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要“赢在射精前”?这部TVB纪录片道尽了如今升学有多残酷

2017-05-09 贾小凡 Vista看天下

从周末开始,一股环绕在中产头上很久的焦虑又集中爆发了——现在的小孩真苦,可家长比孩子更苦。


事情的起因,是上海民办小学面谈日被泄露出来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考题。知道小学生现在都得拼简历了,可是焦急等待的家长万万没想到还有一份考题是准备给自己的——


网传某民办小学在面谈孩子过程中,给家长做的调查问卷


都是这种和小学奥数、名企校招笔试、公务员行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考题,其余的不再一一贴过来,大家可自行脑补。


一脸懵逼的家长千算万算没算到孩子的入学之路可能要砸在自己这儿了:孩儿呀,爸妈对不起你啊,当年就是因为这个没考上公务员,现在还得拖你后腿……


引起更大争议的还有调查问卷的“查三代”部分:学校挑学生已经不止看爸妈学历了,现在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文化水平都得纳入考量了吗?



甚至还有家长在微信群爆料称,某学校连家长的体型都要看,太胖的不行,说明自我管理能力差。


网上引起争议后,当事学校很快发表声明解释,这些所谓的考题和调查只是让家长等待时解闷儿用,同时收集大量案例以应用到教学实验中,和孩子入不入学不挂钩。上海教委也迅速责令下属教育局调查,并就查实情况要求相关学校立即整改。


尽管如此,当事爸妈和围观人群受到的震动还是难以消除。在无奈和自嘲中,网络上有这么一张图火了——在上海,买房子养孩子这两件事你要是做了,那人生基本和潇洒俩字说拜拜了。



可不嘛,自知和公立小学挂钩的学区房买不起,可是没想到民办小学的竞争比砸钱还复杂多了。烧不完的钱,操不完的心,和自己无法掌控的出身因素,都成了中产家庭身上的一道又一道枷锁。


不过上面这张丧图的出处背景,可比上周末的上海疯狂多了——


一部名为《没有起跑线?》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个娃娃从子宫里就开始竞争的香港。



如果说内地的大城市们只是让我们看到素质教育开始成为孩子身上新的枷锁,那纪录片中的香港则更像是一个可见的未来。


香港的幼升小之疯狂,一方面在家长对自己小朋友幼儿园学业的步步紧逼上。


纪录片中,香港艺人体验了一天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在车上吃饭的时间也要被“妈妈”用来考英文——



为了保证孩子能每天读六小时书,孩子甚至一天要上两个幼儿园,把其他幼儿园下午用来玩的时间也利用起来学知识。时间如此匆忙,孩子中间只好在公厕换校服。


而妈妈也说,在香港这种上两个幼儿园的情况真的很常见。



但重头戏,在那些打着“兴趣”名号的课外班上。


在香港小朋友的生活里,单纯玩乐的时间少之又少,看似课余生活里学乐器、学游泳、学舞蹈、学武术丰富得不行,但其实都有同一个目的——


才艺多,获奖多,你的简历才好看,才更容易获得名校的青睐。



而且学才艺,一要拼学得比别人多——



二要拼学得比别人好——



甚至还得挖空心思独辟蹊径了。比如学乐器这件事,人人都在学,钢琴和小提琴都成了大街货,那家长就会让孩子去学些不那么常见的乐器,好在演奏比赛上表现更突出。



再比如因为大家都知道IT行业吃香,所以很小的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孩子都已经开始学编程了。


连体验幼儿园生活的艺人都惊呆了:这是我大学才学的东西,他们五岁就要学,那大学里还学什么啊?



竞争关系还会滋生出一些勾心斗角。明明大家都知道谁都在学这学那,但又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里学,因为担心分享了好资源就会被别人超过。



更疯狂的是,孩子之间的竞争可能从还没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比如片中这位怀着二胎的妈妈,曾经对这些培训啊课外班啊的不以为意,可是当大儿子进入幼儿园屡战屡败时才发现,自己让儿子落后别人太多了。



这还只是进入幼儿园而已啊。可是要怎么让孩子长成更受幼儿园青睐的活泼聪明、爱表现的样子呢?那就只能从胎教做起了,也就是所谓的“赢在子宫里”


其实胎教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新鲜的是,一个孩子能不能进入某个学校,甚至可能在娘胎里就能被决定。


据这位妈妈讲,有些特别出名、竞争特别激烈的学校一年只收十个孩子,而且还得是一月出生,因此为了让孩子上这些学校,连什么时候受孕、保证一月出生都得提前规划好。


这时候也别管什么赢在起跑线了,真真是“赢在射精前”。这也是家长们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总之,孩子间白热化的竞争是香港默认的游戏环境,香港父母都遵守着这样的游戏规则,那多年来被执念着的“起跑线”也被逼得越来越提前。



那为了一个好看的简历而不得不多才多艺的孩子们又怎么想呢?


