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居式”养老火了,7个单身闺蜜组团买房一起住,看完再也不怕老了

卡娃·马晴晴 读者 2020-12-17

文 | 马晴晴

来源:卡娃微卡(ID:kawa01)

老了,择伴而养。

最近,朋友圈被7个70后闺蜜“同居式”养老的故事刷屏了。

7个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姑娘,租下广州郊区的一栋三层小楼,打算抱团生活、同居养老。
她们花费400万改造这栋农民房,把原本位于田地间的破旧屋子,改造成了别有情趣的乡间别墅。
7个姑娘时不时便会来到这座重金打造的室外桃源,放下工作的压力,远离生活的烦恼,真正过上几天自由自在的日子。
每每出现这样温馨动人的新闻时,总会有网友持有不同意见。
很多网友质疑这只是炒作,等到年老以后,人们总要回归儿女身边,很难互相扶持。
万万没想到的是,早在1999年,就有一位72岁的老人践行了同居式养老的理想,而且一做就是21年。

21年前,上海的浦逸敏老人越来越不想和儿女同住。她是一名医生,坚持吃素多年,和儿女们的生活习惯很不一样。
在她多年行医的过程中,她结交了一群和她一样喜欢素食的朋友。大家年纪相近,有的和儿女生活习惯不同,有的想把原本就不大的房子让给儿子儿媳,还有的内心孤独渴望陪伴……
就这样,20多位老人决定跟随浦逸敏,建立属于自己的养老院。
当时,村里有一座农村信用社到期,要卖掉一套二层小楼,浦逸敏自告奋勇代表20多位老人去谈判,最终承诺在一个月之内给信用社5万元买下小楼。

为了凑够5万元开养老院,浦逸敏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其余的老人也纷纷跟着捐出百元、10元、5元的积蓄去建设养老院,最终在一百多位老人的支持下,他们终于买下了这栋小房子用于建设养老院。
村里听说了老人们的想法,也积极捐物捐款,派来年轻小伙子帮助老人翻新房子,为楼梯安上扶手,帮老人们开垦院子种菜。

其实这座“养老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一般的养老院配有护工、医生和保姆。
在这座养老院里,老人们互相扶助。
蔬菜是老人们自己在小院种的,有西红柿、黄瓜、茄子、丝瓜,偶尔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也会去村口买菜,儿女们也会主动送来蔬菜。
伙食是老人们轮流做的,大家都喜爱素食,口味清淡,一起做饭吃饭乐趣更多。
打扫卫生也是老人们按照值日表轮流来,偶尔有老人生病了,他们会一起照顾生病的老人。
在这个小院里,老人们白天一起耕种蔬菜,清理打扫,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拉家常,虽然没有儿女的陪伴,却有比亲人更贴心的朋友。

在后来的21年间,老人们有的去世了,有的因为疾病不得不住院治疗,小院里的老人慢慢都离开了。
此时,当年5万元买下的小楼,已经涨价到500万,浦逸敏老人决定把这栋大家众筹买下的房子捐给村委会,建设成老年人活动中心,继续服务村里的老年人。

今年93岁的浦逸敏在捐赠养老院之后,继续在村子里做赤脚医生,她在村里的药王庙帮老人们量血压,还帮一些需要针灸的病人施针治病。
或许这就是老人们最好的活法,不但老有所养,还能发挥自己的能量去回馈社会,即便衰老夺走健康的体魄,依旧不能掐灭他们的光和热。

无独有偶,在日本也有这样一群守望互助的老闺蜜。
她们最小的71岁,最大的83岁,她们有的一辈子没结婚,也有的经历过短暂的婚姻。

她们在年轻时都曾经历过男人的背叛,为此,她们认为女人的一生不能依赖男人、依赖家庭、依赖子女,唯有友情,比爱情更坚定,比亲情更轻松,能让她们感受到无尽的温暖。
在退休之前,她们忙于事业,无暇顾及生活。等到退休之后,无人在意的孤独感淹没了她们,和子奶奶说:“真担心自己独自在家中死去,化成一架白骨都无人知晓。”

为此,她们在同一栋公寓买下不同的单间,在家里安装了一键呼救电话,一旦其中哪一个出现问题,剩余的6个人都能立刻接到电话报警。
她们在这世上已经没有亲人,只剩下这几位朋友。她们一起写下遗嘱,等到自己离世之后,自己的所有财产都会分给好姐妹们。
在大家身体和精神都好的时候,她们还会结伴去旅行,去看看年轻时无暇去看的风景。

为了延缓衰老,她们彼此监督,一起锻炼身体、锻炼记忆力,把分别的日子推迟得再远一点。

也许人的一生就像四季,春季活泼繁盛,夏季热情张扬,秋季沉静成熟,冬天却有几分寂寞和萧瑟。
唯一能把我们从孤寂中解救出来的,就是温暖的陪伴和爱意。

除了结伴养老,现在还有全新形式的养老——“老少搭配”。
在杭州,一些社区开展了老少互助式养老。年过80的汪奶奶就和20出头的媛媛结成对子,互助生活。
汪奶奶为媛媛免费提供一个房间,供媛媛居住,媛媛则在生活中照顾汪奶奶,陪老人一起生活,帮老人买菜,叮嘱老人按时吃药。
这样的新式同居养老,让漂泊在外的媛媛仿佛多了一个嘘寒问暖的亲人。

汪奶奶常常不顾劳累,早早起来,为媛媛做好早饭,偶尔还会唠叨媛媛几句,叮嘱她别熬夜,别不吃早饭。
而汪奶奶也感觉自己好像多了个女儿在身边,有媛媛帮忙做家务,有媛媛记挂着她吃药,原本空荡荡、静悄悄的小房间变得热闹起来,时常回荡着媛媛讲不完的话和她们两人的笑声。
在福州的一个社区,同样实行了类似的“老相青”模式。老人们可以在报名的志愿者中挑选合眼缘的志愿者,老人提供住房,青年提供陪伴。
在志愿者来之前,很多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知道怎么用微信,志愿者耐心地教他们使用微信、发朋友圈。

很多刚毕业的志愿者自己也有很多生活上、情感上的烦恼,老人们总会耐心地开导他们,帮助他们消化眼前的不顺利。
在德国和日本,也有鼓励毕业生入住空巢老人家中的政策,已经形成了一种解救老龄化的良性循环。
在老少结对的养老过程中,结成伴的两人各取所需,演化成一场奇异的亲情。

曾有人说:“人生的一大福气,就是慢慢老去,快快死掉。不用承担病痛折磨,也不必忍受孤独太久。”
这样的说辞太绝对和悲观。记得在《暗恋桃花源》中,江滨柳曾和云之凡深情地说:“老了,也可以很美啊。”
待到老去之时,我们依旧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关上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节奏生活。
待到老去之时,我们终将放下大半生执著的财富和名利,只和喜欢的人相依相伴。
不必畏惧老去,也不必恐慌孤寂,余生还有很多条路,总有一条可以让我们结伴前行,从容老去。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何炅首次上节目“翻车”:言语胜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

 再好的感情,也会死于这4个字

 “算了,你不用回我微信了。”

 人,越简单,越富有

 没有距离感的家庭,是一场灾难


作者:卡娃·马晴晴,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卡娃微卡(ID:kawa01),1600万女性都在看的家庭美学日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