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次,看国产青春片被吓出一身冷汗

杨二芋 Vista看天下 2019-04-06


最近有这么一部电影在朋友圈未映先热,看过的网友纷纷表示:如果你对这里面的场景没有一丝共鸣,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这说的是《狗十三》,一部5年前就拍好的国产青春片,在几个电影节上拿了奖后一度销声匿迹,直到上个月才等到公映消息,定档在今天。



关于片名,网上的解释是,这是一个13岁女孩先后养了两只狗的故事,因养狗引发了全家矛盾,女孩最终被贴上“懂事”的标签,在痛苦中“成长”起来。


经历痛苦的女性角色,曹保平导演没少拍。


2008年《李米的猜想》里,女出租车司机(周迅 饰)花了四年时间寻找突然失踪的男友,最后发现自己深爱的男友竟然是个毒贩;



2015年《烈日灼心》里,哥哥是警察的富家小姐(王珞丹 饰),喜欢上了见义勇为的中年出租车司机,之后才知道他可能参与了一起凶杀案;



同样还有2016年的《追凶者也》,里面有个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给男友花,却被告知男友可能是杀人凶手的县城宾馆服务员(王子文 饰)



但这些都是成年女子为爱情、为生活付出的代价,在这之前,她们作为青春期少女的痛苦难道就不该有姓名吗?曹保平想到了填补这片空白,他说:


“没有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就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但那一天的到来其实是很残酷的,我想让大家回头看看这一天。”


于是,《狗十三》开拍了。


帧帧不见血,却让人有窒息的感觉;

明明没有凶手和毒贩,却令人感叹“每一次成长都是场凶杀案”。


故事无比真实,讲述了中国小孩如何在一个“以爱为名”的环境中长大的故事。没有富二代,没有玛丽苏,没有怀孕堕胎,更没有生离死别,有的,只是爷爷奶奶“重男轻女”的老旧思想↓↓



截图自《狗十三》预告片,下同


以及家长们自以为是的“为你好”↓↓ 打也好、骂也罢,好像不管他们作出什么伤害人的事,只要打着“爱你”的旗号,就可以封住所有人的嘴。



“我们都是为你好。”

“爸妈还会害你吗?”

“你到底要怎么样?”

……


台下观众都能替女主爸爸说完这些话,因为太熟悉、太扎心了,导演仿佛偷窥了无数中国孩子的青春期——有人被丢掉全套武侠小说,有人明明理化生都不及格还学理科,有人被迫跟初恋分手,还有人选择了不喜欢的热门专业。


跟动辄殴打、流血的家庭暴力不同,这些都是成年人习以为常的、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孩子眼中以爱为名的“暴行”。


所以时隔五年,这部把“爱暴力”问题拿到台面上来讨论的片子,仍然因其独特的真实性和残酷感,得到了众人“近十年最佳国产青春片”的评价。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张电影票,去影院昏暗的灯光下悼念自己的曾经,友情提示是记得带纸。为了避免剧透,这里更多的想聊聊大伙儿对这部电影的共鸣,聊聊那些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真实存在的,微小却又不容易被忘怀的伤害。


毕竟在初入社会之前,来自家庭的“爱暴力”,才是影响我们这代人敏感、胆怯、自卑、多疑等大多数负面性格的重要因素。


也直接导致了家庭关系的某种错节——爸妈总说我是他们最重要的人,可说实话,我没怎么看出来。


截图自@Daghe(姜思达)视频,下同


当然,更多的父母压根就不会把爱说出口。


敏感


爸妈感情不好,或者从未打心底里亲近过爸妈的孩子最容易敏感,察言观色是他们从小到大学会的第一个“生存技能”。


93年出生的姜思达看过《狗十三》后录了段视频,里面讲到自己跟爸爸多年来的隔阂,讲他们一家人吃饭总是好好地开始,最后不欢而散。



对于小孩子来说,一开始自然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慢慢地咂摸爸妈的每一句话,细品他们的每一个微表情,就明白了。


