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妈,我心疼你们把人生都砸在我身上

2017-12-28 贾小凡 Vista看天下


1、引起群嘲的学霸妈妈


能上新闻的学霸级人物,一般引来的要么是万人捧,要么是万人踩。很不幸,最近一个姑娘和培养出她的妈妈,成了后者。



据新闻报道,这位学霸黄同学高中就读于南京外国语学校(高考大省江苏最好的高中之一),大学保送了复旦英语系。母女二人是在公众号“南外家长帮”组织的线下课堂上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


这一分享可了不得,新闻一出,迅速被网友找出了各种槽点。


不仅是种种细节体现,妈妈从小就陪伴女儿学习,并且对女儿的学习抓得很严——



女儿还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学习境界:在大家都想办法偷懒、摸鱼、用各种娱乐活动放松的时候,她却将学习本身视为一种放松


刷数学题累了,不是去玩一会儿,而是换成语文、英语,这也是放松了。



说到为什么要这么努力,母女俩的回答也颇有点谍战的意思:有些人表面上云淡风轻,背地里一定是往死里学,你不这么努力不行啊。


“南外高中的很多学生在学校看起来都在玩,参加各种活动什么的,你问同学前一天晚上干嘛的,他们可能说看电视剧、玩游戏,实际上绝不可能,肯定都在学。南外的学生就是这样,别人看不到的时间里,他们都在学。”


而妈妈作为女儿背后始终如一的支持者,更是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牺牲——全力照顾孩子的起居和学习,十多年来放弃了单位旅游、所有的聚会,甚至家里的电视机十年都没有开过。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请回答1988》里的阿泽爸爸,因为怕打扰到自己的天才围棋选手儿子,看电视都把音量放得极低,十几年如一日。


但……人家至少还是看电视的。


看到这样一个学霸后,舆论炸锅了。


有人嘲讽这种付出的“性价比”:这不就是死读书嘛,看她这么拼命苦读了十几年,还以为终于考上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呢。南外这么好的学校,上复旦并不至于吹成这样。


也有人秉持了一贯的对应试教育培养方式的厌恶,纷纷质疑这种生活中只有学习的生活,有什么意思?会不会只能培养出来考试机器?



但小编查阅了一下这次讲座的原文,发现事情可能没有大家脑补得那么可怕。


比如黄同学过的并不是没有任何课外活动的书呆子生活。相反,她在学校里参加了不少活动,并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所有活动都围绕学习和高考进行的人。



而被大家的诟病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谁也不能保证,是不是有人真的享受并适合于这样的学习方法。而且天资过人的学神毕竟是极少数,别人通过努力取得满意的高考结果,我们也不能随便抹杀这努力的意义。


如今的舆论倾向是崇拜天赋型的“学神”,而瞧不上通过过人的努力取得好成绩的所谓“学霸”。但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反学霸”,都是耍流氓。


现在的共识只是不提倡盲目推广“过于应试”的教育方法,看客也大可不必太过针对这个女孩已经走过的人生。


2、“无私奉献”是永恒的代沟


比起那让很多人敬而远之的学习方法,其实更让人有代入感而心生感慨的,是新闻中那个全身心为女儿奉献的母亲。


这种奉献也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理解不了的。让90后、00后设身处地地想一下,有朝一日你全部生活重心都要围着孩子的学习转,自己推掉所有和小姐妹的聚会,再也不出去旅游,连电视都不能看?


可以算是生不如死了。



有人也许会说,这就是中国父母身上很常见的奉献精神啊——看看今年的热点话题里,有多少次主角是为孩子掏心掏肺的家长吧。


主导了这些网络热点的,最老的也是80后了。但是他们勾勒出的这一代中国父母,是会为了孩子摆出自己所有的资源争取一个家委会席位,是竭尽全力在家长群里拍老师的马屁……身上有1,恨不得掏给孩子10。


多少人以前想过,以后我当妈了才不会那么操心,他爱咋咋地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佛系家长——



结果真轮到自己当家长了,陪孩子写作业能气到心梗。



今年五月,有机构还发布了中国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排在前五位的,有三个都和自己的孩子有关:


焦虑孩子的健康,焦虑上学问题,焦虑各种能威胁到孩子人身安全的因素。



但是,为人父母的焦虑=把自己的全部生活与精力奉献给孩子吗?


