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生前最后一条微博让人泪奔: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读者·新媒体签约作者
文 | 沫沫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李咏的去世让网友感到震惊与惋惜,他生前的最后一条微博也令人倍感珍重。
2017年11月23日,感恩节那天,李咏发微博没说什么,只是艾特了老婆哈文和女儿,以及所有人,表示感谢。
当时哈文跟他甜蜜的互动:“感恩节快乐”。
简单的一条微博,在感恩节艾特大家,当时的李咏应该思绪万千吧。
李咏的时间大多用在了主持,但在最后的时光里,他慢下来从容地去生活。
他曾经为曹莞青的《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开题演讲: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待着,我不会有道歉,也不会有离别,更不会有抱怨,我只会有感谢……
生命来来往往,你的余生还很长,不要慌张,不要只记得赶路,眼下匆匆,心中了了,活成生活的奴隶。
20岁了,别人上了985大学,你却在做着一份小工。
25岁了,别人都恋爱了,你却还没有女朋友。
30岁了,别人结婚生子,你还是孑然一身。
35岁了,别人已是高薪高职,孩子在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你却在为孩子用那种尿片更便宜而计算。
40岁了,别人有时间和金钱在世界各地游山玩水,你却在感叹:“中年人不如狗。”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道:“那一年我二十一岁,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无论你是二十一岁,还是三十一岁,或者是四十一岁,总是有很多奢望,很多事情想要去完成。
可生活啊,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热切的心禁不起文火慢烹,于是你焦虑了。
杭州一所医院联合一家媒体机构做了一份调查,调查显示:男人无焦虑人群为21%,女人为22%,也就是说80%左右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还有2%-3%的人是重度焦虑人群。
据调查,焦虑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升职、房价、子女入学、夫妻关系、赡养老人、二孩压力、外貌体型健康等。
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归类,不外乎二方面因素。
外源性因素:这个主要是和别人比较而来的痛苦,别人有的,我却没有。还有就是社会期待你成为的角色,你不能胜任。
内源性因素: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另外就是你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因为艰难,不能坚持去追求。
从容、跟心出发
释迦牟尼说过一个故事。
一位富翁年事已高,害怕把财产遗留给儿子,反而给他带来祸害,于是他告诉儿子自己当初是如何努力发家的,鼓励他自己去奋斗。
在父亲的激励下,青年决定去外面寻找宝物,他驾船出发了,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罕见的树木。
砍下这种树木,让外皮腐栏一年时间,木心沉黑的部分,会散发一种特别的香气,放在水中,不会浮在水面,而会沉到水底去。
青年把香树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没有人来买。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那木炭销路特别好。
刚开始的时候,青年不为所动,日子长了,他的信心动摇,开始变得焦虑,于是他想:“既然木炭这么好卖,为什么我不把香树变成木炭来卖呢?”
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一天就卖光了。
青年非常高兴自己能改变心意,回家把事情的始末告诉他的老父,老父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
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林清玄说: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有些人手里明明有“沉香”,却不知它的珍贵,反而羡慕别人手中的木炭;有些人明明有自己的志向,但看到别人似乎活得更容易,于是改变了自己的初心。
从容,就是按自己的生命节奏走,珍惜自己生命里的珍宝,不急躁,不焦虑,不气馁,不慌张,过好自己的生活。
懂得欢喜在当下
很喜欢木心先生的一首诗《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
这首诗为什么很吸引我们?
除了文句简单干净,主要是意思好,这个世界似乎什么都越来越快,对比之下,从前的慢,就是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盲目攀比、跟风,渴望命运的波澜,可脚步匆匆,却不知道走向何方,反而忽视了生活中珍贵的拥有。
重重焦虑下,人们走得太快了,行色匆匆的身影,是一颗浮躁、焦虑的心。
生活固然有一定的压力,但如果你能适当慢下来,懂得去倾听自己的心声,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阿尔卑斯山谷里有一条汽车路,两旁的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牌:“慢慢走,欣赏啊!”
世界变得很快,慢悠悠的马车换成了疾速的高铁和飞机,邮差早就没有了,网络无所不在。
人们来来往往,越来越追求速度,心理也越来越焦躁,就像在阿尔卑斯山急速而行的观光者,没有时间和心情来好好看看周边的风景。
慢,是时间积淀的沉香,不慌张、不焦虑。慢,是不再那么急功近利,是更懂得欢喜就在当下。
周国平说: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看看别人,他有我没有,就焦虑了。其实一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他要的一定是符合自己的性情、秉性的这些东西,这样他才会平静,从容。
看看别人后,有时难免会比较,一比较就会发现各种差距。然而,世上本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接纳自己的生命的种种缺憾,才是从容的底气。
李咏曾经说过:心小了,所有的小事都变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就变小了,凡事看淡。
正如网友高赞的那句话,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多观照自己内心的需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你就能“慢”下来,你的时间和精力,都要浪费在美好的人事上。
要知道,心无方向,无论刮什么风,都是逆风而行。聆听当下,心气平和,方能从容。
本期话题
最近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作者:沫沫,读者·新媒体签约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左手感性,右手理性,写最走心的文字,不负你我一场遇见。公众号:遇见沫沫 ID:yujianmomo2018)
主播:杨子,夜色阑珊,治愈而温暖的声音陪伴你。新浪微博:杨子那些年。微信公众号:杨子夜听。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编辑x弦思 本期责编x塞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