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教育30人30本专著荐读 | 满小螺——成长的热忱

2015-12-04 本报编辑部 南方教育时报


2012年11月版 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土性 □思想性 √实验性 □批判性

√建设性 √切近性 □创新性 □前测性



思想花火


小快乐

我的家在学校的小区花园里,走路上班到学校只需五分钟左右,因为小区只有一条通到学校的路,所以楼上楼下和上下班的路上都会和学生家长见面。

因为近,就尽可以悠哉地起床,不必很赶时间,不必开车,免除了劳顿奔波之苦,很轻松。

走出家门,坐电梯的时候,遇见学生和家长,孩子们很细心地等我一起上电梯,或是回家的时候,他们主动为我按好我的电梯楼层号,一天就在愉快和温暖的笑容与问候里展开了。

走出电梯间,习惯地抬头看看一楼大堂的灯光,如果是亮着的,就顺手关掉,再走出大堂。

走出几步,就听到楼上的男孩子在身后憨憨地问好:“满校长好!”,他一手扶着自行车,跑过来跟上我。“这么早?”他答道:“毽球训练。”我感到,他似乎有话要说,就问他:“现在学校好吗?有什么话可要聊聊?”他说,新换的老师好严厉呀,很少笑的,同学们都比较怀念原来的老师。我们一路走着,边走边说,我的手也扶着他的车,我转头看看他的脸,五年级的学生,稚嫩的话和那张纯净的脸庞,我很高兴孩子们已经有了更高的要求,我说:“看来老师也好,还是平时我们自己也好,温和有礼尊重都会让别人更喜欢他。令人喜欢的老师,学生更愿意听话……”路边的清洁工,听到我们的对话,笑着转过身来望着我们,可能觉得我认真地像和大人一样地和小学生对话很有趣吧。

这时路边的池塘传来阵阵清脆的蛙鸣,那是我们在学校鱼塘里买了一些小青蛙。原本为了营造蛙鸣悠扬的教育,不想工人买错牛蛙来,结果牛蛙声特嘹亮,倒也成了独特的一景,后来也就舍不得换掉,牛蛙也很好玩,一般上班上课是没声音的,而是在放学后黄昏才放开大嗓门。

我喜欢逗小孩子,在我也有兴致的时候。记得一个小男孩,我问他,你是哪班的?叫什么名字?他并没有回答我,而是反问我:“你是谁?为什么要问我的名字呢?”一脸狐疑,很警觉,也很有胆量,而不是惊惊怕怕的。后来介绍了自己,也聊得很好。

清早的花园里,湿润的空气新鲜清凉,桂花也不时飘来浓郁的香气,小鸟叽叽喳喳也很热闹,双脚踏在花园里洁净的路面上心里觉得很惬意。路上,神气整洁的孩子陆陆续续地向学校走去,路边的草坪长椅上,三三两两的年轻妈妈和老人们一脸的满足,拖着小孩在讲着孩子的故事或家事。这些小婴儿也是我们未来的学生,心里这样想着觉得好笑。有时一面和不时走过来的家长打招呼,一面给迎面过来的小婴儿一个笑脸,而且当小婴儿也回给你一个笑脸时,心里像开了一朵小小的花。

旁边走过来一个小女孩,一个人安静地走,我经过的时候,向她问好:“吴悠好!”,“你找到另一个吴悠了吗?”她声音细细慢慢地说,还没有,这是一年级的新生,和五年级的另一个孩子重名。

前面有个大约是一年级的胖男孩,妈妈帮着提书包。我想走过去和那位妈妈说,请让我们孩子自己背自己的书包,可是觉得不妥,会让家长觉得不舒服,这样想着就加快脚步走过他们走到校门前,一边和进校的老师、同学们问好,一边帮学生系好校服的第一个风纪扣,我的眼睛一直搜索着那个胖孩子,等他走进校门时,我示意他停下,我笑着问他,“今天哪里不舒服吗”?他回答:“没有。”“那你的书包为什么要妈妈背呢?”他说,“是妈妈要背的。”“明天开始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背书包好吗?”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好啊!”