这份报告呈现的恰恰相反。在接受调查的中国妈妈们的焦虑下,其实隐藏着失去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然而在几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很多人为人子女时,感受到的是爸妈无止境地在自己身上投入精力。


小一点的时候,有的家长就像新闻中那个妈妈一样,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全都放在了孩子的起居学习上:盯作业,盯课外班;学乐器哪怕插不上手,回家后也要虎妈式监督;对孩子的奥数题无能为力但必须要在旁边扇扇子、端茶递水。


在最关键的高三一年,有些家长会选择全职陪读,专门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甚至会牺牲自己的全部休闲生活,过得很清苦。


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铺好捷径,会在各种机会见缝插针,动用各种小伎俩让老师给孩子安排个班干部当当,能有什么资源都一定要精心运作,把它转化为让老师多关照自己孩子的资本。



传统观念中,母爱、父爱就该是绝对无私的。老一辈的父母也默认了,自己的这种精力和物质上的奉献是理所应当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


但即便那时的我们只是个小孩,有时会觉得说不上来的不适:爸妈,你们真的不用为我付出到这个地步啊。


如果父母对孩子倾注的大量爱与关注,已经让父母失去了自己私人生活的空间,也让孩子感到了压迫感,这种奉献会不会把“爱”扭曲呢?


最近的青春剧《你好旧时光》里就有个很写实的例子。


一个优等女生的妈妈,在生活、学习的个各个方面像保姆和私人家教一样对她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监督,也为了她当班干部、竞选学生会以及高考加分,极尽游说奔走。


女儿一直对这种超负荷的母爱感到困扰却没有办法反抗。后来,因为女儿早恋被抓,妈妈之前走的后门全都失去了意义。女儿被失望又愤怒的妈妈骂急了,吼道:“算我欠你的行了吧,(失去的加分)我高考给你挣回来不就行了”!



这想想真的很悲伤: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基本、最真挚的亲情,为什么会在一方的不断付出后,被理解成“谁欠谁”的关系?


3、爸妈,你们操的心让我难过


有人会说,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难免会操太多心。而且无私奉献本就是一种本能,连动物都舐犊情深呢。


但是如今中国的家庭关系现状是,太多人长大了,却依然能感到来自爸妈密度过高的情感投入和奉献。


有一种过于无私奉献的家长,是月嫂保姆型。


这种家长通常和“巨婴”捆绑出现:孩子老大个人了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爸妈也无怨无悔地还像照顾小孩一样为他打点好一切。


那次刷屏朋友圈的“番茄炒蛋广告”恶评如潮正是这个原因:大家觉得这样的爸妈太可怜了,养了个大儿子,半点儿生活自理能力没有,还得半夜三点爬起来教他做番茄炒蛋。



当然,很多时候保姆型家长也是迫于现实无奈: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实在是没有精力同时工作又带娃,只好让家乡已经退休的爸妈出山,把他们接来看孩子。


整个社会太拿这种现象当理所当然,却忽视了父母无偿而辛苦的付出。这些老人们很少会主动吐露自己在陌生大城市的孤单,也鲜少有人关注这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



这种亲子关系往往是小时候爸妈无私奉献的延续,它就像一场豪赌,赌的是这个从小无条件接受巨大付出的孩子,长大后懂不懂感恩,懂不懂体谅父母的付出。再好一点的,能及时调整这种不对等的付出输送管道。


但如果做孩子的早就对索取爸妈的付出习以为常,那么这些严重不平衡的付出与索取关系,很容易诱发大龄熊孩VS悲惨父母的悲剧。


还有一种过于投入精力的家长,是包办人生型家长,始终在孩子身上有操不完的心。


孩子去外地上了大学或是工作,妈妈每天都要联系、事无巨细地了解生活细节。稍有联系不上的时刻,就要给所有的同学朋友打夺命连环call。


到了婚姻这种人生大事上,过于操心的父母简直把它当成了最要命的心病,吃不下睡不着,整日把逼婚大事放在嘴边心头,把和孩子之间的交流磨得只剩下祥林嫂一般的怨念。


有人结婚了,却苦恼于爸妈经常不打招呼就杀到自己家里,张罗这张罗那,完全不在意小家庭的独立空间。


还有的家长,心头已经为孩子规划好了最理想的人生道路,不想让ta在外面漂泊、吃苦,希望能把ta一生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保护,苦心经营许久却唯独忘了尊重孩子自己的志向。