知道爸爸为什么高兴,妈妈为什么生气,自己哪一个举动破坏了原有的和谐,再然后,就对一切都有预见性了。


在这看不见的战火中,孩子们训练出了傻白甜才不用学的“眼力劲儿”,也可以说是形成了敏感的性格,生怕下一秒爸妈之间就会出现什么不当的话引发战争。


于是,他们在家庭闲聊中眼看冷场,会本能地转移话题、调和矛盾;长大后在学校、在公司也不由自主地发挥着“讨好型人格”,氛围中有没有出现问题一下子就可以感知到,然后精疲力尽地活跃着气氛。



没有人天生敏感,或是想敏感,但在这种成长环境下,“你一定会敏感”。


胆怯


在所有的家庭教育中,不管冷热的暴力永远是最低效、最落后的方式。


因为它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它发挥的管制效果。可它却是中国家庭中最常见的教育方式,一代代的中国小孩都是在这样的“棍棒教育”下长大的——


考试没考好还不敢找爸妈签字,挨打;想在冬天吃冰棍儿,挨打;放学后没立刻回家,挨打;用密码本写日记不让爸妈看,挨打……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坏习惯”是一顿“竹笋炒肉”解决不了的;而孩子们除了“懂事”,别无选择。



张雪迎在《狗十三》里扮演的小女孩李玩,因为父母离异,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的“成长”是从父亲组建了新家庭,并且有了一个儿子开始的。


爷爷奶奶不是不心疼她,但她都13岁了,还不知道她一喝牛奶就吐,总是强迫她喝。我们能够理解,隔代的亲人只能给予物质上的照顾,很难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健康就显得更重要了。


她的爸爸呢忙于谋生,忙于为父母妻儿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虽然会认错孩子的老师)。当爸爸无法理解她为何会执着于寻找一只走丢的狗,还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时,他的教育方法仍是最原始的暴力——


狠狠打一顿,打到听话为止,然后给颗糖安抚一下,等待下一次爆发。


截图自《狗十三》预告片


承受过爸爸的几次爆发后,李玩好像突然就长大了,抛弃了原有的叛逆和冲动,变得沉默寡言,听话乖巧,在人群中也越来越不愿意发表看法和意见。


自卑


在短暂又漫长的青春期里,孩子跟家长吵架太普遍了,大部分都是以家长的胜利告终。就是和妈妈一起出门逛个街,都会吵得鸡飞狗跳。


由头太多了,读书时,是“我喜欢的衣服她说暴露、她喜欢的我觉得老气”;是“之前说期末考第一就给我买这个牌子的球鞋,但她还是嫌贵买了另一个牌子”;是“说好逛完这家就去吃饭,然而又看了7家店还没有停下来的样子”……


回想起来,那或许是年幼的我们第一次想早点工作赚钱。


可是工作后也不能幸免于难,仍然会开开心心地出门、气鼓鼓地回家,因为“攒了几个月工资想买包,她说我太拜金”;因为“总觉得我的衣服太小孩子,不够OL”;还因为“给她买了个扫地机器人,却被她当街大骂乱花钱”……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总是习惯性地否定你的审美、你的观点、你的所作所为。


某乎上,“父母习惯性否定孩子怎么办?”这类问题的标签除了“亲子”、“挫折”,还有“抑郁症”、“心理疾病”,患者当然是被无限贬低的孩子们。



在孩子的心目中,爸妈绝对是天底下最难取悦的人。老师只看你的成绩,老板只看你的 KPI,但是爸妈对你的要求简直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总戴着有色眼镜,觉得你天生就什么都做不好,长大了也没学会什么。


发朋友圈本来是炫耀自己的厨艺,做的菜却被爸妈嫌弃“没营养”;

和同学闹别扭回家诉苦,却被教训“遇到问题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毕业后好不容易交了个对象,带回家却被评价“长得一般吃得倒不少”……


被否定的次数越频繁,自卑的可能性就越大。到后来,再优秀的孩子都会觉得自己百无是处,配不上这个世界最好的爸妈。


截图自《伯德小姐》


比起被爸妈(隐秘地)爱着,孩子们也需要被尊重、被赞赏、被鼓励,这是很多中国家长不知道的事。


多疑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永远猜不到《家有儿女》里那样恩爱的爸妈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在担心家里要上演《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热战也好,冷战也罢,受伤害的不仅是爸妈之间的关系,更让夹在中间的孩子如履薄冰——“小时候父母离婚,两边亲戚都说我不懂事,不会劝父母复婚。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他们离婚,为什么不懂事的是我啊?”


