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教育众声】芬兰推行“现象教学”有哪些教改启迪?

2016-12-18 黄建海 南方教育时报

 

所谓“现象教学”,就是老师提供几种生活与社会现象或历史场景,与学生在其中选定一个主题后,师生一起研商一个具体的教学计划。这个计划包括:研习内容,涉及学科、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所需课时费用等,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块,由相关老师与全体学生共同合作,在一定课时段(少则几周,多则一两个月)完成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活动。据介绍,目前“现象教学”在全芬兰的小学、初中已经普遍推行,在首都赫尔辛基地区部分高中学校试行。那么,“现象教学”有哪些教改启迪呢?

 

“现象教学”的核心是跨学科横向教学。由于任何一个现象所涉及的问题往往是复杂多样的,因此,要完成 “基于现象的教学”,必须动员多学科老师共同参与。涉及学科的多少,主要由现象所引申出的问题所决定。比如,芬兰伊勒耶尔维综合学校设计的自然现象课,就是把孩子们带到森林里,实地辨认植物、用绳子丈量步伐、收集植物标本、捡拾松果等。在这个过程中,还穿插有植物速写、素描及户外运动等内容。返校后,对捡来的标本和松果,进行分类,制作手工艺品。然后,撰写自然考察报告。参与策划和教学的包括数学、自然、美术、体育等多个科目的任课教师。通过这样一个横向交叉多学科模块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是单一的某门课的知识,而是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鼓励学生跨学科,在众多现象中,通过整合、归纳、分析,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这种立体思维训练,有利于思维扩散性发展,突破了单一学科教学固有的线性思维模式的局限。

 

现象模块教学,由问题驱动,多学科协同,师生共同参与,较好地解决了学习动力问题。整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动手与实践能力不可或缺。培养学生多元思考、多样化生活技能、多学科读写、信息搜集与整合、个人学业及事务规划、师生交流与表达、集体合作与协同等能力。

 

学生人人争做学习的主人是“现象教学”的亮点。传统学科教学学生是端坐教室里,一言堂下被动的听众。而“现象教学”从一开始,学生就参与其中:主题的选定、课程的设计,甚至是具体的组织实施,学生全员全程参与。老师的主要职责是辅助,做知识和生活的导师,关键时进行帮助或指点。凡学生能独立或通过合作完成的事项和内容,老师无需插手,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和学习热情,解放每一个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智慧和技能在群体合作中得到展示和提升。此外,“现象教学”抵消了一部分标准化考试,代之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芬兰之所以对教育做出如此重大调整,芬兰议会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席、芬中教育协会高级顾问桑娜·劳斯拉赫蒂一语道破其中的玄机:“世界变化太快了,中小学今天教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就会过时,谁也不知道孩子们参加工作时的世界是什么样。”因此,课程改革要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孩子长大以后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是“现象教学”的归宿。教育最基本的诉求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人。社会既是大熔炉又是大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的基本规律。无以应对现实的人,谈何作为?比如,难民就是欧洲人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教育无法回避。据芬兰埃斯波拉赫蒂中学校长哈里·科尔霍宁介绍,该校今年开设了以“难民”为主题的“现象教学”,由历史老师牵头,宗教、外语等学科老师配合,带学生参观博物馆,请媒体人士进课堂,还组织一部分学生到难民问题最严重的德国实地考察。

 

其实,所谓“现象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同出一源。尽管我们的各级教育部门高调推出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教学,可实际上许多学校所采取的打折扣、两张课表等虚假做法,比起芬兰的“现象教学”,让人汗颜。

 

作者系深圳第三方教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本报特约评论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