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人被骗后,“以房养老”变成了老无所依 | 活着
这是《活着》栏目第683次推送
从2015年开始,北京市数十位老人陆续遭遇“以房养老”骗局,他们有的失去了房产,有的背上了巨额债务。在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中,老人被告知把手里的房子抵押借款三个月,就能获得每月10%到15%的高息,到期返还本金。然而数月后,不仅承诺的高息不见踪影,老人的房子也被抵押借款的“银主”凭借老人签字的公证材料以低价悄然买卖,过户给关联人。
摄影 / 赵赫廷 编辑 / 杨深来
视频 / 于维华 黄文礼 手绘 / 大表哥
运营编辑 / 小砂
△ 2015年12月,吴晗(化名)踏入了“以房养老”骗局的圈套,糊涂地签署了房屋抵押和委托买卖合同。次年8月,吴晗位于西城区的房产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制以低于市场价的350万过户。2017年5月,被再次转售。7月,新房主带着数位大汉上门,换掉了门锁,要求吴晗在三天之内从家中搬走。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024uphvj0&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辈子不就这一套房吗”
2017年7月11日,北京的气温来到了35℃之上,吴晗在闷热的两居室里整理被新房主清理出来的一家一当。新房主不断地催促着吴晗,这位70岁的老人已经出了一身的汗。“想死的心都有了”,她说自己这些日子里每天只能睡上两小时,“这辈子不就这一套房吗?”
△ 迷惑之下走入圈套,被赶出家门的不只有吴晗。2017年7月10日,曾仪(化名)和十多名受骗老人来到致诚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援助。他们受骗的经历几乎一致,经“投资人”广艳彬介绍“以房养老”项目后,在公证处迅速签订一系列房产委托交易和抵押合同,几个月后自己的房屋就被交易、二次过户,并被要求限期搬离。
△ 曾仪和老伴罗荣(化名)在2016年底从家中被赶出,通过朋友的帮助,租住在北京郊区农村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内。2017年初,曾仪突发脑梗,6万多元的医药费也是借来的。如今正值炎夏,小屋里漫天的苍蝇,整柜的药品,又为没有空调,老两口只得在屋外乘凉避暑。
△ 自遭到房产骗局之后,罗荣开始关注与自己遭遇相关的新闻事件。“叔叔您放心,你们把这个房子做抵押,没问题,国家现有这个政策,没有一点风险,您放心”,被从家中赶出的当晚,罗荣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参加了投资怎么房子会被人收走。
△ 2017年7月12日,李君和怀孕8个月的女儿张玲来到她们曾经居住了30多年的房子楼下。九个月前,出门在外的张玲忽然接到丈夫的电话,“房子被卖了。”赶回家后,一头雾水的张玲看到楼到外面路上摆满了自己的家具,数位黑衣人架起母亲李君,抬到了楼下。一经询问,李君才道出自己参加了“以房养老”的“投资”项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024p8a2q9&width=500&height=375&auto=0
“比抄家还厉害”
被清出家门之后,张玲报了警,但警察告知,对方有房产证,请她配合搬家,有纠纷上法院解决。李君“不甘心”地在楼道里住了两晚。“特别对不起孩子,”这位老人没想到自己吃苦耐劳了一辈子,最后“走了这条路”。
△ 李君家中的楼道里被装上了监控摄像头,家人曾经试图回家,但是根本没办法。被骗之后,李君时常回到小区走走,但也只能抬头望着自己的窗户。对方来者不善,女儿张玲劝她不要上楼了。
△ 如今,李君和女儿一家三口人租住在一间不足60平的小房里。李君拿出当初参加“投资”的合同。而手中的所谓合同,只不过是一份借条,没有任何其它相关材料。老人和“投资人”在公证处签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签署之后她就再没拿到过。
在这份2015年7月6日的公证录音中,董望(化名)、李虹(化名)老夫妻俩与“银主”来到北京国立公证处办理房屋抵押和委托买卖协议的签署。公证员冯跃进行了接谈,他仅对借款抵押公证进行了询问,而对委托买卖公证只字未提。涉案的三十多位老人的公证手续分别在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北京市中信公证处和北京市国立公证处办理。
△ 2016年10月18日,董望和李虹所拥有的位于北京知春里价值近700万元的三居室被人以1000元的价格网签。由于董望过世,他的子女以遗产存在争议和纠纷为由,在法院办理了异议登记,才使这套已经网签的房产没能过户。
△ 2017年7月13日,吴哲(化名)和儿子吴磊(化名)来到北京国立公证处,对方只答应老人一周后调来相关文书供他复印,并未正面回答其它疑问。吴磊偶然间发现父亲用房子做抵押欠了190万。他在意识到老人被骗后,去公证处做了委托卖房的公正声明撤销,才勉强保住了房子,但如今老人身背近200万借款,每月利息约7.6万。
△ 老人的子女们发现,在这类骗局中,公证处成为他们维权过程中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子女们质疑,公证处是否依法在老人们签署文书时,告知了这些文件的真正含义。2017年4月,针对国立公证处接连发生数起为不真实的事项出具公证书,北京市司法局吊销了包括冯跃、李铁林的公证员执业证书,给予公证处警告、罚款行政处罚,相关领导免职。
△ 2017年7月22日,80岁的张秀兰(化名)接到邻居电话,老两口在屋里的家当又被新房主扔了出来。深夜,老人回到位于西城区三环内的小区,在垃圾堆旁整理自己的物品。九个月前,张秀兰和老伴被扫地出门,两人只得在前门的24小时肯德基餐厅里度过了一夜。直到目前,张秀兰和老伴的一家一当,还在小区楼下堆着,风吹日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024ij4su1&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真的,别说了”
7月22日晚,张秀兰哽咽着从被扔到垃圾堆里的个人物品中整理出一些必需品,她想进门拿些东西,但被屋内人赶出。“咱们这斗争时间还长着呢”,当晚赶来帮忙的受害老人和家属劝张秀兰早些回家休息。但老两口执意去邻近的安定医院对付一夜,第二天回来守着他们的东西。然而,在医院,两位老人身上的手机、证件和“投资”合同材料,被人偷了。
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律师武婕提醒老年人,要谨慎进入新型的金融市场、投资市场。同时,她还特别强调,老人一定要与子女建立很好的沟通。
“我母亲一直很要强,她自己生活靠退休金,又怕我们负担重,才想用这种挣快钱的方法,我也没有过多地去阻挠她。”张玲觉得,母亲遭遇这件事,与母女关系处理得不好有很大关系,但现在,她仍希望能通过法律手段挽回损失。
(流量充足或者使用wifi的读者,可以在“阅读原文”看更多图片视频。)
“以房养老”骗局调查
采访、撰文 | 刘言 刘万永(中国青年报)
2015年开始,北京市数十位老人陆续遭遇这样的骗局,他们有的失去了自己的房产,有的背上了巨额的债务。据北京老年维权服务工作站、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统计,仅由北京市西城区公安分局移送检察院的案子就有30多起。然而,由于老人们签署并公证了一系列正规的法律文书,他们想要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房子,难度很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