站在校门口,努力地和进来的同学打招呼,问候。对面无表情的孩子,有时还会轻轻拖住他,笑着问好,“看着我的眼睛向我问好可以吗?”“笑起来很美呀!”或是对她说“大声问好可以吗?”或是揽住他们,给他们整理一下红领巾或衣领……

走到一楼电教室那边,看见叶璐在布置一面行知文化墙,我被学生的一个作品所吸引,不知不觉停下脚步,这是五(三)班夏雨欣同学的一段文字:

“在母校的日子久了,我也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放学时如果天气晴朗,校内校外都有很多美景。最好的观赏地点就是西边的楼梯了,即使是小雨过后,雨珠还是会停在爬山虎上,晶莹剔透的雨珠被阳光一照,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谁的珍珠呢!

日落正好在西边,有时会被薄雾挡住,有时会从中钻出来,把周围的云烧得火红,再把灿烂的阳光洒射到西边的楼台上,那一刻,我感到额外的幸福。

当阳光透过绿叶,绿叶发着生机的光辉,我喜欢这里的景色。”

还有六(一)班闫若愚同学的一首诗:

“最难忘的一节课

这是一节理财课,我们的数学老师来教我。

同学们十分高兴,老师拿着一堆仿真币。

我们摆好桌子,我们排成四队。

老师讲明规则,我们开始游戏。

听着老师的数字,我们围成一个个小圆。

哪个小组快又齐,就可获得十元。

老师讲着,我们听着。

老师的理财方法,我们一一记下……”

还有四(三)班张灏同学的漫画“踢毽球”:

第一幅:以前我总不喜欢踢毽球,他一定要踢我也没办法;第二幅:可是我感到踢进球也不难,我都可以踢好几个了;第三幅:我越来越喜欢这个活动了,我越来越喜欢踢毽球了。最后开心地把鞋子都踢飞了!(一幅鞋子和毽球飞到空中的画)

这时,校园里的钟声咚咚地响起来了。我向办公室走去。这一路走,一路看,我好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很有力量,很快乐。

(摘自《成长的热忱》第153-156页。本报有删节。)




自荐者说


理想开启美好人生

从小,我奶奶对我常说一句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但是,真正理解这句话,似乎是好多年以后了。看来“有志”才是美好人生的开始,那“无志”的人如何“有志”?这是一个做老师所关注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自己的生命开端,无疑都是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的。但是,一个人只有在精神上找到自己生命正确的方向、振奋自己生命的能量,不仅仅是活着,而是生活,是创造美好,这一刻才是“重生”或真正意义上的开始——这样的生活才是体面的、有尊严、有价值的生活,拥有这样的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站立的人。

成为这样的人总有一些指标可供我们参照。比如,他总是快乐而满足,而不是愤怒悲苦怨天尤人;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而是主动地追求;不是依赖别人,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不仅是想想而已,而是坚定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而是奉献;不再是投机取巧而是老老实实地做;不是只为了生命的长度,而是宽度。一句话,愿意成为这样一个人:因为我的存在让别人感到美好。一个人只有此时,才应该是一个生命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我自己常常这样想,所谓的好的教育,就是“转变”或“提升”的教育。让“差的变成好的,好的变成更好的”。教育其实就 是启蒙、开启、点燃,就是让孩子领悟、燃烧、起航,使每一个生命更有价值,让每个生命成功,而不是浪费,让每个生命过好的生活,而不是坏的生活。

而这开启的瞬间,总是因为一件事、一篇文章、一个背影、一天或一句话。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就像我青年时,读了陶行知先生“自立立人歌”——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又如我读了陶行知的书,知道了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什么样的校长是好校长。什么样的教育是真教育。这些话音犹在耳,如振聋发聩,令我深深自省自励“譬如今日生”,仿佛自己从此获得了“新生”般振作。心想,要是我早些看到这句话该有多好!觉得自己真是虚度了光阴,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年。

这样,作为一个校长,行知小学创办六年里,我总在尽力地通过各种机会和老师们、孩子们谈谈心,说说话,把自己的心声传递给他们,希望我和他们一起好好的长大,好好的过好六年的日子。

写文章和说话一个样,我把我最想说的话记在这里,就好像留住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本文为作者自序,标题为本报所加。)




满小螺

满小螺副研究员。2000年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小学教研室主任,参加2000年宝安区面向全国招调特高级教师考试,调入宝安龙华,目前兼任行知小学和行知实验小学两校校长,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曾获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督学、市三八红旗手、贵阳市名校长工作室第一领衔人、深圳市十佳校长等称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