以上这种困扰的前提是,孩子自认主动与父母联系、沟通的频率无愧于心。但爸妈索要情感回报的需求和孩子的认知不对等,对孩子的期待也带有很强的控制欲,这就常常造成令人窒息的结果。


这些在孩子身上过载的情感负荷,是因为对于那些过于操心的家长来说,哪怕长到80岁,他们也不敢完全相信你已经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因此他们不得不活到老、付出到老,决定自己任何时候都有责任充当孩子的保护伞和指路灯。


当然,家长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提供资源和便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哪怕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年轻人最怕的是他们放弃了对自己生活的关注,还做出了很多物质上的牺牲。


他们去相亲角风吹日晒,生活里省吃俭用,劝他们吃点好的、买点好的,比登天还难。他们宁愿委屈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要把对孩子的关注和付出放在第一位。


这些付出往往会在那些关于价值观和人生选择的冲突里,变成争吵时的枷锁和砝码:我怎样怎样,都是为了谁啊?



亲情每每落到这样的质问上,总是伤人心的。


做孩子的也不是白眼狼,很多时候都不忍心去指出父母过于强烈的无私奉献带来的困扰。可是他们其实特别希望,比起全身心地为孩子奉献,爸妈能多在意自己的生活一点,把自己的幸福指数和孩子的关联,降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范围内。


很多人都在心里憋着这样一句话:爸妈,我知道你们很爱我,可我更希望你们能多爱自己一些。


4、界限模糊,伤害的不止是亲情


不管是保姆式家长养巨婴,还是控制型家长过于干涉孩子的人生,这些过分投入的母爱父爱其实都反映了这些家庭关系里,存在个体和个体之间纠缠不清的界限。


中国式无私家长最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生命和意志的延伸,为他付出过分的操劳、过分的指点,而不是一个有边界的、需要被尊重独立意志的个体。


而接受着无私奉献的孩子就像是永远被这模糊的结界挡在世界门外,只能依靠父母去理解和应对这个世界,缺乏自己进行价值判断和情感反应的机会,难以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而在“无私付出”中长大的人,可能还会受到它别的影响——


不知不觉间,就继承了这种“我为了对ta好,忍不住侵犯ta的边界而不自知”的行为。


这样的人,在进入到别的亲密关系时,会不自觉地套用爸爸妈妈无条件地对自己好的模式。无时不刻地想为对方打点一切,对方做什么事都过分操心,觉得对方吃喝拉撒都需要自己的保护……到头来,感觉自己不是在喜欢一个人,更像是为ta当爹又当妈。


超负荷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还有可能陷入自怨自怜的情绪:我都对你这样这样了,你为什么还是那样那样……我这么做都是为了谁啊!(很耳熟了)


殊不知这可能压根忽视了对方的需求和喜好,自己一直是在自以为是的陶醉中转圈圈。


边界意识的缺乏,把大家都弄糊涂了:要知道,人和人之间不是各不相关的孤岛,但也不是连体婴。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种根深蒂固的家庭关系模式,但发现了问题,也未必就能立刻抽身。


年轻人在抱怨爸妈对自己倾注了太多关注时,也需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到从他们手中分离出来、做一个独立的人?


现在的很多人嚷嚷着自己需要独立人格,不想被爸妈干涉人生,却没有发现,其实自己很享受得到爸妈不计回报的付出,常常沉浸在爸妈给的特权中无法自拔。


所以,想要真正和爸妈“和平分手”,大概不是那么简单的让爸妈别再管自己就够了。


正视这个问题,需要的是平和而有效的沟通,是大家对彼此多一些理解。甚至做孩子的年轻人也许需要多付出一些努力,去扭转这些不够健康的关系。


毕竟大家正视问题的初衷,是希望爱我们的长辈能从自己的人生里获得更多幸福,而不是依赖于对他人的持续付出。


也希望每个人能在亲密关系中,获得的真正的平和与幸福。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2017回顾 凯歌新作 | 神剧戏骨 | 寒冬比武

取暖神器 | 江歌案情 | 油腻男星 | 考研泄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