父母感情不好的问题已经很让人头疼了,但更可怕的是,有的父母吵得都没感情了,还在说为了孩子要忍忍不离婚。



这些“苦苦凑合”的父母不会明白,一个家不管形式是否完整,表面是否和谐,耳濡目染之间,父母感情的裂痕总是会在子女心里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孩子在争吵不断的家庭关系中长大,不仅要做好父母随时离婚的打算,还要被迫成为维系这个家庭的纽扣,承载了父母双方的期望,压力大得喘不过气。



令人悲伤的是,看多了父母炮火连天的生活,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再也不敢对爱情和婚姻抱有信心。


带着对婚姻生活的质疑和恐惧长大的孩子,即使遇到了对的人,也忍不住在感情中患得患失,总担心父母的悲剧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有匿名网友分享过自身经历——


花了很长时间走出阴影,去对付父母带来的抑郁情绪,去不断维持和爸爸的关系。现在我二十多岁,和爸妈的关系都很好,我的努力见效了。可遗憾的是,我骨子里的不安全感、对婚姻的恐惧还有对亲密关系的不适,这些都是伴随我一生的。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的生活才是我不婚不育的理由。”




也正是因为这些负面性格作祟,对于那些在父母不和、从小不被理解的氛围中长大的人来说,比调解父母关系、调解父子关系更难的,是与自己和解。


那种远离了父母后坦诚“咱俩不熟”的无奈,在中国式家庭里太常见。


截图自@Daghe(姜思达)视频,下同


姜思达想通过视频说,因为他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爸爸这个角色,所以“爸爸站在我的童年里,很难望到我长大的样子。”


好在,多年后姜爸爸被问到孩子是否符合自己期待时,他终于承认“他比我期待的要好”。虽然没有自己的陪伴和干涉,但孩子终究是长成了一个大人模样。



如果你的成长不是《狗十三》和姜思达这样的,那么你很幸运。


事实上,即使父母健全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大多也都是匮乏的。孩子吃饱穿暖学习好就一切万岁,没有多少家长会站在孩子角度,倾听孩子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对每一次爆发都适用的责难——


“你还不满意吗?”

“你怎么就不懂事呢?”

“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


一个孩子如果突然听话了,说明TA懂事了,而懂事了,就证明TA长大了。


是不是每个青春期小孩都在花洒下哭过?


中国家庭里,爸妈最想让孩子懂事听话。潜台词是“面对分歧,小孩懂什么,闭嘴就行”,是你得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看他们眼色行事,讨他们欢心。


那些沉默的委屈,无奈的隐忍,最后都随着看似痊愈的伤疤,被所谓的“成长”一笔带过。这种以爱你之名对孩子行戕害之实的行为,就是一场世袭的悲剧。


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是病态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个永无止境的死循环——父母们转眼忘记,到头来还在等着“受害者”说谢谢,孩子们也在不可逆的岁月中不断妥协,最后只能“算了”。


那些该道歉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而被伤害的一方,很多时候也就像姜思达那样叹口气,再说一句“我为人子与他为人父的时光,遗憾是最当头的主题”。


很少有孩子会像《狗十三》里的爸爸那样,质问对方为何如此对待自己,“是不是我欠你的,是不是全家人都欠你”!



不是的,除了一句永远都等不到的“对不起”,孩子们并不觉得父母“欠”自己什么,于是也憋着一句“谢谢”,让互相亏欠成全父子一场。


有人说,看电影时对女孩满腹委屈的成长只有同情、没有太多的代入感,所以很多时候女孩对家里人的任性都让他觉得,有点儿吵。


或许,这人是离青春期有些远了,又或许,是早在青春期就被细碎的妥协磨练成了一个懂事的成年人。


但拜托其他看完电影会想起自己不愉快童年的“孩子”们,请不要就这么“算了”,否则对下一代的亲子关系就更不能奢求有所改善。


成年生活已经如此残酷,我们是真心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换一种方式长大。



【全文完 欢迎留言互动


点击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