在这种“做什么事都是为了出人头地”的灌输下,甚至有的小孩子自己很早就懂了“不进则退”的道理。


比如片中这个很优秀的小女孩Tessa,不仅成绩优异,还会乐器、会舞剑、会滑冰,甚至在美国夏令营的千人选拔中进过五十强……可以说是十八般才艺全能了,可是她说自己会给自己压力,因为别人都在努力学习,自己不进步就是退步。



惭愧啊,这点道理小编上了高中都还不愿意听班主任训呢。


更合常理一点的情况是,很多孩子并不快乐。他们可能年纪小到不能明白自己对这件事有没有兴趣,也不理解为什么要去学这些东西。



而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也会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片中拍到的这么一个只是背景的小男孩很让人心疼:弹钢琴的他在比赛中失手了,下台后他情绪低落地哭了起来,而旁边的妈妈看了他一眼后,只是失望地摇摇头。



调查数据也显示,2016年香港儿童的快乐指数和8年前相比,是有滑坡式下降的。



那有没有人关心这些孩子的不快乐呢?有。就像内地一直不断的“减负”呼声,香港也有教育专家和各种关爱儿童的机构会呼吁还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童年。


比如片中一位教育专家就反驳了被奉为教育信条的“赢在起跑线”:


“不是每个孩子的个性都适合一开始就出尽全力去跑,就像跑马的理论,每只马的特性都不一样,有的马的特性是在开始时领头,但是有的马留待后面发力,开始时守在后面,去到直路才冲出来。如果它的个性是留后,初时催它去跑,跑到一半就溃败,赢在起跑线的一刻,未必赢在终点线。


一些公益机构也会举办那些号召家长把游戏时间还给孩子的活动,让大家欢欢喜喜地喊出这些承诺。



其实家长也未必就那么铁石心肠、完全不懂孩子的苦和累,可问题就在这里:


大环境如此,谁敢轻易急流勇退?


所谓的大环境,指的是社会默认的那个成功标准,和你要如何达到成功的通道。这一代父母眼中,孩子通往成功的路径就是稀缺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一步一步往回倒推,必然会得到一个“必须抢滩登陆”的结论。


一切的疯狂和焦虑,都不过指向一个让孩子上好学校的目的。内地大城市疯狂的学区房和已经成了潜规则的课外补习班,也同样是教育资源需求和供应严重不对等的产物。


而这对“抢”的执念,大概还是和几代人的价值观有关。


他们见证了曾经社会资源和阶级的流动,“拼搏改变命运”的价值观根深蒂固,因此相信努力终究是有道理的,资源的稀少更加重了“主动争取”的分量。


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大城市,早早地把孩子扔到人生跑道上,都是一样的心态。


甚至当掌握着资源的人(学校)告诉家长,我们不看那些可以通过努力培训出来的东西——



家长还是会将信将疑,还是会心甘情愿地成为巨大的教育产业链上的一份子,因为他们只是想在学区派位的无可更改的“命运”面前,换一条努力能说了算的路试试,去为孩子抢一张公平游戏的入场券。


既然大家都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都默认同样的游戏规则,那想方设法要爬得比别的蚂蚱更快更好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这种逻辑,也在家庭教育的分歧中占了上风。别人都在做的事,你敢让孩子特立独行吗?别人上五个兴趣班,你敢让孩子一个都不上吗?



你觉得孩子这么小就念书好可怜,那等他比不过别人、没学上没书读的时候,是不是更可怜?



你觉得社会上都是在蒙骗家长不停花钱,可是一句“这钱不花,孩子输了谁负责”就能让人乖乖闭嘴。



跟随社会趋势,终归是一个更安全的做法。


有意思的是,家庭中提倡不要逼孩子那么紧的往往是爸爸。香港有很多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爸爸经常是下班回来唱唱白脸的那一个,真正目睹了幼升小有多残酷、竞争有多激烈的,是一直负责教育孩子的妈妈。


恰恰是妈妈看得越多,越深陷这种无解的疯狂中不能自拔——这个社会需要的人都是在这样的机制中培养出来的,如果大家都不玩了,谁不乐意松口气呢?可是当大家都遵守着这样的游戏规则,又有谁敢抽身?



当社会的教育体制已经是一个不容侵犯的体系,那你只能身不由己地走着被铺设好的路。在香港,这条路可能是你在学校学不好中文字,学校会推荐你去找特定课外班的潜规则;在北京,这条路可能是你必须要报了三大课外班巨头的课才有资格参加某些顶尖中学测试的潜规则。


就像这位爸爸比喻的,家长被逼成了为了资源东抢西抢的“疯子”和“僵尸”,也有人想保持清醒,可社会咬了你一口,你就很难遗世独立,谁也担不起那个让孩子成为异类的责任。



疯狂的表象之后,家长知其病态却不得已为之的心态更值得人深思。


但最无奈的是,家长的本意是想让孩子占据好资源、人生走得更轻松,可是却陷入了一开始就枷锁加身、越走越累的悖论。


今天尚且年轻的旁观者以怜悯、不解甚至猎奇的眼光去看他们,但谁又能保证自己在这个大环境中做了父母后,不会一样别无选择地陷入死循环?


只要游戏规则还在那里,也许每个人都难免会做一个乖顺的玩家。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虚伪中产 | 网红方言 | 魔幻武林 | 儿童性侵

杰伦风波 | 美人百合 | 婚礼恐惧 | 综艺撕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