炳对下一代的教育堪称严苛,长子田庆先回忆,小时候虽然住在别墅洋房,但身上却没什么零花钱,长大成人,很多儿时的伙伴都指着甚至争着家产,但他们得到的却是父亲的一句:
留财富予子孙不如积德予子孙。
积了这么多德的田家炳,到今天也不以德自居,以功自傲,但有一点他不拒绝,甚至欢迎——把自己的名字冠名到捐赠的学校。
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吸引更多人做好事,也用这种方式激励自己和孩子们。
“如果做得不好,田家炳三个字写上去,不但不会荣耀田家炳,反而会丑化田家炳,如果家长讲,儿女千万不要送到田家炳学校读书,那田家炳,就会是个耻辱。”
人到九十高龄的田家炳依然精神矍铄。他说,自己平生不迷信,也不信风水、八字和命运,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健康。
“我凡事都求心安理得,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施比受快乐,我虽无宗教的约束,但很欣赏这种精神境界,享受精神的富足。”
人活着,总要做些什么,实现自己的 62 24987 62 15447 0 0 2990 0 0:00:08 0:00:05 0:00:03 3111价值,很多企业家的目标是把企业变成百年老店,而田家炳给他和他的家族确立的方式是:做百年的慈善。
卖掉房子后,田家炳和太太住到了一个租来的公寓里。在朴素、简单的“新家”,他和太太推窗就可以看到那栋见证了他们风华岁月的大洋房。
有人问田家炳,这值吗?
田家炳回答,一栋栋教学大楼的兴建,万千学子的读书声,比他和家人住世上最好的房子都有意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 图片来自网络 ·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